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考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33讲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9305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7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考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33讲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选考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33讲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选考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33讲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选考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33讲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选考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33讲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考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33讲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docx

《选考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33讲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考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33讲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考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33讲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docx

选考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33讲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

第33讲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转型发展

 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

1.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方法

(1)一般的分析思路

(2)具体的分析内容

主要分析方面

分析角度

分析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的类型、分布状况

区域的背景条件,包括区位条件、能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等

评价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条件

从地理位置、能源或矿产资源特点、交通、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其开发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产业结构、产品成本、市场需求、设备、环境等

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调整产业结构,对能源、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2.资源型地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1)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经济结构单一。

②资源枯竭。

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④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2)应对措施

①产业:

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改造传统产业,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②科技:

发展科技和教育,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③交通: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环境: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3.新能源资源的开发

(1)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分析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与传统能源类似,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集群状况)。

②与市场(发达地区)的距离。

③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占地面积大,需要广阔的土地条件;生物能的开发,需要考虑靠近原料地;水能的开发,需要考虑建坝条件(地质、地形、聚落分布等)。

④科学技术水平。

(2)新能源开发的意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有利影响:

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不利影响:

新能源往往开发难度较大,且不太稳定,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生物能源的开发抢占了耕地,影响区域粮食安全。

(高考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

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

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2020·安徽清北培优联盟模拟)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曾经是石油进口国,1965年和1969年,在北海海域发现了有经济价值的天然气田和油田(油气区水深78~158米),钻井成功率高,油气井均能自喷,以轻质油为主,可炼高级成品油。

石油制品出口成为英国重要的盈利行业,北海油田的开发促进了英国的经济复苏。

材料二 下图为北海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布图。

(1)20世纪70年代,英国开始大力开发北海油田,请对其开发的区位条件作出评价。

(2)英国为什么不直接出口原油,而是炼制成高级成品油出口?

(3)简要说明北海油田的开发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解析:

(1)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

有利条件主要从资源的数量、质量、埋藏条件、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不利条件从海底地形、洋流、气候、开采成本等方面分析。

(2)根据“以轻质油为主,可炼高级成品油”分析可知其油质好,可以炼制高级成品油;通过炼制成品油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3)可以从资源自给、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说明。

答案:

(1)有利条件:

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埋藏条件好,利于开采;油田距缺油的发达国家较近,市场广阔;有油气管道连接多个地区,运输条件好。

不利条件:

北海油气区海底地形复杂(海流复杂);海上气候恶劣(风大、浪高),海底油气开采难度大,生产成本高。

(2)北海石油资源油质好,可炼制高级成品油;增加石油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石油资源的利润最大化(或原油为初级产品,价值较低);可促进本国炼油及相关工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3)建立了本国能源基地,油气资源实现自给;增加了财政收入,改善了国际贸易状况;带动了相关工业部门(开采、运输、化工、电力、机械、建筑等部门)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随着北海油田的开发,阿伯丁迅速发展成为石油生产和供应中心,成为一座新兴工业城市)。

 目前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异同

能源消

费结构

中国

世界

不同点

我国能源消费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核能,以煤炭为主

世界能源消费石油>煤炭>天然气>核能>水电,以石油为主

相同点

煤炭利用比重下降,能源消费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目前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

(1)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

(2)高能耗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状况。

(3)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4)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5)石油储备体系还不够完备。

3.解决我国目前能源紧张的措施

(1)采取多元化石油进口战略。

(2)完善石油储备体系。

(3)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特别是西北、沿海等重点地区的勘探力度,提高能源产量。

(4)推进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川气东输等工程建设。

(5)稳妥发展核电(我国已在常规能源资源少、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且能源需求量大的东南沿海地区建设了大亚湾、岭澳、秦山、田湾和阳江、台山等核电站)。

