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下期语文七年级单元样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4347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下期语文七年级单元样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选下期语文七年级单元样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精选下期语文七年级单元样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精选下期语文七年级单元样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精选下期语文七年级单元样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下期语文七年级单元样题.docx

《精选下期语文七年级单元样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下期语文七年级单元样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下期语文七年级单元样题.docx

精选下期语文七年级单元样题

下期语文七年级单元样题(七)

默认分类2010-06-0721:

29:

26阅读5评论0字号:

大中小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0分)

1、用行楷书写下面的诗句。

(4分)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2、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有颁犒,均给军吏。

(平均分给)B、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是这样)

B、吴素服飞,愿与交欢。

(一向佩服)D、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平民)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必蹙(cǔ)额曰藏(zhāng)亡匿死B、杞(qǐ)人忧天躇步趾(cǐ)蹈

C、猝死(chù)立斩以徇(xún)D、恶(è)吏苛刻枹(báo)鼓不鸣

4、对下列句子理解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召权知开封府,升为右司郎中。

译文:

征召暂时代理开封府府尹,升为右司郎中。

B、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译文:

岳飞侍奉母亲最讲孝道,家里没有侍女。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译文:

从早到晚写不成文章,眼泪鼻涕就像雨一样落下。

D、北风卷过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译文:

北风卷过大地,吹断枯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洒大雪。

5、课文填空。

(4分)

(1),皎皎河汉女。

(2),家书抵万金。

(3)忽如一夜春风来,。

(4)稻花香里说丰年,。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岳飞》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续资治通鉴》是作者写完《资治通鉴》后又写的一本史书。

B、《杞人忧天》和《杨布打狗》是两篇古代寓言,都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战国人列御寇作。

C、岑着和李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人并称他们为“岑李”。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雁门太守行》分别是他们写的边塞诗。

D、《强项令》选自《后汉书·酷吏传》,作者是南宋朝的史学家范晔。

7、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后/特/征为/洛阳令。

B、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C、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3题。

(21分)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

“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

“欲何言?

”宣曰: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

“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帝笑曰:

“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

“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

宣悉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

“枹鼓不鸣董少平。

8、请按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分为四层,用“‖”划出来;并概括在意。

(6分)

(1)层:

(2)层:

(3)层:

(4)层:

9、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B

因匿主家,史不能得。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C

D

文叔为白衣时。

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京师号为“卧虎”。

唯见布被履尸。

 

10、从公主的话里,你认为公主是个什么样的人?

(3分)

 

 

11、“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表明董宣是怎样的人?

(3分)

 

12、“强项令”的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各是什么?

(3分)

 

13、请你评价光武帝前后的表现,(3分)

 

(二)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14—18题。

(19分)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飘飞雪。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于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召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4、文段横线上应填的诗句是:

,。

(3分)

15、下列各项中对诗的理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首四句从视觉角度写高原上疾风暴雪的情景,突出其气候之奇。

B、诗人用浓笔重彩勾勒出一幅幅壮阔的画面,边地的酷寒使诗人心中充满了“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抱怨。

C、“散入”四句诗人用反衬的手法,先着意写“珠帘”“罗幕”,以见主人地位之尊重,其取暖设施之优越可以想见;但穿“狐裘”、盖“锦衾”仍觉寒冷异常,乃至将军、都护也手脚僵直,而拉不开弓,穿不上甲。

D、“瀚海”二句从帐内写到帐外,仍紧扣“寒”来写。

 

16、诗中与李白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4分)

17、请找出诗中的两组对偶句。

(5分)

(1),。

(2),。

1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

(1)瀚海阑干百丈冰。

()

(2)将军角弓不得控。

()

(3)风掣红旗冻不翻。

()(4)北风卷地白草折。

()

三、作文(共40分)

19、请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与评估

默认分类2010-06-0721:

30:

03阅读3评论0字号:

大中小

 

一、积累和运用(22分)

1、给加点字注音:

(5分)

绽开(  )嘶哑(  )喉咙(  )汹涌(  )颤抖(  )

琴弦(  )双瞳(  )沦丧(  )琴弦(  )吹刮(  )

2、指出下列诗句没有比喻修辞的一项()(2分)

A、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B、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C、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像一片阳光。

D、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

3、修改下面的句子。

(4分)

(1)商店里出售白菜、苹果、香蕉等水果。

 

(2)老师的教诲,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

 

4、下面是女作家冰心的诗集《春水》中的一句诗,说说你的理解:

