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一号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44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0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江一号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滨江一号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滨江一号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滨江一号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滨江一号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滨江一号施工方案.docx

《滨江一号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江一号施工方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滨江一号施工方案.docx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一、编制说明

二、编制依据

第二章 工程概况一、总述

二、现场概况

三、本次投标的施工目标四、招标工程概况

五、本工程的重点及难点

第三章 项目组织管理机构一、项目经理及主要管理人员二、管理机构职责划分

第四章 总平面布置

一、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说明二、施工临时用水、用电

第五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劳动力安排一、施工段划分及施工顺序

二、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三、工期保证措施

四、劳动力安排

第六章 施工机械设备

第七章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要求一、强夯试夯方案

二、施工方法

三、主要技术组织措施

第八章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一、质量目标

二、质量控制标准三、质量保证措施

四、强夯质量控制点和质量控制措施五、质量检测

第九章 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一、安全管理目标

二、安全管理机构及职责三、安全管理措施

四、安全保护措施五、应急预案

第十章 文明施工措施一、文明施工目标

二、文明施工组织管理措施三、文明施工措施

四、环境保护措施五、夜间施工措施

第十一章 施工措施

一、相关单位协调配合措施

二、季节性、节假日条件下施工措施、成品及半成品保护措施

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

一、编制说明

根据《中渝·滨江一号B地块强夯工程招标文件》、设计说明、

设计图纸及现场踏勘,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本施工组织设计就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地基处理技术方案、安全措施及安全保证体系、施工质量措施及质量保证体系、文明施工措施、机械设备配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设计和部署。

各项措施是依据国家有关规范和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以往工程经验综合制定的。

二、编制依据

1.《中渝·滨江一号B地块强夯工程招标文件及设计说明》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5.《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46—84)

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总述

中渝.滨江一号B区项目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陈家坝清泉小学附近,西侧为已建南滨大道,东侧为已建陈五路B段,北侧为拟建陈十四

路,南侧为拟建陈十七路。

该项目工程总建筑面积:

95701.57㎡,

用地面积:

49239.15㎡,住宅建筑面积:

57036.22㎡,由15栋

1~8F/-1F~-3F商住楼组成,设计地坪标高190.20~196.40m,地下室标高174.00~189.50m,用地性质为住商用地、商住用地、广场用地。

场地现状素填土厚度约0.5m~27.30m,粉质粘土厚度约0.50m~8.50m,按设计标高平场后,大部分区域还需回填新近填土,覆盖层总厚度约4m~38.38m。

整个B区项目(含15栋商住楼、陈十四路、陈十七路、建筑红线外的小区道路)都是强夯处理区域,经强夯处理后,B1~B15#楼基础荷载较大,为防止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建议采用交梁基础,以强夯后的填土作持力层;商业组合体

(-1F~-3F)基础荷载较小,可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以强夯后的填土作持力层。

二、现场概况

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平面上呈长条形,南北窄、东西长。

原属丘陵斜坡地貌,在山坡的低部,场地整体上西低东高,呈小斜坡状,局部基岩出露,大部分被第四系土层覆盖。

拟建场地高程164.68m~195.88m,相对高差为31.20m。

2.地质构造

拟建场地位于新华夏系川东褶皱束万州向斜南东翼近轴部。

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为325°~332°∠8~12°。

岩体裂隙稍发育,岩体中见两组裂隙,第Ⅰ组裂隙:

倾向为80~110°,倾角

为75~85°,裂隙间距2~4mm,水平延伸1.0~4.0m,多呈闭合状,结合程度一般,压扭性裂隙,属硬性结构面;第Ⅱ组裂隙:

倾向为320~340°,倾角为50~60°,裂隙间距3~5mm,水平延伸

2.0~5.0m,呈闭合状,结合程度一般,压扭性裂隙,属硬性结构面。

3.地层岩性

场地内地层结构简单,地表被第四系素填土、残坡积层粉质粘土层覆盖,下伏侏罗系中统的泥岩、砂岩。

现将地层岩性特征及分布规律自上而下(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3.1素填土(Q4ml):

褐紫色。

由砂、泥岩碎块石、泥岩碎屑及粘性土组成,硬质物粒径为10~600mm,含量为10~25%。

个别粒径达到1800mm。

结构稍密,干~稍湿。

厚度约0.5m~27.30m,为修建滨江大道机械抛填形成,填龄大于5年。

该层主要分布于滨江大道及陈五路B段附近区域。

3.2残坡积层粉质粘土 (Q4el+dl):

褐紫色~褐灰色,主要由粉粒、粘粒组成,成份较均匀,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可塑状。

厚度为0.50m~8.50m,该层分布整个场地的大部分地区。

3.3泥岩(J2s-Ms):

紫红色,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带风化裂隙较发育,岩石完整性差,岩芯多呈碎块状,少呈扁柱状,手折易断,岩体质软,强度低;中等风化岩体岩质较硬,岩芯呈柱状,完整性较好,强度较软。

该层分布于整个建筑场地。

3.4砂岩(J2s-Ss):

浅黄色~灰青色,矿物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等组成,中粒结构,厚层状构造,泥质胶

结。

强风化层岩石完整性差,岩体破碎,强度低,钻进较快,岩芯多数呈碎块状;中等风化岩石质硬,完整性好,强度高,裂隙稍发育,岩芯多呈长柱状,锤击声脆,不易破碎。

该层也分布于整个建筑场地。

砂岩、泥岩呈互层状产出。

场地岩土界面倾角一般为3°~20°,局部达30°。

场地基岩面总体向西(江边)倾斜。

4.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势呈小斜坡状,整体东高西低,地表水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场地内素填土、砂岩属透(含)水层,粉质粘土和泥岩属不透(隔)水层。

