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近2个月调蓄三峡水库再次实现175米蓄水目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6243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时近2个月调蓄三峡水库再次实现175米蓄水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时近2个月调蓄三峡水库再次实现175米蓄水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时近2个月调蓄三峡水库再次实现175米蓄水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时近2个月调蓄三峡水库再次实现175米蓄水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时近2个月调蓄三峡水库再次实现175米蓄水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时近2个月调蓄三峡水库再次实现175米蓄水目标.docx

《历时近2个月调蓄三峡水库再次实现175米蓄水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时近2个月调蓄三峡水库再次实现175米蓄水目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时近2个月调蓄三峡水库再次实现175米蓄水目标.docx

历时近2个月调蓄三峡水库再次实现175米蓄水目标

历时近2个月调蓄三峡水库再次实现175米蓄水目标

10月30日17时,三峡水库水位升至175米正常蓄水位。

历时近2个月调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三峡枢纽顺利实现了175米试验性蓄水目标。

据了解,175米蓄水对于三峡枢纽意义重大。

蓄水至175米,三峡枢纽可全面发挥防洪、通航、发电、补水和抗旱等综合效益。

同时,175米蓄水也是对三峡枢纽建筑物、电站机组、库区地质等方面的一项综合检验。

通航部门数据显示,今年175米蓄水期间,三峡船闸日均运行约30闸次,同比上升超11%,船闸日均通过货物运量约30万吨,同比上升超28%。

本次是继去年之后三峡枢纽第二次完成175米蓄水目标。

按国家防总要求,蓄水结束后至明年汛前,三峡水库水位将逐步消落至145米防洪限制水位,利用库容对长江中下游实施枯水期补水。

三峡集团将在消落期开展冲沙调度和生态调度观测试验。

消落期间,下泄流量和水库水位日变幅将保持平稳过渡。

三峡水库水位最快将在11月1日重新完成175米蓄水

新华社湖北宜昌10月30日电(记者刘紫凌、冯国栋)30日凌晨,三峡水库水位最高时一度涨至174.99米,距175米试验性蓄水目标仅剩1厘米。

有关部门预计,三峡枢纽最快将在11月1日完成175米试验性蓄水。

30日上午实时水情显示,长江上游来水约8000立方米/秒,三峡枢纽下泄流量从凌晨的6000立方米/秒左右增至目前的8000立方米/秒左右,与来水量基本持平。

由于增大下泄,三峡水库水位在冲高后略有回落,基本保持在174.9米附近,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落差增至110米以上。

记者从三峡枢纽调度部门了解到,出于电网需求和航运安全的考虑,三峡枢纽通常采取夜间减少下泄,白天增大下泄的方式蓄水,因此夜间水位涨幅较为明显。

175米试验性蓄水对于三峡枢纽意义重大。

蓄水到175米,三峡枢纽可全面发挥防洪、通航、发电、补水和抗旱等各项效益。

同时,蓄水也是对三峡枢纽建筑物、电站机组、库区地质等各方面的一项综合检验,因此称为“试验性”蓄水。

今年是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的第4年。

去年三峡枢纽首次实现175米蓄水目标。

三峡水库水位稳步逼近175米 即将完成预定目标

新华社宜昌10月16日电(记者刘紫凌、冯国栋)10月16日,三峡水库水位升至173米以上。

三峡枢纽175米实验性蓄水即将完成预定目标。

实时水情显示,16日下午16时,三峡水库水位达到173.3米,三峡大坝上游和下游水位落差约109米。

长江上游每秒来水量约1.3万立方米,三峡水库每秒下泄约0.9万立方米,每秒拦蓄来水约0.4万立方米。

记者从三峡枢纽运行部门了解到,自今年9月10日启动175米蓄水至今,三峡集团严格按国家防总批复的《三峡工程2011年试验性蓄水实施计划》控制下泄,稳步推进蓄水进程,并综合考虑了防洪、发电、航运、中下游供水等要求。