(3分)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5、下列句子中无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班级整整有六十多人。

B、我知道李小朋的身份证是8月1日生的。

C、中国政府已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D、同学们的各种读书声,汇成一支动听的歌声。

6、选出恰当的一项填入横线上:

()(2分)

教育活动中,应当帮助学生学会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最基本的内容,最基本的方法和技能,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寻求知识,自己的知识领域。

A撷取掌握培养拓宽B撷取把握培训拓宽

C获取了解培育扩大D夺取通晓培养扩宽

7、结合语境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4分)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乡愁:

海峡:

二、阅读训练(38分)

(一)美丽的夜雨(10分)

①美丽的夜雨②美丽的夜雨

像轻声到来的客人辛勤地擦洗大地

打开啤酒瓶吧,欢迎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

于是,泡沫,水珠城市也连起灯的长虹

在脚下和车轮下飞迸

③美丽的夜雨④美丽的夜雨

把情人牵到一把伞下像拉着小提琴

雨掩住了低低的私语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

从月夜下散出温暖的热气把明天更甜的生活

把语丝蒸酿成了蜜飘进孩子的梦

1、对本诗最后一节朗读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美丽的夜雨”一句除重读“夜雨”外,还应重读“美丽”,突出夜雨美丽的特点。

B、“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一句“玻璃”与“窗”之间有停顿,以体现窗的质地。

C、“把明天更甜的生活”一句应用升调,而“飘进孩子的梦”应用降调,以增强诗的韵律感,而且符合诗的意境。

D、本诗最后两句应用轻柔的语气来朗读,表现出夜雨把甜美的生活带入孩子的梦境。

2、这首诗通过奇峭的比喻和连珠似的妙想,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3、诗的语言,往往是凝练而又优美,请你从文中举出一例最精彩的,并说说好在哪里?

4、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多个比喻描写夜雨。

(2分)

请你模仿“美丽的夜雨,像拉着小提琴,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

”的句式,以“美丽的夜雨”为本体,来抒发对夜雨的情感。

美丽的夜雨,,。

5、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在诗中都写过夜雨,请你再写出两句。

(2分)

,。

 

(二)小树的灵魂(18分)

前年春节,我从承德叔叔家带回一株小柏树。

小柏树长在一块石头上,石头坐在托盘里,托盘里水幽幽存焉,透着殷实之气。

可是,它能在北京落户吗?

我心里没有底。

直到有一天,小柏树的枝条上冒出鲜绿的新芽时,我才放下心来。

小柏树的存活,使我感到养些木本植物该是不难吧。

我便来到花市上,选购了三株盆景——小榆树、小榕树和小枫树,并与小柏树一起摆在了窗台上。

一时间,窗台上郁郁葱葱,欣欣向荣,好看极了。

其中,尤以小榕树最美。

它的枝叶舒展文静,像是依栏沉思的女人。

小榆树则以稠密而热烈的叶子,显示了繁荣景象。

小枫树更是风骨不俗,气度超然。

因为它的每片叶子都在翘首以待那个火红的秋天。

倒是小柏树显得不起眼了。

一块土里土气的石头,一株再普通不过的柏树枝子。

仿佛穷山沟里走来的孩子,有些相形见绌。

好在它“要求于人的甚少”,只要托盘里有点水就行了。

什么心也不用操。

另外三株就不同,施肥浇水,喜阴喜阳,很有些讲究。

就是浇水也不能大意,弄不好还会烂根。

为此,我真请教了不少花匠。

谁知,越是竭尽呵护之能事,越是容易出问题。

还不到秋天,小枫树的叶子忽然打卷了,有的还变黑,一副病兮兮的样子。

我赶紧四处求医,忙着打药治疗,盼着它“春风又绿”。

然而,可叹它一日不似一日,眼见着一片片叶子都卷了起来。

小枫树到底一命呜呼了。

我也好生伤感。

原本我还期待着坐在屋里独赏红叶呢!

秋天过去了,天气渐渐冷起来。

小榆树和小榕树的叶子越来越少了。

一场雪后,它们的叶子几乎全干了。

便想:

大概是冬眠吧。

而我依然按时浇水,尽职尽责,以待来年春暖花开时,让它们再吐新绿。

然而,它们再也没有醒来!

