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名句素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9271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袁隆平名句素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袁隆平名句素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袁隆平名句素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袁隆平名句素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袁隆平名句素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袁隆平名句素材.docx

《袁隆平名句素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袁隆平名句素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袁隆平名句素材.docx

袁隆平名句素材

袁隆平语录、素材

【袁隆平语录】

1、只要是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你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达到光明的彼岸的。

【适用主题】坚持 目标

2、性格决定命运,有一点点关系,不是全部。

性格很重要,但是不见得决定命运,命运是由各方面来决定的,还有外界条件,还有时代不同了等等。

【适用主题】性格 命运

3、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

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

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适用主题】健康 希望

4、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总结了两条:

爱好是自由,特长是散漫。

加起来就是“自由散漫”。

我还就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适用主题】自由

5、人要吃饭、穿衣,要生存,没有钱不行,但一定要来路正,靠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

有了钱,要用在正当处,既不能挥霍浪费,也不要吝啬小气。

我喜欢朴素的生活。

【适用主题】金钱观 朴素 名利

6、快乐的秘诀,就是要有追求,有希望,身体好。

你追求的东西,如果再怎么努力都没有希实现,不会快乐。

一天到晚想着名利得失,也不会快乐。

【适用主题】追求名利快乐

7、我是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更有20多岁的肌肉弹性。

【适用主题】健康 自制力

8、不要怕失败。

怕失败的人最好是不要搞研究,搞研究,绝大部分实验都是失败的,不会那么一帆风顺的。

【适用主题】失败与成功

9、尽管天上有一颗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行星,地上到处有我的画像,名字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但我绝对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因为我童心未泯,不喜欢古板,不喜欢一本正经。

【适用主题】童心 初心

10、书本和电脑很重要,但是书本和电脑种不出水稻!

【适用主题】实践 想和做

【袁隆平事迹】

袁隆平院士是“杂交水稻之父”,他的“东方魔稻”,不知道养活了世界上多少人。

他前前后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未来科学大奖等诸多奖项,并且获得“改革先锋”称号和“共和国勋章”等等。

这位“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一生都致力于“米”的研究,他为国家和社会乃至世界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按理说他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自家口袋装有多少“米”都不为过,也不会遭人非议,可他的生活或者说是他的生活态度却仅仅愿意停留在小康水平线上,“身价1008亿,却独爱15元衬衫”,这让多少“聪明人”困惑和摇头!

细细想来,如果先生当初是为了“日进斗金”而搞科研的,他就不可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间地头忙碌,先生的身上有着一种强大的信念在支撑,这种信念是孜孜追求人类文明、科技进步的伟大精神,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无疆大爱,是反哺社会和人民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淡泊名利、艰苦奋斗”的最好诠释,这种信念注定超越了任何物质财富!

“人不能只靠吃米而活着”,袁隆平先生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米问题已让举世惊叹,但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更像一袋袋精神食粮,同样也营养、滋润着我们浮躁的心灵,影响着这个社会!

袁隆平有句名言,“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他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他既是一名科学家,更像是一位农民,于是他风里来,雨里去,一身泥,一衣水,与大地贴的近,与百姓贴的近,更与实践贴的近,在贴近中,有他的理想,为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为了中国14亿人民,他在田野里看到了希望,实践到了真理,获得了民生。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个禾下乘凉梦,让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之路上一走就是几十年。

在成功培育了超级稻和海水稻之后,袁隆平带领他的团队又开创了新的佳绩,他们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最高亩产超过了500公斤,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

这一成果将为沙漠地区提升粮食自给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再添“中国贡献”。

【多维品读】

1.梦想的力量。

梦想,虚幻而真实的存在,它能让你在迷茫中坚定信念,在困苦中稳步向前,只要能坚持不懈,就有可能变为现实。

袁隆平禾下乘凉的梦想,便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废寝忘食,攻坚克难的精神支撑。

正是因为梦想的存在,沙漠中才能绽放出奇迹。

2.工匠精神。

尽心竭力将一件事做到极致,这种工匠精神既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生命态度。

袁隆平一生与稻相伴,从中国到迪拜,从沿海到沙漠,认真、执着、精益求精,他用自己的敬业实干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国工匠。

3.创新,永不止步。

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只有敢于质疑敢于探索,才能常创常新。

超级稻产量的节节上升,海水稻的“沧海变桑田”乃至沙漠水稻的阶段性成功,袁隆平的创新性成果给世界带来了新期望。

【运用展示】

1.稻花香中,听取蛙声一片,这原本普通的田间场景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心里,却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梦想:

水稻并肩比高粱,巨禾底下可乘凉。

漫漫征程,唯理想者胜,袁隆平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用心编织起一个庞大而斑斓的水稻梦。

正是有了梦想的支撑,沙漠里种植水稻这样的“天方夜谭”也变成了现实,创造了一个新的神话。

而这样的神话还将持续,因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处境多么艰难,这位稻田守望者仍将借助梦想的力量去温暖世界,造福人类。

  ——《稻田里的守望者》

2.在这个喧嚣的尘世,名利诱惑充斥着每个角落,当众人都汲汲以求时,我们不妨放慢脚步,静下心来,用极简的纯粹去对待一份工作。

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位根植于大地的朴素科学家,他用几十年的光阴专注于水稻种植事业,精挑细选每一粒种子,精栽细培,终将水稻带出国门,种进沙漠。

匠心一片,精益求精,这样的付出源自内心的责任,源于“一辈子用心做好一件事”的灵魂追求。

  ——《匠心铸魂,精益求精》

3.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

如今,科技正在飞速发展,让许多曾经的不可能都变为了可能。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事的水稻事业就是一个不断突破创新,勇于挑战超越的历程。

他打破传统束缚,不惧艰难,勇于探索,在全世界惊讶的目光中将水稻种进了沙漠,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水稻种植的奇迹。

一粒小小的种子,不仅改变着中国,也在悄然改变着世界。

创新无止境,鲜花和掌声背后的袁隆平依然在忙碌着、奋斗着。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主题写作】

事例一:

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

近日,在中国网和江苏卫视热播的《似是故人来》实景文化访谈节目专访了袁隆平先生。

袁老已是鲐背之年,依旧在做科研、带学生,他在节目里的一句话触动了笔者:

“我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

你下不下田?

你不下田我就不带。

”袁老年轻的时候是赤脚下田(现在有套鞋,条件好很多),经常被虫子、蚂蟥叮咬。

袁老为解决亿万国人吃饭问题所作出的贡献彪炳史册,但他因长时间赤脚浸泡在春天冰冷的水稻田而得上了肠胃病。

作为农业科学家,田间地头是他们科学研究的主战场,靠想象干不出杂交水稻,他们的科学成果必须写在大地上,长在土壤里。

从这个角度来看,袁老收徒必须下田的“门规”,是从事农业应用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

袁老在节目中说,他对年轻人最想说的8个字是:

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互联网时代为年轻人获取知识提供了空前的便捷,于是,能够诞生更多灵感和赢得更好机遇,但最可靠的两个字还是“汗水”,敢于撸起袖子在风吹雨打中耕耘,在骄阳炙烤下劳作,是年轻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收获事业成功的必备攻略。

【适用主题】实践 务实 脚踏实地

事例二:

耄耋之年,不断进步

你能想象到,一个90岁的老人,可以自由用英语交流吗?

袁隆平可以。

前不久,在长沙举办的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袁隆平献上一段英文致辞,一开口就把大家惊呆了!

在这之前,在袁隆平爷爷的指导下,杂交水稻在非洲高产创纪录,当地原来每公顷3吨的产量,现在变成了10.8吨,可以说非常骄傲!

在致辞中,他表示自己正致力于研究超级杂交水稻,非常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而很多人看到这段视频,都忍不住红了眼眶——“可以看出袁老真的老了,都快90了还在忙碌,重于泰山的一生。

”“真的有点泪目,我记得之前看他好年轻,仿佛就在前几年……”“这么大年纪还在奋战,怎么会有如此优秀的人。

”90岁,这个年龄离我们大部分人都很遥远,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个年龄的人,除了最基本的生活外,几乎什么都不能做。

人上了年纪,不管是身体还是心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化,我们以为袁隆平也是如此。

但我们都误会他了。

而直到现在,当我看到这段视频时才明白,原来有些伟大,与年龄无关。

我们说他老了,该休息休息了,他却说,90岁又怎样?

我还要继续追梦。

【适用主题】进步 终身学习 年龄 梦想 突破

事例三:

追寻所爱,行动报国

1930年,袁隆平出生了。

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童年时光,几乎都是战争的威胁中度过的。

那时的他为了活命,和家人一起到处逃难。

年幼的他不懂,为什么我们中国要受欺辱?

为什么我要东奔西走?

为什么中国要忍受饥饿和贫穷?

