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教案doc》课程名称民间文学概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4071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文学教案doc》课程名称民间文学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民间文学教案doc》课程名称民间文学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民间文学教案doc》课程名称民间文学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民间文学教案doc》课程名称民间文学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民间文学教案doc》课程名称民间文学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间文学教案doc》课程名称民间文学概论.docx

《《民间文学教案doc》课程名称民间文学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文学教案doc》课程名称民间文学概论.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间文学教案doc》课程名称民间文学概论.docx

《民间文学教案doc》课程名称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概论》教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民间文学的概念、对象和范围

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的集体创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口头传承与传播,表现广大人民群众集体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确定民间文学范围的准则:

(一)民间文学创作者是“人民”集体。

“人民”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的社会阶段它有不同的含义。

(二)在内容上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理想和愿望。

(三)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是人民大众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产物。

民间文学的艺术形式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包括史诗、叙事诗)、民间曲艺、民间小戏、谚语、谜语、歇后语等口头文学形式。

它的艺术风格简朴明朗、刚健清新,表现手法多为情节章句的重迭、复沓,语句的夸张,固有体例和套话的运用等。

(四)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

民间文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广受群众的欢迎。

它常常“不翼而飞”,从古传到今,一直活在人民心中。

在流传过程中,又为广大群众不自觉地加工和锤炼。

第二节 学习民间文学的目的和意义

(一)保护和继承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二)吸取民间文学丰富的精神食粮和艺术营养

(三)深入探讨民间文学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四)充分发挥民间文学的多功能价值

思考题

1、什么是民间文学?

2、学习民间文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3、你是否曾听人讲述过令你感动的民间文学作品?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功能和社会价值

第一节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集体性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是民间文学区别与作家文学的重要标志。

即它是由集体创作、集体加工、集体流传、集体保存,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有的特征。

(二)口头性

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特征,包括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两个方面,是区别于作家文学的书面创作和书面流传的重要特征。

(三)变异性

民间文学的另一显著特征是变异性。

变异性主要指民间文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流传,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变异,从而产生异文的现象。

(四)传承性

民间文学虽有不断变化的特点,但同时也有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使民间文学世代相传递,形成传统,这就是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特征。

第二节民间文学的功能

一、劳动实用功能

二、礼俗功能

三、教育功能

四、娱乐功能

五、文化传播功能

第三节 民间文学的价值

一、艺术价值

二、认识价值

三、商业旅游价值

思考题

1、民间文学哪些基本特征?

2、民间文学具有什么功能?

第三章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

第一节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一、民间文学首创积极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首开文学反映现实的光辉道路,成为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奠基石。

二、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生动的形象。

三、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了多样的艺术形式。

第二节 作家对传播民间文学的作用

一、对民间文学的采录、保存、提炼和再创作。

二、作家对民间文学的损害和歪曲。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民间文学是作家文学的“乳娘”?

2、作家对民间文学的传播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

3、试举一个作家为例,说明民间文学对作家成长和创作的积极影响。

第四章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和整合

第一节交流的状况与条件

一、交流的状况

(一)汉族民间文学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影响。

(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对汉族文学的影响。

(三)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相互影响。

二、交流的条件

(一)民族的迁徙、杂居、毗邻,由此而产生的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友好感情,是促进各民族民间文学交流和发展的基础。

(二)共同的习俗与宗教信仰造成各民族民间文学的相互交流。

(三)古代各民族间的战争和和亲政策,加速了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

(四)同一族源和语源,产生了各民族民间文学的同源异流现象。

第二节 整合和民族特色

各族人民在吸取和学习其他民族民间文学时,不是机械地抄袭或模仿别人的东西,而是根据本民族人民的理想愿望、生活习惯、传统的艺术形式去加工,甚至再创作,故事中的人物、自然景观、生活习俗的描绘都打上鲜明的民族烙印。

也就是说,各族民间文学在相互影响下保持并不断丰富自己的民族特色。

思考题

1、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与相互影响有哪些表现?

2、影响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有哪些原因?

