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86743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docx

《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docx

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第二节劳动对象准备:

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为了进行产品的生产,企业必须购建厂房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并进行材料采购。

因此,固定资产购建业务和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就成为企业生产准备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

二、供应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及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

企业在供应过程中,一方面要从购买单位取得所需的各种材料,另一方面要向材料供应商支付材料的买价和增值税,并可能会发生各种采购费用(包括:

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保险费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所有这些款项的发生都需要企业与各相关单位发生结算业务。

材料运达企业,经验收入库后,即为企业可供生产领用的库存材料。

材料的买价加上各项采购费用,就构成了材料的采购成本。

因此,材料的买价、增值税和各项采购费用的发生和结算,以及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就构成了供应过程经济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

(二)账户的设置及其对应关系

1、“物资采购”账户。

为了正确计算所购材料的采购成本,及时准确无误地反映和监督处于采购途中的材料的增减变动和余额情况,应设置“物资采购”账户。

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已购入材料的买价和采购费用,即不论材料物资是否运达企业和是否验收入库,为便于计算材料采购成本,采购材料的实际支出都要记入该账户的借方;该账户的贷方登记已验收入库转入“材料”账户借方的实际采购成本。

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表示在途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该账户应按材料品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材料”账户。

为了反映和监督库存材料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应设置“材料”账户。

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已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所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该账户应按材料的种类、名称和规格型号设置明细分类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3、“应付账款”账户。

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结算债务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的情况,应设置“应付账款”账户。

该账户的贷方登记应付材料供应单位的款项,借方登记偿付的供应单位的款项,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尚未偿还的应付款项。

该账户应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4、“应交税金—进项税额”账户。

该账户全称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应交和实交增值税情况的账户。

该账户的借方登记企业因购买材料而应向供应单位连同买价一起支付的增值税额,即增值税进项税额,贷方登记企业因销售产品而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增值税额,即增值税销项税额。

期末余额应在贷方,表示企业当月应实际向税务部门缴纳的增值税额。

该账户应按增值税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因购货发生增值税时,使用“应交税金——进项税额”账户;因销货发生增值税时,使用“应交税金——销项税额”账户。

5、“预付账款”账户。

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因向供应单位预付材料价款,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债权结算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的情况,应设置“预付账款”账户。

企业向供应单位预付账款,表明企业的债权增加,应记入“预付账款”账户的借方和“银行存款”等账户的贷方;收到供应单位提供的材料,冲销预付款时,表明企业债权的减少,应记入“预付账款”账户的贷方和“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期末如有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企业尚未收到材料的预付款项。

该账户应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6、“应付票据”账户。

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采用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结算债务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的情况,应设置“应付票据”账户。

企业开出承兑汇票时,贷记本账户,偿还应付票据时,借记本账户,期末如有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到期的应付票据款。

(三)业务举例

例8:

企业从永宏市AB公司购入甲、乙两种材料。

甲材料400千克,单价50元,计20000元;乙材料800千克,单价100元,计80000元。

买价共计10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100000×17%)。

上述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材料采购成本增加100000元,即材料买价10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17000元;另一方面也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117000元。

因此,这笔经济业务应涉及到“物资采购”、“应交税金—进项税额”和“银行存款”三个账户。

材料的买价应记入“物资采购”账户的借方,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增加应记入“应交税金—进项税额”账户的借方,银行存款的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

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

物资采购—甲材料20000

—乙材料80000

应交税金—进项税额17000

贷:

银行存款117000

例9:

企业从永宏市CD公司购进甲材料600千克,单价50元,计3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30000×17%)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材料采购成本增加3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5100元;另一方面也使企业的债务增加35100元。

因此,这笔经济业务应涉及到“物资采购”、“应交税金—进项税额”和“应付账款”三个账户,其中,企业债务的增加应记入“应付账款”账户的贷方。

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

物资采购—甲材料30000

应交税金—进项税额5100

贷:

应付账款—CD公司35100

例10:

企业以银行存款54000元向永宏市AB公司预付购买乙材料货款。

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54000元,另一方面也使企业预付账款增加54000元。

因此,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涉及到“银行存款”和“预付账款”两个账户,其中,预付账款的增加是企业资产的增加,应记入“预付账款”账户的借方。

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

预付账款—AB公司54000

贷:

银行存款54000

例11:

企业从大理市H公司购进丙材料1000千克,单价60元,计6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0200(60000×17%)元,货款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企业开出并承兑6个月商业承兑汇票一张,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材料采购成本增加6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10200元;另一方面也使企业的债务应付票据款增加70200元。

