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继续教育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答案史上最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2621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69 大小:13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继续教育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答案史上最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连云港继续教育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答案史上最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连云港继续教育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答案史上最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连云港继续教育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答案史上最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9页
连云港继续教育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答案史上最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连云港继续教育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答案史上最全.docx

《连云港继续教育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答案史上最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继续教育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答案史上最全.docx(1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连云港继续教育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答案史上最全.docx

连云港继续教育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答案史上最全

连云港继续教育《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答案

一、多选

1.日本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推进措施中努力加强国际合作,措施有(abcd)。

2.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舆论支持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abcd)。

3.低碳经济的现实框架有(abcd)。

4.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abcd)。

5.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abcd)。

6.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abcd)。

7以下属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有(ABCD)。

8.我国政府提出的循环经济“3+1”模式存在的问题有(ABCD)。

9.低碳经济的现实框架有(ABCD)。

10.水污染主要来自(abc)。

11.低碳经济是以(abc)为特点的经济形态。

12.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bcd)。

13.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ABD)。

14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ABCD)。

15.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BCD)。

16.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不包括(BD)。

17.日本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ABCD)。

18.一般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是(ABCD)。

19.“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ABCD)。

20.我国政府应在借鉴国际碳减排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确保未来10年内实现碳减排预期目标的有效制度体系,主要包括(ABC)。

21.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AD)。

22.富营养化是由于(CD)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

23.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ABC)。

24.“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中,“双系统”是指(AB)。

25.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包括(abcd)。

26新兴和可再生能源有(abcd)。

27.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包括(abc)。

28.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构建包括(abcd)。

29.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我国以(bc)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

30.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科技政策支持包括(abcd)。

31.以下有关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论述,正确的是(ABC)。

32.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在于(ABCD)。

33.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BCD)。

34.“低碳”概念由(ABC)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

35低碳经济是以(ABC)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36低碳责任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ABCD)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38.加强对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的(AC)是真正实现低碳消费的保证。

39.气候系统有(ABCD)。

40.加强对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的(AC)是真正实现低碳消费的保证。

41.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ABC)。

42.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ABCD)。

43.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ABCD)。

44.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有(BCD)。

45.众所周知,(AB)产业属于低碳行业。

46.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有(ABC)。

47.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有(ABCD)。

48.酸雨中绝大部分是(AB)。

50.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原则指(ABC)。

51.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低碳建筑这个单元,发展低碳建筑要从(AB)等方面入手。

52.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是(ACD)。

53.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ABCD)。

54.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涉及两个重点领域,它们是(AC)。

55.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三个主体是(ABC)。

56.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ABCD)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57.坚持“三高”原则,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三高”是指(ABC)。

58.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有(ABC)。

59.酸雨问题最早出现在(AB)。

60.以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的水系有(BCD)。

 

二、单选

1我国能耗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b)倍。

B2.2

2《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C)种受控温室气体。

C6

3非洲大陆有世界上最大的旱地,大约是(A)公顷。

A20亿

4当全球的平均气温比1750年工业革命之前测定的标准气温高出多少摄氏度的时候生态灾难将会一触即发A.2摄氏度

5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世界的A.二分之一

6哪些国家在全球排放量中所占的上升比例较快,已占到了全世界的42%B.发展中国家

72007年中国什么资源总量比常年减少了8.7%C.水

8到07年底,中国农村沼气用户2650多万户,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多少吨C.4400万吨

9太阳每秒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标准煤B.500亿吨

10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2000年完成的未来100年碳排放情景的分析,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呈上升趋势,而且主要源于哪些国家的碳排放B.发展中国家

11未来十年中国公司每年从CDM项目上可以获得的收益接近多少亿美元C.50亿

12.占每年CDM额度交易75%以上的最大买家是D.欧盟

13占世界上总排放量40%以上的是那两个国家

A.中美

14中国完成“十一五”20%的节能目标,仅通过降低能耗一项,五年内可节省能源多少吨标准煤C.6.2亿吨

15.截止2010年上半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13%,相当于少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碳B.8亿吨

16.全世界的不可再生能源资源贮量在多少标准煤左右A.一万亿吨

17.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一倍,将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多少摄氏度D.2-4.5摄氏度

18城市人一年的碳排量可以被多少棵大树吸收D.25棵

19.欧盟是CDM的最大买家,占每年CDM额度交易的百分之多少以上D.75%

20当全球气温比1750年工业革命之前测定的标准气温高出2摄氏度的时候,将会引起什么样的灾难一触即发B.生态环境

21.未来十年中国公司每年从CDM项目上可以获得的收益接近50亿美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哪些国家C.欧盟