3、各民族民间文学相互影响后又整合会导致民族特色的消失吗?

为什么?

第五章民间文学的采录

第一节采录的方针与原则

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大力推广、加强研究

第二节 民间文学采录的方法与程序

一、采录前的准备工作。

二、采录的内容与具体方式。

第三节 翻译的方法与要求

一、翻译的要求——信、达、雅。

二、翻译的方法——直译、意译、等值翻译。

思考题

1、民间文学的采录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各项原则有哪些具体要求?

2、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翻译有哪些方法与要求?

如何提高翻译质量?

第六章民间文学的研究

第一节 我国民间文学研究史回顾

北大歌谣学运动时期、中山大学时期、杭州时期、战争年代、建国后

第二节 民间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描写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

思考题

1、民间文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2、试析你感兴趣的一个民间故事或一首歌。

第七章神话

第一节神话的本质和产生

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这句话虽是针对希腊神话讲的,但它却具有普遍的意义。

我们可以理解为:

一、神话是自然和社会现实在原始人类大脑中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像洪水漫天,是原始人类无法征服自然的一种表现;像兄妹结婚,是原始人类早期血缘制现象的反映。

二、神话所反映的不是原来事物的面目,而是通过幻想的形式。

三、神话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

神话产生于野蛮时期低阶段。

马克思认为,在“野蛮时期的低级阶段,人类的高级属性开始发展起来。

个人的尊严、雄辩、宗教的情感、正直、刚毅、勇敢,此时已成为品格的一般特质……在宗教领域中发生了自然崇拜和关于人格化的神灵以及关于主宰的模糊概念……想象,这一作用于人类发展如此之大的功能,开始于此时产生神话、传奇和传说等未记载的文学,而业已给予人类以强有力的影响”。

第二节 神话与原始宗教

在灵魂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这种集体意识的支配下,原始人创造了宗教的神也创造了神话的神。

宗教有雷神、月神;太阳神;山神、河神等,神话也有这些神。

这些神,都是原始人的幻想的产物。

只是神话是现实基础上的幻想,宗教是对现“彼岸”的幻想。

两方面的幻想,常常结合在一起,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制约,成为原始人的一种宇宙观。

但是,神话与宗教毕竟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宗教神是人们对大自然软弱无力、感到恐惧而产生的一种消极观念。

如雷神、水神、岩神、树神,它们给人以陌生、恐怖的面孔和虚无的感受;神话大多是人们的同行和师傅,是持劳动工具的现实人物,如密洛陀、布洛陀、布伯等。

在他们身上,集中了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反映了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中的积极进取精神。

(二)愿望诉诸语言,口耳相传,激发人们去征服自然,一般没有崇拜仪式。

宗教不仅使用语言,还

有崇拜仪式,它们通用过咒法术去抑制自然,但更多的是表现对自然的讨好和乞求。

(三)神话“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持自然力”(马克思语)。

这种想象由现实生活引起,它赋予一切对象以生动奇妙的形象,具有质朴、崇高、浪漫的品质,给人们健康愉悦的美感。

而宗教则缺乏这样的审美感受,表现了匍伏于自然力的消极面。

第三节神话的内容和分类

(一)宇宙起源神话

(二)天象起源神话

(三)人类起源神话

(四)民族族源神话

(五)文化英雄神话

(六)民族英雄神话

第四节神话的艺术特征

(一)幻想的不自觉性

(二)形象的怪诞性

(三)境界的神奇性

思考题

1、什么是神话?

神话与原始宗教有何联系与区别?

2、神话可分哪些种类?

3、神话的主要艺术特征是什么?

第八章民间传说

第一节 民间传说的含义、产生及其流传

民间传说是各民族人民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反映不同暑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或各地方的名胜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的故事。

第二节 描述性传说

描述性传说是指描写、叙述人物的事迹、际遇和事件的发展过程的传说。

可分为几种类型:

(一)氏族(部落)英雄传说

(二)起义领袖传说

(三)歌师艺人传说

(四)反帝斗争传说

(五)革命斗争传说

第三节解释性传说

解释性传说是以对某些实物实事的名称、特征及其由来进行艺术性的解释和说明的传说。

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山川古迹传说

(二)土特产品传说

(三)民族风俗传说

第四节民间传说的特征

(一)传说本身富有民族性。

(二)传说内容具有历史性。

(三)传说的故事情节富有传奇性。

思考题

1、什么是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与神话有何区别?