(6)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

(2018·高考海南卷)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

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

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000万吨/年的产能。

据此回答1~3题。

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

A.市场         B.原料

C.交通D.劳动力

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

A.循环用水B.开发地下水

C.远程调水D.建地下水窖

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B 2.A 3.C

(2020·佛山教学质量检测)2017年9月6日,国土资源部宣布:

我国首次在青海省共和盆地3705m深处钻获200℃以上的大规模可利用干热岩资源。

干热岩是指地层深处不含水或蒸汽的致密不透水的热岩体,其主要用于发电,发电成本仅为风力发电的一半,为太阳能发电的十分之一。

读干热岩发电原理示意图,回答1~3题。

1.干热岩属于(  )

A.沉积岩B.化石能源

C.玄武岩D.地热资源

2.与风能发电相比,干热岩发电(  )

A.不占用土地资源

B.不受气象条件制约

C.生产技术要求低

D.清洁无污染

3.若青海省共和盆地的干热岩大规模开发利用,最可能导致当地(  )

A.地下水位明显下降

B.地表温度升高

C.太阳能开发会减少

D.地壳运动活跃

解析:

第1题,读材料可知,干热岩是指地层深处不含水或蒸汽的致密不透水的热岩体,故属于地热资源。

第2题,风能发电和干热岩发电都需要占用较多土地资源,都清洁无污染,A、D错误;风能发电受气象条件制约明显,干热岩发电不受气象条件制约,B对;干热岩发电对生产技术要求更高,C错。

第3题,读图可知,干热岩发电中的水资源是循环利用的,故不会造成地下水位明显下降,A错;读图可知,干热岩发电中热水导出地表被用来发电,故不会导致地表温度升高,B错;因干热岩发电成本仅为太阳能发电的十分之一,若青海省共和盆地的干热岩大规模开发利用,最可能导致当地太阳能开发减少,C对;读图可知,在干热岩发电过程中,水体循环利用,水量保持稳定,地下水文环境也稳定,故对地壳活动影响不大,D错。

答案:

1.D 2.B 3.C

一、选择题

(2020·上饶模拟)下图示意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省区某年年底发电装机中各类型电源发电占比及年发电量、用电量占比。

据此回答1~3题。

省区

各电源发电占比(%)

发电量

占比(%)

用电量

占比(%)

水电

燃煤

燃气

其他

72.20

16.53

0.00

11.27

31

16

38.25

53.37

0.01

8.17

17

13

9.48

59.02

15.08

16.42

40

57

53.39

40.19

0.40

6.03

12

14

1.①②③④代表的省区,正确的是(  )

A.①为广西       B.②为贵州

C.③为云南D.④为广东

2.关于③省区能源结构、发电量、用电量占比的特点和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煤炭资源丰富,燃煤发电比重大

B.水力发电成本高,水电发电比重小

C.能源资源丰富,发电量占比大

D.人口多、经济发达,用电量占比大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未来下列输电线路中输电量增加最明显的是(  )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解析:

第1题,四个省区中,云南地势落差大、有多条大河流经而水能资源丰富,则水电占比最大的①为云南;贵州号称“江南煤海”,则燃煤发电比重大,②代表贵州;广东经济最发达,发电量、用电量最大,则③为广东;④为广西。

第2题,广东常规能源缺乏,但经济发达而用电量大,主要是从北方运送煤炭到广东发电,以满足市场用电需要。

广东主要位于珠江下游,地势低平而水能资源较缺乏,故水电比重小。

第3题,表中数据显示,①发电量远大于用电量,则最需要把电能输送出去;而③电力缺口最大,最需要从省外调入电能;故未来输电线路中输电量增加最明显的应该是①→③。

答案:

1.B 2.D 3.B

(2020·衡水安平中学月考)安徽省淮南市煤炭资源丰富,长期采煤已导致大面积地面沉陷,积水成湖,平均沉陷七米左右。

漂浮光伏电站是将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水面漂浮体上,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