因此,这笔经济业务应涉及到“物资采购”、“应交税金—进项税额”和“应付票据”三个账户,其中,应付票据款的增加是企业债务的增加,应记入“应付票据”账户的贷方。

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

物资采购—丙材料60000

应交税金—进项税额10200

贷:

应付票据—H公司70200

例12:

企业收到永宏市AB公司发运来的乙材料500千克,单价100元,计价款50000元。

,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元,除冲销原预付账款54000元外,其余款项45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

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材料采购成本增加5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8500元;另一方面也使企业的预付账款减少54000元,银行存款减少4500元。

因此,这笔经济业务涉及到“物资采购”、“应交税金—进项税额”、“预付账款”和“银行存款”四个账户,其中,预付账款的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记入“预付账款”账户的贷方。

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

物资采购—甲材料50000

应交税金—进项税额8500

贷;预付账款—AB公司54000

银行存款4500

例13:

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购入上述甲、乙材料的运杂费5520元。

企业于同一地点同时购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所发生的运杂费等各项采购费用,如在发生时不能分清各种材料应负担的费用额,为了准确计算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应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在所采购的各种材料之间进行分配。

常用的分配标准有材料的买价和所采购的材料的重量。

一般情况下,当材料的计量单位一致时,采用重量标准进行分配;当材料的计量单位不一致时,则采用材料的买价标准进行费用的分配。

采购费用分配率=

某种材料应分担的采购费用=该材料的重量或买价×采购费用分配率

对于例13中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实际发生的采购费用额各种材料的重量或买价之和首先要将甲、乙材料共同发生的运杂费在甲、乙两种材料中进行分配,而后再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假设本例采用材料的重量(甲材料1000千克,乙材料1300千克)标准进行分配。

其计算过程如下:

运杂费分配率==2.4元/千克

甲材料应分担的运杂费=1000×2.4=2400(元)

乙材料应分担的运杂费=1300×2.4=312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

物资采购—甲材料2400

—乙材料3120

贷:

银行存款5520

例14:

计算并结转已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购入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一般由买价和采购费用组成。

为了简化核算,实际工作中对某些本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采购费用,如采购人员的差旅费、市内采购材料的运杂费、专设采购机构的经费等,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而是列作管理费用支出。

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就是将按照购入材料的品种、类别设置的材料采购明细账中归集的买价和采购费用相加,计算其采购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本例该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甲材料和乙材料,其物资采购明细账中归集的买价和采购费用为:

甲材料采购总成本为52400(20000+30000+2400)元,单位成本为52.4(52400/1000)元;乙材料采购总成本为133120(80000+50000+3120)元,单位成本为102.4(133120/1300)元。

根据材料采购明细账,编制“物资采购成本计算表”如表4—1所示。

表4—1物资采购成本计算表

材料已验收入库,其采购成本已计算出来,表明材料采购过程完成,一方面库存材料增加,应记入“材料”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材料采购过程完毕,要从“物资采购”账户的贷方转出。

根据“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

材料—甲材料52400

—乙材料133120

贷:

物资采购—甲材料52400

—乙材料133120

需要指出的是:

在材料采购业务核算中,也可以不设置“物资采购”账户,购入材料并验收入库后,按材料价款和增值税进项税借记“材料”、“应交税金—进项税额”账户,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账户等;购入材料并付款或已签发商业汇票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时,则借记“在途材料”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账户,当材料验收入库时,则借记“材料”账户,贷记“在途材料”账户。

第四节消耗和价值形成过程: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一、产品生产业务的主要内容

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必然要发生诸如固定资产的磨损、材料的消耗以及劳动力的耗费(包括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等各项生产耗费。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能够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耗费,叫做生产费用。

根据“稳健性原则”的要求,这些生产费用按是否计入产品成本分为产品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将制造费用最终归集、分配到一定种类的产品上,所形成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称为“制造成本法”。

将全部生产费用最终要归集、分配到一定种类的产品上,所形成的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称为“完全成本法”。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工业企业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的方法采用“制造成本法”。

所以,工业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的总和,即为产品的生产成本。

因此,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制造费用的发生、归集和分配,以及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就构成了产品生产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

二、产品成本计算的程序

(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是进行成本计算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所谓成本计算对象是指成本归集和分配的对象。

例如要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那么各该种产品就是成本计算对象。

所以,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是设置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或称“成本计算单”),归集生产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

在实际工作中成本计算对象的选择虽与不同类型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密切相关,但最终都要按照产品品种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所以按产品品种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对象。