10月,水库下泄流量将不小于每秒0.8万立方米。

水位将在10月底或11月前后稳步升至175米。

目前集团正在对工程、机组、泥沙、地震和水质进行持续监测。

据三峡旅游部门介绍,三峡枢纽蓄水所形成的“高峡平湖”为金秋景区增添了靓丽风景。

统计显示,今年国庆期间,三峡大坝景区接待中外游客约1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1万人次左右,创历史同期新高。

记者另从通航和海事部门了解到,因175米蓄水期间库区通航条件复杂多变,为保障船舶和桥梁安全,海事部门对航行于三峡库区船舶采取了限高措施,对超高船舶不予办理签证。

175米是三峡枢纽设计的正常蓄水位。

枢纽每年汛末蓄水,可最大限度发挥通航、发电、补水、抗旱等方面综合效益。

三峡水电站再次实现175米试验性蓄水目标

  华中电网大部分重要水电厂完成汛后蓄水目标

  中广网武汉11月1日电(记者蒋琦通讯员曹琰孙新德)10月30日17:

00时,三峡水库上游水位达到175米,标志着2011年三峡水电站试验性蓄水目标圆满完成,继2010年后水库水位再次顺利实现蓄水目标。

华中电网公司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积极应对三峡出力波动对电网运行带来的影响,为三峡水库按期实现蓄水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峡电站今年175米试验性蓄水于9月10日正式启动,起蓄水位152米,经过50天的蓄水过程,水库水位达到175米。

三峡蓄水期间水库流量变幅大、出力变化大,最大出力变化1天内达800万千瓦,华中电网公司为此专门研究制订了周密的应对措施,

  目前,华中电网主要水电厂水库除湖南电网外大部分已完成汛后蓄水目标,三峡水电站蓄水目标如期完成,为电网迎峰度冬创造了有利条件。

截止目前,全网重点水库(不含三峡)总可调水量为407.30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26.94亿立方米;蓄能值为92.13亿千瓦时,比去年增加3.76亿千瓦时。

可调水量和蓄能值比去年明显增加的有丹江口和小浪底水库,比去年同期明显减少的有湖南省内三板溪、柘溪、东江水库。

今年湖南省重点水库来水严重偏枯,蓄水情况不理想,电网正采取多种措施,加大蓄水力度,争取最大限度地抬蓄水位,缓解湖南电网度冬的紧张局面。

三峡枢纽175米试验性蓄水期库区未发生重大地质灾害

  湖北宜昌国土资源部门8日发布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点监测结果显示,今年175米试验性蓄水期间,三峡近坝库区未发生重大地质灾害。

  据通报,此次蓄水期间,宜昌市三峡库区秭归县、兴山县和夷陵区三地采取群测群防工作模式,对库岸700多处地质灾害点进行了加密预警监测和巡查,完善村、镇、县三级地灾监测网络体系,实行24小时值班报告制度,确保了地质灾害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妥善处理。

  按国家防总要求,蓄水结束后至明年汛前,三峡水库水位将逐步消落至145米防洪限制水位。

宜昌国土资源部门表示,将继续做好三峡库区水位消落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库区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继去年之后,三峡枢纽已于今年10月30日第二次完成175米试验性蓄水目标。

(记者刘紫凌冯国栋)

175米蓄水成功三峡工程转入正常运行阶段

这是航拍的稳步向175米水位推进的长江三峡工程。

26日上午9点,三峡库区175米蓄水回水抵达江津红花碛水域,航道部门人员在回水处摇旗庆祝。

 记者罗斌摄

  华龙网讯昨日上午9时,雄伟的三峡大坝坝顶,秋风透寒,水鸟低徊,见证175米试验性蓄水的200多位嘉宾和记者凝神静听,等待重要时刻的来临。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曹广晶宣布:

“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成功蓄至175米!

