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洲自然辩证法答案.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53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大洲自然辩证法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王大洲自然辩证法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王大洲自然辩证法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大洲自然辩证法答案.doc

《王大洲自然辩证法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大洲自然辩证法答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大洲自然辩证法答案.doc

一、名词解释(5×4分/题=20分)

1、科学问题:

学认识主体立足于特定的知识背景提出的需要解决而且可能加以解的具有理论背景的矛盾现象。

2、科学假说:

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推测和说明。

3、证伪主义:

观察受到理论指导,并以理论为前提;理论不能根据证据被确定为真的或可能为真。

4、库恩范式理论:

某一特定科学共同体成员们所采纳的一般性理论假定和定律,以及应用这些假定的定律的标准凡方法和技术。

它协调并解决在该范式内工作的一群常规科学家的“解决难题”的活动。

5、技术:

技术使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周围环境的过程中,所习得的处理、使用和制造有用物品的技能和知识,而不是任何形式人工物。

补充:

库恩科学发展模式:

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出现—危机产生—科学革命—新的常规。

二、简答辨析题(4×8分/题=32分)

1、在自然科学高度发达的社会,自然哲学没有存在的必要。

答: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现代自然科学正处在一个多元发展的状态,存在的科学与演化的科学并存,有机自然观与机械自然观并存,使重建自然哲学成为可能和必要。

所以在自然科学高度发达的社会,自然哲学有存在的必要。

2、科学的重大进步在于“大胆猜测之证实,谨慎猜测之证伪。

答: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大胆猜测之证实”标志着前所未闻的或者曾被认为不可能的事无的发现,“谨慎猜测之证伪”则标着寻常见解中的确存在着意想不到的问题,两者都将提供重要的信息。

所以标志着重大科学进展的往往是“大胆猜测之证实,谨慎猜测之证伪”。

3、实验和观察可以独立于理论而存在。

答:

这种观点是不妥的。

因为观察和实验是按照一定的假说和理论设计出来的,观察么如何观察结果都不是随意的;观察和实验既是接受信息的过程,更是加工信息的过程,其中包含着选择和建构;

科学事实是用科学语言表达出来的,而科学语言又总是联系着特定的理论。

所以说实验和观察不能独立于理论而存在。

4、科学理论真的概率为零。

答:

这种观点是是正确的。

正如波普尔所说,所有科学理论得到证实的概率为零。

科学理论都是可证伪的,科学理论越好,其被证伪的程度也就越高,即便是现在还没有被证伪,将来也一定会被证伪,被新的理论所代替。

所以科学理论真的概率为零!

补充:

三、辨析题(34分)

1、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

答:

可证伪性可作为科学与伪科学之间的划界标准。

(1)存在着客观的方法论原则,即证伪原则,能够将科学和非科学区分开来。

将在彼此的的竞争的理论中进行合理选择。

因此,科学是一项理性的事业,是一项逐渐逼近真理的过程,尽管我们永远也达不到真理。

(2)一个好的科学定律或理论是可证伪的,正因为它对世界提出的确定的主张。

一个理论断言的越多,表明世界上并不以这个理论规定的方式运行的潜在机会也就越多。

一个好的理论是一个对世界提出非常广泛主张的理论,因此也是一个高度可证伪的理论。

(3)可证伪程度高的理论应该比可证伪程度低的理论更可取,即使他们实际上并没有被证伪。

而已经被证伪的理论必须被抛弃。

科学事业就在于提出高度可证伪的假说。

2、公共科学对产业创新的影响。

答:

(1)公共科学影响创新的关键:

知识转移。

所谓知识转移就是指知识从一个行动者流向另一个行动者的过程。

在各种知识的转移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类:

一是国际知识转移,主要是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二是跨长于知识转移,主要是从科学场域专项经济场域。

知识转移的途径:

通过人才培养的知识转移;通过论著发表实现知识转移;通过人际交流网络实现知识转移。

通过咨询服务实现知识转移;通过技术许可实现知识转移;通过衍生企业实现知识转移。

(2)公共科学影响创新的机制:

一是学术论文、专注、报告等,数学书就的主要查处,对产业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

可以体现在产业界的发明专利对学术论文的引用上。

二是实验仪器与产业创新:

实验仪器是公共科学影响产业创新的关键中介。

三是人才供给是共产公共科学影响产业创新的关键;四是专利申请和衍生企业并非学术知识转移的主要渠道,因此不要过分强调降学术机构推向商业领域。

3、关于社会的技术决定论和对技术的社会决定论的看法。

答:

技术是人们在认识和周遭周围环境的过程中,所习得的处理、使用和制造有用物品的技能和知识,而不是任何形式的人工物。

任何一项技术都可以看作可以清楚表达出来的技能和无法加以表达的技能这两部分:

明言知识+难言知识。

技术的基本特征:

技术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技术是功能属性和结构属性的统一;技术是明言性和难言性的统一;术是专用性和通用性的统一;技术是“私人物品”和潜在的“公共物品”的统一。

补充:

四、材料分析题(14分/题)

谈谈你对风险社会中的科技人员的社会责任问题的理解。

答:

当今风险社会已处在在了大科学时代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工程师都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

原因如下:

第一、由于科学家掌握着专业知识,他们比其他人能更准确、更全面地遇见这些科学知识可能应用前景,他们有责任评估有关科学的正面负面影响,对民众进行教育。

第二、由于现代的科学家不仅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他们作为社会精英还经常参与政府和工业的重大决策,他们的意见会得到格外的重视和信任,理应担起更多的伦理责任。

科学家有责任思考、预测、评估其行动的可能后果。

第三、工程师探索知识并把它们应用于实践,其实后果高度清晰,其工作性质是使他们常常直接和最早了解公司和其他机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们在履行专业任务时也应该能够把公众的安全、健康、幸福放在心上。

第四、与从事的其他职业人相比,工程师对社会的塑造更加无处不在。

工程师处在独特的位置上,无论是私人还是政府委托者,如果他们要完成任务,就必须利用工程师们的诀窍。

因此工程师应该担负起更广泛的职责,帮助引入雇主可能考虑不到的替代选择、概念价值。

讨论题汇总:

1、把整个自然界看作一个系统,可以吗?

2、如何从系统的观点理解认识过程及其客观对象?

3、什么是科学?

4、宗教在近代科学革命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5、很多人认为,学院科学应该具有市场导向,才能跟好的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z.zhege判断有道理吗?

6、如果说,大学具有三种职能-教育、研究、公共服务,那么,如何平衡着三种职能?

7、尝试科学及其问题?

8、什么是科学问题,它来自哪里?

9、如何进行科研选题?

10,假说的形成及其检验?

11、如何理解自然、必然与自由之间的关系?

12、科学的合理性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

13、经验在科学理论竞争的地位?

14、科学是发现真理还是解决问题?

15、如果还能谈论科学的话,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

什么又是人文精神?

16、应该废除中医吗?

17、科学与技术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

18、如何理解技术问题的界定?

19、你心目中创新?

20、什么是创新?

创新意味着什么?

21、技术竞争是否总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22、如何理解公共科学以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