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节练习与实践
1.88g。
2.如①1952年冬天,伦敦的烟雾事件。
②1955年日本的四日市的空气污染事件。
③1952年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的污染事件。
④我国近年来福建、浙江沿海的赤潮事件。
3.如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出现,向人们提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消除大气污染物等课题。
用化学的方法对大气进行检测和污染防治,回收处理生产的大量垃圾,变废为宝等都是化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第二节练习与实践
1.C2.D3.D
第三节练习与实践
l.
(1)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沿略倾斜的试管缓缓倒人,瓶口紧靠试管口。
(2)根据试管的大小折叠纸槽,将药品放在纸槽上,水平送入试管中,竖起试管,抽出纸槽。
也可以用药匙代替纸槽。
(3)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l/3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先均匀预热,后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4)废液倒在废液缸中,废渣倒在指定的容器中,不能随意丢弃。
2.见P73表
3.猜想:
(1)铝能导电;
(2)铝能与氧气反应;
(3)铝能与食醋反应。
实验设计:
(1)将打磨好的铝片连接一节干电池和电珠;
(2)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片;
(3)将一小片铝片放人食醋中。
实验现象:
(1)电珠亮了;
(2)铝片表面光泽度下降,变白;
(3)现象不明显,若加热,则有少量的气泡产生。
结论:
(1)铝能导电:
(2)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铝,但没有像镁带与氧气反应那样剧烈;
(3)铝几乎不能与冷的食醋反应,加热则有少量气泡产生,不如镁带与食醋反应现象明显。
本章作业
1.C
2.A
3.A
4.不一定。
(1)固态二氧化碳受热升华变成气态二氧化碳,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
(2)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成氨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
5.物理性质有:
无色透明、具有特殊的气味,易挥发,易溶解碘等物质。
化学性质是:
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6.⑴变黑⑵上下浮动,像跳舞一样。
7.(略)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一节练习与实践
1.A
2.C
3.(略)
4.
(1)红磷的用量不同,所观察到的现象不同。
红磷不足:
进入瓶中液体的体积不到1/5;原因是红磷没有将瓶中的氧气耗尽。
红磷过量:
瓶中进入液体的体积大约为1/5;红磷将瓶中的氧气耗尽了。
(2)(略)
5.氮气,78%;氧气,2l%。
3.36。
6.水蒸气;红磷燃烧消耗了瓶中的氧气,导致瓶中气压减小;高山上氧气含量较低,携带氧气瓶可补充供呼吸的氧气。
7.氮气能使书画与氧气隔绝,使之不易被氧化,且氮气不支持呼吸,能防止书画被虫蛀蚀,从而保存更久。
8.如空气由氮气、氧气等组成。
9.(略)
第二节练习与实践
l.D2.B
3.木条复燃。
剩余的l/5大部分是液氧,汽化成氧气,支持燃烧。
4.
(1)木炭+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C)(O2) (CO2)
(2)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P)(02) (P2O5)
(3)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Fe)(02) (Fe3O4)
5.排尽空气防止水倒吸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6.;略
第三节练习与实践
1.(略)
2.
(1)①、②;.
(2)③、④;
(3)①、②、③、④。
3.蜡烛熄灭。
碳酸钠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灭火。
4.
(1)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
(2)木炭+氧气点燃二氧化碳(化合反应)
(3)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4)氧化钙+水→氢氧化钙(化合反应)
5.水草能发生光合作用而产生氧气,供鱼呼吸。
6.向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7.氧气通过呼吸作用变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变为氧气。
第四节练习与实践
l.A
2.D
3.D
4.被点燃;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
1;水通电氢气+氧气。
5.方法一:
分别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有丰富泡沫的是蒸馏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方法二:
分别取样,蒸干,有固体物质残留的是硬水,没有固体物质残留的是水。
6.滤纸;活性炭、棉花。
(1)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净化水;玻璃棒;引流。
(2)不是。
河水中还溶解了其他的物质,不能通过沉降、过滤除去。
7.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本章作业
1.
(1)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
(2)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
(3)水通电氢气+氧气(分解反应)
(4)二氧化碳+水→碳酸(化合反应)
2.⑴×
(2)√(3)√(4)√
3.
