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人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3213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名人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名人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名人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名人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名人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名人Word下载.docx

《安徽名人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名人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名人Word下载.docx

团结梨园,领袖群英,融徽、昆、弋诸腔之优长,兼容并蓄;

完成徽调、汉调的合流,促成京剧的诞生,成为京剧开山鼻祖,最重要的奠基人和创始人。

管仲(前723~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号敬,颍上人。

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

出身贫寒,与鲍叔牙是至交。

被齐桓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

他治齐40年,对内政、经济、军事都进行全面改革,制定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略。

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论点,把礼、义、廉、耻看做国之四维,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

著有《管子》一书。

老子生卒年不详。

名耳,字伯阳,谥号聃。

生活于春秋后期,楚国相县曲仁里人(今涡阳人,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史(为管理藏书的史官)。

后辞官返里,修《道德经》,提出无为、公平、简政、反战的政治主张。

由于他学识渊博,孔子曾向他问礼。

后老子周游至函谷关,关令尹喜留其著书,遂著《道德经》上下篇,其后不知所终。

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世称庄子,蒙城人。

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根据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学说,主张“任天然,去人为”。

其哲学思想对玄学、佛学、理学影响极大。

所著文章,尤其是寓言,内容丰富,气势磅礴,笔锋犀利,寓意深刻,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唐玄宗赐号为“南华真人”。

其著作《庄子》亦称《南华真经》。

庄子还是杰出的散文家,名著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

范增(前277~前204)秦末居巢(今巢湖市人)。

秦末农民战争时,他劝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

秦军围攻巨鹿时,楚怀王派宋义、项羽等救赵,以他为末将。

后归属项羽,成为其主要谋士,封历阳侯,尊为亚父。

他屡劝项羽杀刘邦,项羽不听。

后项羽中刘邦反间计,削弱其权力,他愤而离去,死于归途。

张良(?

~前186)字子房,传为汉初城父(今亳州市东南)人。

原为韩国贵族。

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博浪沙(在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

秦末农民战争中,率部投奔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为韩司徒。

后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

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都为刘邦所采纳。

汉朝建立,封留侯。

华佗(?

~208)字元化,沛国谯(今亳州市)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时人尊为“神医”。

自幼好学,通晓五经,尤精医学。

一生行医,足迹遍及今豫、皖、苏、鲁,发明中药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比西方早1600多年。

其重视预防疾病,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又模仿虎、鹿、熊、猿、鸟动作与姿态,创造“五禽之戏”。

功法流传后世,形成内容丰富、分支繁多之“导引学派”。

曹操患头风症,多次请其治病,每治皆愈,但难根除,便强留做侍医,华佗拒不从,遂为所杀。

曹操、曹丕、曹植曹氏父子,建安文学的代表。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三国时沛国谯(今亳州市)人。

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少时机警,有权术,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20岁举荐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都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以骑都尉参与镇压,迁为济南相。

不久,占据兖州,诱降青州黄巾军,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

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都许县(今河南许县东),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

从此曹操大权在握,号令四方,灭吕布,破袁绍,征乌桓,统一了中国北方。

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今湖北蒲圻县境内),遂同孙、刘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建安二十一年进位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曹操被追尊为武帝。

曹操重用人才,抑制豪强,加强集权,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精通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摘要》等。

善诗歌,与其子曹丕、曹植皆为先秦文学之后又一个辉煌期——建安文学时期。

曹操的遗著有《魏武帝集》。

曹丕(187~226),字子桓,即魏文帝。

曹操次子。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

二十二年立为太子。

曹操死,嗣位为丞相、魏王,旋代汉称帝,国号魏,都洛阳。

在位期间,效法汉文帝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政策,制订“九品中正法”,使世族门阀统治开始确立。

好文学,为当时文坛领袖。

其诗“燕歌行”为现存最早一首七言诗。

所著《典论·

论文》为中国较早之文艺批评专著,现存诗歌约40首。

明人辑有《魏文帝集》。

曹植(192~232)字子建。

建安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少聪敏,颇得其父宠爱,几次欲立其为太子,因曹植清高孤傲、行为放任,饮酒无度,且违反禁规而招致曹操不满,遂绝立他为嗣之念。