”现场顿时欢声雷动。

  蓄水至175米水位线,意味着三峡工程除批准缓建的升船机外,已全部完成初步设计的建设任务,正逐步由初期运行阶段转入正常运行阶段,其防洪、发电、通航、补水等综合效益可全部发挥。

这是三峡工程建设运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从1919年孙中山先生提出开发长江水资源的设想,到1956年毛泽东主席“高峡出平湖”的宏伟构想,到1992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再到昨天三峡工程可发挥全部综合效益,几代中国人探索了整整91年。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三峡建设者奋斗了18年,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重庆、湖北两省市的21个县区动迁120多万人,破解百万三峡移民这道世界级难题。

  三峡水库蓄水至175米后,将开展一系列建筑物监测和设备运行试验,系统观测水库泥沙、水质变化等。

  未来几年,三峡工程还将继续进行175米试验性蓄水,对工程进行全面检验。

这期间,世界最大水电机组能否经受高水位考验,三峡枢纽能否持续安全稳定运行,三峡库区泥沙淤积情况和库区地质、水质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如何优化调度三峡水库等一系列问题都将引人关注。

  175米蓄水好处多多航道变宽浅滩消失江水变清 

  三峡工程175米蓄水成功,中华民族千年治水梦想再次升华。

重庆老百姓能获得哪些实在和好处?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连日来赴三峡库区进行采访。

  航道变宽运输效率提高期待商品降价

  昨天上午,货轮“重轮350”满载集装箱,一路“马不停蹄”,向重庆九龙港驶来。

再过片刻,集装箱里的烟、酒、食品和笔记本电脑配件,就将在此卸货。

  这次从上海到重庆,“重轮350”只走了5天。

这比起三峡175米蓄水前快了1天,比三峡库区135米蓄水前快了5天。

  之所以能节约时间,是因为三峡库区蓄水,使航道发生了两方面转变:

一方面,水流变缓,让进入重庆的船舶通行起来更加容易;另一方面,航道变宽,让上下游船舶可同时通行。

  随着三峡工程蓄水水位由135米向156米、175米提升,三峡库区航道越来越宽。

随着江面变宽,长江航道部门在重庆分段实施了航路改革,使得船舶在以前单向通行的区域,也可同时双向行驶,这样一来就节约了等待通行的时间,提高了船舶的运输效率。

  “水运效率提高,有可能使部分商品降价。

”市物流协会人士称,蓄水成功后,运量增大,也会从某种程度上拉低运价。

  浅滩消失水上也能高速坐船更加安全

  蓄水让货船运输效率提高,客船则更加快速和安全。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夔门之险足以让经验丰富的老船长谈之变色,不仅水流湍急,还有致命的暗礁和浅滩。

现在,这些都因三峡蓄水而改变。

  “比起10年前,提心吊胆地指挥客船通过夔门,现在我只需要轻松地向他们提供一些航道信息。

”老关庙信号台台长肖凤林说,航道状况变好,客船的行驶速度也在提高,目前,长江上最快的水翼飞船时速已能超过80公里/小时。

  在九龙坡港下游,曾是著名的浅滩三角碛。

此处,水流湍急暗礁众多,以前船舶在这里行驶,很容易发生搁浅事故。

随着175米蓄水完成,三角碛已深深沉入水底。

  目前,包括三角碛、猪儿碛、胡家滩、麻布滩、草鞋碛的主城五大浅滩已经消失,船舶通行更加安全。

  江水变清沿岸景色秀美旅游再现春天

  昨天,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万州驷马桥码头石阶下,红色标记的175米刻线已被淹没。

  “妈妈,快帮我拍张照。

”一名小男孩跑到水位线旁,微笑着摆出各种姿势。

“我们从贵州来旅游,听说三峡在蓄水,所以专程来看看。

”男孩的母亲郭女士告诉记者。

  蓄水至175米,高峡平湖的壮丽景观完美展现,使一度消沉的长江三峡游再度受到人们的追捧,也为三峡库区旅游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记者从我市一旅行社了解到,进入10月中旬以来,前往三峡的游客每天都在6000多人次以上,周末时更是达到了10000人次以上,比往年同期增长25%。

