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第二十一讲 治疗总论 2题库.docx
《针灸学第二十一讲 治疗总论 2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第二十一讲 治疗总论 2题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灸学第二十一讲治疗总论2题库
新 疆 医 科 大 学 教 案 首 页
编号:
25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 业
中医医疗
班 级
主讲教师
苏菲娜
计划时数
2学时
专业层次
本科
专业技术职称
助教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第六章治疗总论第一节八纲脏腑经络证治第二节针灸治疗原则第三节针灸治疗作用第四节配穴处方
使用时间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重点与难点
教学内容
更新情况
教学方法
与
组织安排
教学手段
基本教材
和参考书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
《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针经指南》《针灸问对》《中国针灸》、《针刺研究》、《上海针灸》、《针灸临床杂志》
集体备课
教研室
审查意见
上次授课内容复习提问:
(一)、提问:
1、耳穴在耳郭的分布规律?
2、耳针如何操作?
取穴原则是什么?
注意事项是什么?
(二)、上次课内容梗概:
耳穴的定位、主治配穴原则及耳针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第六章治疗总论
针灸治疗疾病,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针灸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临床证候表现虽然错综复杂,但究其原因则不外乎人体阴阳失去相对平衡,主要反映在人体脏腑经络功能的失调。
针灸治疗,就是根据阴阳、脏腑、经络学说,运用“四诊”诊察疾病以获取病情资料,进行八纲、脏腑、经络辨证,对临床上各种不同证候进行分析归纳,以明确疾病的病因病机、疾病所在部位、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标本缓急,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依方施术,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或补或泻,或补泻兼施,以通其经脉,行其气血,调和脏腑,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第一节八纲脏腑经络证治
中医学辨证论治内容十分丰富,就针灸学科而言,辨证论治主要强调八纲证治、脏腑证治和经络证治。
八钢是各种证候总的概括,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
因此,中医治病,无论运用何种方法,采用何种手段,均需掌握人纲证治内容。
人体的一切功能活动均高不开脏腑经络而存在,临床上所表现的一切征候也不外乎是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的病理反映。
人体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不同,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临床证候亦非一样。
这就需要运用辨证方法,对这些病理变化、临床证候加以分析归纳,找出其病因病机和病位,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一、八纲证治
人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8类基本征候。
八