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改为临淄侯。

曹丕即帝位后,曹植备受猜忌和迫害,屡被贬爵和改换封地。

曹丕几度欲杀曹植,据说曾逼曹植七步成诗,结果逼出了传世佳作《七步诗》。

年42忧郁而终。

其诗歌艺术性极高,于五言诗发展起极大推动作用。

今传《曹子建集》10卷。

周瑜(175~210)字公瑾,三国时庐江舒县(今舒城)人。

东吴名将。

出身士族。

少年时与孙策结为至交,后归孙策,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

曾协助孙策在江东创立孙吴政权,屡建战功,先后被授予中护军、江夏太守等职。

孙策死后,与张昭共同辅助孙权,任前部大都督。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军南下,他和鲁肃坚决主战,并亲率吴军与刘备联军大破曹操于赤壁。

孙权拜他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率军屯据江陵,后病死。

精音乐,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鲁肃(172~214)字子敬。

三国时临淮东城(今定远)人。

初率部属百余人跟随周瑜到江南,为孙权所敬重。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大军南下,严重威胁孙吴政权,他与周瑜坚决主战,并建议联合刘备协力抗曹,孙权采纳其建议,任赞军校尉,协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今湖北嘉鱼县境)。

周瑜死后,任奋武校尉,代领其兵。

他为人严格,生活节俭,治军有方,禁令必行,虽忙于军备,手不释卷,又善谈论,擅长文辞。

朱温(852~912)即梁太祖,五代梁王朝建立者,砀山县人。

唐乾符四年(877)参加黄巢起义。

黄巢建立大齐政权时,任同州防御使。

中和二年(822)叛变降唐,被任为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全忠。

次年,为宣武节度使。

中和四年与李克用父子进行长期混战。

首创在军士脸上刺字制度。

天祐四年(907),用禅让形式代唐称帝,改名晃,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

乾化二年(912)为其子朱友王圭所杀。

包拯(999~1062)字希仁,天圣进士,北宋庐州合肥人。

历任广东端州知郡事,西北转运使、江宁庐州知府,开封府尹,监察御史,大理寺评事,天章阁侍制,龙图阁学士,大学士,枢密副使等职。

死后谥为孝肃,人称包公。

他任开封府尹时,以廉洁著称,执法严峻,不畏权贵,时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开一代清官之风范。

遗著有《包孝肃奏议》10卷。

事迹长期流传民间,多作为小说、戏剧题材。

元杂剧有《陈州粜米》等剧目。

今合肥有包公祠、包公墓园。

方腊(?

~1121)北宋歙州(今歙县)人,后迁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

雇工出身。

方腊利用明教组织群众,于徽宗宣和二年(1120)秋发动起义,在漆园中誓师,指斥宋王朝的罪恶。

自号“圣公”,改元“永乐”。

以宣和二年十一月为永乐元年正月,正式建立农民政权。

以巾饰为标志,自红巾以上分六等,分兵出击。

起义军在箭门岭、息坑连战皆捷。

各地教徒纷纷响应,得杭州、歙州等6州52县,震动东南。

方腊拟划江而守,渐图进取,10年内推翻宋王朝。

徽宗派童贯率军15万前往镇压。

次年夏,方腊退至青溪帮源洞和梓桐洞,战败被俘,秋季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就义。

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和州(今和县)乌江人。

绍兴进士。

因廷试第一,居秦桧孙秦埙之上,登第后即上书为岳飞叫屈,秦桧指使党羽诬告张孝祥谋反,将其父子投入监狱,秦桧死后获释。

历任校书郎兼国史实录院校勘、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都督府参赞军事、抚州知州、建康留守等职。

其词风格豪迈。

在建康留守任上所作《六州歌头》,表现出要求恢复国家统一的激情,对南宋政权的苟且偷安予以强烈谴责,力主抗金的大臣张浚为之感动罢席。

有《于湖居士文集》,《全宋词》辑录其223首词。

刘福通(1320~1365)颍州(今界首)人。

元末红巾军首领。

曾参加韩山童领导的起义。

失败后,回乡组织起义军,以红巾军为号,占领颍州,攻克项城、朱皋、罗山、确山、汝宁、息州、光州、叶县地等,发展至十余万人。

至正十五年(1355),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到亳州,尊为小明王,国号宋,年号龙凤,自封枢密院平章,旋改任丞相。

