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2060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与贸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docx

《国际经济与贸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与贸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经济与贸易.docx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前言

加工贸易是山东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融入国际产业分工,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战略选择,在促进山东对外贸易增长、利用外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就业扩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加工贸易一直呈快速发展,占据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

2009年1-9月,山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433.5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43.6%。

其中,出口279.1亿美元,下降10.9%,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9.5%;进口154.4亿美元,下降15.7%,占全省进口总额的35.9%。

按加工方式:

进料加工出口227.3亿美元,下降12.7%,占总额的81.4%;来料加工出口51.8亿美元,下降2.5%,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18.6%。

来料加工工缴费收入9.6亿美元,但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升级,尤其是国际国内竞争的加剧,使得山东传统的加工贸易面临诸多压力与困扰。

如企业出口产品层次偏低、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缺乏、劳动成本提高、贸易摩擦频繁、创汇增长艰难等。

因此,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就成为山东摆脱困境,培育新的国际竞争力,谋求新的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迫切任务。

为此,山东在认清形势和问题的基础上,应积极寻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科学思路和举措。

 

1山东加工贸易转型必然性

加工贸易转型主要包括:

一是产业结构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上升;传统产业中的高新技术贡献率增大。

二是组织方式的优化,通过技术改造与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与增值率,实现从以贴牌生产为主向自包品牌为主转化。

三是产业链不断加长,从生产领域向研发设计和服务业等领域发展。

四是空间布局优化,通过加工贸易产业的梯度转移,平衡东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

五是服务支持体系优化,建立一个有生命力和促进力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性政策体系和生产服务体系。

而上述几个方面正是山东加工贸易迫切需要发展和完善的。

因此,要充分认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充分认识山东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对山东加快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与迫切性的认识。

要用超前的眼光审视国际经济新形势,把握加工贸易的发展新趋势,充分认识在新的转折期和新的机遇期面前,加快山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山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是迎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提升优化山东经济结构的迫切需要;是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然要求。

1.1加工贸易现已成为山东省外贸出口和增长的主导力量

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加工贸易在中国20多年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密切相关,是外贸进出口、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省加工贸易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1986年。

在改革开放中率先产生的“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的贸易方式,是加工贸易的雏形。

第二阶段:

自1987年至1995年。

1987年党的十三大以后,以鼓励“进料加工复出口”为主要内容,以海关进口料件保税监管为政策核心,发展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市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方式在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取得了成功。

第三阶段:

自1996年至今。

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巩固和发展加工贸易取得了巨大成果。

加工贸易不仅在吸收外商投资、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和税收方面,而且在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促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中发挥了更大的影响力,加工贸易在我省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

1.2对省内经济的拉动作用

近年来,加工贸易在开拓国际市场、利用海外需求带动国内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加工贸易的稳定发展仍将会对即期的经济增长继续发挥与目前水平相近的拉动作用。

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增加和省内经济的发展,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环节不断拓展,仅用静态加工贸易增值系数作参考,增值系数就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1988至1990年间的16.1%提高到2008年的41.9%,2009年1至6月份则达45%,这表明加工贸易带动省内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大提高了。

1.3推动了省内配套产业的发展

加工贸易带动了国民经济的配套发展。

由于加工技术和省内原材料的限制,加工贸易最初涉及的省内加工装配业务,技术比较简单。

外商投资企业通过追加投资开办产品配套厂或车间,实现产品配件和工艺的配套成龙。

提高了产品本地化的程度和自产比例。

以家电、办公设备加工贸易为例,其所用零部件有70%至80%属于境内加工贸易配套产品。

另外,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出口中,附加值高的产品比例大幅度提高,使其对省内配套需求的带动作用也明显增强。

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出口一直大于进口,且出口与进口的差值逐年大幅度增加。

进料加工进出口差额的增加直接反映了加工出口带动的内需量(包括省内配套的原材料、零部件及除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外的其它生产消费)的迅速扩大。