(1)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Ca(OH)2C02 CaC03H2O
(2)防止食品与氧气接触发生缓慢氧化反应而使食品变质。
4.先用燃着的木条验出
5.收集两瓶气体:
一瓶是空气,另一瓶是呼出的气体。
分别在两瓶气体中滴入相同量的澄清石灰水(尽量保持滴速一致),瓶中液体首先出现浑浊的,说明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稍后出现浑浊的,说明二氧化碳的含量较低。
6.
(1)将与容器连接的导管口伸入水中,用手掌捂住容器壁或用酒精灯轻微加热,若导管口有较多气泡逸出,并待容器冷却后导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则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或者用止水夹夹住导管口,向容器中加水,漏斗中的水面如不下降.则说明该容器的气密件良好。
(2)橡皮塞与试剂瓶接口处。
(3)在连接部位涂上肥皂水检查。
7.(略)
8.
(1)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2)提供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
(3)小于。
(4)带火星的木条。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练习与实践
1.B
2.
(1)构成红墨水的微粒不断地运动,分散到整杯水中去了,使整杯水变红。
(2)构成砂糖的微粒不断运动,分散到水中去了。
(3)空气中的微粒之间存在空隙,加压时微粒之间的距离减小,总体积即变小。
3.产生香味的梅花的花粉微粒不断地运动,所以尽管离得比较远,却有“暗香来”。
4.
(1)温度升高,白糖的微粒、水分子的运动会加快,分散得快,在水中溶解得快。
(2)温度升高,气体中的微粒运动加快,体积膨胀。
若装置不漏气,则气体会从导管口逸出而产生气泡。
5.
(1)化学变化。
生成了新物质氯化铵晶体。
(2)物理性质:
易挥发。
化学性质:
能与浓氨水反应。
(3)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氨水中的氨分子和浓盐酸中的氯化氢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它们相遇便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氯化铵晶体,看上去像白烟。
6.湿衣服在太阳下干的快等。
第二节练习与实践
1.
(1)√
(2)×(3)√
2.C
3.D
4.因为原子内包含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它们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5.氢、氧,氢、氧,氢、氧。
6.71,142,158,74。
7.6.02×1023/18×20=1.67×1021(个)
1.67×1021/(4×365×24×60×60)=1.33×1013年
8.2.657×10-26/1.993×10-26/12=16
描述原子的质量变得直观和简单。
9.主要说明: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第三节练习与实践
1.0,Si,铁,Al,钠,钙,H,钾,Ag,Mg,铜。
2.氮,N;氧,O;铝,A1;氧,0;氢,H;氦,He。
3.空气;二氧化碳、氧化镁、水;高锰酸钾、碳酸氢铵;氧气、空气;碳酸氢铵。
4.H20、H2、02;H、O;H+、O2-元素种类、原子种类;核外电子数。
5.Co是钴元素。
6.C、H。
7.(略)
8.在左下
第四节练习与实践
1.氧原子;氧分子;钠离子;二氧化碳分子。
2.(略)
3.ZnS。
4.(NH4)2S04。
5CaO+H20→Ca(OH)2。
6.CH4中ω(C)=75%;
C2H2中ω(C)=92.3%;
乙炔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高。
7.
(1)各元素质量比N:
H:
0=7:
1:
12。
(2)35g。
(3)35/N%=35/(28/132)=165g。
本章作业
1.C2.D3.A
4.Cu;Mg2+;I;OH;S02。
5Na20;MgO;N02;P205
6.
(1)混合物。
(2)(0.11g/100)×486=0.53g。
(3)0.53/500=O.11%。
7.3,38,318。
8.氢气、铜是单质,干冰、氧化铝、氨气是化合物。
9.
(1)40。
(2)钙。
10.22g。
11.NxO5。
12.500/480=1.04
500/2400=0.208
1.04×14/79=0.184
0.208×28/60=0.097
0.184>0.097选碳酸氢铵
第四章燃烧燃料
第一节练习与实践
1.房间要注意通风。
2.汽油、鞭炮等。
3.室内发生火灾时,如果打开门窗,会使空气流通,造成火势加大。
这时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主要作用是防止烟尘进入鼻子和嘴,起过滤作用。
4.这种变化的优点是:
打一些小孔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得更完全,节约能源。
5.获取的能量多,污染少。
充足的氧气。
6.有铁钉的鞋子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或火花),可能导致化工厂的可燃物发生爆炸。
第二节练习与实践
1.
(1)2H2+02点燃2H20。
(2)2Mg+02点燃2MgO。
(3)CaC03+2HCl=CaCl2+H20+C02↑。
(4)Cu2(OH)2C03加热2CuO+H20+C02↑。
(5)2C2H2+502点燃4C02+2H20。
2.
