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之运动康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1296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9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教育之运动康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特殊教育之运动康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特殊教育之运动康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特殊教育之运动康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特殊教育之运动康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殊教育之运动康复.docx

《特殊教育之运动康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教育之运动康复.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殊教育之运动康复.docx

特殊教育之运动康复

第四章运动康复训练

请大家看一个案例:

霖霖,男,14岁,智商26,重度智障脑瘫患儿。

出生时难产,产后被诊断为先天脑瘫儿。

在进配制学校一年级读书时,吃饭由家长喂食,个人单独不会吃饭。

针对此问题,与其家长沟通、协调、配合进行了为期2年的精细运动训练。

目前,霖霖肢体动作技能,较之前有明显改善。

手脚力度也在增加,走路姿势也比训练前好了很多,手与头部协调较好。

目前,已经能自己吃饭。

大家从这个案例,看出了什么?

运动康复训练是康复训练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之一。

国际上,一般将运动康复视为物理训练的内容之一,而我国却将两者加以区分甚至同类并列,即物理训练简称为理疗,运动疗法简称为体疗。

概念上下位混淆,会导致学术交流上的不便。

“运动康复”相关的术语有,运动康复训练、运动疗法、体疗法。

运动康复在特殊儿童康复与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用于运动障碍的康复训练及非运动障碍的辅助训练。

第一节定义、分类及训练的基本原则

一、运动康复训练的定义

运动康复训练(ExerciseTherapy)是使用器具或者训练者徒手手技或利用儿童自身的力量,通过主动和被动的运动,使全身和局部功能达到恢复的训练方法。

《特殊教育词典》中关于该术语的解释是:

“通过人体肌肉关节的运动,达到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功能恢复和发展的目的。

”运动康复训练有多种表述,但基本上涵盖两层意思。

首先,它是一种通过身体活动,最终要求训练者主动的、积极的参与的训练方法;这是运动康复训练与其它物理疗法最显著的区别,其它物理训练需要相应的物理介质比如光线,电、水、温度等进行训练,训练者在训练的过程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本学科不涉及这些物理疗法的内容)。

其次,它是以运动功能恢复为目的的训练方法。

运动康复训练以运动学和神经生理学为基础,以各种运动方式,包括中国传统医学的各种健身方法,徒手或借助于一些器械、设备来进行。

在运动康复训练过程中,肌肉和关节作为运动的动力系统和杠杆系统直接参与了运动过程,

运动康复训练对象是存在有不同程度身体运动障碍人士,如脑瘫儿童,肢体骨折后的功能恢复性训练,中风儿童康复训练等。

此外,在残疾儿童康复和教育中,运动康复训练的内容和技术参与其他康复训练及教育活动中,辅助其他干预技术的实施,因为运动除了直接影响肌肉和关节的机能状态外,它还对机体的其他多个系统产生良性的影响。

二、运动康复训练的分类

在实践中,运动康复训练涉及到活动动力来源、肢体范围以及运动功能发展的要素等多方面问题。

这样,运动康复训练就可以从多个维度加以分类,以便多角度全面认识运动康复。

(一)被动运动康复训练、助动运动康复训练和主动运动康复训练

根据运动动力的来源的不同,将运动康复训练分为被动运动康复训练、助动运动康复训练和主动运动康复训练。

所谓被动运动康复训练是指依靠训练器械或者儿童本人的健康部位被动活动的训练方法;助动康复训练的动力部分源于障碍肢体,并有外来力量的支持;主动运动康复训练是指儿童依靠自身的肌力进行活动的运动康复训练方法。

(二)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耐力训练和协调性训练

2.根据运动康复训练所要恢复的运动功能(基本要素)的不同,将运动康复训练分为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耐力训练和协调性训练四种类型。

所谓肌力训练指的是肌肉力量的训练,针对肌肉力量下降所采取的疗法;关节活动度训练指的是关节活动范围及其协调性的训练,针对的是关节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或者是其他训练过程要求有关的关节进行辅助;耐力训练指的是机体耐受力的训练及抵抗疲劳能力的训练,针对的是全身所有的肌肉、关节、以及心身肺功能等机体综合能力的提高;协调性训练指的是针对参与运动的不同功能的神经—肌肉间的协同配合的训练。

(三)全身运动康复训练和局部运动康复训练

根据训练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机体组织的范围,将运动康复训练分为全身运动康复训练和局部运动康复训练两大类。

全身运动康复训练以恢复全身体力为目的。

局部运动康复训练以改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范围等局部性机能低下为目的的训练方法。

(四)个别功能训练和综合功能训练

根据康复训练程度,可以将运动康复训练分为个别功能训练和综合功能训练两种。

个别功能训练可以使肌肉的力量、关节活动的范围、肌肉以及关节活动的协调性的某个方面的机能得到改善;综合功能训练可以使儿童受损害的部位的整体功能得到改善。

(五)粗大动作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

根据动作实现的精细程度,将运动训练分为粗大动作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

所谓动作精细度是指动作型态与动作目标的一致程度,两者间的一致性越高,动作精细度越高。

所以,描述动作的精细度不能离开动作要求的目标(动作本身的方向、方式、幅度、速度的准确性,动作间连续性、动作节律-动作的衔接、不同可动器官见的配合度、不同抗阻状态下动作质量),不能简单地将动作精细程度与运动器官肌肉属性及大小直接关联。