1.4促进了省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

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国际产业升级与转移步伐加快,发达国家正在将大量成熟的中间性技术乃至某些高新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我国政府审时度势,通过完善加工贸易政策,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大机遇,大大加快了我国总体产业升级以及工业现代化的进程。

我省则以国家对政策的调整为契机,努力发展加工贸易产业,我省加工贸易产业水平迅速提高。

我省发展加工贸易最初是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开始的,这适应了我省劳动力丰富的、就业压力大的状况。

目前,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主要部分,但与十几年前相比,产品的规格和品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加工贸易出口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大大提高,这反映利用外资和加工贸易对于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特别是随着我省制造业、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已从纺织、轻工制成品为主转变为以机电出口为主。

1.5加工贸易是利用外资的重要内容

当前,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贸易和投资是连成一体、不可分割的。

应当看到,我省加工贸易已不仅仅是一种贸易行为,更重要的是它与利用外资相联系,是我省参与国际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初期,我省制定加工贸易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事实证明这一政策是正确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分析,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省加工贸易的主力军。

2009年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值已占全省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达70%左右,比1998年增长10%左右。

从总体上看,外资经营的加工贸易分别约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的80%左右,加工贸易的发展既是我省吸收外资取得重大成就的体现,也是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内容。

1.6增加就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我省的加工贸易项目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商在我省开展加工贸易也正是看中了我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廉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沿海地区通过开展加工贸易,不仅使当地的大量劳动力得到安排,而且还从内地接收了许多劳动力,为增加就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开展加工贸易20多年,加工贸易企业为我省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外向型管理人才和技术管理人员。

通过加工贸易,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丰富了企业管理经验,尤其是通过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把原来的许多青年农民培养成了具备生产经营能力的工人,他们回乡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2山东加工贸易产业的存在的问题

2.1加工贸易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2.1.1山东加工贸易出口额较小,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且占出口的比重相对较小。

山东加工贸易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总体规模较小,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导致出口额较小和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如与广东省相比,山东加工贸易的发展差距更是十分明显,不容乐观。

2009年1-9月,山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433.5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43.6%。

其中,出口279.1亿美元,下降10.9%,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9.5%;进口154.4亿美元,下降15.7%,占全省进口总额的35.9%。

基本情况如下:

  一、按加工方式:

进料加工出口227.3亿美元,下降12.7%,占总额的81.4%;来料加工出口51.8亿美元,下降2.5%,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18.6%。

  二、按企业性质: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17.5亿美元,下降10.8%,占总额的77.9%;民营企业出口22.3亿美元,增长2.6%,占总额的8%;集体企业出口20.3亿美元,下降23.5%,占总额的7.3%;国有企业出口18.9亿美元,下降10.5%,占总额的6.8%;

  三、按商品大类:

机电产品出口152.5亿美元,下降10.7%,占总额的55.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81.4亿美元,增长1.8%,占总额的29.2%;纺织服装出口41.7亿美元,下降13.1%,占总额的14.9%;农产品出口23.5亿美元,下降2.3%,占总额的8.4%。

  四、按主要市场:

对美国出口65.4亿美元,下降2.5%;对韩国出口54.3亿美元,增长3.3%;对欧盟出口53.4亿美元,下降21.7%;对日本出口37.9亿美元,下降4.9%;对香港出口9.3亿美元,下降38.3%。

  五、按地区(市):

17市合计出口277.6亿美元,同比下降10.9%,占全省总额的97.3%。

其中,烟台市出口99.3亿美元,下降0.5%;青岛市出口96.6亿美元,下降16%;威海市出口31.9亿美元,下降13.2%。

  六、按重点企业:

加工贸易出口前50名企业合计出口146亿美元,下降3.1%,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52.3%。

其中,鸿富锦精密电子(烟台)有限公司、鸿富泰精密电子(烟台)有限公司、浪潮乐金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三星电子(山东)数码打印机有限公司、青岛乐金浪潮数字通信有限公司5家企业出口额超过5亿美元,分别为30.5亿美元、25.1亿美元、9.8亿美元、6.1亿美元、6.1亿美元。

