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附参考答案 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4961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附参考答案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附参考答案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附参考答案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附参考答案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附参考答案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附参考答案 1.docx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附参考答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附参考答案 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附参考答案 1.docx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附参考答案1

三明一中2017-2018学年(下)高二学段考试

生物试卷

(时间:

120分钟满分:

100分)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准确地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所作假说的内容之一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测交实验”是对演绎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K]

C.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应用统计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2.右图是基因组成为Aa的动物在形成精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

B.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可能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精子

C.1个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最终可能形成4种类型的精细胞

D.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3.下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

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②B.②⑤C.③④D.①⑤

4.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1∶2∶3∶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  )

A.30%B.26%C.36%D.35%

5.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的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

A.1个,位于一条染色单体中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条染色单体中

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D.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6.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

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所示。

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A.1∶1∶1∶1B.2∶2∶1∶1

C.3∶1∶3∶1D.9∶3∶3∶1

7.下列关于人类探究遗传奥秘历程中所用的实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在以豌豆为实验材料研究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时,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C.格里菲思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的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8.关于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C代表磷酸,则A是核糖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F和H始终保持1∶1的比例关系

C.遗传信息是E中D的排列顺序

D.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E

9.用32P标记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35S标记其蛋白质,将其加热杀死后与未标记的R活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

一段时间后,从死亡的小鼠体内提取到的活的S型和R型细菌。

下列有关元素分布的分析,最可能的情况是(  )

A.部分S型细菌含有32P,不含35SB.部分R型细菌含有32P和35S

C.所有S型细菌都含有32P,不含35SD.所有R型细菌都含有35S,不含32P

10.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

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1.3×104

B.复制过程需要2.1×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

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4

11.对某双链DNA分子进行分析,其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H链的互补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

A.26%B.24%C.14%D.11%

12.某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P元素只含32P)。

若将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2次,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原来(  )

A.减少1500B.增加1500C.增加1000D.减少1000

13.下列关于遗传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四分体时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双链DNA分子

B.双链DNA分子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

C.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D.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已有的片段上形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是DNA连接酶

14.下列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RNA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细胞和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5.关于基因、染色体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都在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段染色体就是一个基因

C.一条染色体上决定某一性状的基因只有一个

D.在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间不同

16.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  )

A.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

一个细胞中

B.图中①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需

tRNA的协助

C.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

蛋白结构的不同

D.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17.下列关于“中心法则”含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神经细胞中能发生①④过程而不能发生⑤过程

B.②③过程可在某些病毒体内发生

C.⑤③④过程所需的原料分别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D.②过程中,遵循A—T、U—A、C—G、G—C的配对原则

18.碱基配对行为最可能发生在下列哪组细胞结构中(  )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B.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C.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D.细胞核、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19.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基因突变能够产生等位基因;②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会导致基因数目的改变;

③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

④细胞分裂次数越多,基因突变的可能性越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某个婴儿不能消化乳类,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替换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

C.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被替换了D.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缺失了

21.某昆虫的黑身与灰身由一地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控制。

现用黑身雌虫(RR)和灰身雄虫(rr)为亲本进行杂交,进行F1群体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灰身昆虫。

下列关于F1中出现灰身昆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雌虫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R基因突变成r基因

B.雌虫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R基因的片段缺失

C.雄虫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含r基因的片段缺失

D.该昆虫基因型为Rr,受环境影响表现出灰身性状

2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患苯丙酮尿症的妇女与正常男性生育的后代适宜选择生女孩

B.先天性愚型患者可以通过染色体检查确定病因

C.各种因素引起的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D.调查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通常在人群中随机调查

23.百合花(2n=24)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各含12条染色体。

下列关于上述过程及子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未复制就均分到子细胞中B.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C.着丝粒未分离,染色单体未分开D.两个细胞中各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24.当蛙的精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发生(  )

A.基因重组B.DNA解旋C.基因突变D.蛋白质合成

25.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不一定由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发

B.亲代的突变基因不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C.突变的基因不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

D.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不一定能改变性状

26.一个变异雄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

如果不再发生染色体丢失,则对其精原细胞分裂所作的推断,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25%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B.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50%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C.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50%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D.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100%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27.下图表示利用农作物①和②培育出⑥的过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①②⑥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B.Ⅰ→Ⅴ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C.过程Ⅱ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可发生

D.Ⅰ→Ⅲ→Ⅵ的过程中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8.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B.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比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C.患遗传病的个体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D.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29.下列关于单倍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都无同源染色体

B.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C.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与本物种配子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D.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

30.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B.染色体结构变异是个别碱基对增添或缺失造成的

C.染色体片段位置颠倒会影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31.如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  )

A.DNA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C.解旋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解旋酶

3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也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不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进而形成生物多样性

33.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一个种群中,各基因频率之和、各基因型频率之和都等于1

C.理想环境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34.据调查,某地区的人群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在该地区Xb的基因频率为(  )

A.6% B.8%C.78%D.92%

35.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交产生F2代。

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剩下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

问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A.3:

1B.5:

1C.8:

1D.9:

1

36.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

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

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

由此无法推断出()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37.在某种群基因库中,b基因突变成为基因B,其后若干世代繁衍过程中,B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逐渐被淘汰

B.B纯合子及杂合子的存活率高于b纯合子

C.若干世代后该物种演变成了一个新物种

D.B基因的产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38.澳洲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

