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docx
《中考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
中考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
(一)有关化学式计算题类型:
第一种类型:
标签型化学式计算题:
1、锌是人体健康必需的元素,锌缺乏容易造成发育障碍,易患异食癖等病症,使人体免疫功能低下。
市售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治疗锌缺乏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下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
××牌口服液
主要成分:
葡萄糖酸锌
化学是:
C12H22O14Zn
每只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45.5mg
××制药厂
(1)葡萄糖酸锌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
(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 。
(3)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若治疗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服用 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简写出解题过程)
2、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
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配料
氯化钠、碘酸钾(KIO3)
含碘量
(20mg~30mg)/kg
保质期
18个月
食用方法
勿长时间炖炒
贮存方法
避光、避热、密封、防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KIO3)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
(2)计算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 ;
(3)计算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第二种类型:
叙述型化学式计算题:
1、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丙氨酸:
CH3CH(NH2)COOH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试计算:
(1)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
(3)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 。
2、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用于汶川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l3),又称高氯精。
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高氰精中C、O、N、Cl的原子个数比为1∶1∶1∶1
C.高氯精中C、N两种元索的质量比为12∶14
D.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②若某造纸厂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l.6%,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是多少?
(三)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
(1)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已知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AgCl)沉淀和硝酸钠。
为测定某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将生理盐水样品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混合,完全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氯化钠溶液的质量
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
过滤后剩余溶液的质量
117g
140g
228.3g
(1)反应后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2)含有杂质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1、某炼铁厂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冶炼生铁。
若要炼出1120t含铁95%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多少吨?
(3)和实验相结合的计算题
石灰石是我市主要矿产之一,小江同学为了寻找纯度超过85%的石灰石,对一样品进行了如下定量实验。
实验步骤
①称取烧杯的质量
②将适量盐酸加入烧杯中并称重
③称取少量石灰石样品加入烧杯中,使之与过量稀盐酸反应
④待反应完全后,称重
实验图示
实验数据
烧杯的质为
50.0g
烧杯和盐酸的质为
100.0g
石灰石样品的质为
12.0g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为
107.6g
试通过分析计算:
(1)该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
(2)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否符合要求?
(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4)标签型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Stomachease
帮助消化
减缓胃痛
每片含250mg氢氧化镁
1、消化药片所含的物质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
某种消化药品的标签如图所示。
医生给某胃酸
过多的患者开出服用此药的处方为:
每日3次,
每次2片。
试计算,患者按此处方服用该药一天,
理论上可中和HCl多少毫克?
过氧化氢溶液
主要成分 H2O2
质量分数 30%
净 重 500g
2、过氧化氢溶液在存放过程中会缓慢分解。
右图为实验室保存的一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标签。
某小
组同学为了解过氧化氢的分解情况,取5g该溶液共
制得0.64g氧气。
求5g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并试分析计算这瓶过氧化氢溶液在保存过程中已经
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7)有关表格型化学方程式计算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1
28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
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四)有关溶液的计算题:
(1)直接使用公式计算:
2、无土栽培所用的某种营养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7%,某蔬菜生产基地欲配制该营养液200kg,需要硝酸钾的质量是
A.7kg B.14kg C.70kg D.140kg
(2)溶质、溶剂的变化对质量分数的影响:
①增加溶剂(加水稀释)
1、如要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A.50g B.90g C.100g D.200g
2、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用到较稀的硫酸。
要把50g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20%的硫酸。
(1)稀释后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为 g,
(2)稀释时所需水的质量为 g。
②溶液增浓问题:
(蒸发溶剂法增加溶质法增加浓溶液法)
(3)配制溶液问题:
①计算类:
1、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100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仪器 B、配制时要用葡萄糖作溶质
C、用托盘天平称取5g葡萄糖 D、用量筒量取100ml水
(四)有关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综合计算:
(1)叙述型计算题:
①涉及沉淀的叙述型计算题:
1、家里蒸馒头用的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欲测定纯碱中碳酸钠的含量。
他们取该纯碱样品11.0g,全部溶解在100.0g水中,再加入氯化钙溶液141.0g,恰好完全反应。
过滤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10.0g。
请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50gCa(NO3)2溶液与50gK2CO3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
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到5g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K2CO3+Ca(NO3)2==CaCO3↓+2KNO3。
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K2CO3的质量。
(2)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②涉及气体的叙述型计算题:
1、为测定某碳酸氢铵化肥中的含氮量,小滨在实验室里取用8.5g该化肥样品与20gNaOH溶液共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6.8g(提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2NaOH==Na2CO3+2H2O+NH3↑,生成的氨气全部逸出,其他成分不含氮,也不参加反应)。
试求:
(1)生成氨气的质量。
所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取的纯碱(Na2CO3)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
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测定某厂生产的纯碱中碳酸钠的含量,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并滴加稀盐酸,当盐酸滴加至73g时,气泡不再冒出,此时称得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80.6g。
试计算:
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 g。
⑵该厂生产的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26g黄铜(Cu-Zn合金)与100g稀硫酸在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5.8克。
求:
⑴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⑵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由溶液质量和质量分数进行计算:
1、现有Na2CO3和Na2SO4的固体混合物共12g,将它放入98g20%的H2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在此酸性溶液中再加入80g1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2)。
恰好完全中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图像型计算题:
小明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明一起分析由氯化钙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含量.现取13.4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
96.6g水中,向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
(1)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
(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3)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江西省)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表格型计算题:
1、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4g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分4次加人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稀盐酸用量
第一次加入5g
第二次加入5g
第三次加入5g
第四次加人5g
剩余固体质量
3g
2g
lg
1g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
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
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烧杯⑤
加入样品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20
30
40
50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
0.88
1.76
X
3.52
3.52
(1)表中X的值为 ;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探究孔雀石(一种铜矿石)的组成元素。
他们取50克孔雀石粉末,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观察到孔雀石分解过程中有水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绿色的孔雀石逐渐变为黑色粉末(假设:
孔雀石中的杂质不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石灰水吸收)。
在此过程中他们测定了五次,相关数据如下表:
测定次数
生成沉淀的质量(g)
生成水的质量(g)
1
5
0.9
2
10
1.8
3
X
2.7
4
20
3.6
5
20
3.6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孔雀石的元素有 。
(2)表中“X”的值为 g。
(3)实验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4、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得到的固体粉末为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粉末中的单质铜的含量进行测定。
三组同学各取10克粉末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加入不同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对烧杯中剩余固体进行称量。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组别
样品质量(克)
加入稀硫酸质量(克)
剩余固体质量(克)
1
10
20
8.4
2
10
30
8
3
10
40
8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组实验中剩余固体是 。
(写出物质名称或符号)
(2)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 。
(3)加入的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