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新闻频道终管理总结.docx
《海南新闻频道终管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新闻频道终管理总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南新闻频道终管理总结
上行山路破发加速
山路有弯,弯行则需减速。
阶段慢性是安全驾驶的原则,有的放矢的加减速则是效率体现。
转弯需技术,直行需状态,两者结合以时间为限,路行远近方知效果。
新闻频道工作一年,如同驾车行驶山间,路程曲折,警醒不仅在弯,直行更不可懈怠。
对于一辆尚处磨合的新车,驾车在爱惜呵护之于,更要体现新车之动力、稳定、制动、行驶平顺和燃油经济性。
多项指标能否尽善体现,则靠驾车人之技术。
一年驾驶,一路拾遗,力度虽大,尚可破发。
放眼明年,车处坡间,来路斗而弯多。
虽车已不新,但可甩掉磨合限制,加速前行。
1、上行山路的枷锁
2010年,湖南卫视联合青海卫视,第一财经携手宁夏卫视,掀起了卫视频道新一轮的改版和扩张运动。
区域强势媒体在频道运营、节目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团队等方面对外输出、优势互补,在全国范围内打破广电行业的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
与此同时,新华社、央视等中央级媒体进一步延伸跨媒介产业链条。
2009年12月28日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上线。
2009年12月31日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开播,于2010年1月1日正式上星向亚太地区和欧洲部分地区播出。
中央级媒体的航母化扩张和资源条件上的优势,进一步挤压地方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空间。
(一)节目竞争进入精细时代影响力面临大制作挑战
以自办节目为频道核心竞争的新闻频道,在经济实力、技术手段、采编制作能力、电视传输手段等方面,都无法与央视和省级卫视相抗衡。
今年东方卫视6月18日全新改版,提出了新闻立台、文艺兴台、影视强台三大策略,其中仅新闻节目总量就增至7个,各地记者站开始增员。
同样在今年,央视新闻频道购进30多台卫星直播车在全国各地布设记者站。
一系列的动作,让曾经一方诸侯的地方媒体,开始被列强逐个撬动。
12月,三亚城管打人事件,被众人熟知竟是QQ弹出的一个窗口,点击进入转载的是深圳卫视在3天前刊发的新闻。
在该事件上,本地媒体南海网也采用的是深圳台的新闻视频截图和内容作为图文刊发。
这不得不让让我们引起高度重视,为什么自己家门口的事情,外人竟然先知道。
除此之外,像今年诞生的《非诚勿扰》、《8090》、《时刻准备着》刚出现没多久就进入了全国综艺收视前十。
感叹之于,节目制作之精细、成本之高让地方媒体为之汗颜。
纵观全国收视格局,央视在电视剧上的份额已被整体卫视超过,但新闻节目仍具较强的垄断性,近两年收视份额一直保持70%以上,43个省级卫视占据1/4的份额。
就趋势来看,守住本台30%以上的份额形式严峻。
(2)本地广告创收日渐萎缩,全国性媒体开始向地方进攻。
电视发展主要依赖于自身的高投入,而高投入的来源主要为广告创收。
随着全国电视媒体传播规模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结构城镇化特征的日渐凸显,在首先做大、做强中央与省级媒体为目的的电视运营体制下,频道的市场冲击。
本地的广告市场份额被央视和省级卫视台一步步蚕食,本土广告创收日渐萎缩。
一直以来频道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把媒体资源作为一项产业的市场价值挖掘出来,而是更多地把电视作为喉舌,根本谈不上经营。
目前央视、卫视台纷纷出动,到处抢占收视市场和广告市场,把战场搬到了自己家门口,市场份额正逐步缩水,竞争局势日益激烈。
(3)人才缺乏,流失严重。
发展至今,频道在人员管理方面,开始出现专业人才缺乏,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人才流失等严重问题,成为了制约频道发展的瓶颈。