纲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所搜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用八纲进行归纳,从而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等情况的辨证方法。
(一)阴阳
阴阳代表着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切疾病的病理变化都可归纳为阴阳偏盛偏衰两大类。
凡是不及的、抑制的、衰退的、寒性的皆属于阴,凡是太过的、兴奋的、亢进的、热性的臂属于阳,这是中医辨证基本的分类。
1.阴证其临床表现为颜面苍白,暗淡无光,神疲倦卧,畏寒不渴,少气懒言,声音低微,大便塘泄,小便清长,舌质谈,苔白,脉沉细微弱。
2.阳证其临床表现为颜面潮红有光,神烦不安,发热口渴,呼吸迫促,声音洪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洪大滑数。
临床上阴证多为里虚寒证,治疗上针用补法,宜深刺久留针,并用灸法;阳证多为表实热证,治疗上针用泻法,宜浅刺少留针,或点刺出血,少灸或不灸。
阴证和阳证可相互转化,阴证转为阳证多为病情缓解,阳证转为阴证多为病情加重。
疾病发展到危重阶段,人体阴阳耗伤太过,还可出现亡阴亡阳征候,若不及时抢救,患者多有生命危险。
亡明亡阳的临床表现,除了有原发病的各种危重症状外,亡阴证还兼有大汗,好出而粘,身热,手足温,呼吸短促,烦躁不安,渴喜冷饮,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等症;亡阳证则兼有大汗,汗冷如珠,身凉,手足冷,呼吸气微,精神疲靡,口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而润,脉微细欲绝。
亡阴亡阳证的治疗,取任脉、督脉经穴为主,针刺用补法,并灸。
亡阴配肾经偷穴。
(二)表里
表里是鉴别疾病部位的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两个纲领,病变发生在皮肤、肌肉、经络等浅表部位的属于表,病变发生在脏腑的属于里。
一般说,表证病情相对较轻,里征病情相对较重。
1.表证其临床表现以发热,恶风寒,头痛身痛,首薄白,脉浮为主。
由于感受邪气的不同和患者个体差异,表证又有表寒、表热、表虚、表实之分。
表证治宜取督脉、手太阳、手阳明和足太阳经脱穴为主,宜浅刺。
表热征少留针,表寒证可施灸法,表虚证针用补法,表实证针用泻法。
2.里证其范围很广,临床表现相当复杂。
就其疾病性质和邪正盛衰而言,里证可分为里寒、里热、里虚、里实4类证型。
临床治疗里征多与脏腑辨证论治结合,取与有关脏腑相联属的经脉脱穴为主,直深刺。
里寒证宜留针,并用灸法;里热证,针用泻法,里虚证外用补法,并可施灸汉实证针用泻法,不灸。
(2)寒热
寒热是鉴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是感受寒邪或体内阳虚所表现的征候,热证是感受热邪或体内阻虚所表现的征候。
寒证与热证的病性根本相反,两者所表现的征象完全不同。
寒证以恶寒喜温,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面色苍白,肢冷路卧,大使稀据,小便清长,舌淡苦白而润,脉迟或紧等症状为主。
热证以发热喜凉,口渴喜冷饮,面目红赤,烦躁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首黄两千,脉数等症状为主。
寒征治宜用温热法,多取任脉和手足三明经输穴为主,直留针,并用灸法;效证治宜清
法,多取督豚和手足三阳经脑穴,针刺或泻或补泻兼施,少留针,或点刺出血。
(四)虚实
虚实是鉴别人体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的两个纲领,《索问·短评虚实论篇》说。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应征,指正气不足的征候,多见于慢性病或重病之后,或禀赋不足,正气虚弱,实证,指邪气力盛的征候,多见于急性病,或体质强实,病势较盛者。
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
