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山区农村公路设计技术指南精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1558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山区农村公路设计技术指南精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云南省山区农村公路设计技术指南精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云南省山区农村公路设计技术指南精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云南省山区农村公路设计技术指南精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云南省山区农村公路设计技术指南精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山区农村公路设计技术指南精讲.docx

《云南省山区农村公路设计技术指南精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山区农村公路设计技术指南精讲.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山区农村公路设计技术指南精讲.docx

云南省山区农村公路设计技术指南精讲

 

云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云南省山区农村公路设计技术指南

承担单位:

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编写单位:

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

编写时间:

2008-5-13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内容

 

1、项目概要

2、国内、外同类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研究、开发的背景、必要性

4、研究、开发实施方案(研究内容、技术关键、技术路线等)

5、考核目标和技术经济指标

6、研究开发进度

7、承担单位、参加单位的工作基础及能力

8、经费预算及合理性

9、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估

10、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项目概要

公路交通自古以来即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看,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运输方式,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条件。

2007年,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把农村公路工作作为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农村公路建设实现新突破,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有了新进展,为“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统计,2007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建成里程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全社会完成投资1800亿元,比2006年增长12.7%,新改建农村公路42.3万公里,比2006年增长30.2%,解决了1682个乡(镇)、近4万个建制村通公路,1199个乡(镇)、3万多个建制村通油路或水泥路。

从2003年部党组提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工作重点以来的五年中,全国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和农民群众一起努力奋斗,取得了巨大成绩,可以说,这五年是我国农村公路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农村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对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虽然“十五”期间我国农村公路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面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新要求,农村公路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面临诸多问题。

我国农村公路总体上仍处于以通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村公路路网密度偏低,整体规模仍显不足;

(2)通达深度不够,建设任务依旧艰巨;(3)农村公路等级偏低、路况较差,通畅问题还未解决。

这些问题在我国西部地区尤为突出。

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全省国土面积以山地为主,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于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尤为迫切。

目前,云南省的交通运输以公路交通为主,全省公路里程约16.8万km,农村公路约占85%。

全省的公路网中,农村公路是重要组成部分。

从总体情况看,云南省农村公路总通车里程虽已达14万km多,但公路等级低(四级、等外路占农村公路总量的97.6%)、路面铺装率低(未铺装里程占农村公路总量的93.52%)、抗灾害能力弱。

这种“三低”情况的存在,特别是全省自然灾害频繁,水毁、泥石流、滑坡、地震等不断出现,制约着云南农村公路的通畅,更大地制约着广大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全省和全国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要求还远不适应。

云南省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成功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是关键环节,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和改善农村公路,加强农村公路网络,不断提高路网服务水平、路面等级、技术等级和抗灾能力。

云南省在农村公路建设上有两大任务,一是加大通达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在乡乡、村村通公路的同时,提高公路网络化水平实现农村公路进村入社;二是要抓公路质量的提高,就是要实现通、平、美、绿、安的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支持。

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针对农村公路建设相应的技术标准或指南,需要结合云南省及其农村的具体经济发展、地质及地形地貌等情况,开展云南山区农村公路设计技术研究,形成适用于山区农村公路设计技术,以指导云南农村公路的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为云南省农村公路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因此,开展本项目的研究,对云南省农村公路建设、增强农村公路抗灾能力、配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国内、外同类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1国内农村公路建设技术现状

近年来,我国对农村公路的建设空前重视。

2000年8月,交通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加快农村公路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交规划发〔2000〕418号),就我国发展农村公路的重要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重点以及有关政策措施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随后将县乡公路统称为农村公路(交规划发[2000]723号)。

2000年12月,交通部下发了《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编制大纲》,其附件二《农村公路发展规划说明及编制办法指南》中,关于农村公路的技术标准问题,在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各地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和农村公路发展实际等条件后,认为“还不大可能要求所有农村公路最低按四级公路标准进行建设”,所以要求各省(区、市)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相应的地方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据此,各地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政策或技术标准,如《黑龙江省道乡公路建设主要技术政策》、贵州省地方性《乡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吉林省乡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甘肃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