当大气降水后绝大多数形成地表径流向场地外侧低洼处排泄,极少部分下渗形成局部滞水,由于场地边坡为地下水的排泄口,不利于地下水赋存,属地下水贫乏区。

但场地整平后,在建筑场地局部地段填土层较厚处有形成局部滞水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根据环境地质条件判定,地下水对基础砼无腐蚀性。

地基土对基础无腐蚀性,对拟建建(构)筑物无影响。

5.不良地质作用

场地内及周边地段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

三、本次投标的施工目标

工期目标:

总工期为40个日历天,确保业主单位进度需要。

质量目标:

确保优良,达到国家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一次性验收合格。

安全目标:

确保按规范安全操作,杜绝人身安全事故,保证工程安全。

文明施工目标:

确保文明施工,创文明生产工地。

四、招标工程概况

地基处理设计11-11’剖面以西覆盖层主要为修建滨江大道机械抛填的人工填土,地基处理设计17-17’剖面以东覆盖层主要为修建陈五路B段机械抛填的人工填土,11-11’剖面与17-17’剖面之间区域覆盖层主要为粉质粘土。

其中位于滨江大道附近的填土层较厚

(最厚27.3m),位于陈五路B段附近的土层相对较薄,总厚度(含粉质粘土)一般4~10m。

场地内填土堆填时间大于5年。

该部分填土地基为欠固结状态,应进行处理。

按-1F~-3F设计标高(即平场标高)要求,场地西侧及东侧(平面图所示I区)现状标高已基本达到设计平场标高,场地中部大部分场地还需要填土(平面图所示II区)。

对于Ⅰ区,采用二遍点夯加二遍满夯加固处理地基;对Ⅱ区,采用二遍点夯加一遍满夯加固处理填筑体地基,处理后再进行填筑

体填土施工,每填高5m采用二遍点夯加一遍满夯加固处理新填筑体,当填土地基标高达到预计标高后,再按达到预计标高后的填土地基

处理方法处理(2遍点夯+2遍满夯)。

最后一次强夯完后,应测量标高,根据标高测量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填料,如果强夯完成面标高离基底标高不多时(约1m左右),后续的填土地基可采用碾压法处理地基。

在最终完成面上铺设100mm厚C10混凝土垫层,基础直接至

于混凝土垫层之上。

每次填土层厚度应控制在不超过5m,局部达不到最终完成面标高部分可以在第一遍满夯前,适当填筑一部分(应不超过1m)。

场地西侧及东侧强夯范围距离已建滨江大道及陈五路B段较近,强夯施工前应先进行试夯,监测强夯施工对道路的不利影响,若试夯可行,再作强夯施工,严禁对市政道路及市政综合管网造成破坏。

填土回填前,需进行场地清理,清除杂草、淤泥;场地西侧及北侧有两处水塘,回填填土前,应抽干水塘积水,清理塘底淤泥。

点夯夯能采用3500kN·m的设计参数施工,满夯夯能采用

1500kN·m.的设计参数施工。

五、本工程的重点及难点

1、回填较深,采用分层强夯处理。

2、强夯面积大,施工面多,需投入较多人力、工具,及机械;工序交叉,须合理安排调度。

3、时间紧,任务重,需投入较多人力、机械。

4、与土石方单位的协作、配合工作。

第三章 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一、项目经理及主要管理人员

序号

工种名称

数量

1

项目经理

1人

2

项目副经理

1人

3

技术负责人

1人

4

安全负责人

1人

5

安全员

1人

6

质量员

1人

7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

2人

二、管理机构职责划分

1.项目经理

1.1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1.2负责工程整体质量达到合格的标准。

1.3负责工程施工方案的审批及重大施工措施的决定。

1.4负责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5负责协调与业主、监理单位的接洽、商讨。

1.6负责工程的按时开工、竣工验收。

1.7负责工程的安全生产。

1.8负责本项目部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

1.9负责审批项目部内部各项重大管理制度。

2.项目副经理

2.1协助项目经理做好项目部的各项工作。

2.2负责与监理工程师联系协调,主管合同文件管理。

2.3编制施工组织总策划及其实施工作,负责对施工队的施工质量进行管理,随时掌握工程质量情况。

2.4落实班组“三检制”,组织主要分项工程的质量隐检和预检。

3.技术负责人

3.1负责本工程全面施工技术指导。

3.2严格按设计图纸和国家、省、市绿化技术标准、规范施工。

3.3根据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有关预结算的规定按时编制预结算书。

3.4参与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及施工方案的编制。

4.安全员

4.1对工程的安全承担全部责任,安全事故为零。

4.2严格按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安全管理。

4.3对违规的操作人员有权制止、纠正,对多次违规的人员有权勒令整改并上报公司相关部门。

5.质量员

5.1严格按施工图和有关规范、标准施工。

5.2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

5.3保证工程按时开工,按时竣工。

6.施工现场管理人员

6.1对工程质量承担全部责任。

6.2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合同约定、国家有关规定检控质量。

6.3做好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控。

6.4对工程施工质量和管护工作不符合质量要求有权要求整改。

第四章 总平面布置

一、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说明

在施工区域醒目处设置施工标牌和标语, 周围设置安全警示带进行施工期间临时维护。

强夯施工前,在场地西侧及东侧强夯范围选取20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