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三七价格暴涨10倍背后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参考模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8436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材三七价格暴涨10倍背后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参考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药材三七价格暴涨10倍背后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参考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药材三七价格暴涨10倍背后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参考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药材三七价格暴涨10倍背后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参考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药材三七价格暴涨10倍背后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参考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材三七价格暴涨10倍背后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参考模板.docx

《中药材三七价格暴涨10倍背后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参考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三七价格暴涨10倍背后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参考模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材三七价格暴涨10倍背后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参考模板.docx

中药材三七价格暴涨10倍背后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参考模板

中药材三七价格暴涨10倍:

背后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

2011年02月24日09:

59:

10 来源:

央视《经济半小时》【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中药材三七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价格上涨了十多倍,创造了一笔笔财富的神话。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三七价格暴涨10倍背后》,以下为节目实录:

  大家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现在我手里拿得叫----三七,是一种很普通的中药材,别看他外表平淡无奇,可是最近两年,它却炙手可热,在2009和2010年短短两年时间里,三七的价格就上涨了十多倍,创造了一笔笔财富的神话。

带着一份好奇,记者赶赴被称作中国三七之乡的云南文山一探究竟。

  2月13号清晨七点钟,天还没亮,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三七交易市场已经是人声鼎沸。

一批又一批背着背篓的农户和挎着小包的药材商从各地赶来,一同涌入这个狭小的市场,这让负责收取进场费的工作人员忙的不亦乐乎。

  云南省文山州三七交易市场工作人员

  云南省文山州三七交易市场工作人员:

有些一天几百人,有一天最多的是一千零点

  在市场里,每当有新的三七种植户进入市场,立刻就会有十几位药材商冲上前去,把他团团围住,甚至帮他把口袋卸下来打开,然后迫不及待地看成色、问价格。

  围住种植户陈素丽是这些三七药材商中的一位。

每看到有新的种植户进来,她都会冲到前面,一旦成色、价格都合适,就马上出手。

市场开门还不到一个小时,她就已经买进了100多斤三七。

  陈素丽三七流通商

  记者:

这个是你刚买的吗?

  陈素丽:

  记者:

多少钱买的?

  陈素丽:

160(一斤)

  没过三个小时,陈素丽就找到了下家,她以每斤175元的价格把刚收购的三七全部卖了出去,短短的时间里,她就赚了1500多元。

  伴随着行情的火爆,三七交易市场里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妈妈为了不耽误做生意,把孩子也直接背到了市场里来。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三七交易如此红火呢?

  三七流通商

  三七流通商:

这在我们地方是叫帽子七,又叫田七。

它只是把根摘了,就是那个剪口。

  记者:

这个现在卖多少钱一斤?

  三七流通商:

270元一斤左右

  记者:

270元一斤左右?

现在就这么一堆,值多少钱?

  三七流通商:

值十万左右吧

  就是这么一小堆三七,就值十万元,而在两年前,这堆三七连一万元都卖不出去。

三七价格的疯狂让很多在这行做了多年生意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三七零售商

  三七零售商:

这个是100年难得,一辈子都碰不到这样的。

历史上都没有到这个价。

  那么三七到底是很么呢?

三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传统医学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著名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癀”的主要原料就是三七,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还曾称其为“金不换”。

  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海拔、气候适宜三七生长,被誉为“中国三七之乡”,全国90%以上的三七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这里。

2008年的时候,文山三七的价格还不是很高,每斤售价也就是二三十元,然而从2009年到2010年,三七迎来了一波大牛市。

  三七零售商

  三七零售商:

一夜之间就是:

你睡一觉瞌睡起来,像这个三七呈两三十、三四十的涨。

到了2010年三月份,三七的价格几乎已经失控。

就像这样60头的三七,这个去年3月份,有两天就暴涨到270元、280元一斤。

全部一下子疯狂的价格。

  就这样,两年时间里,三七的平均价格从每斤20多元一路上涨到200多元,最高时还曾冲破300元关口(图形),三七剪口、大根、籽条和三七花的涨价幅度都高达十多倍。

眼下三七价格虽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每斤200元的高位。

  在三七交易市场,记者注意到,连从三七中筛出的碎渣——根碎,以往几乎无人问津,现在都能卖出每斤80元。

  三七种植户

  记者:

这个三七是您自己种的吗?

  三七种植户:

  记者:

家里种了多少

  三七种植户:

家里种了十多亩

  记者:

今年价格涨这么好,挣了多少钱了?