等到袁隆平高中毕业,一家子的生活算是稳定了,但在他的学业上,大家又一次犯了难。

上了大学是好事,可是学啥?

父亲的思想比较传统,希望儿子能通过上学走入仕途,升大官,赚大钱。

可袁隆平不乐意呀,他不喜欢钱,偏偏喜欢花花草草。

在袁隆平的心里,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才是自己的归宿,在别的孩子把赚钱当成理想时,他却对鲜花,绿草,果树有着异常的向往。

而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1949年,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湖南农校任教。

在那几年,他边教课边学习,不光给学生提问题,更喜欢给自己提问题。

课堂外的他,经常埋头在田野间,去从实践中找答案。

到了60年代,自然灾害来了,很多地方都闹起了饥荒,人们有的饿死,有的病死,就连袁隆平的身体也有些撑不住。

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他愁得连觉都睡不好。

在当时,杂交水稻可是世界性难题,就连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也没有攻克,很多人都觉得袁隆平在痴人说梦,可他偏偏不服输——“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

”人民挨饿的景象就是他的动力,他迈开双腿奔走进田野,去寻找那从未有人见过的水稻雄性不育株。

他头顶着大太阳,脚踩在烂泥里,弯着腰一点点地观察、寻找,后来他终于找到了,可这仅仅是第一步。

实验,观察,整理数据,撰写论文……潜心研究了好几个春秋,他才使杂交水稻成为了可能。

【适用主题】爱国 梦想 初心

事例四:

不顾质疑,坚持追梦

很多人说是袁隆平是救世主,但人们却不知道,为了研究水稻,他独自一人吞下了多少心酸……

他的前半生是饱受争议的,在刚提出这个想法时,他就收到了无数人的揶揄和嘲讽,人们不相信这么个不不起眼的小教师,能做出什么巨大的贡献。

不断被泼冷水的十多年中,他没有放弃,在经费短缺的条件下,他也依然坚持实验,只要他还活着,就要把“梦”做下去。

他要坚持,他不怕别人阻挡。

90年代前后,有关杂交水稻的争议不断涌现,年过半百的袁隆平,却还是和年轻时一样,用实践来回应争议。

下田对于老人来说可不容易,他却生生克服了这个困难,他的胸中有一团火,任何非议与质疑都没法把它浇灭。

他对待水稻比谁都认真,只要在生长期,就必定每天下田观察,就算眼睛刚做了手术,就算肺部感染,一天要打三次针,他也从不间断。

有人说,这一路走来遇到过这么多苦难,他难道不怕吗?

可袁隆平还就真的不怕,他相信,只要自己踏踏实实下地研究,就什么都能攻克。

【适用主题】质疑 失败 困难

事例五:

淡泊名利

当有记者问袁隆平:

您的身价值1008亿,您如何看待财富和名利?

袁隆平说:

不错,我身价值1008亿,可我真的有那么多钱吗?

没有。

我现在就是靠每个月6000多元的工资生活,已经很满足了。

对金钱我不会挥霍浪费,但该花的还是要花。

至于我获奖得的奖金都放到基金会里边了。

我今天穿的衣服就50块钱,但我喜欢的还是昨天穿的那件15块的衬衫,穿着很精神呢。

我的表260元,鞋子100多块。

要说一点名利思想都没有是不可能的,但要淡薄名利,对物质别要求太高。

【适用主题】简朴 富裕 生活方式 美德

事例六:

不知疲倦,永远向前

袁隆平爱自由,什么事情都想尝试,高中时,他就已经是百米自由泳的第一名了,曾经为了省船费,甚至游过嘉陵江。

大学的时候,他曾报名参加空军,体检和政审都合格了,但为了参与经济建设,他选择了留校学习。

他甚至还会拉小提琴!

小提琴可是公认的最难学的乐器之一,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科研中的他,依旧会遵循自己的爱好,抽出空闲来练习。

他还是那个他,不管面对什么,永远都不惧怕。

他的英文也非常好。

他读书时就很用功,后来,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世界解决粮食问题,和更多的国际友人沟通,他更是勤于练习。

哦,对了,老爷子的俄语也不差。

而除了这些,他还会打排球,会跳踢踏舞……

他不光是水稻专家,更是一个不断学习,永远不知疲倦的人。

袁隆平从来都没变,他还是那么地自由洒脱,即使研究出了杂交水稻,即使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于他来说,也只是实现了童年时的一个小小梦想。

人生过得如此充实,如此有意义,这就值得了。

【适用主题】兴趣爱好 充实 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