如今,小榆树,小榕树,小枫树的“遗骨”陈列在阳台上,好像三块墓碑,让人神伤。

这时,我却不得不惊异于小柏树的生命力了。

只见它所有的叶端纷纷吐出了新绿,鲜活鲜活的耀眼极了,竟有一种光芒四射的神采,令人激赏,令人感奋。

我禁不住把小柏树搬到写字台上,仔细端详起来。

我发现它竟然是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

那石头的下半截分明有一道裂缝,裂缝里布满了小柏树的根须,根须之密,仿佛老寿星的胡子,又仿佛网一样的脉络。

它们裸露着,有如丰富的神经系着一颗美丽的灵魂,我的心被这个灵魂深深触动着……

是的,树是有灵魂的。

人类从“树神崇拜”时就这样认为着。

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也说过“植物是有灵魂的”。

不过,灵魂与灵魂却有所不同。

正如人世间有着形形色色的灵魂。

然而,一个美丽的灵魂却是需要历练的。

小柏树一定是历练过的,否则它不会有这样叫人暗暗尊敬的树品。

其实,它的树品本来就有着悠远的脉系。

《山海经》记载:

“白於之山,其上多柏。

”《国语》曰:

“松柏之地,其土不肥。

”至于“柏经冬而不凋,蒙霜不变,可谓得其真也”的说法就更多了。

还有一个说法,是古代画论:

“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

”我想:

人品如此,树品亦然。

只可惜我与小柏树相伴一年有余,竟如此赏悟不敏,实在是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树之有神。

失敬了,小柏树!

1、解释词语。

(2分)

相形见绌:

翘首以待:

2、第②自然段是从哪两方面对比小柏树和其他三株树的?

(2分)

 

3、找出两处描写小柏树外形的句子。

(2分)

4、第③自然段“谁知,越是竭尽呵铲之能事,越是容易出问题。

”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

 

5、写小柏树的根须一段突出了小柏树什么精神?

(2分)

 

6、引用《国语》中的句子起什么作用?

(2分)

 

7、用横线画出两处抒情的句子,分析作者感情。

(4分)

8、小柏树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2分)

 

 

(三)乡色酒(10分)

三十年前三十年后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我正年少你是一杯

乡色正好乡色酒

你圆你满

人也圆乡愁也满

 

1、诗人将比喻为“乡色酒”,表达了。

(2分)

2、诗中的“你”指的是,是的修辞手法。

(2分)

3、诗中写了两次望月,这两次望月的时间、地点、心情是否相同?

从何处能看出来?

(2分)

4、同样是圆月,为何上节说“圆”,下节说“满”?

(2分)

 

5、三十年前,“你……望我”;三十年后,“我……望你”,从中你看出诗人性格的变化吗?

(2分)

 

 

三 写作(40’)

以“读”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自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但不得写成诗歌)

提示:

1.此处的“读”,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以外,还含有“观察、欣赏、体味、咀嚼、探究”等意思。

2.“读”的对象可以是书报杂志,也可以是人、大自然、或者某种生活经历和某种社会现象等。

3.自拟题目,必须含有“读”字,如“读书乐”“我的阅读趣味”“我爱阅读大自然”“我读懂了父亲的心”“这段生活令我百读不厌”等。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与评估

默认分类2010-06-0721:

32:

20阅读7评论0字号:

大中小

 

一、积累和运用(4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3分)

鬻之() 留圉() 姬侍()搔首()涿州()

骖乘() 掳掠()岑参()敦厚() 因敕()

惮之() 击楹() 恂恂()脉脉()敛手()

蹙额()锦衾()匿死()机杼()迢迢()

立斩以徇()纤纤素手()恶吏苛刻()

徙知端州()擢素手()饰名姝遗之()

2、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大言数主之失有大麦数斛B.知天长县亦知其名

C.立斩以徇善以少击众D.由是搏击豪强子亦犹是也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8分)

(1)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3)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4)课将士注坡跳壕。

(5)衣素衣而出。

(6)将军角弓不得控。

(7)家书抵万金。

(8)奈何忧崩坠乎?