2、动力升级的策略
占领新闻资源的市场份额,靠的是市场信息的畅通、快速反应的能力和现代传媒技术的运用,速度至为关键,而此时速度的较量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直播报道的介入和反应速度 频道每天7档的新闻,从形式上看,确实突出了专业新闻频道的概念,但从内容上看,这7档新闻内容的更新率低,缺乏第一时间资讯。
同时,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也相对滞后,难以在第一时间成为第一报道的媒体。
而没有最新资讯的支撑,整点新闻的播报也流于形式。
明年新闻频道应在确保导向正确、完成各项宣传任务的基础上,全面提升频道收视份额和各栏目收视率。
实行大板块编排,提高弱势时段,裁撤弱势栏目,整合节目资源,重视时段效应。
(一)创新实现新闻的破局
2009年7月27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成为央视改版先锋,在主持人和节目包装上进行改革,随后,通过减少同质节目数量、互换频道间节目、品牌栏目重新定位、推出新节目、深化频道专业化等手段,打通所有资源,整合更为强大的、差异化的平台,拉开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的序幕,同时在报道角度和报道方式上更注重贴近性和感染力。
随后,各地方台纷纷效仿改版。
央视的新闻大动作,在业内掀起了新闻改革的浪潮。
梳理分析各地方媒体新闻改革动作,可以总结出一些成功经验:
1.开拓时段。
晚间18点档通常被视为一个较为软性的播出时段,主要播出类型为民生新闻、娱乐新闻和体育新闻。
2009年,北京卫视在18点档推出《新闻晚高峰》、东方卫视18点《东方新闻》扩版至1小时,均着力加强18点档新闻力量,将卫视晚间黄金时段收视起点前移;浙江卫视则史无前例地在24点推出子夜新闻节目《晚安中国》。
不论是前移还是推迟,都是在尽力扩大晚间黄金收视跨度,开发新的“硬新闻”时段。
2.改进模式。
江苏卫视《新闻夜宴》、央视财经频道《新闻观察》等,都不约而同地加入了网络元素,通过受众跨媒介参与的方式扩大节目的受众群,进而提升节目影响力。
3.创新类型。
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新闻深呼吸》、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十分关注》等,在节目中探讨多个话题,在保证信息量的基础上挖掘新闻深度,将新闻资讯、民生新闻、新闻评论等元素有效整合,形成新的新闻节目类型。
4.选择角度。
央视《岩松看日本》以体验式的方式进行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度报道,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节目中,第一财经《激荡1978-2008》以编年体叙事,通过见证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全面完整反映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发展历程,以财经新闻并不常用的新闻专题模式来进行解读,其选题的时代感、内容的纵深感获得了学界和业界的良好评价。
因此,频道在新闻节目内容选取的主题、报道侧重的角度、内容叙述的方式、传播技巧的应用上明年需积极地开拓创新,把新闻节目做新做活,让观众喜闻乐见。
(二)速度、广度、深度作为新闻质量的评判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
频道《海南新闻》、《新闻快报》、《夜线》、《说法》、《娱乐天天》、《直播晚高峰》、《世界大不同》全天7档常规新闻栏目,不同定位,对新闻质量很难建立统一的标准。
但如无统一的价值标准,难以形成具有频道形象的品牌质量。
因此,频道建立了一套统一的新闻评价体系。
如一条新闻评分标准为100分,则速度、广度、深度各占50%,20%,30%。
以此为标,强化新闻的横纵比例,推进质量标准化进程。
(三)建立突发事件量化体系