次年,派李武、崔德攻陕西,又派毛贵攻山东。

腊月,元兵攻陷亳州,他护韩林儿移驻安丰。

龙凤三年(1357)夏,分兵三路北伐,率军攻克大名、曹、濮、卫辉等地,次年取汴梁,定为国都。

因力量分散,被元军击败,五年秋,汴梁失守,退守安丰。

后在张士诚军攻安丰时牺牲。

一说刘与韩林儿被朱元璋挟持至滁州,溺死于瓜州。

朱元璋(1328~1398)濠州钟离(今凤阳)人。

明朝开国皇帝。

又名兴宗,字国瑞。

死后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出身贫苦,少年时在皇觉寺为僧。

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韩林儿称帝时任左副元帅。

至正十六年攻占集庆(今南京),自称吴国公,废除元代苛政,命诸将屯田。

后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壮大军力。

至正二十四年击败陈友谅,改称吴王,至正二十六年发布文告咒骂红巾军为“妖”,杀韩林儿。

至正二十八年建都应天(今南京),定国号为明。

年号洪武。

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以后逐步统一全国。

他普查户口,丈量土地,均平赋役;

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并减轻对工匠的奴役;

抑制豪强贪吏,制订《大明律》,废中书省及左右丞相,加强皇权。

为强化统治地位,他大批杀戮建国功臣。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定远人。

明都指挥景通子。

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使。

幼倜傥负奇气,勤苦读书,通经史。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调浙江,任参将,抗倭寇。

在金华、义乌招募农民、矿工三千人,编练新军。

人称“戚家军”。

四十年,大破倭寇于台州。

次年援闽,捣破倭寇横屿老巢。

四十二年,再援福建,升总兵官。

后与俞大猷剿平广东倭寇,解除东南倭患。

隆庆七年(1567)召为神机营副将,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

浙兵三千到蓟,阵于郊外,适逢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

边军大骇,从此始知军令。

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防,蓟门晏然。

进左都督,加秩少保,移镇南粤。

逾二年,得请还登州。

卒谥武毅。

于练兵,治械,阵图等多有创见。

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

程大位(1533~1598)字汝思,号宾渠,休宁人。

早岁即善算数,壮年经商,60岁退休回乡。

明万历二十年(1592)在休宁率口自刊《直指算法统宗》17卷,是明代重要的一部以珠算为计算工具的数学书。

该书不仅详述了算盘的制度和用法,同时还记载了明代许多数学专家的传记。

此书流传很广,不仅风行国内,还传到日本、越南,后又传到欧洲。

在科技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诚如英国李约瑟所说:

“在明代数学家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程大位”,“在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以前,没有任何关于近代珠算算盘的完整叙述”,可谓集成计算的鼻祖。

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号浮丘,桐城人。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与杨涟同举进士,历任御史、左佥都御史。

任内在北方办理屯田,大修水利,提倡种稻,并提出“三因十四议”的具体做法。

天启四年(1624),杨涟劾魏忠贤,他参与其事,又亲劾魏忠贤32折罪。

但魏忠贤先发制人,捏造罪名将他们逮捕入狱,并指使其爪牙许显纯,对左、杨严刑拷打,摧残至死。

遇害后两年,魏忠贤的罪行得到清算,左光斗的冤案得到昭雪。

后追赠太子少保,谥“忠毅”,有《左忠毅公集》。

渐江(1610~1664)俗姓江,名韬。

字无智,号渐江。

释名弘仁。

歙县人。

新安画派创始人。

明亡离歙去武夷山,从建阳古航禅师为僧。

顺治十三年(1656)由闽返歙,住西干五明寺。

画从宋元各家入手,尤崇倪瓒画法。

画师古人,更师造化。

返歙后每岁必游黄山。

以“江南真山水为稿本”,曾作黄山真景50幅。

笔墨苍劲整洁,富有秀逸之气,给人以清新之感。

其《黄山松石图》亦伟俊有致,不落陈规。

所作《晓江风便图》写浦口景色,笔墨圆劲,兼用侧锋,是其晚年代表作。

除山水外,亦写梅花和双钩竹,与查示标、孙逸、汪之瑞并称“新安四大家”。

行书学颜真卿,楷书学倪云林,得其神韵,亦工诗,后人辑成《画偈集》148首。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别号浮山愚者、鹿起山人、极丸学人、泽园主人等,桐城人。

