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寨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4236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3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寨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寨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寨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高寨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高寨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寨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高寨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寨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寨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高寨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濮阳县子岸镇高寨小学教学楼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二○一六年五月

项目名称:

濮阳县子岸镇高寨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濮阳县子岸镇高寨小学

 

编制单位:

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证书号:

工咨甲10120070030

编制负责人:

周克树刘永刚

审核人员:

欧云东吴玉波

编制人员:

周力朱海芳赵永霞张忠良

吴琼王宝川王伟伟梁剑锋

附表1:

总投资估算表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

濮阳县子岸镇高寨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

濮阳县子岸镇高寨小学

1.1.3项目性质

新建

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证书号:

工咨甲10120070030

1.2编制依据、内容与范围

1.2.1编制依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教发厅函〔2014〕134号);

4、《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

5、《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6、《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意见》;

7、关于编制《濮阳县子岸镇高寨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8、国家颁布的相关法规、建设政策和标准;

9、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与文件;

10、编制人员调查的有关资料、数据。

1.2.2编制内容与范围

我公司受濮阳县子岸镇高寨小学的委托,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规定,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了实地踏勘,编制完成了《濮阳县子岸镇高寨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报告对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规划建设方案、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节能、项目组织与实施、项目招投标、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为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的决策和项目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3项目概况

1.3.1项目的提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强国必先强教。

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是关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对整个教育的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作用。

无论从义务教育本身、教育法制建设,乃至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都有深远的意义。

高寨小学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子岸镇高寨村,占地4.5亩,现有16间教室,总建筑面积320平方米。

学校现有8个教学班,在校生184人。

到2020年,学校计划在现有基础上增加4个教学班,在校生人数达到300人,新增学位116人。

目前濮阳县子岸镇高寨小学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现状及未来发展,已经制约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意见》等要求,结合濮阳县义务教育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长期的发展需要,濮阳县子岸镇高寨小学提出本项目的建设,提高学校标准化办学条件。

1.3.2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濮阳县子岸镇高寨村濮阳县子岸镇高寨小学校园内。

1.3.3建设规模与内容

本项目拟建教学楼1栋,占地面面积430.00㎡,建筑面积1050.00㎡,3层框架结构。

1.3.4配套基础设施现状

校园内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较为完善,可以保障项目建设和使用的需要。

1.3.5环境保护

项目产生的废水、废弃物、废气、噪声等均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所有排放物可以做到按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1.3.6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到竣工交付使用,建设期计划安排12个月。

1.3.7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177.00万元。

其中:

工程费用155.4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3.17万元,基本预备费8.43万元。

资金来源:

财政资金。

1.4研究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符合濮阳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要求。

通过对本项目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分析论证,分析认为本项目的建设是完全必要的,项目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濮阳县教育基础设施条件,是全面推进濮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项目选址合适,建设规模合理、建设条件具备,建设方案可行,投资规模适度,项目的建设必将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

建议项目单位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落实建设资金,使项目能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及规划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显著,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职业教育发展实现重大突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超过8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继续教育进一步发展。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科技三大奖中一半出自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三分之二成果由高等学校完成。

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民族地区教育快速发展,城乡和区域教育差距缩小,国家助学制度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学生受教育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教育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教育投入明显增加,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一大批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语言文字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教育改革开放呈现新格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开始实施,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全面推进。

教育事业发展推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迈上新台阶,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输送了近6000万名毕业生,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左右,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一代成为新增劳动力的主体。

我国教育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迈上由大到强的历史新征程。

根据《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

2014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5.40万所,比上年减少1.23万所。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共招生3106.25万人;在校生1.38亿人;专任教师912.23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2.6%。

小学

全国共有小学20.14万所,比上年减少1.22万所;招生1658.42万人,比上年减少36.93万人;在校生9451.07万人,比上年增加90.52万人;毕业生1476.63万人,比上年减少104.43万人。