2.1.2加工成本高,技术含量低

山东省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等,高新技术产品所占的比重不高。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工资水平的较快增长,人民币不断升值,非凡是近年来物价上涨增加了加工贸易的生产成本使得传统的加工贸易产品逐渐丧失了价格优势。

另外,山东加工贸易企业缺乏自有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目前山东省可以拿出手的世界名牌仅有海尔和海信两家。

在商务部2005年3月18日公布的190家“2005~2006年度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企业名单中,浙江有51家企业入选,广东有29家,江苏有25家,而山东仅有23家;从品牌企业出口情况来看,浙江省企业自有品牌出口比例大约在15%左右,而山东企业自有品牌出口估计不足5%。

2.1.3加工贸易地区发展不平衡

山东省在加工贸易方面存在着地区不平衡问题,突出表现在:

东部发展很快,西部发展缓慢。

特别是山东半岛地区,由于其加工贸易基础较好、发展快、规模大,经济发展远远快于中西部地区。

2.2日益苛刻的绿色贸易壁垒和频繁的贸易摩擦

欧美日等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和技术的垄断地位,以保护环境为由,对我国实行了一系列严厉的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贸易摩擦持续不断4。

山东省作为出口大省,同样遭遇较多的贸易摩擦。

据统计,山东省在2005年遭遇较大的贸易摩擦中,反倾销调查15起,反补贴1起,保障措施5起,特保2起以及美国337调查1起。

进入2009年,山东省遭遇新发起的比较大的反倾销调查11起,反补贴1起,保障措施2起。

进口国采取反倾销、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多种形式对山东的出口产品进行调查。

产品范围不仅包括传统出口产品如农产品、纺织品等,还包括机电产品、化工产品、食品和轻工业产品等。

2.3外贸出口对象单一

2009年山东省与最大的贸易伙伴有韩国、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外贸进出口额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接近60%。

可见,山东的外贸经济过度依靠这几个国家和地区,这无疑加大了山东外贸经济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

同时,这四个国家和地区又是对山东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最多的国家和地区。

2.4加工贸易政策的不利

不同部门的政策不配套加工贸易管理涉及海关、质检、外汇、税务、外经贸等多个部门,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对于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各部门分别制定政策,缺乏正式的跨部门政策协调机制,因此,部门间的政策不一致、不配套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加工贸易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运作。

例如,由于退税不及时,加工贸易“一日游”现象日趋严重,降低了企业运行效率,提高了企业运行成本,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如果发挥现有保税区的功能,可以替代香港的中转作用,境外“一日游”将大大减少。

但是,海关与税务部门对保税区的规定是不配套的,海关认为货物运到保税区视同出口,但税务部门认为只有货物离境才能享受出口退税。

税务部门的这一规定,不仅使加工贸易境内“一日游”取代境外“一日游”成为不可能,而且也大大阻碍了保税区建立国际采购中心、发展国际物流业务。

实际上,税务部门关于退税的规定,在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就存在差别,国内货物进入出口加工区可以享受出口退税。

2.5山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探讨

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07年第44号公布《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本次公布的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包括2247个十位海关商品编码,其中1853个都是2007年新增的。

新增商品类别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金属粗加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从国家公布的贸易调整政策来看,旨在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自主创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山东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加工贸易大省,在全国的加工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积极主动的探索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在全国发挥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领军作用。

3山东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对策

3.1山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五个转型”

在充分认识和分析山东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弊端后,应该利用各种有优势条件,实施对山东加工贸易产业的“五个转型”和“五个升级”。

其中,“五个转型”包括:

鼓励股权结构转变,由外资企业为主向民营企业转型;鼓励产品产地转移,由沿海加工为主向内陆加工转型;鼓励组织方式转换,由受托型加工向自主型企业转型;鼓励生产方式转化,由物耗型加工向清洁化生产转型;鼓励营销市场转向,由出口海外向内外市场销售转型。