观看大坝蓄水、高峡平湖美景的人占大多数。

  来自甘肃兰州的游客秦淮带着妻子专程来到三峡库区,希望能亲眼目睹三峡175米蓄水顺利完成。

  重庆市旅游局局长刘旗表示,高水位蓄水后,游玩方式的拓展,平湖风光的发掘,将加快推动三峡旅游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

  三峡峡谷依旧雄伟 

  新华社记者茆琛张桂林

  1994年12月,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因风景奇峻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再次成为旅游热点。

以“告别三峡”、“绝版三峡”命名的旅游产品一哄而起,致使2003年一期蓄水结束之后,三峡旅游最终跌入谷底。

此后,尽管三峡旅游有所复苏,但三峡风景今不如昔的观点依然不绝于耳。

  蓄水到终极水位175米,长江三峡风景究竟如何?

  10月26日,三峡大坝坝前水位线历史性地达到175米,这个待解十多年的问题,已经有了清晰的答案:

三峡建坝蓄水后,虽然会对三峡地区部分风景产生影响,但整个峡谷气势依旧雄伟,同时,大坝和水库也带来新的壮丽景观。

尤其是长江上的高峡平湖和长江支流上的深溪幽谷,越是蓄水越是魅力无穷。

  高峡平湖仍震撼青峰急溪惊喜多

  三峡蓄水至175米,瞿塘峡水位升高近50米,巫峡水位升高近60米,西陵峡水位升高近90米,对于峡谷两岸高达1000米-1500米的山峰而言,没于水下不到1/10,并不会明显变“矮”。

蓄水结束,回水将上达重庆,三峡库区平均水深约70米,平均宽度约1100米,水流由急变缓,江面由窄变宽,由激流险峰到高峡平湖,是三峡风景最直观的变化。

  “游船驶过,平静的江面掀起像绸帛一样的皱褶。

”在10月22日乘船游览三峡的谢女士介绍,虽然没有“瞿塘水阔舟难渡”的奇险,但朝雾中若隐若现的夔门和鬼斧神工的山势依然震撼人心。

  蓄水之后,三峡深处靠纤夫拉纤才能驶入船只的“世外桃源”,因长江支流水域加宽,成为令人惊喜的新景观。

巫峡境内的神女溪、鳊鱼溪、禹王河、大溪河沿岸,以险峰碧水著称,蓄水前这些小峡谷滩浅石多,船只难以进入。

蓄水后,游客乘游艇即可长驱直入,一览其秀美风光。

在重庆巫山县,从前尺把宽的小溪,如今也可以划着竹筏在其上漂流。

 

  “大河有水小河满”,长江水位上升,将更多游客带进了小三峡上游的大宁河。

大宁河位于神农架西坡,发源于重庆巫溪县,大宁河流域,有剪刀峡、荆竹峡、月牙峡、庙峡、大昌古镇等风景区,沿途悬崖上的石洞中共停放着200多具悬棺。

如今,游客不但可以乘船游览,还可寻找古人凿壁悬棺的遗迹,猜度古人运送棺木的技法。

  多个历史文化景区更具人文色彩

  历史文化景区丰富,是长江三峡区别于其他峡谷风光的一大特色。

在长江三峡蓄水期间,涪陵白鹤梁题刻、丰都名山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奉节白帝城等都曾因保护维修,暂停对外开放。

  三峡工程首次达到175米蓄水位时,保护维修后的库区历史人文景观均已对外开放,接受高水位“大考”。

与从前不同的是,不少历史文化景区更具人文色彩,有的已成为我国现代科技进步的缩影。

  为保护涪陵白鹤梁题刻,我国修建了世界唯一的水下博物馆。

博物馆主体为内外都有水的无压力保护壳体,游客可在壳体内的参观廊道里观看碑文、题刻。

这一历史人文景区,包括高新技术方面的11个课题、12个系统:

水下廊道内的20多个参观窗口是由4厘米厚的双层航空玻璃制成,不仅能抵抗江水压力,而且受损坏后可及时更换。

为确保游客清晰欣赏到题刻内容,水下博物馆采用循环水系统,即使长江水通过净化装置后进入保护体内,以保证水质透明确保游客参观。

  白鹤梁在保护中没于江面,不少文物则因维修保护“重见天日”。

奉节白帝城等景区获得国家专款支持,修复大批珍贵文物、新建博物馆,景区文化内涵随之提升。

  流动的风景,由“照单上菜”到“自助选择”

  清风中的游船,一直是长江三峡上流动的风景。

如今,乘游船游览三峡不再拘泥于固有的行驶路线和开停船时间,而是实现了由“照单上菜”到“自助选择”的转变。

  蓄水前,航道弯曲、江面狭窄,上千吨级的船舶较难把控,游船以小吨位的船舶和快艇为主。

随着长江三峡水位的不断上升,行驶于这条黄金国际旅游带上的游船,也不断升级换代。

近日,一艘全长110米、造价1亿元的豪华游轮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下水,标志着长江三峡旅游工具开始与欧洲豪华游轮水平逐步接轨。

  随着渝宜高速公路的通车,长江三峡沿线行车时间,由过去的十多个小时,缩短到6小时以内。

游客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三峡沿途的景区景点,不必为游船的行驶路线和开停船时间所拘束。

每到假期,络绎不绝的自驾车队穿梭于长江三峡景区中,成为一景。

蓄水至175米后,重庆市开始计划发展长江游艇经济,不远的将来,“自驾游艇”穿行长江三峡,也许成为可能。

  (据新华社重庆10月26日专电)

  库区尾端到达江津红花碛水域

  水位比大坝坝前高6.8米 

  华龙网讯昨天早上9:

00,三峡工程正式宣布蓄水至175米,与此同时,我市江津红花碛水域,航道工人在此设下一座新航标,这座航标,标示三峡库区的尾端已到达这里。

  在江津红花碛水域设立新航标的航道职工告诉记者,156米蓄水时,三峡库区的尾端在长寿,随着175米蓄水的进行,库尾逐渐向上游延伸,并最终达到江津红花碛水域。

  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尾端已经抵达,但红花碛水域水流仍然较快,据航道工人当场测试,水流速度为2.1米/秒。

对此,重庆航道局航道处副处长闻光华称,三峡库区尾端江水,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缓慢流动或者不流,库区尾端的江水会根据长江上游来水量流动,来水量大时就快一些,小时就缓一些。

  三峡库区的尾端水位,也明显高于三峡大坝坝前水位。

就在三峡大坝坝前水位达到175米的同时,江津红花碛水域测得的水位是181.8米,比坝前水位高了6.8米。

闻光华表示很正常,与其它水库不同,三峡库区的水面并非完全水平,根据水往低处流的原理,这样库区上游才能为下游补充水源。

  另外,闻光华还通俗地介绍了三峡库区尾端为何是在江津红花碛水域:

三峡库区处于消落期的最低点———145米水位时,江津红花碛水域的水位将正好达到175米。

三峡水库成功蓄水175米江宽了重庆城更大气了(图)

∙2010-10-2711:

51:

02

∙作者:

谈露洁

∙来源:

重庆商报

∙【新闻论坛】

∙我要评论

记者谈露洁  蓄水了,长江再无枯水期  昨天上午9点,三峡水库成功蓄水175米。

昨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实现蓄水175米后,库区水域再次延伸60多公里,从湖北宜昌三斗坪延伸至江津红花碛。

175米蓄水加上昨日的雨雾,山城重庆好似蓬莱仙境。

记者史宗伟摄

  “175来了,看江去!

