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地图部分综合练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34163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地图部分综合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球地图部分综合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球地图部分综合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球地图部分综合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球地图部分综合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球地图部分综合练习题.docx

《地球地图部分综合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地图部分综合练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球地图部分综合练习题.docx

地球地图部分综合练习题

第一章 检测试题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测控导航

考点

题号

地球与地图

1、2、7、8、9、26

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4、5、6、10、11、12、13、14、2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5、16、17、18、19、20、22、23、24、25、27、2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对应学生用书第337~339页)

  (2013射洪中学检测)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选项图中的(  )

2.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的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1.A 2.D 第1题,根据a—b剖面线起点海拔为300~400米,终点海拔为300~400米,最高点海拔为700~800米,最低点海拔为200~300米,结合沿线地形类型判断地形剖面图为A。

第2题,瞭望塔应该选址在该区域最高点,周围视野阻挡物少,瞭望范围广的地点。

  (2013成都模拟)“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

21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人类的美好愿望终将变为现实。

据此回答3~4题:

3.月球的表面形态留给人类深刻印象。

下列因素中,影响月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的能量B.地球的引力

C.陨石的撞击D.太阳风的侵袭

4.月球和地球距太阳的距离差别不大,但表面环境迥然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二者的(  )

A.质量差异B.形状差异

C.自转差异D.公转差异

解析:

3.C 4.A 第3题,因没有大气层的保护,陨石可直接撞击月球,故月球表面多陨石坑。

第4题,地球与月球的最大差异就是地球的质量比月球大,吸引了适量的大气,形成大气层,故A项正确。

  (2012宣城二模)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如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

读图,回答5~6题:

5.据图中信息判断(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少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6.影响乙地等值线向东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季风

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

解析:

5.B 6.A 本题组解题的切入点是理解云量的影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对等值线图的综合判读能力。

第5题,图中信息表明,甲处等值线数值较乙处小,即甲处的云量较少,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应多;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与云量呈负相关,甲的云量少,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与云量呈正相关,乙地的云量少于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也应小于丙地;丙与丁相比,等值线分布较稀疏,即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小于丁地,故B选项正确。

第6题,乙处等值线向东(数值较小)弯曲,说明弯曲地区的云量比当地多,即该地区云量较多;结合图示信息,可以确定乙地为我国天山地区,受地形影响,水汽自西向东深入,故A选项正确。

  (2013广安模拟)读图,回答7~9题:

7.该地所属地形单元是(  )

A.两广丘陵B.太湖平原

C.武夷山脉D.江南丘陵

8.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到乙地的直线距离约为111千米

B.当稻谷成熟时,甲处的观察者不能看到乙地梯田里的稻穗

C.如果天气晴好,国庆节时乙处观察者能看见旭日从甲处冉冉升起

D.甲、乙两地的年降水量,因两地位于不同的坡面而有较大差异

9.如果丙地有一密封好的废弃空饮料瓶,当下大雨时,该空瓶最有可能漂移到(  )

A.丁B.戊C.己D.庚

解析:

7.D 8.B 9.A 第7题,根据等高线可知,该地海拔在180米以下,地面有起伏但较为和缓,应为丘陵,结合经纬度判断为江南丘陵。

第8题,利用经纬网估算甲到乙的直线距离可知A项错误;甲地观察乙地的视线受乙处东南部的高地阻挡,观察不到乙地;国庆节期间,乙地虽日出东南方向,但因视线受阻,不会看到旭日从甲处升起;甲、乙两地均位于背风坡,故年降水量差异不是因为坡向所致。

第9题,根据等高线判断丙到丁处有一谷地,故空瓶可漂移到丁处。

  (2012吉林调研)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

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

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誉为“绿色聚宝盆”。

据此回答10~11题:

10.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

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

11.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D.地球内部

解析:

10.A 11.A 第10题,浅层地能主要存在于地表数百米内,在地壳厚度范围内。

第11题,浅层地能埋藏浅,主要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少量来自地球内部。

  (2012厦门期末)如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12~14题:

12.下列四地中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3.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B.天气状况

C.昼夜长短D.海拔

1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四地中最适合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12.A 13.C 14.B 第12题,由图中等值线的分布及等值线图的判读原理可推导出,①地冬季日照时数为700h,夏季日照时数为(900h,1000h),冬、夏季日照时数差为(200h,300h)。

同理计算出②、③、④地的日照时数差分别为(100h,200h)、(0h,100h)、100h,因此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①地。