2、你的民族和你的家乡盛传什么传说?

第九章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类别。

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民间故事是指包括神话、传说在内的一切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

狭义的民间故事则指除神话、传说以外的一切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

第一节动物故事

动物故事以动物或主要以动物为主体,或解释动物的形状、特点,或赋予动物以人性的特点,以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比拟人类社会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动物故事的内容与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分为解释性动物故事和寓意性动物故事:

解释性动物故事这类动物故事的产生比寓意性动物故事要早,它用于解释动物的形状、特性。

寓意性动物故事这一类的动物故事则多有拟人的特点,通过动物的事来反映人类的社会生活,其中包含着人生哲理、道德情操、生活经验等深刻寓意。

第二节 神奇故事

神奇故事是一种运用奇异的想象和幻想,以夸张拟人化的手法创作的幻想性较强的民间故事。

一、神奇故事的艺术特征

(一)神奇故事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幻想性较强。

(二)故事的第二个特点是它的故事完整,情节奇特,引人入胜。

(三)神奇故事的第三个特点是故事中的人物性格鲜明、单一。

二、主要内容

(一)精灵类

(二)宝物类

(三)神奇人物类

第三节寓言

民间寓言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用虚构的情节来说明基某个道理、寄托某种教训的小故事。

一、内容

总结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经验教训和知识积累。

反映劳动人民的道德观念。

表现了人民大众认识事物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自发的辩证法。

二、特征

(一)深刻的哲理性与简单故事性的和谐统一。

(二)明显的比喻性。

(三)突出的教育作用。

第四节民间笑话

民间笑话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引人发笑具有强烈喜剧性的民间小故事。

又称“民间趣事”或“滑稽故事”。

一、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笑话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按内容性质可分为政治笑话、斗争笑话、生活笑话……我们这里按社会作用将笑话分为嘲讽笑话、幽默笑话、诙谐笑话三类。

二、特征

(一)短小的形式,精妙的情节。

(二)夸张的手法。

(三)喜剧的风格

第五节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是指以写实的手法直接反映阶级社会里的社会现象、阶级关系、世态人情及日常生活的民间故事。

因为它主要是反映日常生活、世态人情,以及写实的手法,所以又称“世俗故事”和“写实故事”。

一、分类

(一)斗争故事

(二)劳动故事

(三)家庭故事

(四)机智人物故事

二、生活故事的特征

(一)强烈的现实性

(二)鲜明的阶级倾向性

(三)轻松愉快的讲述风格

思考题

1、民间故事与传说的区别在哪里?

2、民间寓言与神奇故事有何区别?

3、机智人物故事和笑话有哪些共同之处?

 

第十章民间歌谣

第一节民间歌谣的含义

民间歌谣是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作品,是民众的口头创作反映民众生活、表现民众思想感情和愿望的诗歌形式。

民间歌谣,顾名思义包括“民歌”和“民谣”两个部分。

《诗经·魏风·园有桃》中,有“心之忧矣,我歌且谣”的记载,说明歌与谣是在那时是分离的。

《毛诗故训传》中解释为:

“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韩诗·章句》中也认为“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

”看来古人认为“合乐与否”“有无章曲”是歌与谣的主要区别:

有词有曲,可唱可合,配乐曲歌唱的叫民歌;没有固定曲调、以较自由的方式吟诵,但仍带有很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的叫民谣。

当然这种区别不是严格的。

清杜文澜在他编辑的《古谣谚》中说:

“谣与歌相对,则有徒歌合乐之分,而歌字究系总名;凡单言之,则徒歌变为歌,故谣可联歌以言之,亦可借歌以称之。

”也就是说,谣也可称为歌,所以有时提到的民歌,也包含了民谣在内,成为歌谣的总称。

 

