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组合体.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41354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图-组合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机械制图-组合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机械制图-组合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机械制图-组合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机械制图-组合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图-组合体.ppt

《机械制图-组合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图-组合体.ppt(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制图-组合体.ppt

第4章组合体知识目标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形体分析理解各形体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理解组合体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掌握组合体的尺寸种类和标注要求技能目标掌握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方法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方法和技巧正确识读组合体三视图培养空间想象力4.1组合体的形体分析4.1.1组合体的基本概念任何机器零件,从形体角度分析,都是由一些基本体经过叠加叠加、切割切割、穿孔穿孔或几种方法的综合等方式组合而成的。

一、组合体4.1组合体的形体分析4.1.1组合体的基本概念分为叠加型、切割型和综合型三种基本形式,如图所示:

二、组合形式4.1.2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对于叠加型组合体,如图所示的支架,将其分解为五部分:

直立空心圆柱(圆筒)、水平空心圆柱、底板、耳板和肋板。

形体分析法:

把复杂的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基本体,然后再分别分析各个基本体的形状、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组合形式以及表面连接关系等,从而完成视图绘制和识读。

4.1.2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对于切割型组合体,如图所示的底座,是在基本体上进行切割、铣槽而形成的。

4.1.3各形体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当相邻两形体的表面不平齐时,应存在分界面,在俯视图和左视图都表达出来,在主视图中其分界处应画分界线。

一、两表面不平齐4.1.3各形体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当相邻两形体的表面平齐时,无分界面,在俯视图和左视图中积聚为一条直线,在主视图中就没有分界线。

二、两表面平齐4.1.3各形体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当相邻两形体的表面相交时,相交处有交线,在主视图中应画出交线,该交线在俯视图中积聚为一点,在左视图中与轮廓线重合。

三、两表面相交4.1.3各形体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当相邻两形体的表面相切时,其分界处光滑连接,相切处不画分界线,而切点则是区分两形体的分界点。

四、两表面相切平面与曲面相切4.1.3各形体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当相邻两形体的表面相切时,其分界处光滑连接,相切处不画分界线,而切点则是区分两形体的分界点。

四、两表面相切两曲面相切想一想在图在图4.64.6中,如何在俯视图中确定切点,并利中,如何在俯视图中确定切点,并利用投影规律在主视图和左视图中求切点?

用投影规律在主视图和左视图中求切点?

4.2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4.2.1形体分析可将支座分解为三部分:

底板、圆筒、两侧肋板。

以支座和楔形块为例,说明绘制叠加型组合体和切割型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4.2.2选择视图、比例和图幅选择主视图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确定主视图

(1)能最清楚地反映组合体的结构形状特征、相对位置和各个组成部分;

(2)应尽可能符合组合体的自然摆放位置,主要面应尽可能平行于投影面,以便主要投影能反映实形;(3)兼顾其他视图,减少视图的虚线和投影变形。

如图所示,以A方向较合适:

4.2.2选择视图、比例和图幅二、确定比例和图幅

(1)根据实物的大小和复杂程度,确定绘图比例,在表达清晰的前提下,尽量选用1:

1的比例,以方便绘图;

(2)图幅的大小需要考虑到视图所占的面积、图距、尺寸标注的位置以及标题栏;(3)应把各视图均匀地布置在图幅上,并为尺寸标注预留适当的空隙。

4.2.3绘图的基本原则一、画出主要中心线和基准线,从而确定视图位置,完成视图整体布局;按照形体分析,逐个画出各个形体的基本视图,而不是先画好整个组合体的一个视图再画另外一个,以避免多画和漏画;二、同一形体的三视图,要从最能反映其特征的视图开始,三个视图配合绘制;三、画图顺序应先画主要部分,后画次要部分;先画完整基本体,后画切割部分;先画可见部分,后画不可见部分。

4.2.4绘图步骤一、叠加型组合体画法,支座支座三视图的绘图步骤如表4.1所示:

4、画肋板,先画俯视图,注意主、俯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3、画圆筒,先画俯视图;说明图例2、画底板,从俯视图开始,三个视图配合作图;1、画出各视图的主要中心线和基准线;说明图例4.2.4绘图步骤一、叠加型组合体画法,支座支座三视图的绘图步骤如表4.1所示:

7检查,擦去多余线段,描深5画切槽和小通孔,注意左视图的相贯线6画底板四个相同的圆孔和圆角说明图例4.2.4绘图步骤二、切割型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楔形块楔形块三视图的绘图步骤如表4.2所示:

4画切去V形槽部分,先画主视图,注意左视图的虚线,俯视图的切槽部分;检查,描深3画切去四棱柱部分,先画左视图,注意三个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图例2画未切割之前的基本体,即长方体1立体图说明图例4.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4.3.1尺寸种类确定组合体各组成部分大小的尺寸,称为定形尺寸,如图所示:

一、定形尺寸4.3.1尺寸种类确定组合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称为定位尺寸,如图所示:

二、定位尺寸4.3.1尺寸种类确定组合体外形大小的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称为总体尺寸,如图所示:

三、总体尺寸4.3.1尺寸种类对于具有圆弧或圆孔的结构,只标注圆弧或圆孔的定位尺寸,而不直接注出总体尺寸,如图4.9(b)中的尺寸22和图4.9(d)中的尺寸36:

三、总体尺寸4.3.2尺寸基准组合体每个方向都应该有尺寸基准,用于确定该方向的定位尺寸。

基准的选择一般遵守如下原则:

尺寸基准尺寸基准标注和测量尺寸的基点。

一、一、以对称面为长向基准,以后面为宽向基准,以底面为高向基准,如图4.10所示。

4.3.2尺寸基准基准的选择一般遵守如下原则:

二、二、以圆孔轴线为长向基准,以前后对称面为宽向基准,以底面为高向主要基准,以顶面为高向辅助基准,并有联系尺寸,如图4.11所示。

4.3.2尺寸基准基准的选择一般遵守如下原则:

三、三、以轴线为径向尺寸基准,以右端面为轴向主要基准,以左端面为轴向辅助基准,并有联系尺寸,如图4.12所示。

4.3.3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一、正确性尺寸标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尺寸数值应准确无误。

二、完整性三、清晰性标注的尺寸应能完全确定机件的形状和大小,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尺寸配置清晰,便于标注和读图,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如图4.13和图4.14所示:

4.3.3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一、正确性尺寸标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尺寸数值应准确无误。

二、完整性三、清晰性标注的尺寸应能完全确定机件的形状和大小,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尺寸配置清晰,便于标注和读图,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如图所示:

4.3.3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1)突出特征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应标注在最能反映其特征的视图上,回转体的各个径向尺寸一般标注在投影为非圆的视图上,圆和圆弧的尺寸一般标注在投影为圆弧的视图上。

参考尺寸4.3.3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2)相对集中组合体某一部分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尽可能集中标注,便于查找;参考尺寸4.3.3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3)布局合理尺寸尽可能标注在两视图之间,便于对照。

同方向的平行尺寸,应使小尺寸在内,大尺寸在外,间隔均匀,避免尺寸线交叉。

主、俯视图同一方向的尺寸应尽可能排列在一直线上。

参考尺寸4.3.3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4)虚线上尽量不标注尺寸。

参考尺寸4.3.3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5)截交线和相贯线上不标注尺寸。

4.3.3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5)截交线和相贯线上不标注尺寸。

4.3.4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是形体分析法,以轴承座为例,说明其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

(a)形体分析、选择尺寸基准4.3.4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b)标注各个形体的定形尺寸4.3.4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c)标注定位尺寸4.3.4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d)标注总体尺寸,校对、检查、调整,完成标注4.3.5常见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示例一、组合体常见组成形体的标注示例带有孔或槽结构的板类形体,在投影为圆弧的视图上的尺寸标注示例。

