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北京各区县一二模试题整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56509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14北京各区县一二模试题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1314北京各区县一二模试题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1314北京各区县一二模试题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1314北京各区县一二模试题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1314北京各区县一二模试题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14北京各区县一二模试题整理.docx

《1314北京各区县一二模试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14北京各区县一二模试题整理.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14北京各区县一二模试题整理.docx

1314北京各区县一二模试题整理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成分

1.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蛋白质参与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垂体分泌激素调控甲状腺的活动

C.细胞核中DNA转录形成mRNAD.细胞内产生的CO2进入内环境

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是葡萄糖B.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脂肪

C.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核酸D.生物体内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是蛋白质

3.下列关于细胞内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类物质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B.磷脂是构成细胞不可缺少的脂质

C.ATP和RNA中均有腺嘌呤和核糖

D.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功能一定相同

4.下列基本单位对应有误的是

A.核酸:

核苷酸B.酶:

氨基酸C.人体:

细胞D.进化:

种群

5.下列有关载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肝脏细胞膜上葡萄糖的转运载体是蛋白质

B.基因表达过程中氨基酸的运载工具是tRNA

C.醋酸菌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D.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常用载体是质粒

6.下列物质所含元素对应错误的是

A.叶绿素:

镁B.纤维素:

磷C.性激素:

碳D.生长素:

7.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它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B.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C.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它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D.RNA是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它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成分——答案

1-5:

DCDBC6-7:

BB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B.醋酸洋红进入细胞使染色体着色,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C.衰老细胞内染色质的收缩会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会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2.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B.都有磷脂双分子层

C.都具有选择透过性D.都主要由膜蛋白实现功能

3.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揭开了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下列关于细胞内囊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囊泡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为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B.囊泡膜能与其他膜结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C.溶酶体内的酶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运入

D.抗体在分泌时不需要囊泡从内质网转移到高尔基体

4.关于细胞结构、功能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转运RNA、抗体、酶发挥相应作用后,不能继续发挥作用的是抗体

B.蛋白质的合成不一定要在核糖体上进行,例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C.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会因细胞分化而导致DNA有区别,但mRNA是相同的

D.蓝藻与黑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二者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叶绿体的有无

5.真核生物中,下列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有氧呼吸中利用O2生成H2OB.CO2的固定和还原

C.中心体发出星射线牵引染色体D.DNA的复制和转录

6.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温度会影响磷脂和膜蛋白分子运动

B.膜蛋白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

C.有载体蛋白参与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即为主动运输

D.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与细胞膜上特异的蛋白分子有关

7.科研人员对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进行了相关研究。

(1)将红细胞置于中,细胞膜破裂释放出内容物,这时的红细胞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影。

科研人员为研究红细胞膜上相关蛋白质的功能,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影。

结果如下:

(“+”表示有,“-”表示无)

实验处理

膜蛋白名称

处理后红细胞影的形状

血影蛋白

蛋白

带3

蛋白

带4.1蛋白

肌动蛋白

血型

糖蛋白

试剂甲处理后

-

+

+

+

-

+

变得不规则

试剂乙处理后

+

+

-

+

+

-

还能保持

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影的形状起重要作用的膜蛋白主要是。

(2)下图是红细胞膜上的Na+、K+-ATP酶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可以看出,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膜上Na+、K+-ATP酶的主要功能是把红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水解,通过方式排出Na+吸收K+,从而维持红细胞内高K+低Na+的离子浓度梯度,由此可知Na+、K+-ATP酶具的作用。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答案

1-6:

CADAAC

7.

(1)清水(低渗溶液)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

(2)磷脂双分子层无氧主动运输载体和酶

 

细胞增殖和分化

1.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变化与对应细胞器的功能无关的是

A.染色体复制,核糖体B.纺锤体形成,中心体

C.染色体移动,线粒体D.细胞壁形成,高尔基体

2.若连续分裂的细胞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则细胞内

A.处于分裂期时会大量利用T与U

B.DNA复制和转录过程的每个起点都多次起始

C.染色体的数目与DNA分子的数目始终保持相同

D.严格的调控机制保证了细胞周期的有序运行

 

细胞增殖和分化答案

1-2:

BD

 

细胞代谢

1.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制备果酒和果醋的实验过程中都要持续通入氧气

B.分离土壤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需采用相同的稀释度

C.将DNA粗提取后用二苯胺进行鉴定时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D.选择过氧化氢酶作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的理想材料

2.研究人员从木耳菜中提取过氧化物酶(POD),分别与四种不同酚类物质及H2O2进行催化反应,结果如下图所示。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酚类物质的浓度对POD活性的影响