(1)<;
(2)>;(3)<。
3.0.3g。
4.C、H。
5.2H20通电H2↑+O2↑。
从该化学方程式中可获得如下信息:
(1)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每2个水分子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3)每36份质量的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6.解:
设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X。
C+02点燃CO2
1232
6X
12/32=6/x
x=16g
7.252.6kg747.4kg
8.解:
令m(Mg)=m(Zn)=m
设锌和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a、b。
Zn+H2SO4=ZnS04+H2↑
652
m a
a=2m/65
Mg+H2SO4=MgS04+H2↑
242
m b
b=2m/24
a/b=(2m/65)/(2m/24)=24/56
9.不可能。
水中无碳元素。
10
(1)浓硫酸滴到纸张上,纸张炭化变黑,说明纸张中含有碳元素。
(2)点燃一张纸,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后,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出现浑浊,说明纸中含有碳元素。
第三节练习与实践
1.A2C
3.
(1)2C0+02点燃2CO2;
2H2+02点燃2H20;
CH4+202点燃H20+C02。
(2)5.7g;80g;40g。
氖气;一氧化碳。
4.污染物主要有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和粉尘。
5.解:
因为100g废气中含有1.6g二氧化硫,所以1000g废气中含有16g二氧化硫。
设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x。
2CaC03+2S02+02=2CaS04+2C02
200128
x·80%16
200/x·80%=128/16
x=31.25g
答:
略
6.(略)
7.(略)
本章作业
1.D2.C
3.
(1)CaO+H20=Ca(OH)2,化合反应。
(2)3Fe+202点燃Fe304,化合反应。
(3)CO2+Ca(OH)2=CaC03↓+H20。
(4)2H202MnO22H20+02↑,分解反应。
(5)H2+CuO=Cu+H20。
4.2Mg+C02点燃2MgO+C。
5.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充分。
6.
(1)280kg
(2)81g
7.
(1)第四次。
(2)(2-0.3)/2×100%=85%。
(3)18.7t
8.不严密。
原因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溶液到空气中,因此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可以采用锥形瓶替代烧杯并密封锥形瓶,完成两溶液的混合反应。
9.(略)
第五章金属与矿物
第一节练习与实践
1.C2D3.C4.B
5.
(1)导电。
(2)导热。
(3)高熔点、导电。
(4)延展。
6.铜;银;水银(汞)。
7.
(1)①Fe+CuS04=FeS04+Cu;
②Fe+H2SO4=FeS04+H2↑。
(2)2除人完全
(3)用磁铁
第二节练习与实践
1.⑴-c⑵-a⑶-d⑷-b
2.C3.D4.B
5.大,熔点。
6.
(1)C+02高温C02;
(2)C02+C高温2CO;
(3)3C0+Fe203高温2Fe+3C02。
7.
(1)×;
(2)×;(3)×;(4)×。
8.解:
设钢样中含碳的质量为x。
C+02点燃C02
1244
x0.11
x=0.03g
0.03/6×100%=0.5%
因为钢中碳的含量为0.03%~2%,所以该样品已达到钢的要求。
第三节练习与实践
1
(1)Fe+H2S04=FeS04+H2↑。
(2)Zn+CuS04=ZnSO4+Cu。
(3)4Al+302=2Al203,
2.A3.D4.A
5.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形成一层致密而又结实的膜覆盖在铝的
表面,防止铝继续与氧气反应,从而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而铁制品没有。
6.①2Cu+O2=CuO;
②CuO+H2S04(稀)=CuSO4+H20;
③Fe+CuS04=FeS04+Cu
第四节练习与实践
1.
(1)CaCO3高温CaO+C02↑;
(2)CaO+H20=Ca(OH)2;
(3)Ca(OH)2+C02=CaC03↓+H20。
2.Na2C03+2HCl=2NaCl+H20+C02↑,
3.B
4.C
5B
6.建筑材料等。
7.CO2质量=pV=(4×125×10-3)L×2g·L-1=lg
大理石2.84g
8.
(1)CaO,CaC03高温CaO+C02↑。
(2)
方法和步骤实验现实分析和有关化学方程式
1.用小刀在石片表面刮下一些粉末,放入小烧杯中2.在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滴加无色酚酞试液2.溶液变红溶液呈碱性,说明石片中含有CaO,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 CaO+H20=Ca(OH)2
本章作业
1.CaC03,Ca(OH)2+C02=CaCO3↓+H20.