2003年3月,国家计委、交通部联合下发了《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随后交通部下发了《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实施意见》,也进一步明确了技术标准的采用原则。

2003年3月15日,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更进一步强调了“量力而行、合理制定建设方案”的总体要求。

与此同时,全国还开展了大量的建设技术研究。

如:

牧区道路风积砂、砂性土、风化石碴、非级配砂砾筑路技术研究,牧区小油路修建技术的研究,牧区道路路基加固技术、渣油、乳化沥青石屑封层技术的研究,草原(沼泽)地区路基稳定技术研究,低造价县乡道路修建技术的研究,低造价沥青路面修筑技术在边远地区的研究,西部地区路网改造技术研究,沙漠地区公路选线及线形参数研究,草炭土地区公路建设技术的研究,公路雪崩灾害及防治技术研究,公路风吹雪害防治技术研究,以及多年冻土、季节性冻土地区的路基、路面稳定技术研究等等。

2.2国外农村公路建设技术现状

对于农村公路等小交通量道路的研究,1975年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小交通道路国际会议,对小交通量道路进行了研讨。

随后,每隔四年召开一次小交通量道路国际会议,最近一届是在1999年召开的第七届小交通量道路国际会议。

在每次国际会议报告中,汇总了相继四年来世界各国的小交通量道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对于农村公路等小交通量道路的研究,1975年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小交通道路国际会议,对小交通量道路进行了研讨。

随后,每隔四年召开一次小交通量道路国际会议,最近一届是在1999年召开的第七届小交通量道路国际会议。

在每次国际会议报告中,汇总了相继四年来世界各国的小交通量道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国外对小交通量道路的研究,在一些幅员广阔的国家做的多一些,例如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

小交通量道路的技术标准,主要参照其国家的道路工程技术标准,个别国家虽然对地方道路制定了技术政策和设计指南,但也相当宏观。

国外对小交通量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路面结构、筑路材料、表面封层、罩面处理等设计技术和修建技术之上,研究的重点和焦点是高质量基础上的低造价。

今后的战略要点包括:

提高所有道路的运输服务对低收入人群和少数民族在效益与负担方面的公平状况;提倡尽早地、连贯地、协调地开展运输规划。

Ø澳大利亚的研究成果

在澳大利亚广大腹部地区人员稀少、矿藏丰富、交通量不大。

为了建立全天候的公路网,澳大利亚开发了一种特殊有效的路面形式。

这种路面的典型结构为:

在压实的路基上铺筑一层约20cm厚无结合料的碎石或天然砾石,然后撒布沥青封层罩面,形成新的路面结构。

在澳大利亚,从中部的热带沙漠和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条件到南部的温带气候条件都普遍应用此项技术修建道路,采用这种石屑封层技术修建的道路表现出良好的路用性能。

由于各路面结构的实用性极强,澳大利亚国家道路委员会对其设计程序和施工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983年澳大利亚公路网达到80万公里,其中25%的道路应用了石屑封层技术。

据报道,有石屑封层技术处理的路面平均寿命可达到10~15年。

这各种低造价路面广泛应用在澳大利亚的小交通量乡村区道路上。

Ø美国的研究成果

根据美国运输部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美国拥有农村道路300多万公里,占美国公路总里程的一半,其中未铺路面的里程为140万公里,占47%,虽然农村公路承担的运输强度不是很大,但它数量众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投入力量进行研究。

美国联邦公路对小交通量乡村道路的筑路材料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

研究表明:

湿度和温度是主要的环境因素,塑性、级配和品质衰变是选择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最终形成满足小交通量乡村牧区道路筑路材料要求的主要指标。

同时,美国联邦公路局把小交通量道路分为两类:

一类是平均日交通量小于50vpd的道路,这类道路一般无面层或具有粒状或土质集料的面层,但很少进行表面处置;另一类是平均日交通量在50~400辆之间的道路,这类道路一般具有经选择的粒状稳定土集料面层,在较高交通量时这类路面面层则采用单层或双层贯入式面层。