B.当底物浓度为0.08mmol﹒L-1时,POD催化酚类2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酚类3

C.由图2可知,H2O2浓度过高会抑制POD的活性,降低浓度后POD活性就会恢复

D.H2O2对POD活性的影响与温度和pH对POD活性的影响相同

3.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没有明显变化

B.细胞中ATP/ADP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

C.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D.检测CO2产生可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

4.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小时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速率恒定),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3个

B.绿色植物吸收CO2速率达到最大的时刻是第45小时

C.实验开始的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弱

D.实验全过程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通过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度

B.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并不适合该酶的长期保存

C.酶在一定pH范围内才起作用且受pH变化的影响

D.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的化学反应

6.正常细胞内K+浓度约为细胞外的30倍,细胞外Na+浓度约为细胞内的12倍。

当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K+浓度差减小时,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发挥作用,这种酶可以通过水解ATP,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

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1)膜内外Na+具有浓度差,与膜的________性有关。

Na+/K+-ATP酶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

(2)在运输Na+和K+的过程中,Na+/K+-ATP酶的________发生改变,有利于与离子的结合与分离。

图2图3

(3)比较图2和图3,当Na+和K+________浓度差流过Na+/K+-ATP酶,将ADP合成ATP,说明ATP的合成与分解反应是________反应,进行ATP合成或分解的反应条件取决于________。

(4)生物膜系统的________作用及能量是维系细胞有序性的基础,线粒体内膜上主要完成类似图________(填编号)的过程。

 

7.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光合速率(代表群体产量)。

结果如图。

(备注:

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1)叶绿素分布于组成叶绿体基粒的__________薄膜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__________过程,进而形成有机物。

(2)由图1可知,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__________而增大。

本实验中,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处理为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__________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原因可能是穗位叶获得的光照和CO2更充足。

已知其他叶片的光合产物能补充穗位叶生长和玉米籽粒发育所需,若去除顶部叶片过多,可导致穗位叶和玉米籽粒的有机物__________降低,使其积累的有机物减少,造成减产。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适度去除顶部叶片,可使玉米单株光合速率和群体光合速率__________。

(5)为确认穗位叶的光合产物是否向遮光叶片运输而导致减产,可进一步设计实验:

对玉米植株顶部2片叶遮光处理;用透明袋包住穗位叶,不影响其正常生长。

实验时向包住穗位叶的透明袋中通入__________,其他生长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______。

8.为研究CO2浓度对某种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1)将小球藻接种到不含元素的培养液中,并将藻液平均分为组分别置于不同CO2浓度的培养箱内,光照14小时,连续培养5天。

(2)每隔24小时取样,利用测定小球藻细胞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

(3)该实验中对照组的CO2浓度为,小球藻数量增长的最适CO2浓度为;当CO2浓度在范围时,小球藻增长受到抑制,但并没停止增长。

(4)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CO2浓度升高,小球藻细胞的碳酸酐酶(细胞内外均有分布)和RuBP羧化酶的活性均显著提高。

胞外的碳酸酐酶能将水体中靠近细胞表面的HCO3—脱水形成CO2,然后CO2进入细胞内;RuBP羧化酶催化CO2与C5结合,这个过程叫做。

C5在细胞中含量保持稳定的原因是,这一过程需要参与。

(5)小球藻吸收大气中的CO2转化为细胞中的有机物,在生态系统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小球藻合成的有机物可用于工业上生产C2H5OH等燃料,在细胞内产生C2H5OH的过程叫做。

9.小麦旗叶是小麦植株最顶端的一片叶子,科研人员对小麦旗叶发育过程中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行研究,测定其不同发育时期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注:

“—”表示未测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发育时期

叶面积(最大面积的%)

总叶绿素含量(mg/g·fw)

气孔相对开放度(%)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

A

新叶展开前

20

-2.7

B

新叶展开中

86

1.2

5.6

1.8

C

新叶已成熟

100

12.7

100

5.9

(1)B时期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低,导致植物吸收的___________较少;原因之二可能是由于叶片的,导致植物吸收的CO2也较低,进而影响光合作用过程。

(2)若将A、C时期的旗叶分别置于密闭恒温玻璃容器中,给予适宜且恒定的光照,一段时间后,A时期叶肉细胞中明显增强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将导致细胞开始积累____________;C时期的旗叶光合速率(减小/不变/增大)。

(3)小麦旗叶因叶面积大、细胞中叶绿体数目较多、叶绿体中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数量多,对小麦籽粒的产量有着决定性作用。