精神疲靡,面色祝白,形体消瘦,心悸气短,自汗浇汗,大便演薄,小便频数或不禁,舌谈少苦,脉无力。
实证的主要临床表现:
烦躁不安,胸腹胀满,疼痛报按,大便秘结或是急后重,小便不通或淋沥涩痛,舌红苦厚腻,脉有力。
虚征治直取任脉和手足三明经脱穴为主,针用补法,并用灸法,实证治直取督豚和手足三阳经浙穴为主,针用泻法。
临床上虚证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虎之分,并区别脏腑之虚。
治疗上则应采取补阴、补阳、补气、补血和调补有关脏腑的方法;实证有气实、血实、实热、实等的不同,分别采用破气、活血、清热、温寒等法治疗。
二、脏腑证治
临床对脏腑病变所表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归纳、辨别疾病属于何脏腑、属虚属实、属寒属热,并制定出相应的治疗大法,称之为脏腑证治。
(-)肺与大肠证治
1.肺其病变可概括为虚实两大类.实证主要包括风寒外来、邪热蕴肺、痰浊阻肺,虚证主要有肺阴应、肺气虚。
风寒束肺雷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骨节酸痛,无汗,鼻塞流涕,咳嗽而痰诞稀薄,答薄白,脉浮紧等。
治直取手太阳、手阳明和足太阳经胞穴为主,针用泻法,并可施灸。
邪热蕴肺:
症见咳嗽,气息端促,痰多黄粘,甚则咯吐腥臭脓血,胸闷,脑瘤,身热口渴,或鼻流黄涕,鼻机,咽喉肿痛,舌红而干,脉数。
治直取手太阴和手阳明经脱穴为主,针用泻法,或用三棱钟点刺出血,禁灸。
痰浊阻肺。
症见咳嗽气喘,喉中痰鸣,痰稠量多,胸胁支满疼痛,倚息不得安卧,昔白腻,脉多滑或滑数。
治直取手、足太阴和足阳明经胞穴为主,针用泻法,并可施灸。
肺阳虚:
症见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咽干,潮热,盗汗,舌红少首,脉多细数。
治直取手太阴、足少阴经胞穴和背俞穴为主,针用补法,禁灸。
肺气虚:
症见咳嗽气短,痰液清稀,面色跳白,倦怠懒言,形寒自汗,舌谈苦自,脉虚弱。
治直取手、足太阳经胞穴和背俞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2.大肠其病变主要是传导功能失常,可概括为寒、热、虚、实4种证型。
大肠寒证:
症见腹痛喜温,肠鸣泄泻,苦白滑,脉多沉退。
治直取大肠的募穴和下合穴为主,针灸并用。
大肠热证:
症见便泻黄磨,臭秽异常,肛门热痛,或便下鲜血,或痢下赤白,身热口渴,若热结而为肠痈,则见腹痛拒按,右腿屈而不能伸展,答多黄燥,脉滑数。
抬均直取手、足阳明经胞穴和大肠募穴、下合穴为主,针用泻法。
大肠虚证:
症见大使失禁,肛门滑脱,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宜取足太阳、足阳明和任、督胞穴为主,针灸并用,针用补法,重用灸法。
大肠实证:
症见大便秘结,或下痢不爽,里息后重,腹痛担控,杏黄厚,
脉沉实有力。
治宜取手、足阳明经脱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二)脾乌鲁证治
1.脾其病变主要表现在运化失常、统摄无权两方面,其病征有寒、热、虚、实之分。
脾寒证:
症见腹痛隐隐,泄泻,完谷不化,小便清长,四肢清冷,或使血久延,或月经漏了,或带下绵绵,看淡答曰,脉沉迟。
治直取足太阳、足阳明、任脉胞穴和本胜俞、募穴为主,外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脾热证。
症见踪腹痞满或疼痛,口腻而粘,不思饮食,肢体困重乏力,或头重如裹,身热不扬,或面色黄而澳赤,答厚腻而黄,脉儒数。
治宜取足太阳、足阳明经脱穴和本胜俞、募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脾虚证:
症见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倦怠无力,肌肉消瘦,呕吐纷采,腹胀便搪,甚则四胜不温,足附浮肿,舌谈育白,脉儒数。
治直取足太阴、足阳明经胞穴和本胜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并以重灸。
牌实证症见腹部胀满,或有疼痛诸因湿热蕴蒸,则见联黄溺赤;若由湿阻而脾阳不振,则见院阳而腹满,大小便不利,甚至形成肿块。