突发性新闻资源所占市场份额虽然不大,但它在社会上的影响度极高,对于稀有资源,频道需抓紧、抓牢。
在今年康森、强降雨的两次大规模报道的确,提升了频道的品牌影响。
但阶段的报道不能形成常态,不能对观众产生持续的印象。
鉴于此,频道计划成立SNG报道小组,以1记者,1摄像,1编辑,1司机为团队,量化报道数量,要求每天利用SNG车策划报道连线新闻,在SNG车体上和屏幕上推出突发红色报警电话,将频道影响从海口市区开始覆盖。
(四)“云媒体时代”下先行先试的《直播晚高峰》
所谓云媒体,简单的说就是利用“云计算”技术,有机整合传统媒体、网络和手机等媒体,为受众提供全面、多元、细分信息的媒体形式。
该概念最早在杭州台《新闻60分》提出,今年5月开始全国各地方媒体开始采用。
杭州台《新闻60分》结合新闻节目模式创新的商业因素和媒介环境的多元两个特征,把“云媒体”这一款概念应用到新闻节目的制作与传播过程。
比如,重大新闻现场SNG卫星直播的常态化,“掌视无限”手机直播系统的开发运用,淘宝网“旺旺互动平台”和“淘宝新主播”环节的网络互动,对数字电视互动功能的不断开发和利用等等,既契合了媒介环境的多元性又适当引入商业元素。
同时,这些形式的应用也符合“云”概念中的共享原则,更符合力量联合——每一个体都在成就其他个体,每一个形式手段都是构成《新闻60分》整体内容的环节和亮点。
在云媒体的概念下,新闻呈现如下几种趋势:
→新闻采集不再是记者的专利
→网聚民意的力量
→新闻与现场零秒对接
→新闻接收终端无处不在
→开启民生报道“尊严时代”
身处媒体大变革时代,频道拟在即将上档的《直播晚高峰》采用“云”概念,整合3G、sng、网络互动平台、手机短信、数字电视互动功能等技术集装该栏目。
让民众直接参与播报,让新闻现场直至观众家中。
(五)内容为王锋芒展露加大节目投入力度
2010年春上,江苏卫视召开的《非诚勿扰》研讨会,不但该栏目的主创人员和相关领导悉数到场,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台长周莉也亲自来会上认真听取意见。
这个细节中显露出江苏台对于一个栏目的重视程度,也窥探到《非诚勿扰》取得很大成功的一点秘密:
这是一个用尽心思精心打造出来的电视产品。
同样是今年取得巨大成功的《中国达人秀》,节目制作团队有170多人——虽然同《英国达人》、《美国达人》相比还只有四分之一,但在中国电视业内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节目制作是一个复杂的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创作过程,高投入并不一定就能保证节目的高质量,但低水平的投入却一定会从基础上拖住节目质量的后腿。
这正应了曾经风靡全国的一句电视剧台词: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近年来由于各级电视台之间竞争态势十分惨烈,一些地方电视台,特别是几家在收视率竞争中位列前茅的省级卫视,已经开始重视节目的投入问题。
他们一般是采取点上突破的战略,对一两档重点娱乐节目给予特别重视和特别政策,湖南卫视2010年度的《快乐男声》全程投入已达2000多万元,《中国达人秀》的每期平均成本上百万元,而常态播出的《非诚勿扰》每期的费用据说在三四十万以上。
《中国达人秀》的现场机位多达20几个,预赛期每期一小时节目的素材带有150盘,虽然与其国外同行相比仍然是小巫见大巫,对于国内同类节目来说却是难以想象的。
很显然,这些电视台终于把需要资金保证的强化制作环节当作了提高节目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多年以来,一直在说“内容为王”,但在制作中,所谓的“内容为王”常常被理解成“形态为王”。
我经常会遇到制片人或编导提出,有没有什么新的节目样式?
有没有什么新的环节技巧?
而国内几乎所有栏目都热衷于形式上的改版,半年一小改,一年一大改成为常态。
这些都体现出电视业内的一种形态焦虑。
相比之下,在制作上投入更多的人力、资金和先进技术,从前期策划、录前准备、现场拍摄到后期制作,扎扎实实地做好节目的每一个细部,从而提高节目的整体质量,才是更实在,更可靠的思路。
有了好的制作,形态平平或是司空见惯的节目同样可以成为好看的精品,国外大量老牌栏目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可以说,“制作为王”才是频道电视节目发展的健康方向。
