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启示.docx
《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启示.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启示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参加这次交流活动。
2014年高考已尘埃落定,各位已经紧盯2015年高考,有效备考,赢在高考,是我们最大的愿望,然而,历史不好教,历史不好考已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我们在备课,上课,辅导等教学环节做得非常好。
有时教学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很多学生学习的投入与产出也不成正比。
这是困扰大家的难题。
我个人认为,以下三点值得我们注意,对高考的教育目标、价值、方向领会和把握的太少;对高考题研究的太少;在坐的教师都想获得一些高考信息,实际上,真正有用的高考信息就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
也许我们更多地了解关乎教育目标、价值、内容取向的高考,掌握高考动向,了解命题规律,总结答题思路,会获得一些有价值的、智慧的教育;对学生的能力方面培养太少,以致学生依赖性很强,在考场上寻找平时训练过的题,一旦没有,就慌了手脚,成绩一塌糊涂。
只要我们对高考动向、高考试题、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做得更多一点,加上扎实的备考,一定会在2015年的高考中,达到师生双赢。
深刻领会《考纲》精神,准确把握“课标”要求。
首先落实考试目标十二条,在教学中一定要贯穿十二条,因为高考题不同程度的体现了这十二条。
其次了解考查宗旨《考试大纲》提出:
“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再次掌握命题原则《考试说明》明确表示: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命题专家还指出:
材料第一,论从史出,是高考命题的一个主要原则;远离教材,越来越远,是高考命题改革的重要趋势。
高三备考
教师要看一些相关的书籍和杂志,我们比较忙,专著可能没有时间去看,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等专业杂志,一定要看。
它们是我们获得新知识最好途径。
是专家、一线教师的智慧结晶,特别是每年7月后一段时间,高考试题点评和教学启示,如《历史教学》2012年第15期。
对2012年新课标2卷第41题的解读,附有一份满分答案,以及答题技巧和评分标准。
当时我在2013年备考时,很好的运用这一资源,先让学生做,在复印满分答案,讲解答题技巧和评分标准。
这样做这一类题时,学生会有一定的思路,答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还有教学设计,命题研究,教学随笔,课堂内外等等,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看的多了,我们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了,也想写一点东西,我有幸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各发表一篇文章,得益于读这些杂志。
我看到沈为惠老师写了一篇关于长征中军民鱼水情的文章,就想着能不能写一篇长征中小红军的文章,最后编辑认可了这篇文章;通过看高考试题点评类文章,2013年高考题第27题感觉题干与答案因果倒置,就写了一点点文字,结果也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上,这是我读这些杂志对我的最大的回馈。
历史学科基地的成立,对全市历史教师来说是很好的事,我希望在历史学科基地的引领下,我们共同学习,相互交流教学设计,试题,论文,在交流中提高,提升白银市的历史教学水平。
1、师生体验真题,平时渗透,多次复习
特别是近五年的高考试题。
因为万变不离其宗。
忌题海但一类题都要练到,总结各种题型的方法。
41题可谓求之不得,恨之入骨。
得分较低。
2011年、2012年的41题,都以一段文字材料为依托,要求学生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观点进行评论或评析。
2013年的第41题,展现了太和殿、白金汉宫和唐宁街10号三幅图片,要求学生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2014年的第41题,提供了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目录A、目录B,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
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从近几年第41题的命题方式看,既有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考查要求,也体现了对学生思想与价值观的考察。
这一命题方式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拓宽历史教学的知识边界,把握历史教学的能力边界,凸显历史教学的思想边界。
必须拓宽历史教学的知识边界,教师不能只“教教材”,应该根据课程的需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必要的拓展,努力拓展历史教学的知识边界,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厚实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历史意识的增长奠定基础。
如抗日战争教学为例,可增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等内容。
把握历史教学的能力边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应该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掌握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2012年第41题为例,回答好此题,学生必需对三本必修教材中有关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相关知识进行重新整合。