崇祯进士,任翰林院检讨。

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和文学家。

出身于书香世家,从小博览群书,智力超群,知音律,通文史,善诗能文。

20岁即著书言谈,其时疏注《尔雅》、撰成《通雅》初稿。

后考察自然现象,搜采农业、手工业、医学等先进技术,撰写成《地理小识》。

与陈贞慧、吴应箕、侯方域等参加“复社”活动,有“明季四公子”之称。

明崇祯十三年,选庶吉士,后授翰林检讨,结交德国传教士讨论天文、医学。

清兵下广东,出家为僧,法名弘治、药地、行远、无可、浮庐等。

清康熙十年(1671年)被清廷逮捕,放逐粤西,途中病卒于万安(今江西)惶恐滩。

著作甚丰,现存有28种之多。

著名的有《通雅》、《物理小识》、《东西均》、《药地炮庄》、《浮山集》等。

梅文鼎梅毂成祖孙数学家、天文学家。

梅文鼎(1633~1721)。

字定九,晚号勿庵,宣城人。

清初杰出的数学、天文学家。

幼时注意观察天象,后接触西方书籍。

康熙间进京,与著名学者顾祖禹、万斯同交游,以学识为康熙帝赏识。

曾系统考察古今中外历法,指出《明史》历志初稿谬误50余处;

又介绍欧洲数学,研究中西历算,对后世颇有影响。

所著历算书达80余种。

后人将其纂刻成29种,其孙梅成别为编次,更名梅氏丛书。

其中《古今历法通考》,为中国古代历学史的专著。

另有《梅氏历算全书》。

梅毂成(1681~1764),字玉汝,号循斋。

梅文鼎长孙。

康熙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历任江南道御史、光禄寺少卿、通政司参议、顺天府府丞、通政司右通政,刑部右侍郎、左都御史。

受家学熏陶,从小就跟祖父学习数学和历法。

精于天文、算学。

曾预修《明史.天文志》、《律历渊源》。

乾隆二十六年(1761)编成《梅氏丛书辑要》。

著有《增删算法统宗》、《赤水遗珍》、《操缦卮言》等。

张英张廷玉父子宰相。

张英(1637~1708),桐城人,字敦复、梦敦,号圃翁。

康熙进士。

康熙十六年(1677)入值南书房,一时制诰多出其手。

康熙二十八年擢工部尚书,充《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

康熙三十八年迁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著有《恒产琐言》、《聪训斋语》、《南巡扈从纪略》、《文端集》、《笃素堂诗文集》等。

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号研斋。

张英次子。

历任文渊阁、文华殿、保和殿大学士及户部、吏部尚书,军机大臣等。

世宗设军机处,规制多出其手。

后任《明史》监修总裁官。

前后历三朝,居官50年,处置军国大政不计其数,无声色玩好之嗜,性情淡泊。

著有《传经堂集》、《焚馀集》、《澄怀园诗选》等。

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晚年号望溪,桐城人。

桐城派鼻祖。

康熙五十年(1711)因戴名世《南山集》案受牵连下狱。

获释后,命为康熙帝编校《御制乐律》等。

雍乾年间(1723~1795),充《一统志》总裁、《三礼义疏》副总裁,累官至礼部右侍郎。

与刘大槐、姚鼐同为古文“桐城派”代表,撰文师法韩柳,讲求义法,主张散文应宣扬儒家伦理纲常,对清代文学颇有影响。

散文《狱中杂记》等名闻后世。

有《方望溪先生全集》。

汪士慎(1686~1759)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歙县人。

居江苏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

工画花卉,尤擅画梅,所画梅清淡秀雅,枝疏花简,给人以一种孤芳冷清之感。

精篆刻和隶书,称雄一时。

书法风神独绝,气韵生动,自成一家风格。

善诗,著《巢林诗集》。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全椒人。

出身于探花第中,自幼过着“笙簧之艺,渔猎百家”奢华生活。

后家道败落,移居江宁(今江苏南京)。

安徽巡抚荐他应博学鸿词试,以病不赴。

晚年贫困,漂泊扬州,卒于他乡。

所著《儒林外史》,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第一部“讽刺之作”。

有《文木山房集》、《史记纪疑》等。

戴震(1723~1777)字慎修、东原、果溪,休宁人。

乾隆举人,屡考进士不中,后开馆纂修《四库全书》,授翰林院庶吉士。

对天文、数学、经学、历算、地理、方志、音韵、训诂均有精深研究,为乾嘉时代皖派考据大师、方志学家、思想家。

治经反对师法汉儒,主张以原经典本身为主,仍属古文经学。

学者段玉裁、王念孙等皆从其学。

著有《孟子字义疏证》、《毛郑诗考正》、《声韵学》、《声类表》、《考工记图》、《戴氏水经注》、《勾股割圈记》等。

此外还撰有《与段若膺论修志》、《答曹给事书》等方志论文多篇。

所著多编入《戴氏遗书》。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桐城人。

桐城文派的重要人物之一。

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后授兵部主事,历任山东、湖南乡试主考官、会试主考官、刑部郎中、记名御史。