治宜取足大阴、足阳明经脱穴为主,针用泻法。
2,胃其病变主要是胃腑功能失常,可出现寒、热、虚、实等4个证型。
胃寒征:
症见胃院胀痛,泛吐清诞,客热饮,或伴呕吐,吸逆,答白滑,脉沉迟或弦紧。
治宜取足阳明、足太阴、手厥阴经胞穴和本腑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胃热证:
症见身热,口渴引饮,善饥嘈杂,或食入即吐,喜冷恶热,易惊,祖妄,狂,或大使燥结,苔黄操,脉洪大有力。
治宜取手、足阳明经输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胃虚证:
症见胃院隐痛,痛不喜按,得食痛减,旋即微痞,喷气不除,气馁无力,面色少华,唇舌淡红,脉缓细弱。
治直取足阳明经胞穴和本腑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多灸。
胃实证:
包括两种情况,一系胃火炽盛,症见消谷善饥,口渴欲饮;一系食滞留阻,症见院腹胀闷,甚至疼痛拒按,舌红苦黄,脉滑实。
治宜取足阳明经睑穴和本腑募穴为主,针用泻法。
(三)心与小肠证治
1.其病变主要表现在血脉功能和精神思维活动失常方面,可分为虚实两类。
虚证主要有心阳不足、心明不足,实证则主要包括痰火扰心、心火上炎、心血瘀阻。
心阳不足:
症见心悸,胸闷,气短,心痛,面色无华,舌谈苦自,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治宜取手厥阴经胞穴和本脏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施。
心阴不足:
症见心悸,心烦,少寐或多梦,甚或健忘,盗汗,梦遗,舌子质红苦少,脉细数。
治宜取手厥阳、手足少阻脑穴为主,针用补法。
痰火扰心:
症见心悸,不寐,心胸烦热,或为癫狂,或为痴呆,请无伦次,哭笑无常,或面赤、口渴,或吐血、舰血,小使赤热,舌红苦黄,脉滑数。
治它取手少阴、手厥阴、足阳明经脱穴和本脏背俞穴为主,针用泻法,禁灸。
心火上炎:
症见口腔糜烂,烦躁,喉痛,目赤而痛,头痛,或具规,舌红着黄,脉弦数。
治直取手少明经脑穴为主,针用泻法,不免
心血瘀阻:
症见心悸不宁,左胸作闷,甚则刺痛,痛甚时连及左背与肩呷都,严重时可见面色发育,爪甲青紫,舌质淡红,或有瘀斑,脉多结伙。
治直取手厥阳、手少防经晚穴和本脏
大为主,针用泻法,或补泻兼施。
小肠其病变主要表现在对肠中永波不能充分泌渗吸收,以致水谷不分,清浊混淆,医生有寒热之分。
很小肠寒证。
症见小腹隐痛喜温,肠鸣清泄,小便频数,舌淡苦薄白,脉细而缓。
治直取本区气、募穴及其下合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很令畅热证:
症见心烦,口舌生疮。
咽癌,小便短赤,甚或溺血,茎中痛,小腹胀痛,舌红苦区〔滑数。
治宜取手少朋、手夕阳经浙穴及其募穴、下合穴为主,针用泻法。
繁〔四)资与跨脱证治报。
肾其病变主要表现在水波代谢、生殖、纳气功能失常方面。
B暑气不足。
症见面色谈白,腰脊酸软,下肢无力,阳倭早泄,溺多或遗尿,头晕耳鸣,或听巨匠,百谈曾自,脉弱无力。
治直取本胜俞穴、募穴和任、督、足少阴经睑穴为主,针用补法,法。
医肾不纳气:
症见短气喘过,动则尤甚,自汗懒言,头晕,畏寒,两足逆冷,面浮色白,舌淡,脉细弱或浮而无力。
治直取本脏俞、募穴和任、督、足少明经脑穴为主,针用补法或外D瓶,重灸为宜。
晋阳不足。
症见周身浮肿,下肢尤甚,技之陷而不起;咳逆上气,动则喘息,痰多稀薄,大,舌润滑苔薄白,脉沉滑。
治直取任、督和足少明经胞穴为主,外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守明亏虚。
症见形体虚弱,头晕耳鸣,少寐健忘,多梦遗精,腰酸腿软,或我赤唇红,潮热口干烟煤,或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多细数。
治直取足太阳和足少明经b主,或配手大阴和手少明经脆穴,针用补法。
膀扰其病变主要为膀脱启闭失常,临床上多分为虚寒证和实热证。
脸虚寒证。
症见小便频数,或遗溺,舌谈苦自滑,脉细弱。
治直取本腑俞穴、募穴和足足少明经购穴为主,宜针灸并用。
实热证。
症见小便短涩不利,溺黄赤而混泱,或淋湿不畅,或团而不通,或兼见脓血茎中热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直取足三阴、足太阳经脱穴和任脉脑穴为主,针用五)心包与三焦证活