2017年12月10日,全球最大的150兆瓦漂浮光伏电站在淮南市刘龙采煤沉陷区正式并网发电。

据此回答4~6题。

4.在淮南市建设漂浮式光伏电站的主要区位条件不包括(  )

A.淮南市太阳能资源丰富

B.淮南市科技力量雄厚

C.长期采煤已导致大面积地面沉陷,积水成湖

D.鼓励发展新能源的政策

5.淮南市漂浮式光伏电站(  )

A.发电稳定性比传统火力发电强

B.可从根本上解决淮南市能源不足问题

C.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的水资源

D.有利于淮南市成为我国未来的“光谷”

6.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设大规模漂浮式光伏电站的是(  )

A.贵州贵阳B.江苏徐州

C.四川成都D.内蒙古呼伦贝尔

解析:

第4题,根据材料中“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最大”等信息判断淮南市太阳能资源丰富,A不符合题意;淮南市位于安徽省,科技力量并不雄厚,B符合题意;由材料“长期采煤已导致大面积地面沉陷,积水成湖”可知C不符合题意;材料“全球最大”说明有政策支持,故D不符合题意。

第5题,光伏电站依赖于太阳光照,故发电稳定性较差,A错;可以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不足问题,B错;漂浮式光伏电站将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水面漂浮体上,可阻挡阳光照射水面从而减少蒸发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当地的水资源,C正确;淮南市整体科技水平较低,不会成为我国未来的“光谷”,D错。

第6题,由材料可知,建设漂浮式光伏电站主要应在矿产资源枯竭地区,江苏徐州是我国传统煤炭产区,地面沉陷面积大,有利于建设大规模漂浮式光伏电站,而选项中其他三个城市不具备此特征,故B正确。

答案:

4.B 5.C 6.B

浅层地热能又叫浅层地温能,是指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一般为恒温带(指距地表最浅年温度变化小于0.1℃的地带)至200m埋深],温度低于25℃,蕴藏于土壤砂石和地下水中的低温热能。

不同地区的浅层地热能可用地温梯度(是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情况下埋藏越深,温度越高)来表示,浅层地热能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与地球梯度增温。

我国是世界上浅层地热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目前该能源还没有被大规模开发利用。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温梯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7~9题。

7.图示地区内单位面积浅层地热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A.朱各庄B.盛唐

C.县城D.绿港

8.推测目前该地区浅层地热能资源未能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不足B.资源不易再生

C.基础设施薄弱D.埋藏深、开采难

9.目前,该地区积极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冬季气温B.供给优质水源

C.提供灌溉用水D.减轻大气污染

解析:

第7题,读图可知,该区域内地温梯度表现出西高东低的特点。

绿港在四个聚落中地温梯度最大,单位面积浅层地热能资源最丰富。

第8题,浅层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新型环保能源;埋藏比较浅,资源储藏集中;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与地球梯度增温,易再生;接近地表,易开采,投资成本低,市场需求也很大。

但由于该地区浅层地热能主要分布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缺少配套的基础设施,从而导致当前未能被大规模开发利用。

第9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判断该地区位于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是我国大气污染和雾霾天气最为严重的地区,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该地区积极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既可以满足城乡地区冬季燃煤供暖,还可满足城乡居民夏季室内制冷降温。

因此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不但可以满足供暖降温需求,也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利于保护大气环境。

答案:

7.D 8.C 9.D

(2020·广州模拟)传统火电厂的湿冷系统是利用大量自然状态水对锅炉水蒸气进行蒸发冷却。

建在新疆戈壁滩上的五彩湾火电厂是大型煤电一体化项目,也是我国疆电外送配套工程之一,其新型风冷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10~11题。

10.五彩湾火电厂在新疆戈壁滩布局的主要优势是(  )

A.原料丰富B.风力强劲

C.地价低廉D.市场广阔

11.与传统火电厂相比,新型风冷火电厂(  )

A.发电量大B.耗水量少

C.废气量少D.耗煤量少

解析:

第10题,火电厂对煤炭消耗量大,新疆煤炭资源丰富,是其发展火电的主要优势。

风力对火电影响小。

新疆地广人稀,戈壁滩地价低廉不是主要因素。

新疆市场较小。

故选A。

第11题,新型风冷火电厂利用空气进行冷却,传统火电厂利用水进行冷却,故与传统火电厂相比,新型风冷火电厂耗水量少。

故选B。

答案:

10.A 11.B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后,法国决定将核电作为国家的基础能源,大力研发新型核电技术,全国核电比重达到70%,核电技术全球领先。

2017年,中国与法国共同投资建设的英国欣克利角新核电站项目正式启动,2019年正式开工。

该项目仅一期造价就达180亿英镑,是迄今全球造价最高的核电站,我国将投资1/3,建成后将满足英国7%的电力需求。

材料二 法国和英国主要核电站分布图。

材料三 英国1975-2015年能源结构示意图。

(1)据图对比法国和英国核电站的特点。

(2)据图说出英国1995-2015年能源结构中比重上升的能源类型。

(3)指出欣克利角新核电项目对英国的积极作用。

(4)你是否赞成我国投资欣克利角新核电项目?

请表明观点并解释原因。

解析:

(1)法国与英国核电站的特点主要从数量及分布状况进行分析。

(2)从1995-2015英国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煤炭及石油的占比降低,而水电、天然气及其他能源比重上升。

(3)欣克利角新核电项目对英国的积极作用主要从能源结构、大气环境及能源安全和就业等方面分析。

(4)是否赞成我国投资欣克利角新核电项目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赞成主要从建设该电站对我国核电事业发展的有利影响进行分析。

不赞成主要从对国内的不利影响角度分析。

答案:

(1)法国核电站数量多,分散于全国;英国核电站数量相对较少,主要分布在沿海,多在英格兰。

(2)天然气、水电、其他能源。

(3)优化英国能源结构,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保障英国能源安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就业。

(4)赞成。

加强同世界核电大国的技术合作;促进核电站建设和管理的经验积累;推动我国的技术、资本向全球市场的迁移(输出、转移);打造中国制造核电新名片。

或不赞成。

投资巨大;风险大;不利于带动国内就业。

13.(2020·重庆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5.6亿年前,柴达木盆地曾是一片浅海环境,此后,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抬升,海水消退,柴达木盆地隆起为陆地。

受海陆变迁和气候变干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多种矿床(化石燃料、金属矿、盐湖及盐类矿床),且储量丰富。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活动。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资源丰富、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试验区”重点构建了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有色金属、煤化工等七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

根据《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到2020年,“试验区”将发展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下左图为柴达木盆地资源分布图,下右图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耦合发展模式图。

(1)简析柴达木盆地矿产类型众多的形成条件。

(2)说明图中干盐湖开发利用盐类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要评价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

(4)根据材料判断,制约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

解析:

(1)金属矿产属于内生矿产,煤、石油等属于外生矿产,因此应分别从地壳运动——有色金属,海陆变迁和沉积环境——油气,岩石风化侵蚀和气候变干——盐类等角度去分析。

(2)食盐、钾盐等易溶于水,气候干燥利于加工盐产品。

因此本题应从资源分布状况和气候等角度去思考。

(3)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作答。

(4)主要从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等角度综合考虑。

答案:

(1)随海陆变迁,大量掩埋在地下的海洋生物遗体、森林,逐渐转化为石油、天然气和煤;地壳运动造就了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岩石风化后,经过长期的流水作用,在盆地低洼处,大量盐类物质汇集,随着气候变干,湖水蒸发,浓度变大,在内陆湖盆形成盐湖和盐类矿床。

(2)盐湖资源裸露地表,便于开采和加工;盆地气候干燥,可通过自然日晒工艺加工盐产品。

(3)环境效益:

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经济效益:

实现盐湖资源、油气资源等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答2点即可)

社会效益:

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4)生态环境脆弱(或植被稀少,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众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