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防专项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21329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三防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3三防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3三防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3三防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3三防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三防专项应急预案.docx

《3三防专项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三防专项应急预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三防专项应急预案.docx

3三防专项应急预案

 

延安秦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防洪“三防”专项应急预案

 

编制人:

程远国

签发人:

赵建

编制单位:

延安秦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颁布日期:

2018-1-10实施日期:

2018-1-10

 

“三防”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施工区域内遭遇台风、暴雨、洪水灾害,对所在地段的生产、办公、生活场所造成破坏和影响,给公司带来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

1.1高处坠落

台风、暴雨易造成高处人员高处坠落的安全隐患。

1.2物体打击

施工现场遇台风、暴雨造成落物,是造成物体打击和其他伤害的主要原因。

1.3触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因暴雨、洪水造成电器设施绝缘失效

1.4坍塌

桩基、深基坑、材料的堆放、临时工棚(储藏室、机具间)的搭建,受到台风影响、雨水浸泡等,都有可能出现坍塌的危险。

1.8淹溺

台风、暴雨、洪水都可能成为淹溺的危险源。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洪,以防灾减灾为中心,努力实现从应对洪水向洪水预防控制转变,不断提高防洪减灾的防御能力及救灾水平。

2.2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2.3本预案的制订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明确应急救援机构职责,落实应急处置责任,健全完善应急体系为核心。

2.4“三防”工作实行各单位一把手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项目管理为主。

2.5坚持以防为主、防抗结合,以“三防”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

2.6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按照流域或区域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安排“三防”协调工作。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三防”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公司急救援指挥部、相关部门和应急救援队伍组成。

应急指挥机构设置以下组成成员:

总指挥:

赵建

副总指挥:

程远国江志平刘光明于付红

应急救援大队:

队长:

程远国

第一分队队长:

刘光明

成员:

王嘉玲于付红赵欢欢王文超

第二分队队长:

安长书

成员:

丁剑华郭龙龙吴志温马先升

后勤保障组:

组长:

郭攀

组员:

郭龙龙丁剑华王嘉玲

安全保卫组:

组长:

赵欢欢

组员:

王文超王嘉玲吴志温

医疗救治组:

组长:

顾裕平

组员:

于付红王嘉玲

通讯联络组:

组长:

王磊

组员:

郭龙龙刘光明

3.2应急救援机构职责

3.2.1总指挥部职责

(1)总指挥部对应急救援工作实行统一领导,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和实施工作;负责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有关部门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根据事故发生、发展状态统一部署应急救援工作的实施,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2)对所属单位发生的事故情况及时向是主管部门汇报,落实上级对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的指示精神。

(3)根据事故发展情况,发现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险情时,立即通报危及方,尽快组织人员、物资的疏散和撤离工作。

(4)事故救援结束后,对救援中借用、租用的救援物资、设备进行归还和结算;对临时占用的土地和损坏的财产进行赔偿。

(5)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做好伤亡人员善后处理及家属的安抚工作,适时发布通报,将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决定予以公布。

(6)定期检查应急救援人员的组织、训练以及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的准备工作,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3.2.2总指挥、副总指挥职责

(1)组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发布和实施。

(2)确保参与事故应急救援的人员熟悉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并顺利完成任务。

(3)发挥联合应急救援的作用,必要时寻求有关单位的协助和帮助。

(4)危险源管理失控时,应立即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向相关部门发出预案启动的通知,并尽快组织相关部门奔赴抢险救灾现场。

(5)在整个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必须和事故现场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调整事故的应急救援方案。

(6)在整个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始终保持在现场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7)定期组织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审,分析演练过程存在的不足、问题,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补充、修改、完善。

3.2.3应急抢救组

(1)负责事故处理时的调度工作。

(2)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

(3)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负责确定对事故现场采取的处理措施。

3.2.4安全保卫组

(1)负责治安保卫、警戒、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2)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3)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

3.2.5后勤保障组

(1)负责保障救援的通讯畅通,对外联系和车辆调度。

(2)负责抢险救援物资供应。

(3)负责抢险救援物资运输工作。

(4)保障抢险、救援资金到位。

3.2.6医疗救治组

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并请求120支援,协助专业医护人员运送伤员到医院。

3.2.7通讯联络组

(1)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和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2)负责事故或灾害的紧急救险、救灾与处置情况的通讯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指挥机构与各成员之间,本单位与上级和周边单位之间(如地方消防、医疗机构)信息及时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与救援工作;

(3)负责在整个救险救灾过程事与遇险人员的家属联络和接待,作好精神和生活上的安抚工作;

(4)负责对外消息的发布与澄清事宜;

(5)负责保险索赔事宜的处理,做地善后事宜;