由此而产生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二)确定成本计算期

所谓成本计算期是指每隔多长时间计算一次产品成本。

从理论上讲,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期间应当同产品的生产周期保持一致,如造船、大型机械制造等单件小批量生产的企业,就是以生产周期来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但是,由于企业生产产品品种的多样性和生产周期的不确定性,使得大多数企业很难按照产品的生产周期来计算产品生产成本,为与会计报告的期间一致,便于进行期间考核,大多数企业的产品成本计算期,一般是以“月份”作为成本计算期。

所以,成本计算期的确定既与产品的生产周期有关,同时也与成本计算对象密不可分。

因此,在会计实际操作过程中,成本计算期有会计期间和产品的生产周期两种。

一般情况下,在大批量生产并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企业,其产品的生产周期通常比会计期间短,则选会计期间(月份)为成本计算期;在小批量生产并以单件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企业,其产品的生产周期通常比会计期间长,则选产品的生产周期为成本计算期。

(三)确定产品成本项目

所谓成本项目是指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照其经济用途所进行的分类。

为了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成本计算除提供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资料外,在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分类的基础上再按照经济用途进行分类,以了解成本的经济构成。

也就是说,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在成本计算中应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

在制造成本法下,工业企业一般应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项目,是指直接用于才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直接人工”项目,是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和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制造费用”项目,是指发生在车间范围内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某个成本计算对象,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和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对于发生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范围内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费用,应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四)按权责发生制,划清费用的受益期限

企业为产品生产而发生的某些生产费用,有一些是在本期实际支付但受益期限横跨多个会计期间,而另一些虽未在本期实际支付但本期已经受益,所以就应以承担付款责任的日期为确认标志的“权责发生制”对各期的生产费用进行确认,划清费用的受益期限。

即应计入本期的生产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实际付出,都要作为本期的生产费用来加以确认。

也就是说,企业在某一成本计算期内发生的生产费用,不一定全部计入本期产品成本,而本期的产品成本也不一定都是本期实际支付的费用。

(五)按成本分配的受益原则,划清费用的受益对象。

成本计算就是要具体计算各个成本计算对象所应负担的生产费用,所以,在对各成本项目按照权责发生制划清了的受益期限后,为正确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还应将属于该期的生产费用在当期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并应遵循谁受益谁负担以及按受益程度大小来负担的原则。

对于能够直接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费用,则直接计入各该成本计算对象,而对不能够直接分清受益对象的间接费用,即应由两个以上的成本计算对象共同负担的费用,就应选用和该费用发生直接关联的项目作为分配标准,采用比例分配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并计入各该成本计算对象。

(六)按成本计算对象开设并登记生产成本明细账,编制成本计算单

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受益原则正确划分了应由各期各种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后,还应按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并在账内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进行明细分类核算,以提供每种产品当期所耗费的各种生产费用的详细资料。

此外,在生产不止一种产品并有完工产品的月份,还应依据生产成本明细账,分产品和成本项目编制成本计算单,以提供当期已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三、设置的主要账户及对应关系

为了反映和监督各项生产费用的发生、归集和分配,正确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应设置以下账户:

1、“生产成本”账户。

该账户是用来归集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并据以产品生产成本的账户。

借方登记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包括平时登记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费和直接人工费,以及月末登记应计入产品成本经分配转入的制造费用;贷方登记已完工验收入库转入“产成品”账户借方的产品生产成本转出额;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完工产品(在产品)的成本。

该账户应按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制造费用”账户。

该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在车间范围内为组织和管理产品的生产所发生的不便于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账户各项间接费用的账户。

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车间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厂房租赁费、劳保费以及机物料消耗费等。

借方登记平时在车间范围内实际所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贷方登记月末经分配后转入“生产成本”账户借方的制造费用转出额;该账户月末经分配结转后应无余额。

该账户应按生产车间别设置明细账,并在账内按费用项目设置专栏,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3、“应付工资”账户,该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向所有职工应支付的月工资总额以及与职工间工资结算情况的账户。

贷方登记本月结算的应付职工工资总额,同时,对应付的工资额,应作为工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配记入有关的成本、费用账户。

一般情况下,车间生产人员的工资费用记入“生产成本”账户;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记入“制造费用”账户;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账户借方登记本月实际支付的工资额。

月末本账户如有余额,表示本月应付工资额与实际已支付工资额之间的差额。

如余额在贷方,表示本月应付而未付的工资额;如为借方余额,则表示本月多支付的工资额。

这种差额的形成,往往是由于计算应付工资额与实际发放工资额时所依据的出勤日数的差别引起的,即计算应付工资额时按本月实际出勤日数计算,计算实发工资额是按上月的实际出勤日数计算的,也即各月所实际发放的是上月的应发工资额,而非本月实际应发的工资额。

