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9713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docx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docx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

2019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

《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在学生对动物有了初步认识后,本课将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去寻访和观察身边常见的动物,进一步培养他们观察记录和交流表达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校园里生活着哪些动物呢?

”是调查学生对校园动物的原有认知,通过说一说、认一认,帮助学生聚焦和认识校园里的一些常见动物。

“带上我们到校园里去寻找动物”中,学生将借助工具,利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去寻访校园里的动物,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身体特征、运动情况等。

寻访后的“研讨”活动中,学生通过交流观察到的动物名称、生活地点、在做什么等信息,能提升学生对校园动物的认识,并为后续活动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校园实地寻访活动对学生感受动物多样性,意识到动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重要。

在寻访前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哪里找、怎么找、怎么记的技巧。

让学生用图示记录观察到的动物的外形特征及生活地点,以促使学生更细致和深入地观察。

通过交流研讨活动,把学生的寻访结果汇总成“班级记录单”,帮助学生强化校园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提升学生研究动物的兴趣。

【学生分析】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身边的动物常常进行着有意无意地观察,但是这些观察往往是随意的、无目的的,因此获得的信息比较有限且零散。

对生活在周围的动物,一年级的学生能叫得出它们的名称,大概知道它们生活的环境,对熟悉的动物能从自然环境中辨认出它们,却无法在自然环境中准确地找到它们。

上学期“校园里的植物”的考察活动给予了学生基本的校内寻访的技能与经验,但是由于动物是不停运动的,这使观察的难度大大增加。

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观察动物的技能和寻访方法,在寻访时容易出现兴奋有余、活动目标不明确、忘记记录等现象,使得观察活动盲目、无序。

而在后续的研讨活动中,由于观察不到位,容易出现表达不准确、表达内容空洞等问题。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是多种多样的。

2.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简单的工具来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运动情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图画来记录动物的外形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动物,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

2.愿意倾听和分享同伴发现的有关校园动物的信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到校园动物的多样性,形成珍爱生命,保护身边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到场地后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对于一些难于接近的小动物如何来观察,如蝴蝶、蜈蚣等。

如何使用工具帮助我们观察。

(放大镜、棉签)

小结:

先集体观察空中的动物,再小组分散活动。

(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用棉签拨一拨等)

(2)找到后观察什么?

观察动物的生活环境。

动物的身体特点、活动情况。

数一数有多少动物。

(3)怎么记录?

记录的要求:

真实,把观察到的动物记下来,不要把想象中的记下来,记录动物的活动地点,不要忘记统计数量。

记录的地方:

学生活动手册。

(4)需要注意什么?

观察时不惊动、不伤害、不破坏它们的“家”。

四、寻找并观察校园里的动物

1.现在,请同学们拿上工具,整齐地排好队列,我们出发啦!

2.现场演示如何有序寻访动物。

(1)以全班集合的形式先安静地看,观察、记录周围环境中有什么动物。

(2)教师演示如何观察并记录树丛、草丛、枯叶堆中的动物。

3.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自主观察、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4.观察后排好队回教室。

五、交流研讨

1.小组内部整理寻访到的动物。

2.全班交流,在哪里找到了哪些动物。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完成后的活动手册,边介绍边评价)

(1)小组式汇报。

指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汇报:

我找到……种动物,有……

我最喜欢的是……它在……

(2)互动式汇报。

猜一猜,我们观察到的是哪种动物?

如果其他同学猜不出来,汇报者对其进行介绍。

教师:

同学们为什么猜不到呢?

你觉得问题在哪里?

可以怎么改?

(教师把学生的汇报情况填写在班级记录单中)

3.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跟同学们来分享一下吧。

六、小结

1.生活在校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关于它们你还想知道什么?

2.校园里的动物都生活在它喜欢的环境中,那你来猜猜整个校园里会生活着多少种动物呢?

整个XX县(市)呢?

整个中国呢?

整个地球呢?

3.在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希望同学们珍惜它们、保护它们。

校园里的动物

(班级记录单)

日期:

蚂蚁草地上、树上……

蜗牛草丛里、枯叶堆……

潮虫枯叶堆……

…………

【活动手册使用】

在寻访校园动物的活动中使用学生活动手册中的记录表,让学生用简图来记录寻访到的校园动物,学生需要将动物画到方框中。

简图记录的要求比较低,因为记录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只要能画出动物的主要特征、形态即可,不需要像第一课那样细致,但也要保证真实。

允许学生用拼音或文字对图片进行辅助性的描述,如在哪个地方发现的动物,它在做什么等。

当然也可以直接用简笔画来表示动物的生活环境,如在蜘蛛旁边画上草丛。

只要是适合学生的表达方式都可以采用。

在记录表中有8个空白方框,不要求学生一定要画8种动物,而是根据观察的实际情况,找到几种动物就画几种,画不下的也可以在边上画,注意不可将想象中可能存在在校园中的动物画进去,也不要找到却没有画,一定要实事求是。

在记录表下面一行里统计填写找到了几种动物,是对学生统计能力的培养,也让学生意识到校园动物的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