  一湾浅黄色的长江水,徐徐流动,缓慢而沉静。

一道深青色的嘉陵江水奔来,靠近时突然收敛了脚步,轻手轻脚地融进长江之中……两江渐成一片,宽阔的江面与天空相映,天近了。

  深秋的细雨阻挡不了山城人民对江水的喜爱。

昨日早晨,陈沐和不少市民一起站在朝天门码头,一次又一次地为眼前的景色打动。

在重庆的江边长大,顺江而下去上海求学、定居,直到此刻,30岁的她似乎才读懂了江的美丽。

  陈沐是在望龙门长大的孩子。

和父辈们一样,江几乎占据了她整个童年记忆。

夏天去江里嬉戏,平日里乘轮渡去木洞看外婆;涨水时去码头看风景,枯水时在沙地上种菜。

一条起伏不停的江,两边破败的吊脚楼,成为她脑海中定格的画面。

  17岁离开重庆去上海上大学,毕业后,她留在上海。

  几年前,父母搬到南坪。

每年回家,她都跟着父母去南滨路散步。

每一次,她都感觉有些不同。

江水依旧奔腾,两岸的风景却大不一样了。

她回家逗留的时间越来越多,去年底,干脆也在南坪买了一套房。

  “175来了,看江去!

”这一次,陈沐是为了175米蓄水而回来。

和她一起回来的,还有她新婚的丈夫和三个外地朋友。

四天来,一帮人扛着相机游走在朝天门、南滨路、大剧院等地,看着江水一点点涨起来,狭窄江流渐成宽阔平湖。

她的丈夫,一个山东汉子,几次问:

“能不能留在这里不走了?

  “生于此长于此,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景象,江宽了,城市更大气了。

”陈沐难掩激动。

她说,随着江水变宽的,是重庆的气度。

船跑得更快,外来的人更多,人与城都活了。

记者谈露洁

蓄水了,长江再无枯水期

  昨天上午9点,三峡水库成功蓄水175米。

  那么,蓄水成功,对于重庆来说,到底有些什么变化呢?

  两江交汇线又变清晰

  上午9点,记者在朝天门看到,水位的起伏并不大。

不过,细心的市民还是发现,两江的交汇线,已经由前些天的模糊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记者从市水文局了解到,这是由于库区蓄水速度放缓,没有大范围地影响上游的水流,即便是慢下来,也是包括支流一起慢的。

因此,两江交汇线又逐渐恢复了清晰。

  1轮船上下水速度差不多

  根据重庆海事局提供的数据,昨天上午9点,在三峡大坝成功蓄水175米的同时,重庆寸滩港的水位达到了175.91米,这个数据显示,大坝的首尾水位高差不足1米。

  海事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成库以前,轮船上水和下水的速度,大概悬殊30%左右,但是现在高差缩短,就好比库区是一马平川的公路,速度基本上是一样的。

  长航透露,成库后,一艘轮船每年为企业节省的油费就高达十多万元。

  2长江再无枯水期之说

  航运部门透露,三峡库区蓄水175米后,即便是冬天,库区只要蓄水,都是丰水期;而夏天,只要不发生洪水,水位也能保持在一个相对的高度运行。

  “今后再也没有所谓的枯水期和涨水期了,只有蓄水期和泄洪期之说。

”东风船厂一工人说。

蓄水的成功,对于造船业而言,是一个利好消息。

“没蓄水以前,上万吨的我们又不敢接,几千吨的船数量越来越少。

”长航东风造船厂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现在,即便是万吨级的轮船要放在重庆造,也是没有问题的。