第二节 民间歌谣的分类和内容

我们从民歌的内容出发,结合它的功能性和特定对象把民间歌谣分为六大类:

一、劳动歌

是一种由体力劳动直接激发起来的民间歌谣,它伴随着劳动节奏歌唱,与劳动行为相谐和,具有协调动作、指挥劳动、鼓舞情绪的功能。

最有代表性的,是应和着劳动节奏喊出来的各种劳动号子:

打夯号子、采石号子、伐木号子、搬运号子……等等。

在唱法上,号子的节奏特别明显,有的甚至没有唱词,只是由感叹词组成,在劳动动作紧张、体力负荷重的情况下节奏感特别强,能有效的发挥指挥劳动、协调动作的功能。

除了号子以外,反映劳动生活,也是劳动歌另一主要内容。

这一类歌通常不是为了协调动作,而是为消减因单调的重复动作所引起的疲劳困乏,所以这一类劳动歌内容就十分宽泛。

有的描述劳动情景,有的诉说劳动中的感受,有的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唱一些有风俗特征或表达爱情的内容,或讲述一些历史传说故事。

也有的是传授生产经验的或代职业行话的。

二、时政歌

时政歌是民歌中政治色彩最浓的一类。

它是广大人民群众有感于切身的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

劳动人民对于历史事件、风云人物,政治形态从来都有自己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时政歌就是表现他们政治态度的工具。

时至今日,时政歌依然以它鲜明的是非观和情感倾向,对社会起着一种特殊的舆论监督作用。

由于时政歌事实上是普通民众政治态度的代言人,所以时政歌总是随着一个时代的变迁、社会风气的变化而即时产生,及时迅猛、时代感很强。

它以人民特有的智慧、辛辣的语言,直率的表达方式和真实的生活写照,表达了人民对时事的准确评价,通过时政歌可以最真切的了解到民情、考察当政者的得失,促进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

三、生活歌

广义的生活歌包括前面已介绍的劳动、时政和后面将要介绍的情歌、儿歌、仪式歌。

这里所说的生活歌,只取它狭义的概念,主要是指反映人民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状况以及他们人生态度、人生经验的歌。

生活歌以中华人民共各国成立为大体界限可以分为新生活歌和旧生活歌。

旧生活歌大多是各种“苦情歌”,如工匠苦情歌、农民苦情歌、妇女苦情歌等。

新生活歌一反传统生活歌悲苦的基调,明快高昂,充满了新生的喜悦和欢畅,其中歌颂新生活、赞美家乡是其中常见的主题。

四、情歌

情歌是反映劳动人民爱情生活的歌。

它在民歌中数量最多、最为优美,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极高。

可以说是民歌的精华之所在。

这主要是因为它的部分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没有时代地区民族的局限性,也同民间长期流传以及人们的喜爱而对其反复加工有关。

五、仪式歌

仪式歌是伴随着民间的风俗、节令礼仪而吟唱的歌谣。

它产生并盛行于人类生产力发展极为低下的历史阶段。

那时,人们对很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不能理解,为了摆脱灾难,追求美好生活而常常祈祷神灵,这样仪式歌便产生了。

随着历史的发展,有些仪式已渐渐消失了,但仪式歌却仍然存在。

有些仪式歌则演变为民间歌谣或儿歌,但已失去原有意义。

更多的仪式歌还是保留了下来,多为祝颂和纪念性的,原有的宗教意味已很淡薄。

仪式歌大体可以分三类:

诀术歌、节令歌、礼俗歌。

六、儿歌

它是在儿童中广泛流传、广泛传唱的一种口头短歌。

又叫童谣。

它是儿童自己在游戏娱乐场合随口编唱的,更多的是劳动人民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心理特点、理解能力和情趣爱好而创作的专供儿童吟唱的歌谣。