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81%;其中,男女童净入学率分别为99.80%和99.83%,女童高于男童0.03个百分点。

小学教职工548.89万人,比上年减少0.59万人;专任教师563.39万人,比上年增加4.93万人。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88%,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

生师比16.78:

1,与上年基本持平。

普通小学(含教学点)校舍建筑面积64697.1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32.34万平方米。

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的学校比例情况分别为:

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比例56.82%,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59.89%,音乐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58.52%,美术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58.42%,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61.06%。

初中

全国共有初中学校5.26万所(其中职业初中26所),比上年减少181所。

招生1447.82万人,比上年减少48.27万人;在校生4384.63万人,比上年减少55.50万人;毕业生1413.51万人,比上年减少148.03万人。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3.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1%。

初中教职工395.57万人,比上年增加2.70万人;专任教师348.84万人,比上年增加0.75万人。

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53%,比上年提高0.25个百分点。

生师比12.57:

1,与上年基本持平。

初中校舍建筑面积52563.5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84.13万平方米。

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的学校比例情况分别为:

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比例73.33%,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77.72%,音乐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76.06%,美术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75.87%,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81.33%。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294.73万人。

其中,在小学就读955.59万人,在初中就读339.14万人。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075.42万人。

其中,在小学就读1409.53万人,在初中就读665.89万人。

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全面实现,有力支撑了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目前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

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与此同时,义务教育作为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是关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的伟大事业,对整个教育的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作用,无论从义务教育本身、教育法制建设,乃至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都有深远的意义。

当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地已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因地制宜地对本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部署。

另外,据资料,发达国家大多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向十二年制延伸的历史性转变,大大增加了全社会公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这些国家的HDI(人类发展指数),而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本身基础脆弱,实行的时间不长,所以人均受教育年限短,HDI指数在全世界仅仅排在101名(2013年)。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十二年义务教育必将从舆论准备转化为法律实施,这是历史进步的必然,但需要社会各级的推动。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将得到全面提高,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同时要巩固义务教育发展成果,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

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教发厅函〔2014〕134号)指出:

要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总任务,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国家教育制度,完善现代教育体系,调整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2.1.2河南省教育发展现状及规划

当前,河南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河南省成功实现了由经济落后省份向全国重要经济大省、由温饱不足的省份向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由传统农业省份向新兴工业大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

根据《2015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

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机构)5.87万所,教育人口2704.3万人,其中在校生2553.99万人,教职工150.31万人,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25.36%。

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92万所,在校生1341.86万人。

教职工83.3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7.07万人。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00%。

小学2.47万所,教学点9260个,招生169.30万人,在校生937.05万人,毕业生140.55万人。

大班4.45万个,占17.93%,其中超大班2.03万个,占8.16%。

小学净入学率100.00%。

小学和教学点教职工50.2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0.09万人。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专任教师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占90.64%。

生师比19.85:

1。

小学和教学点代课教师2.28万人,兼任教师0.13万人。

普通初中4565所,招生138.23万人,在校生404.81万人,毕业生123.62万人。

大班3.16万个,占43.27%,其中超大班1.32万个,占18.15%。

初中净入学率99.95%。

普通初中教职工33.1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8.59万人。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31%,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71.58%。

生师比14.16:

1。

普通中学代课教师0.98万人,兼任教师0.12万人。

小学(含教学点)和普通初中学校占地分别为30.65万亩和17.84万亩,校舍建筑面积分别为5728.99万平方米和4446.42万平方米,图书藏量分别为1.51亿册和1.00亿册,教学仪器设备值分别为43.62亿元和35.05亿元。

全省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校生70.87万人,其中小学49.59万人,初中21.28万人,随迁子女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5.28%。

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在校生278.92万人,其中小学194.4万人,初中84.52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20.79%。

面对国内外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河南省教育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教育发展的水平、人才培养的质量,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教育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三是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仍是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各级各类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