(6)负责应急过程的会议、记录与整理,应急事件结束后向应急领导小组提交会议记录报告。

3.2.8项目部职责

(1)项目部应根据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和要求,结合项目部工程特点,分析施工作业环境危险因素,充分考虑各类自然灾害的影响,制定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项目部应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应急救援人员、设备、器材,开展事故应急救援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定期组织演练。

对施工过程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或聘请专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方案,必要时可向上级主管单位申请技术支持。

(3)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立即启动相应应急救援预案,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救援。

并根据具体情况拨打110、119、120请求救援,必要时请求当地政府、驻军、附近施工单位给予支持和帮助。

(4)主动向上级主管单位和总指挥部提供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发生后现场抢险救灾的详细情况,对事故有可能扩大或对周边环境有进一步影响的问题必须如实报告,以有利于上级主管单位、总指挥部掌握情况,有效的指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5)事故单位负责人必须向参与事故应急救援的单位提供现场属实的技术资料和情况说明,以利于其他单位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

(6)在上级抢险救援队伍没有到达前,项目部应积极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援,上级抢险队伍到达后,应主动配合上级抢险救援方案的实施,服从上级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加大宣传力度,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思想意识,使全体人员有充分的思想意识和准备,预防可能发生的不测。

4.1.2健全组织网络,落实各项”三防”责任制。

成立“三防”领导小组,层层落实岗位责任制,在出现台风、暴雨、洪水实行24小时”三防”值班制度。

4.1.3配备防台、”三防”抢险物资和设备,编制防洪度汛措施,并切实落到实处。

4.1.4及时取得当地气象、防洪、防汛指挥部的有关信息,对施工现场灾害性天气应做好监测和预报。

4.1.5对临近江河、过雨面积较大山区的项目部要提前对上游洪水径流量做好调查。

洪水水位以下地段严禁设置项目、劳务队驻地,并严禁放置或安装设备、堆积材料。

4.1.6当预报即将发生严重洪水灾害时,项目部”三防”领导小组应在第一时间向可能淹没的生活及施工区域发出预警,通知该区域做好应急准备,并上报公司防洪”三防”指挥部,为适时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4.1.7临近水库施工项目,当水库发生重大险情时,按照水库管理单位防洪抢险要求迅速处置险情,在第一时间向下游施工区发出预警,并果断转移人员及财产,以确保人员财产安全,同时向公司“三防”指挥部报告出险部位、险情种类、抢护方案以及处理险情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4.2预警行动

认真开展对“三防“的预警准备,对可能导致较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信息进行超前风险分析,检测、推测可能造成较大事故的风险程度,发布预警信息,做好人员、设备、物质和预防工作准备。

4.2.1预防预警准备

a思想准备。

各项目部应加强宣传,增强员工预防洪水灾害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准备。

b组织准备。

各项目部应建立健全”三防”指挥领导机构,落实”三防”责任人、”三防”抢险队伍和山洪易发重点区域的监控及预警措施,加强”三防”抢险队伍的建设。

c预案准备。

各项目部应修订完善防洪”三防”应急预案,研究制订防御超标准洪水的应急方案,主动应对大洪水,同时制订抢险救灾方案,并上报公司防洪”三防”指挥部。

4.2.2预防预警检查

各项目部应建立并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三防”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时整改。

4.2.3预警支持系统

各项目部”三防”指挥领导小组应根据需要,编制和修订”三防”应急方案并进行演练,主动应对洪水灾害。

5信息报告程序

5.1报警系统及程序

参见《华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综合预案),必要时可先行向外部救援机构寻求支援。

5.2现场报警方式

报警主要采取移动电话、对讲机、口头等方式报警。

当事人或知情人应首先向现场负责人报警,同时向周边人员呼喊,请求支援;现场负责人接到报警必须组织人员开展施救工作。

同时,向上一级报告。

各班组、施工作业队、工区、项目部职能部门等负责人的电话号码,定期在本单位内部发放或公布,告知于各参建人员。

5.3通讯、联络方式

为保证通讯、联络畅通,各单位、部门等负责人电话必须保持24小时开通,随时接收应急救援报告和发布相关信息,充分利用电话、对讲机、网络进行联络;指定值班应急车,在电话、对讲机、网络中断的情况下,利用车辆进行内外、上下联络,确保信息畅通。

公司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XXXXXXXXXXXXX(工作时间),XXXXXXXXXXX(节假日、下班时间)。

5.4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为了救援单位及人员在最短的时间了解事故情况,及时开展救援,报警内容必须简练、准确。

一般应说明伤亡者的人数、受伤部位和受伤情况,发生事件的具体地点,采取的措施以及联系人的电话。

5.5向外求援方式

在内部救援能力不足时,主要向邻近请求协调其他单位救援。

必要时,向社会救援组织发出应急救援信息,如120(医疗救护)、119(消防)、110(公安)、122(交通)等。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1)按台风、暴雨、洪水灾害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应急响应行动从高到低依次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2)“三防”期间,各级”三防”指挥机构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程跟踪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并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关应急程序。