3.1.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结合山东省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对山东省加工贸易的空间布局做出规划引导,注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鼓励各地市根据资源与产业发展优势,明确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重点,促进形成各地市有序分工、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克服功能交叉重叠和产业结构趋同。

  东部地区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和外经贸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家电、通讯设备、船舶、集装箱、汽车等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成为拉动全省加工贸易升级的主力。

中部地区则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化工产业、食品产业、机械、新兴材料。

将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加工贸易项目向鲁西北或内陆地区逐渐转移。

根据国家的加工贸易政策导向,引导“两高一资”加工项目企业调整方向,引导其向更高产业层次发展,摆脱被动。

3.1.2将加工贸易与招商引资紧密结合

改进和提高招商引资的操作方式和层次,建立专门的引进外资机构,跟踪国际行业技术和领军企业的最新动向,瞄准有代表性的跨国公司,充分发挥山东地域的品牌效应与地域优势,多渠道主动招商。

明确招商引资的指导方向。

提高加工项目投资门槛,对于增值率低于目前平均增值率的新项目限制进入,分行业规定新进入项目增值率的最低限,确定国内采购的最低比率,推动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对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资金、技术密集的加工贸易项目和“关联配套”型加工贸易项目,要通过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大力引进;不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两高一资”加工项目坚决禁入。

要重点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来山东省设立生产制造基地、配套基地、以及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

要继续加强对日韩企业的招商工作。

充分发挥区位、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抓住日韩企业海外加工布局结构调整的机遇,主动分析收集各类企业发展动向和信息,尽可能多地吸引日韩等地区企业来山东省开展加工贸易。

扩大对欧美的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欧美的大型跨国公司来山东省投资建厂,扩大技术溢出效应,尤其是应该加强对欧盟各国的吸引,同时,借我国与非洲、东盟各国关系发展日益密切之机,多渠道地加强与其合作。

3.1.3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加工贸易加快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

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加工贸易加快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使其具备应有的激励机制、竞争理念和市场行为,从而发挥现有工业基础和产业技术基础的作用,为加工贸易升级换代提供有利条件。

民营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其资金、技术方面的倾斜和支持,降低进出口权的门槛,改变现行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规定,积极建立对民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激励机制,创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和发展的新环境,从而促使内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

鼓励和支持科技型、自主知识产权型民营企业密切跟踪有关跨国公司的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争取跨国公司的订单,融人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为其提供配套产品,彻底解决技术扩散效应差的问题。

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积极建立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出口信贷资金支持体系,促进外资经济与当地经济不断地融合,形成民营企业加工贸易群体,促进加工贸易本地化。

3.1.4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

积极支持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子公司设立研发机构,促进中外企业的联合开发和合作,鼓励企业转移先进技术,培训员工,同时,严把审批关,将加工贸易审批和管理工作与促进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外溢工作结合起来,扩大技术溢出效应。

围绕工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中心建设,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培育壮大核心技术,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推动加工贸易由OEM向ODM、OBM转变,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国际化发展。

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合与合作,加快科技尤其是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同时,大力宣传并采取适当鼓励措施,促使加工贸易企业实施合理的人才开发战略,鼓励员工创新,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实施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技术进步的合法权益。

完善政府配套服务。

3.1.5发展加工贸易海外营销

品牌是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竞争力的象征,仅仅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不但导致企业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的利润极少,而且生产经营中始终不能掌握主动权。

因此,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培育知名品牌企业,是新时期加快我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增值率的重要环节。

为保证加工贸易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政府和有条件的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开拓自己的销售渠道,培育自己的国际品牌。

企业需要转变思想,正确认识海外分销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积极融入到全球产业发展的大潮中;采用现代网络技术,及时了解国际市场供求信息,调整企业生产;多渠道获得融资,解决营销网络建设与品牌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成立海外业务部,吸引国际经贸人才进入,积极接触海外跨国公司,争取直接接单;实施正确的营销策略,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分销商的沟通与管理,加强合作,加强品牌宣传,逐步建立完善的海外分销渠道,提高国际市场的品牌知名度提高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加工贸易企业重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鼓励模仿创新。