包其病变主要表现在神志失常方面,其具体证治与心的证波大致相同,故不复.三焦其病变主要表现在气化功能失司、水道通调不利两方昆
难应征:
症见肌肤肿胀,腹中胀满,气逆腹冷,或遗尿,小便失禁,舌谈曾由滑,脉沉。
治宜取本腑俞穴、募穴、下合穴和任脉喻穴为主,针灸并用。
焦实证。
症见身热气逆,肌肤肿胀,小便不利,舌红苦黄腻,脉滑数。
治宜取本腑俞穴、下合穴和足三阴经购穴为主,外用泻法。
六)脉与胆证治
肝一般将其病证分为虚实两类,实证包括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风内动等,应征2肝明亏虚。
于气郁结:
症见胁助疼痛或走章不足,胸闷不舒,易怒,食欲不振,气道。
峨山加协“”
千呕,或呕吐吞酸,或吐出黄水,或腹痛便泄,答淡黄,脉多弦长。
治宜取足厥阳、少阳、阳明、大阴经脱穴为主,针用泻法。
肝火上炎:
症见头目胀痛,或头晕目眩,或目赤红肿,心烦易怒,不寐,耳鸣耳聋,吐阶,舌红苔黄,脉多弦数或弦而有力。
治直取足厥阳、少阳经输穴为主,针用泻法,或三校外点刺出血。
肝风内动:
症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高热,神昏,指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或D咽,半身不遂,语言禁温,或舌体歪斜颤动,首白腻或黄腻,脉弦滑而数或见浮象。
治宜取足厥阳经、督脉喻穴和十二井穴为主,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肝阴亏虚:
症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视物不明或雀盲,善恐,肢体肌肉瞩动,日烽烟干,午后潮热,舌红少津,苔少,脉细弦或弦数。
治直取足厥阴、少阳、少阻经份穴为主,针可补泻兼施,或平补平泻。
2.胆其病变主要表现在胆液疏泄失常和情志变化方面。
胆火力盛:
症见头痛目眩,口苦咽干,耳鸣耳聋,胁痛,呕吐苦水,舌红起刺撤资数。
治宜取足少阳、厥阳经胞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若湿热蕴结,导致胆液分泌不循常道,则可出现往来寒热,黄殖,舌红苔黄腻等症,治直取本腑前穴、募穴和足少阳经胞穴为主,针用泻法。
胆气虚怯:
症见易惊善恐,胆怯,善叹息或夜寐不安,视物不清,头晕欲呕,苔薄滑,脉弦细。
治宜取本腑背俞和足少阳、手足厥阴经购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施。
三、经络证治
以经络理论为指导,根据经络的分布规律,与脏腑器官的联系特点、功能特性以及经络异常反应,辨别经络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称之为经络证治。
经络证治内容丰富,在针灸临床上占有重要地位。
经络病证多由风寒湿邪外袭肌表,脏腑热邪内扰经络引起,常导致经络痹阻不通和经络所联系的器官发生病变。
十二经脉证治是经络证治最重要的内容,故介绍如下。
(-)手太阴防经证治
本经病变多由外邪痹阻经脉和肺热上扰所致。
外邪痹阻若风寒湿邪痹阻经脉,常可导致经脉循行部位发生病变,则可见编臂内侧前廉酸楚疼痛,或见拘急,或家软,麻木不仁,肩臂痛等。
治直取本经购穴及其组穴为主,针用泻法,或针灸并用。
肺热上扰肺热循经上冲,上扰清窍,则可见鼻m,喉痹,缺盆中病等。
治直取本经、手阳明经输穴为主,针用泻法,可刺络放血,禁灸。
(二)手阳明大肠经证治
本经病变多由风寒湿邪痹阻经脉和大肠邪热循经上冲所致。
外邪痹阻若外感风寒湿邪,导致经脉痹阻,则可见上肢外侧前缘酸楚疼痛启痹不用,麻木,臂痛不举,大指次指不用等。
给宜取本经脑穴为主,计用泻法,并可施灸。
邪热上冲若热邪随经上逆,则可见头痛,目黄,齿痛颊肿,唇吻照动,口喝,软觑,咽喉肿痛,口臭,舌苔黄,脉弦数。
治直取本经、足阳明经脑穴为主,针用泻法,或点制出血,禁灸。
(三)足阳明胃经证治
本经病变多由外邪痹阳经脉和胃热上冲所致。
外邪痹阻若风寒湿邪侵袭经脉,则可见洒洒振寒,缺盆中痛,腐乳痛,群股前廉痛,陈滚肿痛,脏外侧及足背痛。
治直取本经胞穴为主,针用泻法,并灸。
胃热上冲若胃中邪热循经上这,则可见日唇生疮,目具,颈肿,喉痛,齿痛龈肿,鼻渊,鼻血等。