  三七种植户:

倒没有赚,一百多万

  记者:

赚了多少

  三七种植户:

五六百万

  记者:

就是一个门面

  三七种植户:

对,如果那些大老板,他们成本多、投资多,他也就赚的多了,赚了几千万的也有。

  在三七的本轮上涨行情中,无论是家里种有几十亩三七的农民,还是拥有几家店铺的零售商,都能轻轻松松赚到几百万元,有些人还一跃而成千万富翁,这也是他们在过去很多年里都无法想象的。

  李元亮云南省文山州渝鑫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云亮:

我们做了二十年生意,遇到这个时候,我就去年做一年。

说实话,前年跟去年加起来,我前年以前十几年,没有去年赚那么多。

  疯狂的三七,让我们产生了疑问,两年时间价格就翻了十多倍,三七价格暴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对于为什么三七会在两年里暴涨十多倍这个问题,农户、流通商和零售商的回答众说纷纭。

  武冲先三七流通商

  武冲先:

这两年天气的极端,两个极端天气,前年的倒春寒,去年的干旱

  三七种植户

  三七种植户:

我个人认为没有跌下来的原因,就是种子太少了,种子量不足

  三七零售商

  三七零售商:

可能一个是天干,第二个可能人家来炒作这个方面,我们不能排除,可能有一点,这个是炒作的,这是这一两年,有的老广(广东人)炒作把价格炒高了,一般三七正常价不是这个价

  在谈到三七涨价的原因时,很多人都提到了炒作,那么,到底存不存在炒作呢?

记者随后采访了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局长王成标。

他告诉记者,在三七价格暴涨初期,涨价背后确实存在人为因素。

  王成标云南省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局长

  王成标:

那么当时上涨的幅度过快过高,也是人为的一些因素,相互大家看到价格上涨以后,相互的就是你传我,我传你,大家都去抢购收购。

有一些闲置资金,不是搞三七经营的也进来收购三七,所以这个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随后,文山州三七产业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顿市场,三七价格开始逐步回落到平均每斤150元的水平。

然而,三七价格的暴涨已经震动了国家发改委,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责成云南省发改委派专员调查三七涨价原因。

  王成标云南省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局长

  王成标:

那次来主要是了解情况,看看有没有违反国家物价政策的哄抬价格行为,通过他们对一些企业,包括我们的七农,到我们主管部门了解情况,这种行为没有发现

  根据云南省发改委的调查结果,经历了涨价初期的短暂混乱之后,哄抬价格和囤积居奇的情况并没有出现,然而眼下三七的价格仍在高位运行,那么,支撑三七价格上涨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

  王成标云南省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局长

  王成标:

那么这个去年初还有前年末这个时间,一个是冰冻灾害,第二个是严重的干旱,这两个自然灾害就是让损失一千七八百这样子一个三七种植面积。

  2009年,文山遭遇60年一遇的特大严重干旱,给当地的三七种植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据统计,截止2010年4月29日,三七受灾面积达78030亩,占总面积的91.8%,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654.6万元。

  旱灾还没过去,自2010年入冬以来,文山又出现了频繁的低温冻害天气,据统计,截止2011年1月26日,三七受灾面积达18840亩,造成经济损失5466.75万元。

(字板)

  其实早在2008年,就有不少三七种植户嫌价格太低减少了种植面积,其后连续两年的自然灾害更是造成整个文山州的三七产量大幅下滑。

  崔秀明云南省文山州三七研究院院长

  崔秀明:

因为在三年以前三七价格非常低,那个时候三七价格是不正常的,农民种植都亏本,大家都减少种植,这样一来的话,后来需求量上来了以后,就到供不应求。

应该说供不应求是主要这次三七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再加之前两天一年是冰灾,去年是干旱,又加重了这个供不应求的紧张的关系。

  在文山三七交易市场,一位商户告诉记者,跟往年相比,今年市面上的三七交易量实在是少得可怜。

  三七流通商

  三七流通商:

(原来)这个场子根本堆不下,现在有多少空地,原来没有。

原来都堆不下。

堆不下,一堆跟一堆最多隔一点……

  根据文山州三七产业局提供的数据,目前文山三七的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缺口,这成为了目前三七价格仍处于高位的主要原因。

  王成标云南省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局长

  王成标:

目前的话是供求关系是这样。

我们每年这个全国是要三七,包括国外市场,需要三七的市场仍然大概在六七千吨,我们去年(产量)在四千多吨,差一点

  三七价格暴涨10倍,毕竟听上去令人惊讶,那么这种暴涨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

记者发现,三七价格大幅上涨之后,种植户和药材商赚的盆满钵满,但在三七的整个产业链条上,并非每个环节都是受益者。

  2月中旬,记者在文山三七国际交易中心的零售区采访时发现,与三七交易市场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幅画面对比)由于价格太高无人问津,这里的每家店铺都是门可罗雀,有些老板觉得实在无聊,干脆在店铺门口打起了麻将。