科研人员认为,在小麦灌浆过程中,小麦胚乳合成淀粉所需的原料主要由旗叶提供。

为了验证该推测,研究人员在小麦的灌浆期,

将和其他叶片分别包在密闭的透明袋中,分别通入充足的14CO2和___________,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

将小麦培育至籽粒成熟时期,收获籽粒后测定籽粒胚乳中14C淀粉及所有淀粉的含量,并计算相关比例,若,则支持上述推测。

 

10.大花黄牡丹是我国西藏特有的濒危植物,主要通过种子进行繁殖,其种子具有休眠特性。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解除其种子休眠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大花黄牡丹种子分成五组,置于5℃冰箱保湿冷藏,分别保存0、20、40、60、80天后进行萌发测试。

测试方法为,从各组处理结束开始测试,每5天统计各组种子的萌发率,共测6次,结果如图A所示。

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大花黄牡丹种子的萌发率越高,解除种子休眠的作用越强。

(2)将大花黄牡丹种子分成五组,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的赤霉素溶液浸种2h,处理后种子萌发率如图B所示。

实验中0mg/L赤霉素溶液的处理组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实验的结果表明赤霉素具有的作用。

(3)下表是大花黄牡丹叶片发育过程中,影响光合速率的相关指标变化。

叶片

发育情况

叶面积

(最大面积的%)

总叶绿素含量(mg/g.fw)

气孔相对开

放度(%)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A

新叶展开前

21

-

-

-2.9

B

新叶展开中

85

1.1

56

1.7

C

新叶展开完成

100

2.8

80

3.1

D

新叶已成熟

100

11.3

100

5.9

注:

“-”表示未测到数据

①B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原因可能是:

Ⅰ:

叶绿素含量低,导致光能吸收不足,使光反应产生的较少;

Ⅱ:

由于,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从而使净光合速率较低。

Ⅲ:

除上述因素外,你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导致B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较低。

②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是因为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致。

 

11.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7分)科研人员获得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变体,该突变体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请回答:

(1)提取水稻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应在研磨叶片时加入,以防止色素被破坏。

用法分离该突变体叶片的光合色素,缺失的色素带应位于滤纸条的最下端。

(2)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

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当光照强度为n时,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单位面积叶片中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

当光照强度为m时,测得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据此推测,突变体固定的

形成C3的速率更快,对光反应产生的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放氧气速率。

Ⅱ(12分)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

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

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形成非必需氨基酸,也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

与正常的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填编号),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3)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被激活,进而调控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12.为探究大气CO2浓度上升及紫外线(UV)辐射强度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人员人工模拟一定量的UV辐射和加倍的CO2浓度处理番茄幼苗,直至果实成熟,测定了番茄株高及光合作用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

请分析回答:

分组及实验处理

株高(cm)

叶绿素含量

·

(mgg-1)

光合速率

·

·

(μmolm-2s-1)

15天

30天

45天

15天

30天

45天

A

对照(自然条件)

21.5

35.2

54.5

1.65

2.0

2.0

8.86

B

UV照射

21.1

31.6

48.3

1.5

1.8

1.8

6.52

C

CO2浓度倍增

21.9

38.3

61.2

1.75

2.4

2.45

14.28

D

UV照射和CO2浓度倍增

21.5

35.9

55.7

1.55

1.95

2.25

9.02

(1)光合作用中,CO2在中与C5(RuBP)结合,形成的C3被还原成三碳糖。

这样光能就转化为糖分子中的。

(2)据表分析,C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加快了碳反应的速率;另一方面是由于含量增加,使光反应速率也加快。

D组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说明CO2浓度倍增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UV辐射增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由表可知,CO2浓度倍增可以促进番茄植株生长。

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CO2参与了植物生长素的合成启动有关。

要检验此假设,还需要测定A、C组植株中

的含量。

若检测结果是,则支持假设。

 

细胞代谢——答案

1-5:

CABCA

6.

(1)选择(或选择透过)主动转运(或主动运输)

(2)空间结构

(3)顺可逆离子浓度差(或离子流动方向)

(4)分隔2

7.

(1)类囊体(或:

囊状结构)C3的还原

(2)去叶程度的增强(或:

去叶数量的增多)去除2片叶

(3)单株输入量

(4)增长趋势一致

(5)14CO2(或:

C18O2、带有放射性标记的CO2)顶部2片遮光叶片是否有放射性

8.

(1)C9

(2)红细胞计数板

(3)0.04%10%30%~40%

(4)CO2固定C5可再生NADPH、ATP和酶

(5)碳循环乙醇发酵(或无氧呼吸)

9.