3)接到项目部按照所在地发布的有关紧急警报通知后,公司防洪”三防”指挥部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组织作好抗灾准备工作,督促项目做好各项应急措施,并要求出险地加强巡逻检查,配备抢险器材和物资。

4)灾害发生后,各项目部”三防”指挥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防洪应急预案进行自救,并及时向公司防洪”三防”总指挥部报告受灾情况,如造成人员伤亡较多和财产损失较大的突发事件,要及时上报当地交通局、安监局。

根据项目部的报警,洪水灾害发生后,公司应迅速启动防洪”三防”应急救援预案,及时赶往受灾现场,全面负责组织实施抗洪抢险救灾等方面的工作。

5)若发生人员淹溺、触电、财产水毁、坍塌等险情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在1小时内电话通知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或防洪”三防”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

6)洪水灾害发生后,现场施工人员由班组长带队应全部尽快撤离。

被困施工人员来不及撤离的,应选择地势较高地方躲避,进行自我保护,等待救援,同时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对施工机械、材料加以妥善安置保护。

7)灾害发生后,出险地指挥部应立即清点人员,确认有无被困人员,并集结待命,不得私自外出;临时成立抢险突击队,抽调精壮人员负责安装堆砌砂袋,规范水流方向;组织身体素质好、水性高的人员执行搜索救援活动。

8)灾害发生后,如设备不能撤离到安全位置,应使设备处于动力关闭、加固和适当防护状态,防止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9)灾害发生后,视汛情尽快与120、110、119取得联系,尽快营救人员和救治伤员。

10)洪水灾害发生后,在现场显著位置配备适当的救生器具,如救生圈、安全绳、长竹竿等;手机、对讲机等联系工具保持畅通;自备发电机和照明专线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现场预备沙袋等物,利于堵水和引导水流方向。

6.2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灾情发生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按照“体系完整、机制完善、功能齐全、反应灵敏、决策果断、行动迅速、运转协调、救助有力”的总体要求,立即开展救援工作,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1)遇险呼救。

事故险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相关部门和公司紧急呼救,并积极开展自救。

2)启动预案。

公司得知发生事故险情或收到遇险呼救后,立即根据情况判断险情,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3)赶赴现场。

确定险情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施救。

4)现场施救。

本着“救人高于一切”的原则,积极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伤人数和损失,同时千方百计地做好防止和减轻次生灾害的工作。

5)保护现场。

做好现场保护工作,除为抢救受伤人员外,未经事故调查组同意不得擅自移动现场物品、设施和设备。

6)现场恢复。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事故单位应迅速采取措施做好现场清理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施工生产秩序。

6.3处置措施

6.3.1淹溺处置措施

(1)自救

被洪水卷入或落水后,应保持冷静,切勿大喊大叫,以免水进入呼吸道引起阻塞和剧烈咳呛。

具体方法是采取仰面位,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努力使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呼气浅而吸气深,稍浮于水面待救,也可憋住气尽量不吸气,以免呛水,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因举手反使人下沉。

若因小腿腓肠肌痉挛即“小腿抽筋”而致淹溺,立即呼救,自己将拇趾屈伸,并采用仰面位,浮出水面。

与此同时,应尽量抓住漂浮物如木板、树木、桌椅等,以助漂浮,双脚像踏自行车那样踩水,并用双手不断划水,千万别慌张。

(2)水上救助

应由熟悉水性的人员进行施救,救助者应尽量脱去外衣、裤及鞋袜,迅速游至溺水者附近,对筋疲力尽的溺水者,抢救人员可从头部接近;对神志清醒的溺水者,抢救人员应从背后接近,用手从背后抱住溺水者的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溺水者的手臂,游向岸边。

要防止抢救人员被溺水者死死抱住,而双双发生危险。

在水中发现淹溺者已昏迷,可在拖泳过程中向淹溺者进行口对口吹气,边游边吹,争取抢救时间。

不会游泳者切忌用手直接拉溺水者,而应在现场找一根竹竿或绳索,让他拽住再拖上岸,否则溺水者会把救护人员拖入水中。

(3)岸上急救

1)救出水后应立即清除溺水者口鼻内的污泥、污浊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牙关紧闭者按捏两侧面颊用力启开;呼吸微弱或已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人工呼吸多采用口对口吹气法,抢救时先把病人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松开衣扣、腰带,清除病人口中的痰液、血块、泥土和假牙等,将病人仰卧在木板上,头下垫一软枕使其头尽量后仰,救护者跪在病人的一侧,用手帕或纱布盖住溺水者的口鼻,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要均匀而有节奏,吹气次数每分钟16~18次。