  三七零售商

  三七零售商:

今天人少得很,这两天很淡。

自从人家升价以后,这两天没有多少生意。

一天卖两三斤、两四斤。

  制药厂的日子更加难过。

在文山三七交易市场采访期间,记者很少看到药厂的采购人员前来购买三七,即便碰到几位,采购的数量也少得可怜。

  制药厂采购人员

  制药厂采购人员:

就是因为价太高了,我们都是没差多少,我们一点点的收购,看价格差不多就收了。

  这位采购人员告诉记者,往年厂里都会库存几百吨的三七,以便根据订单安排生产,而今年,厂里的库存已经降到了零。

  制药厂采购人员

  制药厂采购人员:

前年我们的库存量,就是有三百多吨。

  记者:

今年呢?

  制药厂采购人员:

今年基本上没有。

  记者:

没有怎么能保证正常生产呢?

  制药厂采购人员:

就是现到市场采购,一边采购,一边生产。

云南金泰得三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文山州富宁县,主要生产三七总皂苷、青蒿素和血塞通滴丸,原料药年生产能力为50吨,是富宁规模最大的三七制药企业。

从2009年开始,三七价格的突然上涨使这家公司陷入了困境。

  李刚云南省金泰得三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刚:

从去年我们这个三七价格在上半年11月份以前涨到历史的高价,就是进口三七到了580(一公斤)以上。

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只有停下来。

我们从三月底停到5月份,停了这个40几天。

  停工40多天之后,为了减少固定资产折旧损失,金泰得不得不重新开工生产,但是李刚没有想到,三七价格这一涨,就几乎没再怎么回落,在咬牙坚持了三个月之后,工厂再次停产。

  李刚云南省金泰得三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刚:

第二次我们又从8月份又停到11月份,整个去年我们就停了110多天。

相当于5个月的时间在停产。

停工5个月给工厂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金泰得的利润率直线下滑。

  李刚云南省金泰得三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刚:

原先我们2006年左右的毛利率基本上还在20%左右,成品之间的毛利率还在30%左右。

现在我们原料的毛利率几乎是略亏。

就是说企业为了正常运作下去以后还不能摊消这个管理费用。

  记者在金泰得采访的时候,厂里的一个原料药车间仍然处于停工状态,李刚表示,由于开工严重不足,公司现在每天都在承受亏损。

  李刚云南省金泰得三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刚:

我去年停了五个多月。

基本上按照我的产能只有60%,那么按这个值推下来,我去年就要少生产十几吨原料。

我按这个毛利率150元来算的话,直接的损失就要到150元万以上。

  作为我国三七的主要产地的文山,本地使用三七作为原材料的药厂就有6家,深加工企业有28家,从全国范围来看,以三七为原料的厂家有1300多家,一些大型药企如云南白药、天津天士力、广州白云山等都要从这里采购三七,因此,三七价格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全国的制药厂都受到了波及。

  崔秀明云南省文山州三七研究院院长

  崔秀明:

原料是高度市场化的,是放开的。

成品那一块我们国家是控制的,这样就跟我们中间的生产商这一块的企业带来了一个很大的一个压力。

它的成本上升、利润减少甚至亏损反过来又会给将来市场需求会带来一个萎缩。

那么一个结果,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这一次涨价除了药厂叫苦,三七涨价的另外一个后果是农户纷纷扩大种植面积,文山可以用来种植三七的土地所剩无几。

  值得注意的是,三七是人参属植物,需要轮作种植,也就是说,一块土地在种植过三七之后,要经过8到12年的休整之后才能再次种植,其间可以种植玉米或其他粮食作物。

  崔秀明云南省文山州三七研究院院长

  崔秀明:

在以前我们三七收获不是很大的时候,这个问题不是个大问题。

因为我们有充足的土地资源来进行轮作。

但是现在我们的种植面积加大了,但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这个问题就越来越突出。

  如今,文山几乎已经无地可用,农户们只好去更远的地方寻找可以种植三七的土地,有些农户跑到距离文山200公里之外的石林等地种植,还有些农户甚至找地找到了四川、贵州、广西等地。

  三七种植户

  三七种植户:

基本上是每年把当年的做好以后,就开始准备找下一年的地。

  有时候,基本上到下一年快要筛选,基本上要到下一年七八月份,才基本上确定下来

  从去年开始,文山地区的相关部门多次召集种植户和经销商研究市场,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价格规律,把握供求关系。

但在大幅减产的背景之下,三七价格仍然处于历史高位,这给下游生产厂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那么,这股三七热究竟会持续多久?