研究认为在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

由于花期不同,不能相互授粉,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两个物种的形成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B.最初迁移到该岛时,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差别较大

C.花期不同阻碍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

D.若将这两种植物种植在相同环境中,它们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39.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载体蛋白②葡萄糖③抗体④胰岛素⑤尿素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②③

40.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保持恒定不变的

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共同参与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机制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1.下列有关动物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B.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内环境稳态就是血浆渗透压、酸碱度、体温的稳态

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42.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D.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43.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当a处受到刺激时,有3个电位计发生偏转

B.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方向是B→C→D

C.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差为0

D.兴奋在传递过程中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44.下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

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B.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

C.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D.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45.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细胞内高K+、低Na+环境依靠钠-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

B.钠-钾泵的存在说明载体蛋白对离子运输不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同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

D.细胞内K+外流和细胞外Na+内流均不消耗ATP

46.神经细胞A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B产生兴奋,A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A。

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A、B细胞间兴奋传递(如下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中多巴胺的释放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①释放的多巴胺与②结合会导致细胞B的膜电位改变

C.多巴胺只能由细胞A释放作用于细胞B使兴奋单向传递

D.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缩短

47.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

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下侧曲线图。

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下列四个选项中的()

48.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

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

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

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9.动物运动时,神经支配同侧肢体屈肌舒张活动和伸肌收缩活动协调进行。

下图表示传入神经纤维的轴突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引起伸肌运动神经元兴奋和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的机理。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屈肌和伸肌运动神经元上均发生膜电位的反转

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上不能检测到膜电位的变化

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产生兴奋后会释放抑制性递质

D.保证正常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两个突触构成

50.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

(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

(2)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

以上现象说明()

A.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B.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C.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除指定外每空1分。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

1.(7分)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在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格里菲思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依据上图所示实验,可以作出       的假设。

(3)为验证上面的假设,需设计下面甲和乙两组实验:

①甲组实验中加入DNA酶的目的是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②乙组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结合上述实验,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对S型继续进行的处理工作是   (2分)。

2.(9分)miRNA是真核细胞中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短序列RNA,其主要功能是调控其他基因的表达,在细胞分化、凋亡、个体发育和疾病发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BCL2是一个抗凋亡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该基因的表达受MIR-15a基因控制合成的miRNA调控,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

 

(1)A过程是____,需要              的催化。

(2)B过程中能与①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物质②是指            。

(3)据图分析可知,miRNA调控BCL2基因表达的机理是      (2分)。

(4)若MIR-15a基因缺失,则细胞发生癌变的可能性     (上升/不变/下降),理由是    (2分)。

3.(10分)如图示表示某农作物品种①和②两个品种培育出品种⑥的可能方法,请回答:

(1)指出下列各种交配方式:

由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③的过程Ⅰ    ,由品种③培育出品种⑥经过的过程Ⅴ是        .这种育种方法叫做          

(2)品种④是一种       植株,由品种③经过过程Ⅲ培养品种④常用的方法是      ,品种④形成品种⑥经过的过程Ⅵ中常用            处理.

(3)由品种①直接形成品种⑤的过程需经     处理,由品种⑤产生品种⑥的最简便方法是      .

(4)你认为最快培育品种⑥的途径是        (2分)(用过程Ⅰ、Ⅱ等及“→”表示)

4.(7分)“超级细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具有极强的耐药性。

它的出现是人类滥用抗生素的必然结果,细菌出现耐药性正成为全球性问题。

(1)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________。

(2)尽管在细菌菌群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使用抗生素仍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菌群中________________。

(3)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________的结果,其内在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细菌往往只需一到两代就可以得到抗性纯系。

而有性生殖的生物,淘汰一个原来频率较低的隐性基因,形成显性纯合子组成的种群的过程却需要很多代,原因是_______(2分)。

5.(8分)为了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标本活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___________,其Na+/K+比与体液中______的Na+/K+比接近。

(2)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但若将其浓度提高到15%,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说明葡萄糖溶液还可以维持一定的__________。

(3)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

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____________(2分)。

  

6.(9分)DNA分子中特定片段的“拷贝数变异”是指与本物种正常的基因组相比,染色体上发生的一种结构变异。

某研究小组利用PCR方法,检测了莱芜猪(2n=38)种群体细胞中R基因拷贝总数,并分析了该基因在莱芜猪2个家系中的遗传规律。

(1)图1为R基因在13号染色体上的位置及拷贝数示意图。

与a比较,b、c染色体发生了R基因所在片段的___________。

R基因拷贝数的改变可能导致___________量的改变,引起性状的改变。

注︰图形内的数字表示莱芜猪个体编号,图形下面的数字代表R基因在该个体两条染色体上的拷贝数。

(2)图2是莱芜猪的2个家系图。

若体细胞中染色体由图1中a、c组成,则用1/2表示,其R基因拷贝总数为3,以此类推。

在产生生殖细胞时,13号染色体上的R基因不发生交叉互换。

①A家系后代理论上还应有R基因组合为___________的个体。

本研究中并没有发现该类型子代个体。

对此有两种推测,一是___________,无法看到此类型个体。

二是本研究的___________,不能使所有的基因组合在后代都出现。

为验证第二种推测,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在B家系中,604号、1631号、174号个体的R基因拷贝总数依次为3、3、2,由于子代中出现了R基因拷贝总数为___________的个体,所以604号的基因组合只能是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