参与纂修《四库全书》。

主持梅花、紫阳、敬敷书院40年。

他提倡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的合一以“相济”,总结文章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八大要素,阐述其关系,同时概括了文章的阳刚、阴柔两大类风格。

著有《惜抱轩全集》88卷,包括文集和诗集,又有《法贴题跋》、《左传补注》、《国语补注》、《公羊传补注》、《谷梁传补注》、《九经说》、《老子章义》、《庄子章义》等。

邓石如(1743~1805)原名琰,字石如,因避清仁宗讳,以字行而改字顽白,亦曰完白。

别名籍游道人。

怀宁人。

其父邓一枝工四体书,尤长篆籀。

少以孤贫,曾砍柴卖饼维持生计,暇时摹其父篆刻及隶古书,甚工。

弱冠游寿州,受寿春书院梁山献赏识,荐与江宁(南京)梅锍。

梅氏家藏历代金石善本,邓博采众长,勤学八年自成一派。

后去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吸收汉碑和唐李阳冰《三坟记》篆字之势,使之浑朴庄严,苍劲有力,自成一家被后人称为“邓派”(亦称皖派)。

著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等。

王贞仪(1769~1797)女。

字德清,天长人。

客居南京。

她喜爱天文,坚持观测气象,于天文算学均有独到研究,根据多次实验,写成《月蚀解》。

并在地理、文学、历史、气象、医学等亦取得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班昭之后,一人而已”。

著有《岁差日至辨疑》、《地圆论》、《星象图解》、《筹算易知》、《月蚀解》、《德风亭初集》。

王茂荫(1798~1865)字椿年,一字子怀,歙县人。

道光进士。

历官监察御史、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及兵、吏、工部侍郎等职。

京官三十年,辅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皇上赐其紫禁城内骑马,有“直言敢谏”美称。

咸丰元年(1851)上《条议钞法折》,提出发行可兑现银钞,以解决财政危机,是其货币思想的荟萃,被议驳。

至咸丰四年又连上三折,反对铸大钱和发行不兑现纸币,提出“官能定钱之值,而不能限物之值。

钱当千,民不敢以为百;

物值百,民不敢以为千”反通货膨胀主张,遭咸丰帝“严行申饬”(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其货币思想给予赞赏)。

有《王侍郎奏议》。

张乐行(1811~1863)涡阳人。

咸丰二年(1852)为淮北等地18股捻军推为首领,次年受清廷前漕督周天爵招抚,随其镇压定远陆遐龄起义,寻被遣散,复聚众起义。

咸丰六年捻军在雉河集会盟,被推为盟主,称大汉命王,确立捻军五旗军制,率军南下怀远,克霍邱三河尖。

次年在霍邱城外与太平军会师,两军连克霍邱、正阳关。

曾先后被授予征北主将、鼎天福、成天义、沃王等太平天国封号。

同治元年(1862),率军围攻颍州不下,遂回雉河集。

次年,尹沟及雉河集不守,率3000人在张村铺与清军决战,全军复没,仅率10余骑逃出,在西阳集为叛将李家英出卖,与其子张喜,义子王婉儿被宿州知州英翰逮捕杀害。

程长庚(1811~1880)名椿,字玉姗(亦作玉山),潜山人。

幼入“和盛成”科班学艺。

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参加四大徽班进京演出,被举为“三庆班”班主,兼任“精忠庙”会首。

擅长演老生,吸取徽调、汉调、昆腔、秦腔精华,对京剧发展贡献颇大。

嗓音宏亮,咬词准确,于高亢中又婉转抒情,独具特色,自成一家,尤以《文昭关》、《群英会》、《战长沙》著名,有“活鲁肃”之称。

时与余三胜、张二奎并称京剧“老生三杰”。

李鸿章(1823~1901)字少荃,合肥人。

咸丰三年回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

咸丰八年入曾国藩幕,襄办营务。

咸丰十一年奉命编练淮军,率淮军赴上海,在英、美、法支持下镇压太平军,升任江苏巡抚。

同治四年,署两江总督,调集淮军6万人赴河南对捻军作战。

次年,继曾国藩为钦差大臣。

同治九年,又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

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

成为洋务派领袖。

从60年代开始,先后开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创立北洋水师学堂,建立北洋海军,对引进西方科技,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先后代表清廷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一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如《烟台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

卒谥文忠。

有《李文忠公全集》。

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号蜇生,别号澹静老人,寿县人。

清咸丰九年状元。

曾任过湖北学政,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