22.08年国家批准的光伏工程上网电价是C.4元/千瓦时

23所谓的“巴厘岛路线图”目标直指D.美国与发展中国家

24)的核心内容就是为工业化国家(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设定了2008-2012年(第一承诺期)的减排指标

C.《京都议定书》

25地球所接受的太阳能功率平均每平方米为多少瓦D.1367瓦

26.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样可以把二氧化碳固定下来,吸收到树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B.碳汇

271997年签订《京都议定书》以来的12年间,全球气温平均升高了B.0.4摄氏度

28.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碳基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在总能源中的比重为D.87%

292007年联合国气候大会是在什么地方召开的C.印尼巴厘岛

30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郑重承诺:

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C.40%—45%

31()是碳排放的第一大户C.房地产和建筑业

32.及时关闭电脑和显示器的电源可减少其二氧化碳排放的A.三分之一

33中美的减排在世界上举足轻重,中美两国的排放量占世界总排放量的D.55%

34.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

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35与新能源相比,什么能源的范畴更为广泛C.绿色能源

三、判断

1.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

正确

2.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错误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4.光伏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有利于改善能源、环境状况,而且其较大的产值对于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

5.“低碳”概念由低碳经济、碳生产率和碳关税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

正确

6.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

错误

7.森林覆盖率是实现低碳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正确

8.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低碳技术创新。

正确

9.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最终催生一种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经济现象。

正确

11.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80%。

错误

12.高碳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

错误

13.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

正确

14.光伏产业属高科技型新能源产业,受到企业及各地政府的强力追捧。

正确

15.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是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认识飞跃。

正确

16.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正确

17.2007年6月,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于年底发表了《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

18.科技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正确

19.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本质是一种经济控制模式,按照减量化原则,通过源头控制减少CO2排放,即减碳。

正确

20.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

正确

23.从局部与整体的角度看,模式孕育着范式,具有局部性的意义。

正确

24.力行低碳消费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三管齐下”。

正确

27.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内容,不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

错误

28.低碳模式以自然生态系统系统为背景,以社会经济系统为核心,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发展节能减排技术、优化消费习惯达到减少碳源的目的。

正确

29.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

正确

30.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正确

31.减量技术能够延长原材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减少资源消耗及废弃物产生的技术。

错误

32.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正确

34.20纪中国年均气温升高了0.5-0.8℃;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

正确

35.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力是指市场机制。

错误

36.任何一种理念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必定会形成社会的集体意识,这种理念成型之初不需要政府制定一些合理的强制手段。

错误

37.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正确

38.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

正确

39.“循环”是指经济系统中各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社会系统中各家庭之间、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

正确

40.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

正确

41.“3+l”模式存在着偏重于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轻视了其在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

正确

43.保护和改善环境仅指保护好现有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严衡。

错误

44.“安全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

(正确)

46.低碳经济的发展仅靠单一市场规则也是可以实现的。

(错误)

47.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是碳强度(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核心是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比例。

(正确)

48.低碳经济是消耗化石能源小、向生物圈排放温室气体少的经济,是一种以能源效率高、碳排放强度低为特征的新的发展模式。

(正确)

50.二氧化碳虽然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但其增温潜力(GWP)是最低的。

(正确)

51.发展低碳经济不需要低碳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错误)

52.发展低碳经济是历史的必然,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正确)

53.基于项目的碳市场主要是基于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约机制(JI)的市场。

(正确)

56.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错误)

58.未来的发展观应是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高速增长为主旨,并以其作为衡量其它一切方面发展的出发点和评价标准。

(错误)

59.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四,是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

(正确)

60.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民间机构牵头,企业,社会团体,政府共同参与促进碳的减排,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

(正确)

63.“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

创建低碳经济》中。

(正确)

64.“低碳经济”这种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我国而言,是一个顺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型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与放弃的过程。

(正确)

65.“经济消费”,即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

(正确)

67.18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错误)68.高碳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

(错误)

70.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正确)

71.臭氧层破坏是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正确)

74.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先进的发展观念。

(错误)

76.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

(错误)

77.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损失进行弥补,以恢复和保护生态服务功能的理论与方法。

(正确)

79.碳排放权交易是指根据各国政府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的前提下,对本国企业实行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控制的同时允许其进行交易。

(正确)

80.天气是指短时间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

它们在短时间内造成集中的、强烈的影响和灾害。

(正确)

81.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要素驱动型”发展阶段,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贡献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

(正确)6.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正确)

82.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煤炭,燃煤发电占电力结构的80%。

(正确)

83.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力是指市场机制。

(正确)

88.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

(错误)

89.中国是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

(错误)

90.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

当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第十位。

(错误)

91.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正确)

92.“共生”是指经济系统内部各企业之间、社会系统内部各家庭之间以及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和谐共赢、共同生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正确)

93.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碳库,并被公认为最为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