学生既要从纵向角度理清中国现代化发展脉络,还要在横向上把握中国现代化与世界历史的关系,建立起中外历史的有效联系。
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掘,塑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如鸦片战争,英国则称中英战争,都对学生的历史评价或历史认识能力提出了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教学的尺度和方法。
凸显历史教学的思想边界是指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的人生成长,尤其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
2014年的第41题,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
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
要求学生客观,理性的看待文革。
2014年新课标1卷的第41题,抗日战争,不仅要求考生全面掌握、了解抗日战争这一史实,还应该具备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国民党为抗日战争做出来重要贡献,对目录提出修改意见,如增加国民党抗战的相关史实,彰显历史的客观、求真和理性精神,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启迪作用。
可见,近年来第41题在坚持试题开放性的同时,对学生的历史观、价值观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相应的对历史教学也提出了要求。
历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层次上,也不能只停留在能力培养层次上。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依托历史史实,自觉运用正确的历史观,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塑造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健全人格、公民意识。
这是历史教育的根本诉求,也是历史教育的灵魂。
2、梳理主干知识
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重视阶段特征。
第41题所给的内容相对熟悉,每一个层次的考生基本上都能够找到要谈的主题和内容,但是,要将此题回答的规范、科学,并不容易,考生要对15-17世纪的欧洲历史有熟练的掌握。
构建知识体系科学规划,做好各个轮次的复习
复习时,重必修,把握广度、深度,如必修一,贸易和货币两节,可以一节课上完。
备课时,整合必修与选修,如苏联经济改革,五个人,六件事。
教师要通读,选修四,列宁,教师读了给学生讲,比较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的改革开放。
上课,复习课,讲主线,综合性,政治经济等等;基础性,主干知识,事件的前因后果,如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启发性,孔子仁礼,克己复礼,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
选择性,一课一个主题,讲其所需;实践性,内化知识;互动性。
师生互动,有些问题交给学生解决,培养学生的能力。
第一轮复习:
历史专题式的基础知识“网络化”阶段。
复习目标是抓“点”——串“线”——铺“面”——织“网”,构建成“点、线、面、网”立体式的知识体系。
师生共同精耕细作,达到“胸有成竹”。
在一轮复习,要细、准、全、透。
达到点透、线通、面全和织网。
高考不轮流坐庄,不猜题。
第二轮复习:
历史通史式的主体知识“问题化”阶段。
复习目标是针对近几年高考的常考点,做专题式的专题串讲。
达到中外贯通。
要整合教材,本节内整合,本专题整合,同一主题整合。
第三轮复习:
历史知识与能力“全面内化”阶段。
复习目标是进行针对性训练,查漏补缺,无论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尽量地调整到高考的要求。
达到内化升华。
3、注重历史概念教学,运用新史观,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对接。
史观教学,唯物史观、革命史观(弱化)、文明史观(主流)、现代化史观(争议多)、社会史观(微观看社会,政治经济之外的社会问题,)。
运用不同史观分析问题,如罗斯福新政。
如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开创干预经济的先河、文明创新、资产阶级的。
以文明史观为例,如何整合教材。
4、构建新的课程观,注意历史学习方法的教学。
用课程观取代教材观,作好考试内容的延伸线。
教材非考内容延伸。
适度关注未列入《考试大纲》的内容、教材中的楷题字部分、注释、插图、引文等。
近年的高考试题告诉我们,高考试题“超纲”现象几乎年年发生,高考早已没有了大字、小字之分,图画并不是为了美观,目录、附录不是摆设,关注每一个细节知识,这些恰恰是我们在高考中取胜的秘密武器。
小字不可小视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规律。
历史要向文化常识延伸;向教材课后习题延伸;向历史概念延伸;向新教材(包括选修教材)延伸;向大国历史延伸;向史学评论延伸;向语文延伸;向史学研究成果延伸;向政治地理延伸。
5、打破必修和选修的界限
实现选修与必修的无缝衔接。
选修模块内容的考查,4道选做题各题的难度基本保持一致,侧重比较类型的题目,命题拓展性高,基本不拘泥于教材。
复习选修模块应注意:
安排好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课时比例,选修不宜多占用课时。
选修课程单元内多课内容可有机整合,也可将选修课程融入必修课程复习体系。
对选修内容做宏观把握,重难点知识适当加深和拓展,注重历史事件的差异比较、历史规律总结和历史价值观的认识。
四道选考题难度不能完全保证一致性,应考时要有应变性和灵活性,作有利于得分的选择。
6,注意关注纪念年热点问题和社会现实。
复习热点问题,周年大事,训练热点的原则,知识性原则,借鉴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等等,多看焦点访谈,评论类话题,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