儿歌是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工具。

主要有游戏歌、教诲歌。

第三节民间歌谣的艺术特点

一、真挚的内在情感

民歌长于抒发情感,这是其自身的一种优势,也是区别于民间文学其他体裁的显著标志。

民歌是广大民从抒发情感的一种最直接、最实用的方式。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民歌忠实表达人民的生活、情绪、心态、愿望,是发自他们心底的呼声。

它是我们了解民族心态,洞悉社会历史、体察时代生活和风土人情的一面镜子。

正由于民歌中这种情感的真,所以历代统治者才想到通过民歌来考察民情,相爱的男女青年才会那么热衷于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真情。

所以民歌之所以优秀,就在于它敢抒真情、敢讲真话,不伪饰、不造作、不矫情,这是民歌的宝贵传统,也是一切诗歌的创作原则。

二、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

民歌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是相当丰富的。

其中最普遍的是比和兴。

比、兴是我国民歌传统的表现手法之一。

早在两千多年的《诗经》“国风”中就已经被普遍运用了。

实际上比兴是民歌作者的天才创造。

民歌所要抒发的情感是一种内在的东西,而内在的东西往往不容易让人感知,要想把这种东西外化,就要借助有形的媒介。

那么民歌就将难以诉说的内在情感,诉之于具体生动的形象,形成许多清新美好的意境,从而调动听者各自的生活体验,产生无穷的联想。

引起强烈的共鸣。

除了比兴之外,还有谐音、双关、拟人、对偶、迭音等手法。

三、简洁纯朴的语言形式

民歌中所运用的语言多是本乡本土的乡土话、口头语或本民族语言。

这些语言朴素、自然却又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

第四节民歌多样的表现形式

我国各民族在自己的民歌创作中都形成了各自的特点,这包括在语言运用上、结构特点、音韵格律和表现手法等。

所以形成了各种各样风格鲜明的民歌形式。

一、花儿

二、信天游

三、爬山调

四、山歌

五、民间小调

六、少数民族民歌形式

思考题

1、什么叫歌谣?

歌谣一般分多少种类?

2、你家乡流行的歌谣形式和内容是怎样的?

3、对一种你感兴趣的民间歌谣形式进行深入了解和考察,看看与以前相比,其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十一章史诗

第一节史诗的概念和产生

史诗是继神话之后出现的一种规模宏大的古老的民间叙事体长诗,它用诗的语言记叙了有关天地形成、人类起源的传说及人类早期的社会生活,反映民族迁徙、民族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歌颂民族英雄创下的光辉业绩。

第二节 创世史诗

创世史诗是一个民族最早集体创作的长篇韵文作品。

它反映了这个民族在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的生活图景,表达了这个民族在其童年时期对宇宙万物、人类社会的种种认识和看法,并以美妙的神话,丰富的想象,富有特色而引人入胜的故事,生动朴实的诗歌语言,显示该民族在艺术创作上的智慧和才能。

有学者认为,常见的创世史诗有两种类型:

原始性创世史诗(或神话史诗)和发展型创世史诗。

第三节英雄史诗

英雄史诗是叙述古代英雄武功的民间长篇叙事诗,它一般产生于古代民族的崛起时期,主要反映民族形成过程中,氏族、部落与民族之间的战争,以这一时期的英雄业迹为题材,歌颂正义战胜邪恶,表现人民渴望由分散到统一的愿望。

我国三大英雄史诗:

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

一、英雄史诗的内容特色

二、英雄史诗的艺术特色

思考题

1、什么是史诗?

史诗产生的背景怎样?

2、什么是创世史诗?

创世史诗的内容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英雄史诗?

英雄史诗的内容和艺术有哪些特色?