Ø西班牙的研究成果

起初,西班牙政府并未对小交通量道路建设加以重视。

20世纪70年代末期,有关数据表明,在西班牙平均日交通量小于250Vpd的道路占到公路总里程的84%。

这个数据引起了西班牙政府对小交通量道路建设开始重视,明确小交通量道路的技术特点和推广范围要求成本低、养护少的路面形式。

当初西班牙工程技术人员对粒状基层材料进行多次罩面处置,以寻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然而发现,这种办法虽然初期费用较低,但从长远来看需要不断养护,其养护费用昂贵。

于是西班牙工程技术员转而考虑利用碾压混凝土路面修筑小交通量的道路。

Ø在新西兰等国家的应用

在新西兰,表面封层技术应用已有50多年的历史,这种直接在路而基层上进行表面封层的技术具有低成本又有效的优势。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新西兰数千公里的道路上采用了表面封层技术。

到1974年,新西兰公路部里程达到9.2万公里,其中采用表面封层技术的公路占总里程的49%。

后来,这种低成本又有效的表面封层技术依旧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乡村道路上,这种表面封层技术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单层石屑封层,另一种是双层石屑封层。

具体施工程序为:

在压实路基上铺筑至少15cm厚无机结合料粒状集料基层,接着铺筑一层或两层薄的沥青石屑封层。

他们发现,虽然这种石屑封层对路面强度毫无贡献,但它提供了防水、抗滑、耐磨的表面,提高了路面的使用性能。

在新西兰,工程实践表明这种利用当地砂砾材料和更少沥青材料的石屑封层技术是既能提供优质路面的服务水平,又有经济可行的路面技术。

新西兰成功地应用此项技术建成了高质量、低造价的国家道路网。

另外,加拿大研究了适合本环境条件的低造价小交通量道路的修建技术,并尽量利用当地筑路材料。

在世界上干旱、半干旱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用矿粉和水泥改良砂子,改良后的砂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经济性,能够满足小交通量道路的材料要求。

还有撒哈拉,地广人稀,需要修筑许多公路。

为此,当地工程技术人员针对沙漠环境和小交通量善修筑了几千公里的小油路。

与国内外研究情况相比,云南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受经济力量制约,对于农村道路的建设重视度不够,农村公路建设随意性较大,有关小交通量农村道路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本课题的研究将为云南省山区农村公路的大规模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研究提出适合云南山区农村公路建设的设计技术,编制云南省农村公路设计技术指南,填补省内关于农村公路设计技术空白。

三、研究、开发的背景、必要性

3.1项目研究背景

2005年初,国务院批准了《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是国家“十一五”交通发展的专项规划,也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系统性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

对促进我国农村公路持续快速发展,再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村公路分散、覆盖范围广、数量庞大,很难在短期内普遍提高技术水平,必须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公路现状,从实际出发,采取东、中、西部梯次推进的战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建设。

为此,《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提出的建设目标是:

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西藏自治区视建设条件确定);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

到2010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10万公里,使农民群众出行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

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370万公里,全面提高农村公路的密度和服务水平,形成以县道为局域骨干、乡村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农村公路网,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

在中央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的同时,就云南省各级政府也高度重视,切实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精神贯彻到广大农村地区,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而且把发展农村公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之一,做到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多协商,多沟通,通力合作,精心组织,尽可能保障农村公路建设顺利实施。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云贵西部,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带,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气候类型多样,全境山原辽阔、山高谷深、江河纵横,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

全省人口4300多万,少数民族占33.5%,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生活习性,形成各民族分别居住在1570个乡(镇),分散居住在13449个行政村的历史格局,加上高山峡谷及江河的分割,造成交通闭塞,信息不通,经济十分落后的历史。

农村公路由于受当地经济及自然条件的限制,建设存在标准采用随意性大,低级路面和无路面占绝大部分,路况极差,行路难、乘车难,交通不便的状况严重影响广大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进程,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针对云南山区道路特点,研究提出云南山区农村公路设计技术指南,为云南省农村公路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对改善交通落后状况,发展农村经济,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3.2农村公路建设现状及项目研究的必要性

我国对小交通量的道路建设非常重视。

交通部和国家发改委在2002年下发了《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年又联合下发了《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对农村公路发展建设、养护管理、政策措施提出了指导性的方针和原则以及指导意见。

