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脊柱区4-名词、问答.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42266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脊柱区4-名词、问答.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6章脊柱区4-名词、问答.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6章脊柱区4-名词、问答.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6章脊柱区4-名词、问答.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6章脊柱区4-名词、问答.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6章脊柱区4-名词、问答.ppt

《第6章脊柱区4-名词、问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脊柱区4-名词、问答.ppt(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6章脊柱区4-名词、问答.ppt

l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骶管裂孔骶管裂孔2.骶角骶角沿骶正中嵴向下,由第沿骶正中嵴向下,由第4、5骶椎背面的切迹骶椎背面的切迹与尾骨围成的孔为骶管裂孔,是椎管的下口。

与尾骨围成的孔为骶管裂孔,是椎管的下口。

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的突起为骶角,体表易于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的突起为骶角,体表易于触及,是骶管麻醉的进针定位标志。

触及,是骶管麻醉的进针定位标志。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3.腰肋韧带腰肋韧带4.听诊三角听诊三角胸腰筋膜中层上部张于第胸腰筋膜中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肋与第l腰椎横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称为腰肋韧带。

突之间的部分增厚,称为腰肋韧带。

又称肩胛旁三角,在斜方肌的外下方,肩胛又称肩胛旁三角,在斜方肌的外下方,肩胛骨下角的内侧有一肌间隙,其内上界为斜方肌的骨下角的内侧有一肌间隙,其内上界为斜方肌的外下缘,外侧界为肩胛骨脊柱缘,下界为背阔肌外下缘,外侧界为肩胛骨脊柱缘,下界为背阔肌上缘。

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

上缘。

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5.枕下三角枕下三角6.腰上三角腰上三角位于枕下、项区上部深层,是由枕下肌围成位于枕下、项区上部深层,是由枕下肌围成的三角。

其内上界为头后大直肌,外上界为头上的三角。

其内上界为头后大直肌,外上界为头上斜肌,外下界为头下斜肌。

三角的底为寰枕后膜斜肌,外下界为头下斜肌。

三角的底为寰枕后膜和寰椎后弓,浅面借致密结缔组织与夹肌和半棘和寰椎后弓,浅面借致密结缔组织与夹肌和半棘肌相贴。

肌相贴。

位于背阔肌深面,第位于背阔肌深面,第12肋的下方。

三角的内肋的下方。

三角的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上界为第上界为第12肋。

有时下后锯肌亦参与构成一个边,肋。

有时下后锯肌亦参与构成一个边,共同围成一个不等四边形的间隙。

共同围成一个不等四边形的间隙。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7.腰下三角腰下三角8.骨纤维孔骨纤维孔位于腰区下部,由髂嵴、腹外斜肌后缘和背位于腰区下部,由髂嵴、腹外斜肌后缘和背阔肌前下缘围成。

三角的底为腹内斜肌,表面仅阔肌前下缘围成。

三角的底为腹内斜肌,表面仅覆以皮肤和浅筋膜。

覆以皮肤和浅筋膜。

又称脊神经后支骨纤维孔。

该孔位于椎间又称脊神经后支骨纤维孔。

该孔位于椎间孔的后外方,开口向后,与椎间孔的方向垂直。

孔的后外方,开口向后,与椎间孔的方向垂直。

其上外侧界为横突间韧带的内侧缘,下界为下其上外侧界为横突间韧带的内侧缘,下界为下位椎骨横突的上缘,内侧界为下位椎骨上关节位椎骨横突的上缘,内侧界为下位椎骨上关节突的外侧缘。

突的外侧缘。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9.骨纤维管骨纤维管10.腰上三角腰上三角又称腰神经后内侧支骨纤维管。

该管位于腰又称腰神经后内侧支骨纤维管。

该管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的骨沟处,自外上斜向内下,由椎乳突与副突间的骨沟处,自外上斜向内下,由前、后、上、下四壁构成。

前壁为乳突副突间沟,前、后、上、下四壁构成。

前壁为乳突副突间沟,后壁为上关节突副突韧带,上壁为乳突,下壁为后壁为上关节突副突韧带,上壁为乳突,下壁为副突。

管的前、上、下壁为骨质,后壁为韧带,副突。

管的前、上、下壁为骨质,后壁为韧带,故称为骨纤维管。

故称为骨纤维管。

为软脊膜向两侧伸出的三角形结构,呈额状为软脊膜向两侧伸出的三角形结构,呈额状位,介入脊神经前、后根之间,其外侧缘形成三位,介入脊神经前、后根之间,其外侧缘形成三角形齿尖,与硬脊膜紧密相连。