4.3.5常见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示例一、组合体常见组成形体的标注示例4.3.5常见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示例一、组合体常见组成形体的标注示例4.3.5常见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示例二、组合体标注示例如图所示,带有底板、肋板和立板的组合体尺寸标注示例。

立体图及尺寸基准4.3.5常见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示例二、组合体标注示例完成的视图和尺寸标注4.4组合体视图的识读4.4.1识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组合体的各基本体的形状特征不一定集中在同一方向,所以通常一个或两个视图都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必须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识读,才能完全确定,如图4.18所示。

一、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读图4.4组合体视图的识读4.4.1识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一、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读图4.4.1识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二、明确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1、借助线段可见性,判断形体间的凹凸关系。

相同的主视图、俯视图,有多种不同形状和可见线段的左视图,以及所对应的立体图。

4.4.1识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二、明确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2、借助线框可见性,判断形体间的前后关系。

主视图中方框用粗实线、虚线来表达,则表示方孔与圆孔的前后位置不同。

4.4.1识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三、利用投影规律分析线和面

(1)分析平面体的线和面,想象物体的实际形状由主视图的粗实线可知,面2在面1的前面,并在俯视图中积聚为直线;由俯视图的粗实线可知,线A、B、C为水平线,并在主视图中积聚为点。

4.4.1识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三、利用投影规律分析线和面

(2)分析回转体的线和面,想象物体的实际形状由俯视图可知,线A、B为内孔的轮廓线;由主视图可知,组合体的主体为圆筒和长方体,面1在面2的前面。

4.4.2补画组合体视图补画视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根据已知视图,应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法,判断组合体的大致形状;

(2)确定基准线、中心线、轮廓线等重点要素;(3)对组成的各个基本体分别进行分析和试读,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立体形状;(4)最后结合形成整体,应用点、线、面的投影规律纠正错误,完成视图。

4.4.2补画组合体视图一、补画视图中的缺线(b)补画缺线(c)完成的三视图(a)立体图4.4.2补画组合体视图二、已知两个视图,补画第三个视图。

(1)已知主视图、俯视图,补画左视图(a)已知主、俯视图(c)形体分析(b)立体图4.4.2补画组合体视图二、已知两个视图,补画第三个视图。

(1)已知主视图、俯视图,补画左视图(d)确定三层的位置(e)作出三层的轮廓线(f)画出孔、半孔结构(g)检查、完成作图4.4.2补画组合体视图二、已知两个视图,补画第三个视图。

(2)已知主视图、左视图,补画俯视图(b)已知主、俯视图(a)立体图4.4.2补画组合体视图二、已知两个视图,补画第三个视图。

(2)已知主视图、左视图,补画俯视图(c)作出底面及孔的中心线(d)作出前、中、后三层的轮廓4.4.2补画组合体视图二、已知两个视图,补画第三个视图。

(2)已知主视图、左视图,补画俯视图(e)作出孔,完成作图4.4.2补画组合体视图三、由两个视图设计不同的第三视图

(1)已知主视图、左视图,设计出不同的俯视图4.4.2补画组合体视图三、由两个视图设计不同的第三视图

(2)已知主视图、俯视图,设计出不同的左视图本章小结1理解组合体的基本概念

(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叠加、切割、综合

(2)组合体各形体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两表面不平齐、两表面平齐、两表面相交、两表面相切(3)组合体三视图的投影规律2掌握组合体的绘制方法

(1)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方法

(2)选择视图、比例和图幅(3)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基本原则(4)组合体各形体之间连接关系的表达方法(5)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本章小结3、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1)尺寸基准长向基准、宽向基准、高向基准、主要基准、辅助基准

(2)尺寸种类定形尺寸、定位尺寸、总体尺寸(3)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4)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4掌握组合体的识读

(1)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方法和技巧

(2)通过补画视图和缺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