(错误)

94.低碳概念是发展中国家在保护全球气候的名义下有利于工业化国家的策略,其用意是十分深刻的。

(错误)

95.低碳经济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正确)

96.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初始环节。

(正确)

97.低碳消费指标包括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两个核心指标。

(错误)

98.低碳营销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关键。

(错误)

101.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和处置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废金属再生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CO2排放量其值越高说明废弃物利用效率越高,新资源的开采量就越小,社会总能耗就越小。

(对)

102.价格在营销组合中是最敏感、最重要的因素。

(正确)103.保护和改善环境仅指保护好现有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严衡。

(错误)

104.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也在变暖,以西北、华北、东北变暖最明显,其中东南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

(错误)105.社会循环是循环经济的最高级形式。

(错误)106.《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6)种受控温室气体。

(正确)

107.空气污染主要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并主要分布在污染源集中的城市地区。

(正确)108.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和基本内容,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是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内容。

对109矿产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回收效率,包括:

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和金属再生利用率。

(正确)

111.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正确)

112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仍然占最主要部分。

(正确)

113.能源利用指标中,产品单位能耗越小,能源利用效率越低。

(错误)

114.能源系数(能源消费年平均增长率/GDP年平均增长率,适合跨国及跨地区间的能源效率比较但是该指标稳定性较差。

115.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内容,不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

(错误)

116.酸雨通常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但现在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或干沉降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上。

(正确)

117.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两头在外”:

生产中所需的高纯度多晶硅和生产设备主要来自国外,而大部分光伏产品也依赖国外市场。

(正确)

119.我国在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重点应该放在低碳产业的发展。

(正确)

120.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是有机结合的。

(正确)

124.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和基本内容,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是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内容。

125.低碳能源开发机制是发展低碳产业的基础和前提。

(正确)

127.发展是我国当前的第一要务和目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会继续增长,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

(正确)

128.可持续发展最根本、最棘手的就是如何解决因化石能源无度利用导致温室气体过度排放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131.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低下。

(错误)

132.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改造,可以破坏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相互补偿和调节功能、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为原则。

(错)

133.人类可以采用征服者统治异民族的方法来对待自然界,而应当在改造的同时,积极地加以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双方的协调发展。

(错误)

136.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各国纷纷表明将把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抉择。

(正确)

137.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

(正确)

138.核能不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还是未来人类最适合、最可靠、最安全、最绿色、最理想、最持久的替代能源。

139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蕴含了节能减碳的价值品质。

(正确)

140.要缓解资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根本出路在于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尽快改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资源高消耗、低效益和粗放经营的局面,坚持走资源低消耗、高效益的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道路。

(正一、多选题

1.荒漠化大致有四类(ABCD)造成。

(多选)P18

A、风力作用下B、流水作用下

C、物理和化学作用下D、工矿开发

2.我国政府提出的循环经济“3+1”模式存在的问题有(ABCD)。

(多选)P239

A、偏重生产领域的发展,忽视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

B、仅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C、以工业产业为主,忽视了其他产业

D、以上都对

3.循环经济指标分析中的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包括(AB)。

(多选)P154

A、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

B、金属再生利用率

C、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

D、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4.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的途径主要有(AB)。

(多选)P12

A、植树造林

B、采用固碳技术

C、减少人口

D、大量消费汽车

5.科学发展观就是要(ABC)。

(多选)P227下

A、以人为本

B、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C、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D、坚持社会主义

6.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作用暴露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包括(BCD)。

(多选)P194

A、人类技术创新与外界环境的矛盾

B、人类生活对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与现代环境成分急剧变化的矛盾

C、人类变革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环境的恢复调节缓慢性之间的矛盾

D、地球矿藏等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及开采能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7.低碳经济的核心是(ABD)。

(多选)P90

A、技术创新B、制度创新

C、设备更新D、发展观的改变

8.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ABC)。

(多选)P30-31

A、生产的低碳化

B、分配的低碳化

C、消费的低碳化

D、投资的低碳化

9.循环经济低碳模式结构特征中的动态运行模式中,低碳模式在运行模式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ACD)。

(多选)P162

A、低碳高效经济系统B、超长时间跨度系统

C、低碳和谐社会系统D、低碳均衡生态系统

10.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目标是:

通过设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ABCD)。

P232-233

A、明确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

B、建立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C、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D、以上都对

11.循环经济低碳模式结构特征中的系统整体特性包括(ABCD)。

(多选)P159

A、系统目标复杂多元

B、系统要素互为基础

C、系统层次有序众多

D、系统运行动态演化

12.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ABCD)。

(多选)P212-214

A、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

B、确立公益最大化原则

C、限制开发原则

D、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1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出现的三种不同模式是(ABC)。

(多选)P

A、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