CaC03+2HCl=CaCl2+H20+CO2↑。
2.
(1)铁与水和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满足了铁生锈的两个条件。
(2)Fe+CuS04=FeS04+Cu,置换反应
3.3C+2Fe203高温2Fe+3C02(置换反应),3CO+Fe203高温Fe+3C02。
4.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碳酸钙看上去像是硬硬的石头,经烈火焚烧,放出二氧化碳,变成块状、雪白、疏松的生石灰(氧化钙)。
生石灰一碰到水,立即跟水剧烈反应,体积急剧膨胀并“粉身碎骨”,放出大量的热,变成粉状的熟石灰——氢氧化钙。
5.用少许白醋加入水壶中,放置一会儿,再用大量的水冲洗。
因为CaCO3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
6.
(1)A:
CaC03,B:
CaO,C:
C02,D:
Ca(OH)2。
(2)①CaC03高温CaO+CO2↑;
②CaO+H20=Ca(OH)2
③Ca(OH)2+C02=CaC03↓+H2O。
7.用磁铁和水。
利用磁性和密度。
8.67.5%
9.39.7t
10.不可能含有金(Au)元素。
化学反应中,元素、原子的种类不变。
11.可以涂漆、镀锌和不锈钢进行比较。
12.(略)
第6章溶解现象
第一节练习与实践答案
1.酒精、碱面(碳酸钠)、硝酸钾。
2.
(1)×
(2)√(3)√(4)×(5)×
3.B。
4.碱面(碳酸钠)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Na+、CO32-等),所以能导电;酒精溶于水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只存在酒精分子),所以不导电。
5.
(1)将蔗糖研成细小的颗粒;
(2)边搅拌(或振荡)边溶解;(3)适当加热。
6.血液、尿液等都属于溶液。
7.方案一:
分别向试样中滴加B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的为稀H2S04,无现象的为水。
方案二:
利用pH试纸或紫色石蕊试液鉴别。
8.有明显分层现象:
白醋在下层,食用油在上层。
加入洗洁精、振荡,形成半透明的乳浊液。
第二节练习与实践答案
1.BCAD
2.
(1)×
(2)×(3)×
3.15kg食盐,85kg水。
4.161.92g。
5.200,184。
计算一称量一溶解;天平(包含砝码)、玻璃棒、烧杯、量筒。
6.氯化氢,水,37%,590,218.3,371.7。
7.能。
将完全反应后的剩余固体溶于足量的水中,搅拌、过滤,得滤渣,清洗、烘干即可。
8.情景1:
①计算,水为:
15/15%-15=85g=85ml②量取,用100ml量筒量取85ml水③溶解(其他略)。
情景2:
①计算,溶质200g×5%=10g;溶剂200-10-190g②称量,③溶解(其它略)。
第三节练习与实践答案
1、
(1)×
(2)×(3)√
2、B3、AB4、D5、20%26.5%饱和
6、
(1)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降温结晶
(2)食盐蒸发结晶(3)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7、降温
8、向混合物加入热水,使其恰好溶解形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然后降温硝酸钾便结晶析出。
本章作业答案
1.
(1)×
(2)×(3)×(4)√
2.C3.D4.C5.A6.D
7.
(1)25.42,80.27。
(2)50,100;
(3)将水沿玻璃棒缓缓注入浓盐酸中,搅拌均匀。
8.
(1)海水晒盐,使水分蒸发,即溶剂量减少,食盐在水中渐渐趋于饱和而析出。
(2)溶解后过滤,蒸发。
(3)2g食盐,98g水。
实验步骤:
称取2克食盐,量取98ml水,混合溶解。
(4)①滴加AgNO3溶液;②蒸发等。
(5)225g。
(6)不可行,因为NaCl溶解度变化受温度的影响很小,降温并不能看到食盐大量析出。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一节练习与实践答案
1、
(1)√
(2)×(3)×(4)×
2、A3、A4、碱性大于5、B6、根据酸雨主要由SO2造成提出防治措施。
第二节练习与实践答案
1、D2、B3、B4、Ca(OH)2+CuSO4=Cu(OH)2↓+CaSO4
5、CaCO3+2HNO3=Ca(NO3)2+H2O+CO2↑
6、生成了不溶于水的坚硬的碳酸钙。
7、不能,因为铝能与盐酸反应。
6HCl+2Al=2AlCl3+3H2↑
8.13g。
9.思路:
设计对比实验。
溶液
氯化钠溶液
稀盐酸
存在微粒
Na+、Cl-、水分子
H+、C1-、水分子
滴加紫色石蕊后的现象
溶液显紫色
溶液显红色
结论
是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第三节练习与实践答案
1.B2.A3.B
4.