 

第十二章民间叙事长诗

第一节民间叙事长诗的产生和流传

民间叙事长诗(又叫“故事诗”、“诗体故事”)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长篇韵文作品。

它和短篇叙事歌(如仪式歌、节令歌、生活歌)、抒情歌(如情歌等)相比,篇幅较长,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我国少数民族中民间叙事长诗丰富和发达的原因:

一、各民族社会生活的变化奠定了民间叙事长诗产生的基础。

二、各民族喜歌善唱的传统孕育了民间叙事长诗产生的必备条件。

三、各民族民间歌手是民间叙事长诗创作和传承的重要角色。

第二节 民间叙事长诗的内容

一、反映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民间叙事长诗

二、反映爱情婚姻生活的民间叙事长诗

三、反映各民族生产、生活斗争的民间叙事长诗

第三节民间叙事长诗的艺术特点

一、结构单纯,情节完整。

二、叙事与抒情、描写相结合

三、重叠复沓、一唱三叹

四、清新、朴素、洗炼的语言

思考题

1、民间叙事诗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2、最能打动你的是哪首民间叙事诗?

为什么?

3、在你身边是否有值得搜集整理的民间叙事诗?

第十三章民间谚语、谜语和歇后语

第一节民间谚语

一、谚语的含义

谚语是劳动人民用精炼的语言、固定的语句,总结生产斗争、社会斗争和生活经验的语言艺术结晶,它是通俗而又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民间传言。

一、谚语的内容

(一)农业谚语

(二)社会斗争谚语

(三)交际谚语

(四)道德谚语

(五)学习谚语

(六)生活谚语

二、谚语的艺术特征

(一)精炼

(二)形象性

(三)结构严谨、整齐和谐

第二节 民间谜语

一、谜语的含义

谜语是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具有特殊形式和特殊内容的韵文作品。

它是表现人们智慧、培养和测验人们聪明才智的民间语言艺术。

二、谜语的种类和内容

(一)物谜

(二)事谜

(三)字谜

三、谜语的艺术特点

第三节歇后语

一、歇后语的来源和含义

歇后语,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

它集中地运用比喻、双关、谐音等修辞手段,表达抽象的思想内容。

二、歇后语的分类

(一)比喻歇后语

(二)谐间歇后语

(三)双关歇后语

三、歇后语的构成方法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民间谚语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主要有哪几种类别?

2、谜语的构成方法是怎样的?

3、试谈歇后语功能。

第十四章民间说唱

第一节民间说唱的产生与发展

民间说唱,俗称“民间曲艺”,指的是我国人民大众集体创作,由职业或半职业的民间艺人以说说唱唱、说唱结合为表演形式的综合性艺术样式。

第二节 民间说唱的种类及特征

一、民间说唱的种类语的含义

(一)说类

(二)唱类

(三)说唱兼有类

一、民间说唱的特征

(一)叙述体的说唱

(二)虚拟性的表演

(三)讲唱结合的手段

(四)单纯性的听觉效果

第三节几种主要的说唱形式

一、相声

二、评书评话

三、快书快板

四、鼓词

五、弹词

广西主要的说唱形式:

(一)末伦

(二)比鱼

(三)采茶

(四)渔鼓

思考题

1、民间说唱有什么特征?

2、桂北有哪些出名的民间说唱?

你家乡是否有说唱文学?

第十五章民间小戏

第一节民间小戏的概念和形成途径

民间小戏,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演出的一种有歌有舞、有唱有白、的故事情节、舞台表演的小型综合艺术。

综观我国民间小戏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以把这的形成分成以下几种途径。

一、由民间歌舞发展成戏剧

二、由民间说唱发展成戏剧

三、从民间宗教活动中形成戏剧

第二节 民间小戏的艺术特征

一、诙谐风趣、充满喜剧色彩

二、以小见大,从生活的小处去反映深广的社会内容

三、乡音土语,淳朴亲切

四、载歌载舞,以虚拟实

第三节民间小戏的主要内容

一、反映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趣事

二、反映爱情和家庭生活

三、反映阶级对立和斗争

第四节民间小戏的主要剧种

一、花鼓戏

二、采茶戏

三、秧歌戏

四、锡剧

五、二人转

六、少数民族戏剧

(一)白戏

(二)傣戏

(三)壮戏

(四)藏戏

(五)侗戏

(六)彝剧

(七)布依戏

(八)苗剧

思考题

1、你家乡有没有流行的民间小戏?

它的流行现状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