(1)光能(光、太阳能),气孔的相对开放程度低(气孔开放程度低、小)只答“气孔”不给分

(2)无氧呼吸(厌氧呼吸),酒精(乙醇或乙醇分子式),减小

(3)基粒(类囊体);旗叶;CO2(普通CO2、不标记CO2);14C的淀粉所占的比例高(或答未标记淀粉所占比例低;多答14C的淀粉含量高不扣分,但必须有14C的淀粉所占的比例高)

10.

(1)低温保湿时间越长(适当的低温保湿处理)。

(2)溶液不同浓度(0、100、200、400、800mg/L),(空白)对照,

解除大花黄牡丹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答出二者之一即可)

(3)①Ⅰ:

[H]和ATP

Ⅱ:

气孔相对开放度数值较低

Ⅲ:

叶面积数值较低

②呼吸作用(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强于光合作用

11.I.

(1)CaCO3纸层析

(2)较大NADPH、ATP(答全得分)

II.

(1)载体蛋白脱氧核苷酸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答全给分)

(3)原癌酶

12.

(1)叶绿体基质NADPH化学能

(2)CO2浓度倍增叶绿素无显著差异降低(抵消)

(3)生长素C组生长素含量高于A组

 

遗传的基本规律

1.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P

F1

F2

甲×非凸耳

凸耳

凸耳:

非凸耳=15:

1

乙×非凸耳

凸耳

凸耳:

非凸耳=3:

1

丙×非凸耳

凸耳

凸耳:

非凸耳=3:

1

A.凸耳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

C.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凸耳

D.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

非凸耳=3:

1

2.人类Rh血型是由1号染色体上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有关其遗传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与性别遗传没有关系D.等位基因可能发生交换

3.黑腹果蝇的翅型有很多种,实验常用的有长翅、小翅和残翅,其中长翅(翅较长)为野生型,小翅(翅较短)和残翅(几乎没有翅)均为突变型,且对长翅均为隐性。

现用纯种小翅果蝇和纯种残翅果蝇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杂交一:

杂交二:

P♀残翅×♂小翅P♀小翅×♂残翅

↓↓

F1长翅(♀♂)F1♀长翅♂小翅

↓F1雌雄交配↓F1雌雄交配

F2长翅小翅残翅F2长翅小翅残翅

9:

3:

46:

6:

4

(F2中小翅均为雄蝇)

 

(1)由杂交一可知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翅型的遗传符合

定律。

由上述杂交结果推测小翅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

(2)分析可知,杂交二F2中残翅雄蝇的基因型有种,F2雌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判断果蝇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是否纯合通常可采用的方法,但此方法不能确定杂交二F2中残翅雌蝇的小翅基因是否纯合。

科研人员在进行杂交二实验时,选择了同一条染色体上存在小翅基因和(填“直刚毛G”或“卷刚毛g”)基因的雌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假设两对基因不发生交换)。

若F2中残翅雌蝇的刚毛性状表现为,则该果蝇的小翅基因一定纯合。

 

4.就下列关于果蝇的研究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1)果蝇的体色和翅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在进行相关的杂交实验时发现:

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纯合灰身长翅和纯合黑色残翅果蝇杂交所获得的F1均表现为灰身长翅,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将F1与黑身残翅果蝇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表现型

灰身长翅

灰身残翅

黑身长翅

黑身残翅

数量

198

34

33

203

分析原因可能是,控制体色和翅长的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在减数分裂时,,导致控制体色和翅形的基因发生了基因重组。

(2)科学家用纯合长翅果蝇做过这样的实验:

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天的长翅果蝇幼虫放在35-37℃的环境中处理6-24小时后,也会得到一些残翅果蝇。

科学家认为这些残翅果蝇的出现是环境引起的,而不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证明此推测,设计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实验操作和预期结果应包

括(填选项前的字母)。

A.上述材料中的残翅果蝇B.上述材料中的纯合长翅果蝇

C.雌雄个体相互交配D.测交

E.将孵化后的幼虫放在25℃的环境中培养

F.将孵化后的幼虫放在35-37℃的环境中培养

G.孵化后得到的全部都是残翅果蝇

H.孵化后得到的全部都是长翅果蝇

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是环境温度影响了果蝇幼虫体内的活性,导致相应性状的改变,说明了生物的性状是由共同决定的。

欲证明上述推测还可以从果蝇的基因文库中提取制作为基因探针,与残翅果蝇基因组DNA进行,若出现杂交带则支持上述推测。

 

5.果蝇卷翅基因A是2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