角形齿尖,与硬脊膜紧密相连。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11.硬膜外隙硬膜外隙12.椎内静脉丛椎内静脉丛是位于椎管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间隙,内含是位于椎管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间隙,内含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椎内静脉丛、窦椎神经和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椎内静脉丛、窦椎神经和淋巴管等,并有脊神经根及其伴行血管通过,正淋巴管等,并有脊神经根及其伴行血管通过,正常呈负压。

此隙上端起自枕骨大孔高度,下端终常呈负压。

此隙上端起自枕骨大孔高度,下端终于骶管裂孔。

由于硬脊膜紧密附着于枕骨大孔边于骶管裂孔。

由于硬脊膜紧密附着于枕骨大孔边缘,故此隙与颅内不相通。

缘,故此隙与颅内不相通。

是指密布于硬膜外隙内的静脉丛,上自枕骨是指密布于硬膜外隙内的静脉丛,上自枕骨大孔,下达骶骨尖端,贯穿于椎管的全长。

大孔,下达骶骨尖端,贯穿于椎管的全长。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13.椎外静脉丛椎外静脉丛14.枕下静脉丛枕下静脉丛是指位于脊柱外面的静脉丛,紧紧包绕在脊是指位于脊柱外面的静脉丛,紧紧包绕在脊柱周围,主要存在于椎体前面和椎弓及其突起的柱周围,主要存在于椎体前面和椎弓及其突起的后方。

后方。

在寰椎与枕骨之间的椎外静脉丛较为发达,在寰椎与枕骨之间的椎外静脉丛较为发达,称枕下静脉丛。

称枕下静脉丛。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15.硬膜下隙硬膜下隙16.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隙是位于硬脊膜与蛛网膜之间的潜在腔隙,与是位于硬脊膜与蛛网膜之间的潜在腔隙,与脊神经周围的淋巴隙相通,内有少量液体。

脊神经周围的淋巴隙相通,内有少量液体。

是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的间隙,隙内是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的间隙,隙内充满脑脊液,向上与脑的蛛网膜下隙相通。

充满脑脊液,向上与脑的蛛网膜下隙相通。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17.终池终池18.马尾马尾蛛网膜下隙的下部自脊髓下端至第蛛网膜下隙的下部自脊髓下端至第2骶椎水平骶椎水平扩大,称为终池。

扩大,称为终池。

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前、后根要在椎管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前、后根要在椎管的硬膜囊内下行一段距离,才能到达各自的椎的硬膜囊内下行一段距离,才能到达各自的椎间孔,这些在脊髓末端平面以下下行的脊神经间孔,这些在脊髓末端平面以下下行的脊神经根称为马尾。

根称为马尾。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19.脊髓节段脊髓节段20.窦椎神经窦椎神经每对脊神经借一组根丝附于一段脊髓,该段每对脊神经借一组根丝附于一段脊髓,该段脊髓被称为一个脊髓节段。

脊髓被称为一个脊髓节段。

来自脊神经的脊膜支,也称窦椎神经或来自脊神经的脊膜支,也称窦椎神经或Luschka神经。

该神经自脊神经干发出后,经神经。

该神经自脊神经干发出后,经椎间孔返回椎管内,分布至硬脊膜、脊神经根椎间孔返回椎管内,分布至硬脊膜、脊神经根的外膜、后纵韧带、动静脉血管和椎骨骨膜等的外膜、后纵韧带、动静脉血管和椎骨骨膜等结构。

结构。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l问答题问答题1.试述脊柱区皮神经的来源及分布。

试述脊柱区皮神经的来源及分布。

脊柱区皮神经均来自脊神经后支。

脊柱区皮神经均来自脊神经后支。

项区的皮神经来自颈神经后支,其中较大的皮神经有项区的皮神经来自颈神经后支,其中较大的皮神经有枕大神经和第枕大神经和第3枕神经。

枕神经。

枕大神经:

是第枕大神经:

是第2颈神经后支的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感觉纤维分布至枕部皮肤。

内侧支,感觉纤维分布至枕部皮肤。

第第3枕神经:

是第枕神经:

是第3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至项区上份及枕区下份的皮肤。

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至项区上份及枕区下份的皮肤。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胸背区和腰区的皮神经来自胸、腰神经后支的分支。