但对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生态环境复杂、资金短缺的山区的农村公路建设却有效大的局限性。

虽然国外近年来对小交通量道路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并提出了适合自己国家乡村道路建设的理论指导原则和技术措施指南,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可以参考和借鉴,但却不能照搬照抄,必须结合我国特别是山区自身特点,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山区农村公路建设技术,对于加快山区农村公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04年云南省农村公路共发生交通事故6358起,造成2196人死亡、4212人受伤,分别占公路交通事故总数的79.91%、79.13%、77.07%。

据统计,驾驶员、车辆和道路原因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分别约占71.6%、6.2%、0.16%。

从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看,驾驶员素质不高、操作技能差、安全意识不强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最主要因素;从车辆性能看,车况不佳,失保失修,尤其是超载超限导致了大量交通事故;从公路设施看,四级及四级以下公路里程仍有120多万公里,路况差,混合交通严重,安全设施不足;从市场主体的行为看,道路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安全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农村客运市场不健全、不规范,机动车违法载人、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突出,增大了群死群伤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率。

建国50多年来,农村公路经历了由少到多、由普及到逐步提高的过程。

到2004年底,云南公路总里程达250000多公里,纳入统计的公路167050.42公里,还有8万多公里无等级、无路面的农村公路未纳入统计数。

我国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高发现状,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调研,山区农村公路由于受当地经济及自然条件的限制,农村公路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理论指导和建设标准,路网等级低,服务水平差。

农村公路大多山高路险,公路建设投入较大(相对建设筹积资金),受经济因素制约,农村公路等级低,大多达不到等级路标准,缺乏理论指导和建设标准,没有基本的设计文件和工程技术人才,建设“随意性”较大。

在技术上具体表现为:

①线形或线形组合不良:

曲线半径过小、纵坡过大、长直线尽头接小半径曲线、长下坡接小半径曲线等。

②视距不足:

受山体,树木等自然条件限制,视距普遍不能满足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③路基宽度变化频繁。

④路面平整度差。

(2)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困难,晴通雨阻严重,畅通能力弱。

山区农村公路地处山区,山高谷深、江河纵横,地质地形复杂,雨季集中、雨量大,灾害频繁,建设任务重,难度大,建设养护资金严重不足,抗灾害能力弱,造成公路经常中断。

(3)建设、养护管理不规范,环境破坏严重。

山区农村公路地处山区,山高谷深、江河纵横,地质地形复杂,建设缺乏理论和技术指导,再加上建设任务重,难度大,资金严重不足,环境破坏严重。

(4)安全设施及交通标志不足,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多。

①安全设施

目前我国农村公路上常用的路侧防护设施有以下几种:

直墙式混凝土防撞护栏、间断布置的砌体防撞护墙、路侧警示桩。

这几种形式都存在设置极不规范,防护性能和可靠度严重不足的问题。

首先截面形式不合理,作为一种刚性护栏,直立截面不能让失控车辆转化碰撞能量,大部分的碰撞能量要由车辆及司乘人员承受;其次护栏的结构强度不足,表现在:

①护栏的埋设深度不足,不能提供与路基的牢固连接;②混凝土材料的水灰比偏大、无法充分振捣而且没有配置钢筋,导致不但抗拉、抗剪强度不足。

间断布置的砌体防撞护墙防护效果更差,这种松散的结构由于抗剪切强度和整体性严重不足,在车辆冲击荷载的作用下,极易被冲断、冲散,不能对车辆实施有效保护。

路侧警示桩是以一定间距设置的混凝土立柱,立柱上设置红白相间的图案,其结构非常单薄,一般是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只配置小直径角筋和少量箍筋甚至不配筋,而且基础埋深很浅,因此防护作用很弱,仅能起到诱导视线的作用。

②交通标志

因为经济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公路上交通标志存在标志标线缺乏、标志标线配合不当及平交路口缺乏管理控制等不足。

