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研发与实践研究 立项申报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77244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研发与实践研究 立项申报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研发与实践研究 立项申报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研发与实践研究 立项申报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研发与实践研究 立项申报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研发与实践研究 立项申报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研发与实践研究 立项申报书.docx

《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研发与实践研究 立项申报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研发与实践研究 立项申报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研发与实践研究 立项申报书.docx

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研发与实践研究立项申报书

一、课题设计论证

问题的提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等。

(可加页)

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研发与实践研究立项申报书

一、问题的提出

1、理论意义

(1)社会进步和学生成长需要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概念,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潜能,从而促进学生心身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现代社会变化加剧,科技发展导致生产方式日新月异,信息产生和传播令人目不暇接,人际交往与生活模式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个人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导致了更大更长久的压力,长期压力的积累对个体的发展日益凸显,而此时的教育不仅担负着传承文明与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而且还要肩负起对人内在世界的关怀,即帮助人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养成追求和体验人生幸福感的基本能力。

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身心发展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可以用“在矛盾和不平衡中快速发展”来概括。

他们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

但是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有所欠缺,需要继续学习,有些要依赖父母,为此会产生许多矛盾和冲突,使得这一时期成了危机四伏。

所以,对于个体和社会发展而言,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须的紧迫的。

(2)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开设专门的课程。

因为课程最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它主要面对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而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保障。

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家课程设置中没有详细的规定,所以,至今,在心理健康课程方面,没有系统性,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教材、难以操作,在教学内容、方式、评价等方面缺乏规定性和科学性的统筹安排,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失去了其有效性和科学性。

从课程学的角度设立专门的课程,才会以此为主线将心理健康教育很好的开展。

2、实践意义:

校本教材的开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要求。

我校是一所局直普通中学,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心理健康示范校”等多项荣誉,在校生1800名左右,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深刻的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生的成长中担负着重要责任。

例如:

在一次新生心理健康的普查时发现,我校新生心理健康总体处于中上等水平,其中轻微问题组和严重问题组的同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各种心理障碍,集中表现在:

学习焦虑,人际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等。

在成长的每个阶段,学生们要经历的心路历程各不相同。

怎样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长的动力?

首先值得探讨的是,面对多数学生的教育模式:

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立。

心理健康课程的编制应自成体系,充分体现地域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符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

我们尝试采用引入、改编、整合和创新等方式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开发具有学校特点、能满足学生人格成长需求富有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从个体心理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师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教师、学生个体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和辅导,进而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校主体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它包括积极心理的教育和消极心理的预防两种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有两层含义:

一是对全体教师、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其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是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教师、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2、校本课程研发:

校本课程研发是指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的教育问题,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教育人员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课程研发活动。

校本课程研发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条重要途径,因为校本课程研发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还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课程研发的焦点是课程系统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尤其是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课程理论充分重视教育情境的独特性,使具体学校和独特的学生群体的需要成为课程开发的核心。

“实践模式”和“过程模式”理论为当代校本课程的研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课程研发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人士共同参与。

它充分尊重学生、学校、社区的差异性,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

校本课程研发的这一特点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关怀精神,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是不谋而合的。

处于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中的人的心理发展历程和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这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发展性。

只有借助校本课程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充分满足这一要求。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1、我国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研发与研究现状 

  自上世纪20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对“校本课程研发”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从理论上加以探究。

其中,关于我国校本课程研究方面较有影响的著作主要有,钟启全教授的《现代课程论》(1969)和《课程设计基础》(1998),崔允郭教授的《校本课程开发:

理论与实践》(2000),王斌华教授的《校本课程论》等几部力作。

   我国对校本课程的研发也非常重视,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条文,使得校本课程研发有了政策依据,明确了校本课程研发的重要性。

   校本课程的研发具有非常大的价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走向深入,单一的国家课程的课程体系,已不可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多种教育层次、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研究实践这一重要内容,已越来越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已为广大教师所重视。

单一的国家课程对教育目标的实现已不可避免地显现其缺陷,学校校本教材的研发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校本课程成为课程研究的新领域。

大家肯定都清楚的记得,早在1996年6月份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就明确出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26条规定,其中第十四条指出:

“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制、结构、内容,建立新的教育课程体制,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这是自建国以来,第一次官方以行政决策的形式,正式提出“三级课程管理”的概念。

到2001年6月,国务院又召开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基础教育工作会议。

会后,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条,其中,第十六条更进一步指出: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从以上的表述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已经把三级课程管理当作了教育改革的发展大计,看成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

是势在必行之举。

 

再一点,应该看成是培养多样化、个性化卓越人才的需要。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个人的特长显得越来越为重要,国际上的教育改革也越来越呈现个性化和现代化的趋势。

这些都告诉我们,新时期的教育应该是人尽其才的教育,应该是每个人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潜在能力都能得到发挥的教育。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

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是给地方和学校更多的课程开发和设计的权力和职责,鼓励学校在认真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校本课程。

2、国外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现状

国外在校本课程领域的研究有如下突出的特点:

(1)、课程研发的过程、程序和环节得到重视,表明课程研发的实践性特点;

(2)、注重研究课程研发和教学设计之间的联系,教学设计构成课程研发的组成部分;

(3)、学校和教师在课程研发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4)、任何一种课程研发都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注意课程设计的教育哲学;

(5)、学生、学校、教师、社会等各种需求评价的研究是课程开发的依据;

(6)、知识的特性,认知方式和学习模式的研究是课程开发的基础;

(7)、注意不同学段课程开发的不同特点。

 

校本课程资源研发是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

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是给地方和学校更多的课程研发和设计的权力和职责,鼓励学校在认真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研发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校本课程。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

1、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编写符合本校学生、学校以及社会真正需要的校本课程。

根据社会、学校、学生的实际状况研究并设定校本课程的目标,以甘肃名族出版社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和学科特点编写整理出一本适合我校学生的校本课程。

(2)、开展校本课程。

征得学校同意后,正式组织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形成兴趣小组,在学校活动课时间开展校本课程。

通过心理成长探究过程,享受成功的乐趣,构建知识体系,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找到适合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内容。

(3)、进行成果展示。

让学生在享受成功乐趣的同时促进心理健康学科的教学工作,寓教于乐,并极大程度的带动学校的文化、学习氛围。

(4)、通过校本课程的研发,真正体会校本课程的形成过程,研究校本课程研发的实际效果,形成并撰写客观、真实、有说服力的课题报告。

2、研究内容

经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断的设计、实施和反思,我们团队成员对课程内容几个方面达成共识:

(1)、有关心理学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当在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帮助成长、促进发展这一目的下,依据已定的课程目标来确定。

课程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可以包括:

社会适应;自我调节;人际交往;学业学习。

在内容的选择上知识是适合选择较浅显易懂的,它是为发展心理调适能力服务的。

正确合理的选择编排心理知识是确定初中心理健康、、育校本教材课程内容的首要方面。

适当的安排心理教育知识,能加深他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2)、传递健康理念

在课程的内容中,让学生领会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树立健康的人生理念。

初中生有足够的思维和认知能力去完成这一内容的阅读,这种方式有助于促进认知与情感的协同发展。

(3)、维护心理健康的一般技能

心理健康的标准中提到:

与现实环境能保持接触;保持人格完整;能从经验中学习;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合理的表达情绪和情感……保持心理健康除了懂得一些心理知识、具有正确的健康观念外还需具备重要的能力。

如:

交往的技巧、调控情绪的方法、增强记忆的方法等等。

心理教育课堂上,探讨和教给学生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技能是有必要的。

(4)、丰富学生心理体验,感受成长的喜悦

心理健康教育课常用的活动方式有情境体验、心理陈述、行为训练、小品、角色扮演、心理剧、讨论、辩论、分享体验等形式。

通过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受,自主地进行心理调整。

以上四个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课都必须包含的。

一般来说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围绕认识自我、环境适应、学习心理、人际关系等主题设计。

我们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在课程实施中采用多种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课堂上让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3、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将借助于相关的文献资料,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学校心理教育全书》、《学校心育系统协同构建的理论与实践》、崔允郭教授的《校本课程开发:

理论与实践》等教育部文件及重点专著,从中探索关于普通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性的相关内涵及原理。

(2)、行动研究法:

即由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干预,并在此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心理健康是涉及到学校中以人为主体的研究,教师和学生都是行动的主体和参与者,因此他们同时也都是研究者,而且就心理健康研究本身而言,纯理论的研究有其统率指导和上位引领的作用,但是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实践行动,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要从实践行动中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也要在实践行动中进行。

(3)、经验总结法: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注意不断提升和积累普通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性研究中的实践操作经验,以更好地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性的一般规律即操作要义。

4、研究的创新点

杜威提出课程与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兴趣和需要,主张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态度等为基础来编制课程。

我校的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有两个特点:

第一,课程的核心是学生的发展,不是学科内容和社会问题。

第二,课程内容不是既定不变的,是随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变化而变化的。

“课程的职能是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有助于个人发展的有内在奖励的经验。

它把学生的自我实现视为一种基本需要。

课程的核心是情感与认知和学生行动的整合。

让学生本身成为课程的一部分,让学生参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而不是课程传递的对象”。

释放和重视学生的愿望,令教育活动避免成为学生被动的接受。

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障

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基础与分工;研究安排与预期成果;主要参考文献;实验设施与经费保障等。

(可加页)

一、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基础与分工

课题组全部成员均为一线任课教师、班主任。

年龄为25——50之间。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理论水平也比较高,其中主持人xxx为中小学一级教师,省心理健康学会会员,xxx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心理健康课专职教师,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2015年省心理健康优质课获得省一等奖,2016年省德育精品课一等奖,2014年的校园心理剧《青春交响乐》获xxx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评选市二等奖,2015年的辅导拍摄的校园心理剧《自习课风波》获河南省一等奖,发表过CN论文。

课题组成员xxx老师,中小学高级教师,有多年送毕业班经验和班主任经验,教学成绩优秀,多次省市优质课获奖,省级骨干教师,发表过CN论文。

课题组成员xxx老师,有毕业班经验的班主任,至今仍担任班主任,每年都获得xxx优秀作业和优秀教案,2015年和谐杯全国说课大赛二等奖,2016年xxx信息技术融合课二等奖,xxx“大美安阳”优秀辅导员,参加过市级课题和省级课题。

xxx老师负责课题申报、制定课题研究管理办法,研究过程中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结题报告和论文。

二、研究安排与预期成果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2017年6月--2018年6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研究准备阶段(2017.6)

1、从本校本年级的实际出发,查阅资料,制订课题的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等。

2、课题申报,制订课题研究管理办法。

第二阶段:

课题研究阶段(2017.7-2018.5)

1、构建目标体系,设计内容,选择实验方法和途径。

2、学习有关理论和相关精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第三阶段:

总结提高阶段(2018.6)

1、针对实施阶段的情况,调整、完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

2、研究整理资料,将前几个阶段研究中的现象、事实、数据、经验和教训等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升华为理性认识。

3、总结研究成果,展示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预期成果形成:

公开课、观摩课、课堂教学设计、论文、结题报告等。

三、主要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甘肃民族出版社;

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教育出版社;

4、《心理健康新科技》大象出版社;

6、《基础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7、《校本课程开发:

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

四、实验设施与经费保障

(一)、学校发展的现状

xxx第六十六中学建校18年来,学校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心理健康示范校等省、市级荣誉90余项。

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基础建设设施的装备,成立了“xxx第六十六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有“情绪宣泄室”、“心理辅导室”“接待办公室”“团体活动室”、“沙盘游戏室”“图书阅览室”等功能室,各功能室设备齐全;设立了“心语信箱”。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专门接待教师,接受学生的预约辅导,而且还接受学生的电话预约和网上预约,提供电话辅导和网上辅导,为学生排忧解惑。

(二)、实验研究条件

1、我校领导班子对课题认识一致,对课题研究给予全力支持。

2、我组有素质教高、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教育科研气氛浓,部分教师参与了省、市一些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

3、我校全力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研发,对实验经费给予保证。

4本课题物质基础坚实,学校文献资料丰富,信息技术设施满足需要,经费学校全力支持。

四、推荐人意见(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人不需填写此页)

不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

推荐人须如实介绍课题负责人的科研态度、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科研条件,并说明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

推荐意见:

 

第一推荐人: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签名:

推荐意见:

 

第二推荐人: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