借鉴台湾等地的经验,设立高新技术发展促进基金和产业科技进步基金,积极支持大中型企业更新设备、引进技术和进行新产品开发;发放优惠贷款和各种补贴,用于中小企业的产品设计、工程技术进步、质量改进、自动化发展和员工培训,以有效地缓解企业技术进步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对外做好山东整体形象宣传,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环境。

组织各地政府集体对外招商,将外资项目与产业规划相统一,有重点、有秩序的引入优质加工项目。

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国际博览会、展销会,尤其是国际著名的专业博览会,将山东的产品推向世界,努力创造世界知名品牌,增强产品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3.2山东加工贸易转型的“五个升级”

“五个升级”包括:

支持发展阶段升级,走信息化工业发展道路;支持产品结构升级,鼓励制造高新技术产品;支持产业结构升级,支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支持集聚配套升级,发展装备制造关键材料;支持增值能力,提高加工贸易增值水平现行。

3.2.1山东加工贸易升级要立足实际,重视特色培育和优势创新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定要坚持从山东实际出发,立足山东省情,使转型升级建立在可行性基础之上。

为此,一是要正确认识山东加工贸易发展水平,既要重视高端产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提升产业档次和优化产业结构,又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切忌揠苗助长,盲目追求产业高端化。

二是注重产业特色的保持和创新。

产业特色就是优势,就是国际竞争力。

要保持与培育产业特色首先要明确认识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清楚山东在加工贸易当中仍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见长,尤其是在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加工等方面,拥有较稳固的国际产业和产品地位。

由此可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在国际分工中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我们的主要任务和关注焦点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升传统产业中技术、环保、服务、品牌等现代要素含量'提高产业效率,继续培育和放大这一特色和优势,巩固和扩展我们的国际市场份额。

三是创新产品的品牌优势。

山东加工贸易拥有一定的产业与产品优势,但缺乏品牌优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事贴牌生产,这是我们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所以,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于打造山东自己的加工贸易品牌,通过对产品自身的精心培育和对产品上下游的连接互动,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使产品加工逐渐从OEM向OBM转化,即变贴牌生产到原创品牌制造。

3.2.2山东加工贸易升级需要抓好产业单向转移向双向转移的升级

在注重境外高端产业输入的同时搞好境内产业的对外输出,谋求双向努力、互动发展的格局,这也是转型升级的应有之义。

将省内成熟产业对外输出,有利于腾出产业空间发展和开拓新的产业,也有利于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充分利用。

山东的境外加工贸易还处在起步阶段,力量非常薄弱,这项工作的开展也不十分顺利。

主要原因:

一是对境外加工贸易认识不足,现行的政策对企业境外投资限制较多,扶持不力。

二是国家的相关政策尚未配套。

比如,我国企业在境外开展加工贸易的过程中,遇有流动资金短缺的境况时,难以得到国内银行的信贷支持等。

三是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

从市场信息需求看,有些企业对国外有关法律,政策和投资环境知之甚少。

有些企业想到国外发展,不知从何人手,对国际上加工贸易相关原产地规则与国际通行的做法不熟悉。

鉴于此,山东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要特别关注这一薄弱环节,在境外投资行政审批、境外投资资格条件、申报程序、金融信贷等政策与措施上给予境外加工贸易企业更多的支持、鼓励和保护,选择那些实力强、管理科学、产品信誉好的加工企业做为扶持重点,帮助和推动像“海尔”这样有能力的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向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我们的欠发达国家进行垂直型投资,开拓国际市场;同时,还要引导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向经济发达国家进行水平型的跨国投资,努力培育山东自己的跨国公司,带动国产设备、材料、技术出口,促使山东加工贸易向更高层次发展。

3.2.3山东加工贸易转型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服务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是政策环境有利于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