标线是最基本的交通安全设施,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凡是路面具备划标线的都应该划标线,我国很多农村公路由于经济等原因,路面破损、标线残缺,标志设置普遍偏少,应该设标志的地方没有设置,如进入小半径平曲线前应设置“急弯”的警告标志、应在坡顶设置“下陡坡”的警告标志,但都没有设置,还有一些标志被树木遮挡,起不到指示作用;标志标线缺乏配合或配合不当的现象相当普遍,如设置了禁止超车标志的路段中心线应划实线,但许多路段施划的却是虚线。

农村公路平交路口几乎都存在安全隐患,主要原因是在这些无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缺少必要的标志和标线,虽然主线上设置了一些交叉路口的警告标志,但是在支路上却没有设置,这就导致了交叉路口无“通行优先权分配”的现象,即交叉口双方向行驶的车辆均认为己车拥有优先通过的权利而抢占交叉口,很容易导致相撞事故,而且这样的事故具有很高的严重程度和伤亡率。

③农村驾驶员及农村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意识及素质薄弱

由于接受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较少,许多农村驾驶员缺乏最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大都驾驶技术不精,相当一部分未经正式培训就勉强上车驾驶,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妥善处理。

他们不懂也不遵守交通规则,违章行车屡禁不改,譬如酒后驾车、客货混装、超载超速等,往往铤而走险,存侥幸心理,根本认识不到违章带来的严重后果。

另外,对农村交通参与者交通法规教育不够,农村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还相当薄弱,缺乏基本交通安全常识,不能认识到违章的后果和危害。

一些农民群众甚至认为,只要买得起车,就可以从事客运;只要会开车,就可以驾车上路;只要有车乘就行,不管是否合法和安全,甚至认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执法是故意刁难。

④行政管理部门对农村公路及车辆的养护监管不足

农村道路状况普遍不理想,虽然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快,但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仅仅解决了“通”的问题,部分农村公路坑坑洼洼、路面破损,由于养护工作跟不上,因水毁或超载车辆等因素造成的路基残缺、路面破损等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安全隐患长期存在。

由于车辆管理部门缺乏对农村车辆的有力兼管,加之大多数农民并不富裕,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重经济效益,轻安全行车的观念比较严重,车主为降低运输成本,往往买二手车甚至报废车从事运输,对车辆只用不修,导致车辆性能差、故障多,交通安全无法保证。

另外,由于运输市场不景气,各种税费高,为了逃避税费,车主不愿办证上户,致使浙这些车辆长时期处于监管之外,政府无法准确掌握这些车辆的基本状况,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⑤交通管理执法力度不足

由于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受警力不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格局尚未真正形成,致使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力量薄弱,交通执法无法保持长期严管,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农村顾及相对较少,对农村的道路交通调查研究则更少,缺少相应的长效管理机制,造成了大部分农村道路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交通违章现象十分突出。

云南农村公路的上述特点,使得云南山区农村公路建设套用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具有很大的难度。

研究制定符合山区自然、地理、技术条件下的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及设计技术,采用就地取材,节约工程造价、保护环境的原则,对指导云南山区农村公路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四、研究、开发实施方案(研究内容、技术关键、技术路线等)

4.1主要研究内容

根据山区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气候类型多样,山高谷深、江河纵横的自然特色和农村公路交通流量小、车辆荷载标准低、公路技术等级要求低、施工难度大的特点,本项目拟开展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

为便于工作的展开,课题拟以五个分题的形式开展工作。

分题一:

山区农村公路设计技术标准研究

分题二:

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分题三:

山区农村公路路基设计方法研究

分题四:

山区农村公路路面典型结构研究

分题五:

山区农村公路建设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研究

4.2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本项目研究中拟解决以下关键技术及问题。

(1)山区农村公路技术标准

(2)山区农村公路路基防护及排水技术

(3)山区农村公路生态保护技术

4.3技术路线

本项目将主要采用调研的手段,通过对项目所包含的各个内容及环节,展开广泛而细致的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技术要求及方法,通过总结、分析、归纳,以及对相关内容的研究工作,提出“云南省山区农村公路设计技术指南”。

详细的技术路线如下:

4.3.1山区农村公路设计技术标准研究

通过对山区农村公路现有状况的调查,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根据农村公路的功能,研究提出适应山区农村公路技术标准。

主要研究内容有:

(1)适应性分析

根据现有《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及各有关省农村公路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