做口对口吹气的同时要做胸外心脏挤压,做一次口对口吹气挤压心脏4~5次,挤压心脏力量之大小,要依溺水者健康与发育情况而定,用力过猛或挤压范围过大时,都容易引起肋骨骨折,需待溺水者呼吸恢复正常后才能停止人工呼吸。

呼吸恢复后应仔细观察呼吸是否再停止,如果呼吸再度停止,应再施行人工呼吸。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时间要长,不要轻易放弃,并可给予吸氧和保暖。

如心跳已停止,可用l‰肾上腺素0.5~1.0ml作心脏内注射,并酌情重复使用。

还可肌注中枢兴奋剂(尼可刹米、咖啡因等),针刺合谷、人中、内关、太冲、丰隆等穴,对于兴奋呼吸中枢,恢复呼吸有一定作用。

不要坐等医生到来或不经处理直接送医院,丧失最初宝贵的抢救时机。

只有证明患者确实已经死亡,才可放弃人工呼吸。

2)进行人工呼吸后,若心跳恢复,可用干毛巾擦遍全身,自四肢、躯干向心脏方面摩擦,以促进血液循环,重症病人经现场救护后送医院进一步诊治。

在途中随时观察呼吸情况,若不稳定,则继续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3)抢救溺水者不要强调“控水”,头置于侧位时口腔中的水即能流出。

大多数溺水者并非是喝大量的水而窒息,而是因气管呛入少量的水呈“假死”状态,所以“让患者吐水”没什么实际意义。

吸入肺中的水不易压出,而进入胃部的水,却与呼吸无关,同时让溺水者吐水反倒容易误入气管而呛住。

即使需要“控水”,也要让溺水者取俯卧位,用衣物将其腹部垫高或横放在救护人员屈曲的膝上(救护人员跪下,一腿屈膝),让溺水者的头尽量低垂,轻轻拍打其背部,使进入呼吸道和胃中的水迅速排出,然后将其置于平卧、头侧位姿势进一步抢救。

4)湿衣服吸收体温,妨碍胸部扩张,抢救时应及时脱去溺水者浸湿的衣裤,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加重病情。

6.3.2高处坠落的应急措施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现场发现有人员伤亡时,根据现场人员被伤害的程度,及时、科学、有序地展开对受伤害人员的现场抢救或安全转移,尽最大可能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对重伤者不明伤害部位和伤害程度的,不要盲目进行抢救,以免引起更严重的伤害。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人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3)对事故危害情况的初始评估,先期处置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应当尽快对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初始评估;包括事故范围及事故危害扩展的潜在可能性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

(4)制定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效的扩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并防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

(5)如果必须将患者搬运到能够安全施救的地方,搬运时应尽量多找一些人来搬运,观察患者呼吸和脸色的变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弯曲、扭动患者的颈部和身体,不要接触患者的伤口,要使患者身体放松,尽量将患者放到担架或平板上进行搬运。

6.3.3物体打击处置措施

与高处坠落的处置措施相同。

6.3.4触电事故处置措施

当发生触电事故后,要沉着冷静、迅速果断地采取应急措施。

针对不同的伤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方法,争分夺秒地抢救,直到医护人员到来或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尽最大可能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对重伤者不明伤害部位和伤害程度的,不要盲目进行抢救,以免引起更严重的伤害。

(1)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

(2)如开关箱在附近,可立即拉下闸刀或拔掉插头,断开电源。

(3)如距离闸刀较远,应迅速用绝缘良好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利器(刀、斧、锹等)砍断电线,或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硬塑料管等物迅速将电线拨离触电者。

(4)在触电人脱离电源的同时,要防止二次摔伤事故。

如果是夜间抢救,要及时解决临时照明,以避免延误抢救时机。

6.3.5基坑坍塌事故的应急措施

(1)当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救援人员立即奔赴现场救援,同时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上级主管单位,在确认不会发生同类次生、衍生事故的前提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进行人员抢救。

 

(2)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当整体大面积坍塌时,要立即报告联合应急救援单位或社会救援组织,,各有关部门统一领导和指挥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3)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提前通知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4)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各单位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为主,社会救援物资为辅的应急救援物资供应保障体系,完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的内部联动机制,做到资源共享,动态管理。

在应急状态下,服从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配。

管理责任人经常进行检查,保证设备、设施完好有效,数量合理。

针对防洪度汛特点,常用的应急救援物资包括:

7.1常备药品:

消毒药品、急救物品(创可贴、绷带、无菌敷料、仁丹等)及各种常用的小夹板、担架、止血带、氧气袋等。

7.2抢险工具:

铁锨、撬棍、千斤顶、麻绳、气割工具、加压泵、消防斧、灭火桶、小型金属切割机、电工常用工具等。

7.3设备:

挖掘机、小型挖掘机、推土机、自卸汽车、平板货车、汽车吊、面包车、发电机、翻斗车、救生船、救护车、消防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