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4分)

(1)文叔为白衣时古义:

今义:

(2)亲党皆绝之古义:

今义:

(3)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古义:

今义:

(4)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古义:

今义:

5、下列四句诗是一首绝句,顺序已被打乱,请仔细推敲,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2分)

A.杨柳青情着低垂B.借问行人归不归

C.杨花漫漫搅天飞D.柳条折尽花飞尽正确的顺序:

6、根据原文填空:

(4分)

(1)《迢迢牵牛星》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苦的句子是:

(2)《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长江出山峡,渡荆门,天开地阔,逼真如画的名句是,。

(3)在《春望》一诗中,诗人用“,”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忧国思家者的具体形象,实质上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运用奇特的想象,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7.翻译下面文句(7分)

A、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译:

B、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译:

C、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译:

D、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译:

E、故人、亲党皆绝之。

译:

F、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

译:

G、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

 

二、文段阅读训练(40分)

(一)《包拯》选段(18分)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供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

“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

”拯曰:

“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

”其人无言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1. 给下列句子划分恰当的停顿节奏。

(2分)

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2)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3.仿照例子,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选段中另外两段话的意思。

(4分)

例:

第一段:

突出写包拯为官廉洁。

第二段:

第三段:

4.选段从多角度刻画人物,(4分)

从正、侧面描写的角度来看,选段第一、二段是描写,第三段是描写;

从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来看,第一段主要使用了描写,第二段则主要运用了描写。

5.人们把包拯比作什么?

为什么?

请结合第三段内容回答。

(2分)

6.根据你对包拯的了解,结合本文内容,你认为包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分)

 

(二)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厦门亭侯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

“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

“欲何言?

”宣曰: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

“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帝笑曰:

“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

“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

“枹鼓不平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

“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解释下列加点字:

(4分)

(1)后特征为洛阳令特征:

(2)而纵奴杀良人良人:

(3)使宣叩头谢主谢:

(4)大言数主之失数:

2、翻译句子(3分)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3、文中划线句是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3分)

4、文中划曲线的句子最能体现董萱的性格,从这段中可看出董萱具有什么精神?

(3分)                                 

 

(三)赵括纸上谈兵(2分)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赵奢)言兵事,奢不能难(驳倒),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

“兵,死地也(危险的场合),而括易言之。

使赵(赵国)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赵国大将),悉更约束(规定),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带领)锐率捕战,秦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⒈给下列句中画线的字注音。

(2分)

①少时学兵法()②不将括即已()

③悉更约束()④数十万之众()

⒉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2分)

①以天下莫能当()②括纯母问奢其故()

③而绝其粮道()④秦悉坑之()

⒊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分)

 

⒋根据短文内容,简要说出“纸上谈兵”是什么意思。

(2分)

 

三 写作(20)

解读寓言,一是通过分析它的内容和形象,揭示其深刻的寓意,二是通过分析它的表现手法,了解寓言的写作特点。

在此基础上对作品做出恰当的评价。

读《黔之驴》或《杞人忧天》,并写出分析、评价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默认分类2010-06-0721:

34:

41阅读9评论0字号:

大中小

 

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组()(3分)

A蹙额(cù)舍然(shě)锦衾(qín)盈盈一水间(jiàn)

B宵旰(gàn)徇(xùn)遗之(wèi)杞人忧天(qǐ)

C撼(hàn)恂恂(xún)缁衣(zī)躇步跐蹈(cǐ)

D中伤(zhòng)狐裘(qiú)脉脉(mò)擢素手(zhuó)

2、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大言数主之失有大麦数斛B.知天长县亦知其名

C.立斩以徇善以少击众D.由是搏击豪强子亦犹是也

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8分)

(1)文叔为白衣时古义:

今义:

(2)亲党皆绝之古义:

今义:

(3)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古义:

今义:

(4)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古义:

今义:

4、根据原文填空:

(8分)

(1)《迢迢牵牛星》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苦的句子是:

(2)《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长江出山峡,渡荆门,天开地阔,逼真如画的名句是,。

(3)在《春望》一诗中,诗人用“,”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忧国思家者的具体形象,实质上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运用奇特的想象,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5.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选出错误的一项()(3分)

A、《迢迢牵牛星》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眼睛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

B、《渡荆门送别》不仅生动地描绘了长江沿岸雄伟奇丽的自然景观,而且反映出年轻诗人蓬勃的朝气和博大的胸襟。

C、《春望》围绕一个“望”字,前四句写春望所见,后四句写春望所感。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奇想把萧索酷寒顿时转化为绚丽烂漫,从一开始就给全诗定下了浪漫乐观的基调。

(一)《包拯》选段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供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

“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

”拯曰:

“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

”其人无言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1、“砚”是文房四宝之一,那另外三宝是什么?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2)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3.仿照例子,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选段中另外两段话的意思。

(4分)

例:

第一段:

突出写包拯为官廉洁。

第二段:

第三段:

4.选段从多角度刻画人物,(4分)

从正、侧面描写的角度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