  蓄水的成功,对于重庆的货运企业而言,也迎来了做大做强的绝好机会。

重庆民生轮船公司办公室主任告诉记者,以前,他们一艘船最大搭载326个集装箱,现在他们正计划朝更大的方向发展。

而商品运输车方面,以前一艘船只能搭载800多辆轿车,现在他们已经计划发展容量上千辆的运输船。

  3朝天门沙滩再难露面

  蓄水175米,对于重庆主城区的三大旅游地珊瑚坝、朝天门和磁器口来说,都有一定的影响。

  每年的10月,连接珊瑚坝和滨江公园的小路会露出水面,市民可以上岛玩耍。

但记者昨天发现,上珊瑚坝的小路已不见踪影。

市航道局透露,蓄水前,每年有7个月左右的时间,珊瑚坝的道路可以和岸边相连接,但蓄水后,每年只有1个月时间可以步行上岛了。

  冬季到朝天门耍沙夏季到朝天门游泳,是不少孩子珍贵的童年记忆。

受蓄水影响,每年10月开始蓄水到第二年4月,都处于蓄水阶段,水位大致在170米以上最高到175米,这意味着现在朝天门的河滩,基本上冬天都不会再露面了。

到了夏季,自然洪水一涨,水位又要抬升,这些河滩想要露出来就很困难了。

  而磁器口清水门下面的沙滩,也因蓄水难以露面了。

  记者王渝凤

  4江津红花碛为库尾3000吨船舶可直达

  昨日,在江津红花碛江畔,彩旗飘飘,鞭炮齐鸣。

长江航道部门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庆祝百年世纪梦———库区蓄水成功。

相关人士表示,库区蓄水成功将对朝天门至江津航运有着划时代意义,该段水域匣子梁等险滩恶流将不复存在,3000吨以上的船舶可直达江津。

  航道部门相关人士介绍,按照长江入海口零水位线计算,江津红花碛为库尾。

  据介绍,朝天门至江津航道63公里航段,是航道部门历年来的一块心病:

江面十分狭窄,汛期有效航运江面也只有六七十米宽,而且暗礁险滩密布,有出名的虾子梁、车亭子、胡家坝、猪儿石、三角碛等险滩暗礁。

因此,抵达江津的船舶不得超过1000吨。

  库尾水位达到175米后,对朝天门至江津乃至到泸州的航道,都有历史性意义。

即除了每年2~5月枯水季节江水消落期外,江面有效航道将超过180米以上,而且虾子梁、车亭子等暗礁险滩将不复存在,可以通航3000吨以上的货轮。

  昨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实现蓄水175米后,库区水域再次延伸60多公里,从湖北宜昌三斗坪延伸至江津红花碛。

由此,库区水域造就了一条长660余公里的黄金水道,库区航道有效通航水深4.5米水域就达548公里,平均航宽都超过100米,从此改写了长江历史。

  记者黎奎张质

  昨日主城安然迎回水

  26日清晨,重庆朝天门码头,薄雾缠细雨。

俯首望去,昔日暗流汹涌的长江、嘉陵江交汇水域,平静了许多。

  8时整,从大坝传来消息,三峡水库水位已经逼近175米。

而在距大坝600公里的朝天门码头,人们看到岸边的175米水位线早已没入江中。

  9时许,来自三峡大坝的消息: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宣布三峡水库成功蓄水至175米。

  26日中午,重庆海事局指挥中心提供的信息显示,三峡成功蓄水至175米的当天上午,峡江平湖如镜,重庆库区未发生任何水上险情。

环保部门的监测显示,175米蓄水期间,重庆长江、嘉陵江、乌江,库区一级支流回水区,及饮用水源地水质与蓄水前均无明显变化。

  据新华社

重庆港不会被泥沙淤死

  26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首次达到175米正常蓄水位,这是三峡工程建设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自此三峡工程将开始步入全面收获期,大坝建筑物、发电机组、库区地质、库岸堤防等各方面也将接受高水位的全面考验。

  泥沙问题是水库建设中的世界性难题。

早在三峡工程论证时就曾有人担忧,蓄水175米后,位于水库回水端的重庆港可能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