而各月份的实际出勤日数是很难达到一致的。

如果本月与上月的出勤日数一致或各月应付工资额与实际发放额都按同一月份出勤日数计算,该账户月末就无余额。

4、“应付福利费”账户。

该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按照职工工资额和国家规定的计提比例对职工福利费的提取和支用情况的账户。

按规定各企业单位为了保证职工身体健康,改善和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都应按照职工工资总额和国家规定的一定比例(现行比例为14%),计提职工福利费,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困难补助、医务及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等。

各月份按照职工工资额和规定的提取比例计提职工福利费时,记入“应付福利费”账户的贷方,表示企业应付职工福利费的增加,并同时记入当期相应的成本和费用账户的借方。

除将按照医务及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额提取的福利费记入“管理费用”账户借方外,按其他人员的工资额提取的福利费与发生的工资费用应记入的账户及方向一致。

企业实际支付福利费时记入“应付福利费”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结余的福利费。

5、“产成品”账户。

该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库存产成品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

借方登记已经完成全部生产加工过程并已经验收入库的产成品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因销售等原因所出库的产成品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库存产成品的实际成本。

该账户应按产成品的品种和规格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6、“累计折旧”账户。

该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所有固定资产的折旧额的提取和注销情况的账户。

固定资产折旧额即是固定资产因使用而转移到企业成本、费用中去的金额,因此,固定资产的折旧也称固定资产的价值转移。

这样作不仅使企业投资在固定资产上的价值能够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间内得以回收,使企业在将来有能力重置固定资产,而且也会使企业实现期间收入与费用的正确配比。

前已述及,为了反映和监督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在会计核算中已经设置了“固定资产”账户,而“固定资产”账户是按固定资产的原值进行计价核算的,并不记录固定资产因使用所磨损的、应转移到产品的成本和企业的期间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

因此,应在账户体系中设置“累计折旧‘账户,以专门用来反映和监督固定资产因使用所应提取的折旧额,也即固定资产因使用所应转移到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

该账户是“固定资产”账户的抵减账户,借方登记每月提取的折旧额;贷方登记固定资产因出售、毁损、报废等原因减少时应注销的该项固定资产累计提取的折旧额;期末余额应在贷方,表示企业现有固定资产已提取折旧的累计额。

将“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余额从“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中减去,即可求得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

7、“待摊费用”账户。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确认各会计期间费用的标准,在会计期间假设下,企业必然会发生一些受益期与的实际支付期不一致的费用项目,这些费用项目有的属于支付在先,受益在后;有的则属于受益在先,支付在后。

为正确确认各期的费用,就要求在会计核算中专门设置用以核算这些受益期与支付期不一致的费用项目的账户—“待摊费用”账户和“预提费用”账户。

“待摊费用”账户是用来专门反映和监督那些先支付后受益,且受益期限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内的各项费用的支付和分摊情况的账户。

常见的待摊费用项目有:

预付的财产保险费、预付的报刊杂志费、采用待摊方式支付的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和租赁费等。

借方登记实际支付待摊费用额;贷方登记各受益月份应分摊的计入各有关费用账户借方的摊费用额;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已支付但尚未摊销的费用额。

该账户应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8、“预提费用”账户。

该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先受益后支付的各项费用的提取和支付情况的账户。

常见的预提费用有:

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费用、预提的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和预提的租赁费等。

户贷方登记各月按预定标准提取、应由本期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负担的各项费;借方登记各项费用的实际支出数;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已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额。

该账户应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四、业务举例

假设M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耗用甲、乙、丙三种材料,设有厂部管理部门和一个生产车间。

例15:

月末,根据本月发料凭证汇总表,共耗用甲材料70000元,其中,A产品耗40000元,B产品耗用30000元;共耗用乙材料40000元,其中,A产品耗用20000元,B产品耗用20000元;车间一般耗用耗用丙材料10000元。

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库存材料减少120000(70000+40000+10000)元,另一方面也使生产费用增加120000元,其中,用于产品生产所耗用的,应记入所生产的产品的生产成本;车间一般耗用的,应计入制造费用。

因此,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涉及到“材料”、“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三个账户。

材料的减少应记入“材料”账户的贷方;生产成本的增加应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制造费用的增加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

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

生产成本—A产品60000

—B产品50000

制造费用10000

贷:

材料—甲材料70000

—乙材料40000

—丙材料10000

例16:

月末,根据本月“工资核算核算汇总表”,本月应发工资总额为60000元,其中生产A产品的生产工人的工资30000元,生产B产品的生产工人的工资2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4000元,厂部管理人员的工资6000元。

这笔经济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