胸背区和腰区的皮神经来自胸、腰神经后支的分支。

各支在棘突两侧浅出,上部皮支几乎呈水平位向外侧行各支在棘突两侧浅出,上部皮支几乎呈水平位向外侧行走;下部皮支斜向外下,分布到胸背区和腰区的皮肤。

走;下部皮支斜向外下,分布到胸背区和腰区的皮肤。

第第12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可分布至臀区,第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可分布至臀区,第13腰神经后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较为粗大,组成臀上皮神经,分布至臀区上支的外侧支较为粗大,组成臀上皮神经,分布至臀区上部的皮肤。

部的皮肤。

骶尾区的皮神经来自骶尾神经后支的分支,分布到骶尾区的皮神经来自骶尾神经后支的分支,分布到骶尾区的皮肤。

其中第骶尾区的皮肤。

其中第13骶神经后支的分支组成臀中骶神经后支的分支组成臀中皮神经,分布于臀区中部的皮肤。

皮神经,分布于臀区中部的皮肤。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2.试述胸腰筋膜的构成及临床意义。

试述胸腰筋膜的构成及临床意义。

胸腰筋膜在胸背区较薄弱,覆于竖脊肌表面,向胸腰筋膜在胸背区较薄弱,覆于竖脊肌表面,向上续项筋膜,内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上续项筋膜,内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

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

后层覆于竖脊肌的后面,与背阔肌和下后锯肌的腱膜后层覆于竖脊肌的后面,与背阔肌和下后锯肌的腱膜愈着,向下附于髂嵴,内侧附于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愈着,向下附于髂嵴,内侧附于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在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愈合,后、中两层共同形外侧在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愈合,后、中两层共同形成竖脊肌鞘;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内侧附成竖脊肌鞘;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和横突间韧带,外侧在腰方肌外侧缘与于腰椎横突尖和横突间韧带,外侧在腰方肌外侧缘与前层愈合,中、前两层共同形成腰方肌鞘,并作为腹前层愈合,中、前两层共同形成腰方肌鞘,并作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向上附于第横肌起始部的腱膜,向上附于第12肋下缘,向下附于肋下缘,向下附于髂嵴。

髂嵴。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中层上部张于第中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肾脏手术时,切断此韧带可加大第厚,形成腰肋韧带,肾脏手术时,切断此韧带可加大第12肋的活动度,便于暴露肾脏;前层位于腰方肌前面,肋的活动度,便于暴露肾脏;前层位于腰方肌前面,又称腰方肌筋膜。

筋膜的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向下附又称腰方肌筋膜。

筋膜的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向下附于髂腰韧带和髂嵴后份,上部增厚呈弧形附着于第于髂腰韧带和髂嵴后份,上部增厚呈弧形附着于第2腰椎腰椎横突与第横突与第12肋之间,谓之腰肋外侧弓状韧带,其内侧为肋之间,谓之腰肋外侧弓状韧带,其内侧为跨越腰大肌表面附着于第跨越腰大肌表面附着于第1腰椎侧面与第腰椎侧面与第2腰椎横突之间腰椎横突之间的腰肋内侧弓状韧带。

的腰肋内侧弓状韧带。

腰部的活动度大,在剧烈活动中,胸腰筋膜可被扭腰部的活动度大,在剧烈活动中,胸腰筋膜可被扭伤,是腰腿痛的原因之一。

由于臀上皮神经在髂嵴上方、伤,是腰腿痛的原因之一。

由于臀上皮神经在髂嵴上方、竖脊肌外侧缘附近浅出处比较集中,在腰部急剧扭转损竖脊肌外侧缘附近浅出处比较集中,在腰部急剧扭转损伤胸腰筋膜的同时,可拉伤臀上皮神经,也是导致腰腿伤胸腰筋膜的同时,可拉伤臀上皮神经,也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原因。

痛的常见原因。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3.简述脊柱区肌由浅入深的层次简述脊柱区肌由浅入深的层次。

脊柱区肌由浅入深大致分为四层:

第一层有斜方脊柱区肌由浅入深大致分为四层:

第一层有斜方肌、背阔肌和腹外斜肌后部;第二层有夹肌、头半棘肌、背阔肌和腹外斜肌后部;第二层有夹肌、头半棘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和腹内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和腹内斜肌后部;第三层有竖脊肌和腹横肌后部,第四层有斜肌后部;第三层有竖脊肌和腹横肌后部,第四层有枕下肌(椎枕肌)、横突棘肌和横突间肌等。

枕下肌(椎枕肌)、横突棘肌和横突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