(1)Ca(OH)2+2HCl=CaCl2+2H2O;
(2)CaCO3+2HCl=CaCl2+H2O+CO2↑。
5.pH随加入NaOH溶液量的增加而增大;pH=7;pH越来越大(>7),NaOH过量,溶液呈碱性。
6.
(1)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CuSO4溶液,过滤即可:
CuSO4+Zn=Cu+ZnSO4。
(2)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即可:
Zn+2HCl=ZnCl2+H2↑。
7.40g,2kg.
8.先升后降(图略)
原因:
盐酸NaOH溶液反应放出热量,当加入l0ml盐酸时,放出热量最多;加入盐酸的量在2ml~10ml之间,与NaOH反应的盐酸量增加,导致放热增多;加入盐酸的量在10ml~20ml之间,盐酸过量,起冷却作用,使温度下降。
第7章第四节练习与实践答案
1.D。
2.NaCl;CuSO4;Na2CO3。
3CaCO3=CaO+C02↑CaO+K2CO+H2O=2KOH+CaCO3↓
4.说明碱过量了。
5
(1)取少量露置的氧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氧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Na2CO3+2HCl=2NaCl+H2O+CO2↑
(2)在溶液中滴加Ca(OH)2溶液至无沉淀生成时,说明杂质恰好除去,再过滤。
Ca(OH)2+Na2CO3=CaCO3↓+2NaOH
6.方法一:
尝一下,有咸味的是NaCl,略带涩味的是Na2CO3;方法二:
分别取少量样品溶解,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的是Na2CO3,无现象的是NaCl;
方法三:
分别取少量样品溶解,滴加C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无现象的是NaCl。
7.CO(NH2)2,NH4HCO3,4.67kg。
8、9略
本章作业
1、
(1)√
(2)√(3)×
2.D3.B4D
5.酸:
HNO3、H3PO4H2CO3;
碱:
KOH、Mg(OH)2;
盐:
KNO3、AgNO3、BaSO4、FcCl2、MgCO3。
6.C
7.
(1)Fe2O3+3H2SO4=Fe2(SO4)3+3H2O。
(2)Ca(OH)2+Na2CO3==CaCO3↓+2NaOH
(3)H2SO4+Cu(OH)2=CuSO4+2H2O。
8、
物质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浓硫酸
增加
不变
增加
减小
浓盐酸
减小
减小
不变
减小
9.
(1)④;
(2)③。
10.取五种试样溶液,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现象分三类:
①仍为紫色,则原溶液为食盐溶液;②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有两种溶液,另取这两种试样,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现象的,原溶液为稀盐酸;③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有两种溶液,另取这两种试样,滴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溶液为澄清石灰水,无现象的,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11.
(1)80%;
(2)14%。
12.816L·s-1
l3、
(1)碳酸钙;
(2)浓盐酸与蛋壳成分碳酸钙发牛反应,生成的气泡吸附在蛋壳表面,使体积增大,鸡蛋所受到的浮力增人,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就上浮;当大量气泡逸出脱离蛋壳,鸡蛋所受到的浮力减小,当浮力小于重力时则鸡蛋就下沉,如此反复。
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物
练习与实践1答案
1、A2、C
3、C2H6O:
46;C2H4O2:
60
4、C、H、Cl
5.是。
练习与实践2答案
1.C2.D3.B4.A5.略6.饭粒、面团、马铃薯片或红薯片、花生米物质中含有淀粉。
练习与实践3答案
1.B2.C3.B
4.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
牛奶、鸡蛋、鱼肉等。
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有:
牛奶、花生、蔬菜、水果等。
5.尽量不破坏其营养成分---不煎不炸;炒的时间不宜过长;能生吃的菜,尽可能凉拌生吃等等
6.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打死细菌。
本章作业答案
1.
(1)×,组成中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
(2)×,糖类物质不一定都有甜味.
(3)√(4)√
2.D3.D4.C
5.甲醛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