治宜取本经和手阳明经偷穴为主,外用泻法,不灸。
(四)足太阴牌经证治
本经病变多由外邪痹阳经脉和邪热土扰所致。
外邪痹阻若风寒湿邪外侵,痹阻经脉,则可见膝股内侧痛,足财肿痛,四肢屈伸不利,瘦痹不仁,足大趾引内踝痛等。
治宜取本经购穴为主,针用泻法,或针灸并施。
邪热土扰若牌经蕴热随经上扰,则可见舌强不语,舌本痛等症。
治直取本经和足阳明经购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五)手少阴心经证治
本经病变多由外邪痹阻经脉和心火循经上犹所致。
外邪痹阻若风寒湿邪外侵,导致经脉痹阻,则可见胸痛,肩背痛,编臂内廉冷痛,麻木不仁等。
治宜取本经和手太阳经喻穴为主,针用泻法,或针灸并施。
火上扰若心经热邪循经上扰,则可见隘干目黄,口舌糜烂,舌肿,舌本麻木等。
治宜取本经和手厥阳、太阳经输穴为主,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不灸。
(六)手太阳小肠经证治
本经病变多由外邪痹阻经脉和邪热循经上扰所致。
外邪痹阻若风寒湿邪痹阻经脉,则可见头项强痛,臂痛不举,痛引肩肿,上肢外侧疼痛、麻木、康痹不用。
治宜取本经浙穴及小肠下合穴为主,针用泻法,或针灸并施。
邪热上扰若邪热变滞循经上扰,则可见目赤,咽癌,额肿,耳鸣,耳聋等。
治宜取本经和手少阴经胸穴为主,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不灸。
(六)足太阳膀脱经证治
本经病变多由外邪痹阻经脉和邪热变滞经脉所致。
外邪痹阻若风寒湿邪阻滞经脉,则可见头痛,项背强痛,腰、舱、辟、股等本经经脉循行部位疼痛、酸楚,或拘急,或疫痹麻木不用等。
治直取本经脱穴为主,或外或灸,或针灸并用。
邪热重滞若膀眈蕴热,变滞经脉,则可见鼻咽,头痛,目胀痛,痔疾等。
治宜取本经和足少明经偷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八)足少阴肾经证治
本经病变因风寒湿邪痹阻经脉所致。
外邪痹阻若风寒湿邪侵犯经脉,导致经脉痹阻不通测可见腰痛,膝软,股内后廉疼痛酸重,或麻木不仁,瘦痹不用,足冷不能立地等。
治直取本经脑穴为主,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并可配以皮肤针循经叩刺。
(九)手厥阴心包经证治
本经病变多由外邪痹阻经脉和内热塞滞经脉所致。
外邪痹阻若风寒湿邪阻滞经脉,则可见心胸疼痛而牵引腋下,上肢滚痹,佩臂内侧疼痛、麻木等。
治直取本经购穴为主,针用泻法,或针灸并用。
热爱经脉若邪热内扰,变滞经脉,可见液肿痛,心烦,手掌发热等。
治宜取本经脑穴为
主,针用泻法。
(十)手少阳三焦经证治
本经病变多因外邪痹阻经脉和邪热上扰所致。
外邪痹阻若风寒湿邪痹阻经脉,则可见肩臂外侧放胀疼痛、麻木,臂痛不能举,肘臂屈伸不利,小指次指不用等。
治宜取本经输穴为主,针用污法,并灸。
邪热土扰若风热外袭或内热上冲,可使经气阻滞,则可见头晕,耳鸣,暴警,目赤,批痛,颊肿,喉痛,瘦痴,胁痛,甚或大便秘结,小使黄赤等。
治直取本经和足少阳经胞穴为主,外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制出血,不灸。
(+-)足少阻胆经证治
本经病变多因外邪痹阻经脉和邻热上冲所致。
外邪痹阻若风寒湿邪阻滞经脉,则可见胸胁疼痛,婢、股、膝外侧疼痛、麻木,小趾次处不用等。
治宜取本经胞穴为主,针用泻法,并灸。
邪热上冲若胆热循经上冲,则可见耳聋,耳鸣,耳痛,偏头痛,耳后及目外毗痛,口普等.治直取本经和足厥阳经购穴为主,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不灸。
(十二)足厥阴肝经证治
本经病变多因外邪痹阻经脉和风火循经上扰所致。
外邪痹阻若寒湿邪气侵袭经脉,则可见少腹冷痛,病气,率九偏坠胀痛,逢寒加剧,通热稍安,或其经脉循行部位疼痛、麻木、转筋拘急、掣痛等。
治直取本经胞穴,针用泻法,并灸。
风火上扰肝风或肝热随经上扰,则可见头晕目眩用瞩,面肌抽动,口喝,吞咽不利,饮水即呛等。
治直取本经和手厥阴经颁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第二节针灸治疗原则
针灸治疗原则是针灸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准绳,在“论治”和整个治疗过程中,均应以治疗原则为指导。