两条经验: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与其对各档节目平均用力不如把精力、人力和财力集中于少数几档重点节目,以点带面威力无穷;把注意力集中在制作环节上,制作出质量,出影响,也出效益。
明年,频道计划实行收视率全面考核,让效益与收入直接挂钩,多劳多得,对优秀节目施行充血。
三、整合资源营销加速
新17号令出台后,电视广告市场将蒸发将近100亿的广告收入,头疼的是“年年只升不降的广告创收指标如何完成”,对于目前频道的情况提价已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优法则。
今年湖南卫视招商会超30亿的额度,宣告湖南卫视品牌收获期的全面到来。
面对,逐渐缩水的市场,新闻频道应该完成明年的目标,的确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一)构建面向消费者的促销型媒体
构建促销型媒体,本质是把自身和广告主的利益捆绑,必然要求整合营销的机制准备,也就是要整合经营资源。
1.节目资源的整合。
以经营为中心要求节目都围绕年度或长远的媒体经营目标而运转,并且合理导入公司化运营架构,使经营主体真正走向市场。
只有完成体制、机制准备之后,才有利于广告经营创新服务模式,有利于开发多种广告销售方式,和客户利益捆绑式销售、专业化服务广告主成为可能。
2.围绕广告主和消费者进行节目研发和推广,为构建促销型媒体提供节目平台。
实践证明,节目的目标人群锁定得越准确,节目研发推广信息越清晰,传递的有效性就会越强。
随着媒体竞争加剧,频道加紧了本地化特色节目的研发和推广。
在后晚间段推出高端节目带,每天不同的节目在房地产、汽车、法制、财经、体育、文化等切实影响老百姓消费的领域,将是频道在节目市场争夺的另一个战场。
这是受众对生活资讯的服务需求,也是广告主进行促销的重要通道,城市媒体如何通过广告和节目相互对接、创新广告销售模式将是节目得失成败的关键。
(二)变单纯广告售卖为全方位营销,提升广告营销价值
与整合媒体资源、提高节目制作和创新能力相适应的,是突破现有以单纯售卖广告资源为主的经营方式,转变为以活动营销、植入式营销、特殊形式营销等多元化的全方位营销方式,从而突破电视媒体广告收入被日益分流和日渐到达一个增长天花板的现实。
1.变王牌为金牌让高收视节目带动广告增长。
福建新闻频道一直强调“二八法则”,就是用全频道80%的力量打造全频道20%的骨干栏目,用20%的骨干栏目支撑全频道80%的权重。
如重点打造《现场》、《现场全追踪》等,提高这些节目的收视率,让这些栏目拉动整个频道的收视份额。
其中,《现场》栏目以时长换影响,由30分钟延长到60分钟,年创收4000万元,成为频道的绝对王牌。
频道《夜线》栏目经过一年的锻造,在12月份收视出现井喷,多次位列同时段第二,平均高出热带播报1个点位,市网收视的稳固,栏目品牌得到体现。
在经营方面拟将《夜线》、《说法》、《寻情记》打造成为频道实质的金牌栏目。
2.用“观众流”理论实行“无缝链接”
再好的栏目,如果任凭广告泛滥,就可能跌入深渊。
频道将采用,以节目为核心,严控广告时长和质量,确保节目的收视率和媒体的形象。
哪怕是黄金时段的王牌栏目,广告的比例严格控制在10.88%。
同时广告插到栏目播出,在栏目与栏目之间,不播一条广告,用他们的话说,这叫“无缝链接”。
这样的好处在于,在强势栏目的拉动下,继续留住观众,让收视率继续延伸,使整个频道黄金时段保持一个良好的收视高点和收视份额,同时广告内插,随着收视率的提高,含金量大大提高,在总体上赚得更多。
3.以活动“制造”市场空间,吸引增量广告从活动本身获得媒体价值的提升。
以活动推动节目,以活动贴近百姓,频道借助一些公众关注的非常事件,既做节目又造影响,吸引相关企业参与其中,最后频道、百姓和企业都受益――百姓得实惠,频道和企业在巨大的社会效益之后,收到更大的经济效益。
像今年频道和工行合作的《东环铁路通车大直播》,明年将主推这类型既符合频道定位,又效益口碑双收的活动。
(三)注重利益捆绑架构促销广告模式
促销是媒体和销售客户之间的捆绑式服务和契约。
双方把广告作为营销的一个环节,做好终端推广,配合销售行为,那么频道在广告主心目中的地位必然会提升,随即带来广告收入的增加。