第13题,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上,西部全年多晴朗天气,冬、夏季日照时数的差异主要在于昼夜长短的差异。

第14题,图中四地中不论冬季还是夏季,以①地的太阳辐射量最丰富,其次是②地,但太阳能电站的建设应靠近消费区,相对①地来说,②地比较靠近省级行政中心,因此最适合建太阳能电站的是②地。

  (2013成都模拟)2012年7月22日至8月16日,我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成功穿越北极东北航道后,抵达冰岛进行正式访问,成为我国航海史上第一艘沿东北航道穿越北冰洋边缘海域的船舶。

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大约变化在20°N~14°N。

读图,回答15~17题:

15.冬季,64°N海域表层水温(  )

A.格陵兰岛西岸高于东岸

B.亚欧大陆东岸高于北美大陆西岸

C.亚欧大陆东岸高于西岸

D.北美大陆东岸高于亚欧大陆西岸

16.在“雪龙”号穿越东北航道期间(  )

A.“雪龙”号始终处于极昼

B.成都(30.6°N,104°E)的日落时刻逐日提早

C.万象(18°N,103°E)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D.班加罗尔(13°N,77.5°E)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17.如果“雪龙”号抵达冰岛时,正好是北京时间8月16日19时,则此时晨昏线与正好出现极夜现象纬线的交点是(  )

A.76°N,165°WB.76°N,15°E

C.76°S,165°WD.76°S,15°E

解析:

15.A 16.B 17.D 第15题,结合图中冬季北冰洋封冻线判断即可。

第16题,据时间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结合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化可知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的范围由70°N及其以北地区缩小到76°N及其以北地区,故A项错误;成都昼长时间逐日变短,故日落时刻逐日提早;万象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班加罗尔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第17题,当北京时间8月16日19时时,晨昏线与正好出现极夜现象纬线的交点大致位于76°S,且地方时为12时,经计算可知该交点的经度为15°E,故D项正确。

  

如图中,OA为经线,OB为晨昏线,OC为0°纬线,O为以上三线的交点,∠α=75°。

读图,回答18~19题:

18.若OB为昏线,此时(  )

A.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

B.75°S以南出现极昼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D.南半球白昼逐渐增长

19.若OB为晨线,且∠α逐渐变小,则(  )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B.北极附近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北京日落时间逐日提前

解析:

18.B 19.A 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由题目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15°(90°-75°=15°)。

第18题,若OB为昏线,则北半球昼短夜长,表明太阳直射点在15°S纬线上,75°N以北地区出现极夜,75°S以南地区出现极昼,但由于此时不能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也就不能确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

第19题,若OB为晨线,且∠α逐渐变小,则表明太阳直射点在15°N纬线并向北移动,此时地球正向远日点方向运动,公转速度逐渐减慢,此时北极附近正出现极昼,上海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北京白昼逐渐增长,日落时间逐渐推迟。

  (2013雅安中学月考)观察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虚线圆圈表示极圈,晨昏线此刻正好与该虚线圆圈相切,相邻经线间经度差相同。

读图,回答20~21题:

20.对于①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一天昼长24小时

B.此刻地方时为正午12时

C.太阳即将在1小时后升起

D.经度为150°E

21.若虚线圆圈为70°,其他条件不变,则(  )

A北半球夏半年时间增长

B.长江汛期缩短

C.香港(纬度在22.9°至22.37°之间)将属于温带范围

D.南半球的寒带范围扩大,北半球的热带范围缩小

解析:

20.B 21.C 第20题,60°E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且60°E与①点经度相差90°,即相差6小时,结合昼夜状况判断①点地方时为12时;①点刚好出现极夜现象,昼长为0小时,故A、C项错误;因不能确定南北极点,故①点经度可能为150°E,也可能为30°W。

第21题,若虚线圆圈为极圈且数值为70°,则回归线纬度为20°,香港将属于温带范围;因公转周期不变,北半球夏半年时间及长江汛期不变;不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寒带和热带范围均缩小。

(2013南充模拟)如图是某极地俯视图,弧abc是晨昏线,该日由a地到b地白昼逐渐增长。

读图,回答22~23题:

22.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d附近的昼长可能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B.6小时后,e地正值日落

C.此时f地昼短夜长

D.a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

23.若图中各点处于同一日期,则此刻北京时间是(  )

A.8:

00B.20:

00

C.20:

16D.8:

16

解析:

22.A 23.B 第22题,根据题意可知b点所在纬线出现极昼现象,d附近昼长为24小时,达一年中最大值;因不能确定极点为南极点还是北极点,故6小时后,e地可能正值日出,也可能正值日落;f地位于赤道,终年昼夜平分;a地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并非一天中最大值。

第23题,若图中各点处于同一日期,则180°地方时为0时,计算可知北京时间为20:

00。

  

(2013吉林期末)如图赤道上P点与经线上Q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P点位于O点以西,弧OP与OQ相等。

读图,回答24~25题:

24.此时(  )

A.P地为正午

B.Q地昼长小于P地

C.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D.太阳直射点将北移

25.当P地位于O地最西时,P地经度为(  )

A.153°EB.26°52'W

C.3°26'WD.176°26'E

解析:

24.C 25.B 第24题,因P点与经线上Q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故太阳直射点位于P、Q之间且与P、Q两点的纬度差相等,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A、D项正确与否不能确定;Q地昼长大于P地;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第25题,根据题意,当北半球冬至日时,P地位于O地最西,此时O地与P地经度差为46°52',计算可知P地经度为26°52'W。

二、综合题(共50分)(对应学生用书第339~340页)

26.(2012临沂期中)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某同学对该区域考察后发现B地植被长势比A地好,试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2)简要分析图示区域水能开发的优势自然条件。

(3)简析水利枢纽坝址选建在P处的原因。

(4)该地区黄铜矿资源较为丰富,但当地政府始终限制该资源的开采冶炼,简要分析其原因。

解析:

(1)题,从水分、光照、土壤等方面分析。

(2)题,水能资源的大小取决于水量和落差,结合图示区域的气候和地形分析作答。

第(3)题,坝址一般选建在峡谷处,且上游要有一定的集水区域,以增加库容量。

第(4)题,黄铜矿的开采会破坏地表及上覆植被,该区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形为低山丘陵,极易引发水土流失,黄铜矿的开采和冶炼还会造成大气和水体污染。

答案:

(1)B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A地;B地位于阳坡,光照条件好;B地坡度缓于A地,土层厚于A地。

(6分)

(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落差较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水量丰富;水能蕴藏量大。

(6分)

(3)位于峡谷,建坝工程量小;上游小盆地利于蓄水,集水区域较广。

(4分)

(4)保护水源、河流及大气环境不被污染;保护植被和地表结构不被破坏,以减少水土流失。

(4分)

27.读“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在图示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最长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D.珠峰雪线的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值

(2)图中    点表示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地球从A点运行到C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  

 。

 

(3)当地球从C点运行到F点时,北京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

 

解析:

(1)题,据图可以判断出地球位于A位置时为夏至日,位于C位置时为秋分日,位于D位置时为冬至日,位于F位置时为春分日。

地球位于D位置时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巴西高原草木葱茏,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低、影子最长,纽约的白昼最短,珠峰雪线的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低值。

(2)题,远日点为7月初,据图可确定为B点;地球从A点运行到C点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第(3)题,当地球从C点运行到F点时,其中D点为冬至日,北京此时昼最短、夜最长,据此可确定地球从C点运行到F点时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答案:

(1)C(2分)

(2)B 先逐渐变慢,到B点时公转速度最慢,再逐渐加快(6分)

(3)地球从C点到D点的过程中,北京昼渐短、夜渐长;到D点时,昼最短、夜最长;从D点到F点的过程中,昼渐长、夜渐短(6分)

28.如图所示,此时

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某人正在距离B地正南方2775km的某地肉眼观测北极星,观测到的北极星仰角为48°。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纬度),    (经度)。

 

(2)A地此日昼长约为    小时,日出时间是    (地方时)。

 

(3)此日西安(约34°N)某楼上的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角度调整为    度时能获得最大的热量。

 

(4)有一架飞机从A点飞往C点,先往    方向再往    方向飞行距离最短。

 

解析:

(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为北半球且

以下为夜半球,B地的纬度=48°+(2775÷111)°=73°N。

故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17°N,80°W)。

(2)题,根据B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且A、B两点所在经线的经度差为60°,可知A地此日昼长约为16小时,日出时间的地方时为4时。

第(3)题,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角度调整为与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时可获得最大热量。

第(4)题,根据经过A、C两点的大圆劣弧判断即可。

答案:

(1)17°N 80°W(6分)

(2)16 4时(4分)

(3)17(2分)

(4)东北 东南(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