根据中医治疗学基本思想和针灸治疗疾病的具体实践,可将针灸治疗原则归纳为标本缓急、补虚泻实和三因制宜等。
一、标本缓急
标与本、缓与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标本缓急复杂多变。
标本的含义颇广,内为标,外为本;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病因为本;症状为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
《素问·标本病传论篇》曰:
“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强调了治疗疾病,掌握治标治本原则的重要性。
根据《内经》“治病必求于本”、“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则并行,在则独用”的治疗思想和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标本缓急的运用原则有以下4点。
1、治病求本治病求本,就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临床症状(标)只是疾病反映于外的现象,通过辨证,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找出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变的部位、病变的机制,归纳为某一证型,这一证型大体上概括出疾病的本质(本)。
然后,针对这一具体征型立法处方,以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如头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外感、血虚、血瘀、痰阻、气郁、肝阳上亢等,仅用止痛的方法选取局部输穴治疗,虽可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但容易复发。
必须针对引起头痛的原因,分别采取解表、养血、活血化瘀、化痰、理气解郁、平肝潜阳等法,选用相应经脉的腧穴予以治疗,才能收到根治的效果。
}
2、急则治标在特殊情况下,标与本在病机上往往相互夹杂,其证候表现为标病急于本病,如不及时处理,标病可能转为危重病证,论治时则应随机应变,先治标病,后治本病。
如治疗某些疾病引起的二便不通,则当先通其便,然后治其本病,即张景岳所说:
“盖二便不通,乃危急之候,虽为标病,必先治之,此所谓急则治其标也。
”
3、缓则治本在一般情况下,本病病情稳定,或虽可引起其他病变,但无危急征候出现,或标本同病,标病经治疗缓解后,均可按“缓则治本”的原则予以处理。
{如前所述,治疗某些疾病引起的二便不通,若已通其便,标病缓解者,则应治疗本病。
}
4、标本兼治当标病与本病处于俱缓或俱急的状态时,均可采用标本兼治法。
《素问·标本病传论篇》说:
“间者并行。
”指病情稳定,无危急证候者,可用标本兼治的方法。
{例如,由肝失疏泄而引起的脾胃不和,出现胁肋胀痛、暖腐吞酸、食少呕吐、大便塘泄等症状,可在疏肝理气的同时兼调脾胃;}本病标病俱急,亦可采取标本兼治之法。
{例如,热病中症见高热、神昏,又兼见小腹胀满、小便不通时,则应表里同治,即泻热开窍,又通利小便。
}
总之,病有标本缓急,治有先后独并。
治病求本是治疗的根本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则是根据具体病情制定的具体治疗原则。
二、补虚泻实
补虚泻实是指导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运用针灸补虚泻实原则,除正确掌握针灸补泻的操作方法外,还必须熟悉本经补泻、异经补泻和子母补泻等方法。
补虚,就是扶助正气;泻实,就是祛除邪气。
在疾病过程中,正气不足则表现为虚证,治宜补法;邪气亢盛则表现为实证,治宜泻法。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
1、补虚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