我们来看记者的进一步调查。

  记者在文山采访时,对于未来一段时间三七价格的走势,绝大多数种植户和中间商的态度都非常乐观。

  我觉得三七的价格现在还是比较合理,以后三七的价格太低是不可能的,到明年后年还会平稳。

我们但是都看在200到250(一斤)这个价格就会稳定,目前这个情况还要涨,价格应该会上升。

以现在这个上升五六十块不成问题吧。

  然而,文山州三七研究院院长崔秀明却认为,在未来几年,三七的价格会逐步下滑。

  崔秀明云南省文山州三七研究院院长

  崔秀明:

因为现在价格太高了,利润空间很大。

按现在,如果去年种一亩地,他可以挣到五到六万块钱那么高额的利润。

那么这样的话,今年已经有大幅度人去种三七。

明年以后产需肯定要增加,产需增加价格肯定要下跌。

  崔秀明告诉记者,他预计明年三七的产量将会达到800万公斤,后年有可能超过一万吨,而在需求方面,往年三七的市场需求一般维持在7000吨左右,经过2009和2010年三七价格暴涨之后,不少深加工企业和制药厂的需求已经减少,随着三七产量的增加和需求的减少,价格下降的幅度不会太小。

  崔秀明云南省文山州三七研究院院长

  记者:

您估计这个下降幅度会有多大?

  崔秀明:

我认为会比较的大,因为今年高价种的会有风险,风险会比较,我估计,但是现在在很好的时候应该谁也听不进去

  事实上,已经有农户为此付出了代价。

今年,三七种子的价格一路看涨,现在已经达到400元一斤,而在2008年,种子还只是几十元一斤。

很多农户看好三七行情,还想扩大种植面积,然而在他们花钱租好土地、搭好七棚之后却发现,种子的价格已经高到了他们无法承受的程度,之前的花费只好打了水漂。

  王麟猛云南省文山州盛大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社员

  王麟猛:

我身边的这块地,你看现在,就是今年已经就是春天了,还是空着,这是我们合作社的一个社员的,现在种苗因为少、匮乏,所以种苗现在比2008年以前,就是买一棵种苗,它的价格涨了十倍,2008年以前是五六分一棵,现在卖五六角一棵,所以现在他这个地就荒废了

  不仅仅是种苗价格大幅上涨,只要是与三七相关的东西都在涨价。

  王麟猛云南省文山州盛大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社员

  王麟猛:

搭硬棚的这个,我们叫沙树叶,叶子,以前的话是一毛钱一斤,今年的话卖到五毛钱一斤。

像这个天线,天线也涨价了,以前就是五十公斤的话,我们叫一千天线,五十公斤的话,就是五六十块钱,现在卖一百多。

像我们里面的这个三七桩,以前的话是五毛钱、六毛钱一根,今年最贵的时候卖到四块钱一根。

  如此一来,每亩三七田的种植成本从2008年的一万元左右直线上涨到了三万元左右,面对高昂的成本,文山州三七产业局局长王成标和三七研究院院长崔秀明都提醒普通种植户要注意风险。

  王成标云南省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局长

  王成标:

希望大家树立这个意识,就是说一定注意风险,不要盲目跟风,这样势必会造成自己的损失很大。

  崔秀明云南省文山州三七研究院院长

  崔秀明:

一亩地种下去接近三万块钱的种植成本,如果价格一下跌下来,这帮人就要亏损。

  文山三七价格之所以容易出现大起大落,主要原因还在于农户种植比较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而三七种植周期又是三年,农户往往无法对三年后的市场作出准确判断,因此容易受价格影响,跟风扩大或减少种植面积,产量极易出现波动。

对此,文山州三七产业局局长王成标提醒,文山除了引导农户继续规范种植之外,还将引入产业发展资金,着手建立一个蓄水池,防止三七价格的大起大落。

  王成标云南省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局长

  王成标:

这个蓄水池是什么,就是三七价格低的时候,我适当储备一些,三七价格上涨过快,或者涨幅过大时候,适当放出来,起这么一个作用。

  我们正在积极的争取国家给予一些政策,还有我们省里给一些政策,把这个三七蓄水池建起来。

  作为一种中药材,大部分三七只有被加工生产成中成药,它的市场价值才能最终得以体现。

但我们在近距离观察三七的这条加工产业链条时,却发现它高高在上的价格把各方利益分割得四分五裂,一头是种植户和经销商的财富盛宴,一头是药品企业的巨大压力,而这背后,那隐隐的风险已经闪烁其间。

现在看来,怎么避免三七产业蕴含的风险,怎样实现一个农业产品的健康合理布局,是摆在眼前的大难题。

只有符合科学的农业生产规律,遵循市场供求关系,维护好市场秩序,统筹好上下游各方利益,才是让三七健康起来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