这方面频道台围绕银行促销市场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比如今年和交行合作的《幸运世博》、火山香米合作的《开春有礼》等,既丰富了丰富了节目内容,也契合了广告商的宣传侧率。
明年在构建促销型媒体过程中,团购、整合营销、活动营销等模式架构了频道的促销广告模式。
4、管理规范执行提速
2009到2010,两年的成长,让频道从儿童一下步入了青春期。
随着人员的增加,事情的增多,青春开始躁动,自然暴露出了相应的问题。
一是持续增长:
业务高速增长或者多元化扩张迅速,而且这种状态很可能将持续下去;
二是压力转移:
频道的焦点压力,从以前的收视压力和经营压力转变为管理压力和人才压力,感觉到明显缺人,招聘和录用新员工压力巨大;同时,发展机会增多,很多员工开始"跑步上岗",胜任度不够;
三是文化离散:
频道文化呈现出分裂式多元化特征,处于高度离散状态,难以形成特点鲜明、战略协同的良好文化氛围。
目前频道尚处于发展关,需经过规范性、系统性整理后,进入相对成熟的稳定期之前,暴露出的问题都存在极强的内在依存性。
其规律是问题出现的表象是看似孤立分散的、线性而不系统的,但实质上,所有的问题内在依存性是高度统一的,关联性是十分密切的。
要逐一解决难度很大,往往会"按下葫芦飘又起",治标不治本。
所以必须全面诊断,系统思考,梳理出问题的轻重缓急和优先次序,明确各类问题的逻辑因果关系,在关键问题和源头问题上发力,重点牵引,核心是要进行战略规划,探究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形成,指引共同远景,分解职能战略和实施时间表,完成系统的战略规划与设计。
换言之,此时的战略规划才是最重要、最突出、最紧迫、最关键的问题,惟其如此才能为企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找到方向和发展路径,此时的战略规划价值巨大。
(1)用制度加强人事管理
目前,对于频道来说最缺乏的就是人员。
但是在目前频道不是缺人,而是迫切的需要减人。
1.人多不是好事
三个员工里,有两个都没用!
这个说法不是耸人听闻。
美国人力资源协会做过一个统计,在三个人组成的一个团队里面,有一个人是创造价值的;有一个人是没有创造价值的,是平庸的;还有一个人是创造负价值的。
这也正印证了那句老话: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假如一个人有一份业绩,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人数增加,业绩就会翻倍。
一个人一份业绩,两个人就小于两份业绩了。
四个人小于三份业绩,当这个团队达到八个人的时候,居然业绩萎缩到小于四份!
招聘人员过多,会令直接导致团队绩效下降。
一个员工的工资如果是1000块,根据美国人力资源协会统计企业支付的成本是5000块!
新员工进来要培训,要考核,要管理成本,要办公桌,要办公用具,要占空间,要进行各种消耗,一个员工的成本根本不是他的工资收入那部分,这个员工一旦进入团队,各种成本就接踵而至。
最大的风险成本更在于没有创造价值的人,假设进来的这个人他制造出更多的负价值,他会在团队里不断造成亏损,给频道造成严重的损失,丧失频道的信誉,个人作风不好,乱搞办公室关系,办事不够认真,拖累整个团队,造成的品牌损失、客户流失的风险。
请神容易送神难。
在团队领导在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对于一些不胜任工作的员工,没有魄力和决断力去辞退,人只进不出,效率低下,反应缓慢,责任推诿,政治斗争,搬弄是非,关系紧张,最后一潭死水,同归于尽……
2.布置“电网”提升工作积极性
人人头上有指标,千斤重担众人挑,对每个员工设置标准,用绩效量化,用制度规范,用数字说话,让工作“自动化”。
量化指标!
量化数字!
量化时间!
量化职责!
按照杰克·韦尔奇的绩效评估模式,每一年度,对员工全员进行绩效评估,然后分成三种:
一种人20%,是企业最优秀的、最顶尖的;第二种70%,这些人在他们团队是合适的、不错的;第三种10%,那就是表现最差的。
20%、70%、10%。
针对这三种人,区别对待。
针对20%,加薪!
奖金!
升职!
给他们更多的机会!
更高的平台!
针对70%的中间一族,加强培训、评估、绩效考核,在70里面也可以分20、70和10,让他们努力成为头上的20%。
而剩下的10%,砍掉!