丝路经济带与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国与邻国的关系、中国梦及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问题、华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
二、答题技巧
可以说,解题指导是高考致胜的法宝。
历史最难,客观题放在最后,做题时,审题慢,答题快,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选择或先选修。
1、客观题答题技巧
文字选择题占绝大多数,答题技巧,三审,限定词;中心词;求答项。
三辩,史实;题干;是否与题干有必然联系。
五定位,时间;概念;理论;关键词;吻合度。
非文字选择题,要准确观察,注重细节,分为图片类,里里外外看注解;地图类,准确把握,史地结合;表格类,纵横驰骋看变化;曲线类,起点、终点、转折点,扣准时间,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类,上下左右看趋势;拼装图类,阴晴圆缺看大小;漫画类,主要看寓意。
2、主观题答题技巧
主观题的评价,由过去采点给分到采点与采意给分相结合。
运用sol0分类评价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的评价方法。
该理论认为可以把学生回答某个问题的呈现结果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
前结构层次:
学生基本上无法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提供了一些逻辑混乱、没有论据支撑的答案。
单点结构层次:
学生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却就此收敛,单凭一点论据就跳到答案上去。
多点结构层次:
学生找到了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却未能把这些思路有机地整合起来。
关联结构层次:
学生找到了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能够把这些思路结合起来思考。
抽象拓展层次:
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抽象的概括。
从理论的高度来分析问题,而且能够深化问题,使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
前三者是识记层次,是量变,后二者是得出结论,分析结论,从量变到质变。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帮助学生不断总结诸如背景类、影响类、比较类、评述类等题目的一般答题思路与规律。
主观题40题的特点,设问两问,增加难度,设问越多,提示的越多。
答案自主,多角度,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一轮复习时古今中外渗透主题复习,如必修一,中国政治文明的变迁;西方政治文明的变迁;中国外交和世界格局。
必修二,中国经济近代化;世界市场形成发展(如世界市场形成,新航路的开辟是勇气,殖民扩张是杀气,工业革命是蒸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四气合成。
);计划与市场比较。
非知识的罗列,注意角度分析的广度和深度。
做答时,问题入手,读懂材料,分割问题,注意细节,时间,标点,逗号一般不重要,关键是省略号,句号,出处等等,审问法,看答案在那里,据材料,答案就在材料中;结合知识,答案在教材中;结合知识和材料,答案要两个结合;结合材料得出启示,答案在大脑里。
作答时,要切合主干知识,不乱答,答非所问。
考生注意的细节
首先要仔细阅读所给的史料,以教材所学知识为出发点,运用古今、中外即纵向和横向联系方法,将史料置于大历史的视角下去考察。
不要就题中的某一问展开太多,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如果对所给的史料不能解读,寻找史料中一些关键词、关键句进行摘录,只要摘录合理就可以得到一些分数。
根据试题每一问所标分值,确定答题重点和详略程度;分值小的力求简洁、
精当;分值大的力求充实、圆满、深入、全面。
答题要注重要点全面,尽可能多答。
在选答题上好多同学不看题目要求,要么全涂、要么不涂。
选答题尽量选择自己所熟悉的内容,并全面、扼要作答。
知识最多的,得分最多的原则。
战争较简单。
切忌每题都答,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不能取得理想分数。
如果将题的位置答错,一定要在本题中进行说明,以免失分。
答题层次要清晰。
应提倡分点答题,体现序号化、段落化。
要注意答题格式的规范性,不用逗号,不用复句,用单句,主谓宾,言简意赅,更不用感叹号,省略号。
一些学生的答案从头到尾,不分段落,不分层次,不标要点,条理不清,语无伦次,逻辑不通,重复啰嗦,使阅卷老师很费神费时,难以寻找得分点。
尤其使阅卷老师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往往对一些可给也不可给分的临界答案判了死刑。
书写要规范。
卷面整洁,字体整齐,层次清楚,易使人产生愉悦感。
字体不要太小,字间距、行间距要合理。
在正式的考试中,少用缩写,如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写成“半半社会”“二半社会”、“鸦战”、“龚、林、魏”“曾、左、李”;还要防止出现笔误或错别字(敦煌写成敦皇、莫高窟写成摸高窟、梁启超写成梁奇超),中华民国纪年必须要用公元纪年,中国共产党不能写成“共党”、“我党”“中共”等。
这些做法将直接导致扣分,实在可惜。
最后不妨借用伏尔泰说过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一个人若能回答别人提出的每个问题,这人“一定是非常无知的”。
联想高三人的状况,我们不禁会心生几分辛酸的滑稽感。
很多高三人不正把这种“无知”当做一种境界来苦苦追求吗?
然而殊不知,智慧的教育不是止于教学习者能够回答所旧问题,而是能够激发学习者提出更多新问题并能创造性地解决这些新问题,“问题”具有开放性,“问题解决”也应更具开放性。
但愿我们的备考不再有几分辛酸的滑稽感。
各位领导、老师,以上是我的一点粗浅的看法和观点,望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