教育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根据《河南省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河南省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巩固率达到97%。

全省将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

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重视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对教育结构布局的影响,完善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和保障体制。

加强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城镇义务教育承载能力,解决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

2.1.3濮阳市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及规划

根据《濮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

1、总体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河南省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行列。

教育结构日趋合理,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保障更加有力,教育质量在全省的领先地位更加稳固。

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初步形成具有濮阳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

到2015年,全市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城镇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左右;在城市和县镇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在校生规模保持在1:

1左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不低于高中水平;努力提高大专以上学历人口的比例。

到2020年,全市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在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

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并完成学业。

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标准、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以及办学条件标准,确保义务教育质量。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

不断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逐步推行小班化教学。

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

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均衡配置教师、教学仪器设备、图书、校舍等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差距。

统一城乡拨款、教师配置、学校建设标准,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统筹,并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

继续深入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区)创建活动。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用5年时间,使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办学基本标准,消除城镇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关注留守儿童受教育工作。

到2020年,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城市要加快发展,科教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各级各部门都把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既要注重教育资源布局的合理性,又要注重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工作。

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农村地区的教辅用房、学生校舍和食堂等条件与教育发展和人口增长速度脱节,已经不能适应科技时代的发展,不能满足逐年增加的寄宿学生的需要。

因此,建设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就显得尤为迫切,只有保证硬件设施齐全才能推动教育事业可持续性发展。

本项目的实施对完善濮阳县义务教育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创造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说,项目建设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2.2.2项目建设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濮阳县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的目标初步实现,素质教育全面推进。

但濮阳县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本项目的实施对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说,项目建设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

2.2.3项目建设是维护教育水平,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重要支撑。

实践证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与职业、收入、社会地位呈正比关系,特别是在当今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社会个体的发展前提。

只有坚持教育公平,赋予每个受教育者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才能使社会成员的潜能、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人是社会的主体,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而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先导性作用。

项目建设能够改善学校的薄弱环节,力促教育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因此说,项目建设是维护教育水平,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2.2.4项目建设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濮阳县各农村初中均分担着培养人才,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重任,要培养合格人才,提高人口素质,各学校只有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规范育人环境,才能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3.1项目选址

3.1.1选址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建设项目选址管理办法》;

3、《濮阳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4、《濮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3.1.2项目位置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濮阳县子岸镇高寨村濮阳县子岸镇高寨小学校园内。

学校所处区域地势较为平坦,周围无污染的工矿企业,周边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适合本项目的建设。

3.1.3项目位置优势

1、项目地理位置优越;

2、基础设施配套较完善,具有较佳的建设条件;

3、满足中长期规划和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城镇中小学的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而发展的潜力巨大。

3.2社会经济条件

濮阳县隶属于濮阳市,县域位于华北平原南部,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中下游北岸,东部与范县交界,南部隔黄河与山东省相望、西邻内黄县,北部与濮阳市及清丰县接壤。

濮阳县辖8镇12乡,1005个行政村,人口112.76万人,土地总面积205.36万亩,其中耕地135.96万亩(基本农田面积113.68万亩),园地0.07万亩,林地8.21万亩,草地1.12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1.21万亩,交通运输用地3.78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2.33万亩,其他用地1.12万亩。

先后被命名或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最具特色魅力城市;河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县、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县、河南省劳务输出基地县、河南省林业生态县、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河南省十大文化强县、河南省文明县城、河南最佳投资城市。

据统计:

2014年全县GDP完成316亿元,增长13.2%;固定资产投资262.9亿元,增长1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9.8亿元,增长16.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亿元,增长1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5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77元,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9205元,增长11.6%。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3.02亿元,我县被评为全市支持金融改革发展先进县。

一二三产业比为13:

71.9:

15.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3.3气候气象

濮阳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之滨,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濮阳县地处东亚中纬地带,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形成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其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