对员工整体状态的判断描述如下:
绩效等级
状态描述
不满意
(10%)
对工作缺乏兴趣,无进取心,工作散漫
错误经常发生,还经常犯同样的错误
他(她)的懈怠,已经对部门其他人工作造成拖累
如果继续留用该人,整个部门会受到很大影响
普通
(70%)
做事完整,能够完成基本工作任务和工作环节
有一定独立性,能够独立完成常规工作,但有时需要督导
偶尔发生一些不会导致严重后果的错误
同事对他(她)的工作状况和结果基本满意
优秀
(20%)
能够设计规划、掌控全局
表现的知识是有相当长的工作经验才能获得的
能够尽善尽美地工作,几乎完全不需要督导,工作成果卓著
如果较高职位出现空缺时,他(她)可以是被首先考虑的对象
在激励员工方面,除了常规的绩效奖金。
更需要一个“电网”,就是对每一个员工做出最低的绩效要求。
一旦触到这个低点,就算触电了。
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他知道哪些是要去争取的,哪些是对他有威慑的,在人性当中叫做趋利避害,管理当中叫奖罚分明。
就像行为科学家分析出来,人为什么会去行动,第一逃离痛苦,第二追寻快乐。
就是这两个原因——快乐和痛苦会让他行动。
设立电网,末位淘汰,调动了人的潜能,也为公司砍掉了最低效的成本花费。
(二)执行力文化建设
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理由和借口的。
如果有理由与借口,势必成为执行的障碍。
执行是一种纪律,是五条件且必须履行的。
因此,在如何进一步加强频道相关部门、栏目的执行力方面,应做好以下几点:
1.完善促进执行力提高的各项制度。
制度保障是根本,不论是决策制度还是执行制度,都要力争完善。
有了制度保证,才能实现有的放矢。
同时,健全领导班子议事和征求员工意见的决策机制,细化分解决策目标,以提高执行的效果。
笔者认为,抓落实是执行力的体现,抓好落实,制度是保证,只有建立健全抓落实的各项制度,抓落实才能成为一种常态。
2.制定正确的决策目标,保证完美执行的完成。
“执行力的本质是领导力。
”目前,频道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团队带头人的领导能力。
频道战略决策大多更是由频道总监决定的,正确的决策决定着执行的正确方向;反之,执行力越强、执行得越好,离目标就越远,就会“南辕北辙”。
因此,“领导力”往往决定着“执行力”的作用。
3.做好基础工作,构建企业执行力。
一是强化责任体系建设。
责任不明确,就无法抓落实。
必须形成职权明确、责任清晰的职责体系,为执行奠定责任基础。
二是要加强对下属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解决“头”不够用,“腰”也不够硬的问题。
三是做好激励工作,在做好经济福利激励的同时,为员工提供成长空间,尊重员工并给予适时的鼓励和赞扬能使员工更有归属感。
因为,不管职位高低,人都喜欢听好话和被认可,员工在领导者激励中得到满足感,领导者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也随之弥漫到整个频道中,那么,完美的执行将自然而然体现在员工身上。
4.提高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能力。
作为基层栏目和部门负责人,在任务布置后的主要精力,就要放在督察落实上,要跟踪进度,察看完成的质量,了解出现的新情况,这样便于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中理出头绪,把执行的重点放在重大问题和主要矛盾上,学会“弹钢琴”,抓住“牛鼻子”,实现重点突破,促进整体推进。
要对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监控,全面掌握工作进度,跟踪问效,督促后进。
要对各种渠道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分析,查找执行不力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执行到位。
5.提高学习力。
学习力是部门负责人、制片人最核心、最本质、也最需强化的能力,学习力的强弱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执行力的高低。
干部要增强学习的原动力,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进取心和上进心。
基层干部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层次,以提高自己理解、思考、观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为提高执行力提供智力支持。
6.培育一个执行力强的团队。
执行终究靠的是人,不同能力的人执行力是不同的,这也会出现在一个团队中,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常常会取决于管理者的执行力是不是够格和到位。
如果管理者的执行力强,会影响到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甚至整个企业的员工执行力就会增强;如果管理者的执行力犹豫不决,就说明管理者的执行力受阻了,以至于使团队的执行力减弱。
而团队的执行力强不强不仅在于自身执行力的修炼,尤其重要的是管理者对整个团队执行力的培育,要形成一个执行力培育体系,提升团队和企业全体的执行力,要教授执行力落实的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执行力态度。
频道的执行力文化建设,要把“执行”作为所有行为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文化。
所有有利于执行的因素都予以充分而科学地利用,所有不利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