躯体各可动器官完成动作的精细度是差别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肌肉完成动作的精巧、准确程度由参与动作的肌肉群间的协调程度来决定。

小肌肉更有利于实现精细动作,粗大肌肉经过科学训练也可以完成精细程度更高的动作。

粗大动作是精细动作的基础。

判断动作的精细度需根据动作符合目标的程度。

三、运动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

(一)个体差异原则

障碍者的运动功能障碍的部位、程度、发生机理,训练者动作习得能力、个体体质等都有不同程度差异。

所以,康复训练需要根据障碍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别的康复训练目标和方案,并根据训练进度和功能及时调整方案。

(二)运动康复训练过程中运动量的控制原则

在运用运动康复训练对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时,运动量的控制是运动康复训练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运动量选择的合适对运动康复训练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运动量的选择不合适(或大或小)都会使运动康复训练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在运动康复训练中,运动量一般用运动强度和运动训练所持续的时间的乘积来表示,也就是说运动量的控制可以通过调整运动强度或者运动训练的时间来达到。

(三)循序渐进原则

运动康复训练是个体能力逐步提高、身心逐步适应运动应激刺激的过程,训练成效遵循量变到质变原理。

参加康复训练是技能学习过程,神经-肌肉功能重建也是系统再学习的过程,因此运动强度应该由小到大,运动时间由短到长,动作由易到难,每次训练组数由少到多,训练休息次数和时间由多到少、由长到短,动作组合(肢体数量及动作方式)由简到繁。

左右肢体间的协同运动的方式、方向、幅度、速度等以同质性为基础。

(四)运动训练的持久性原则

康复训练本是一个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的训练。

运动康复训练是以恢复功能为主要目的的训练方法,在训练的过程中不可能通过短时间的运动康复训练就可以使肌肉的力量、关节的活动范围、或者患肢的综合素质得到快速的恢复。

所以,无论是儿童还是训练师,在选择运动康复训练作为其康复训练的措施时,就需要做好长期运动康复训练的准备,切忌半途而废。

(五)运动训练的全身性原则

在对受累肢体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不能够只局限于受累局部的训练,还应该注意全身性的运动训练,提高儿童整体的运动能力和抵抗疲劳的能力,有利于局部性运动训练的实施,对改善受累局部功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个别功能的恢复与整体机能的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受累肢体只有在肢体的个别功能以及与此相关的器官和组织的功能能够协调一致,才能使该肢体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所以在运动训练时,恢复受累肢体的个别功能是运动训练的基础,受累肢体的整体机能的发展才是运动康复训练的最终目的,运动康复训练中只有把个别功能的恢复与整体机能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儿童实现正常生活的需要。

(七)预防性运动康复训练和维持性运动康复训练相结合

机体的某些部位受到损伤以后,往往会波及到其它部位。

所以在坚持对受累部位进行运动康复训练同时,也应该考虑到防止损伤进一步扩散的预防性运动康复训练。

而且在继发性损伤出现以前就应该考虑到配合进行预防性的训练措施。

比如,脊髓损伤儿童,如果不进行有规律地站立训练,就会发生尿道结石以及其他损伤。

因此,对于进行运动康复训练的儿童来讲,必须每天进行最小限度的、有规律的运动康复训练,而且必须作长期打算。

(八)多种训练形式相结合原则

成人的康复训练多采用个别组织形式,但是儿童的康复训练可采用个别式、互助式(个体间互相帮助,轮流为对方的训练提供支持的合作训练形式)、互动式(个体间同时进行性质相同的训练形式)或团体训练等形式。

一般而言,在获得难度较大的技能的初期,多采用个别训练,训练时儿童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练习的频率高,教师可以及时给予支持,指导、示范或纠正等。

个别训练是特殊儿童教育及康复训练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但是,当对技能进行巩固性训练或学习相对简单的技能时,往往采取互助式、互动式和团体训练,提高训练的群体效益,增加儿童间的合作与互动,降低训练的限制性(个别训练是受限制程度高的训练组织形式)提高训练的积极性及相关能力的发展。

多种形式相结合可以有效避免方法“疲劳”问题,改善训练气氛,提高训练成效。

四、运动康复训练中应该注意的基本问题

尽管运动康复训练的不同形式有其特定的要求,但是作为运动康复训练这一范畴下的各种运动康复训练方式又有其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

(一)训练场所的选择

选择训练场所除了应该注意最基本的安全问题之外,更应该注意训练场所的周边环境,应该选择那些空气清新环境明亮优雅,使人心情愉快的环境。

为缓减训练疲劳的发生,往往在一次训练中需变换训练场景

(二)儿童在训练前的准备

儿童的着装有利于运动训练的顺利进行,比如,儿童都应该穿宽松的衣服,特别是受累部位,不要穿拖鞋及底滑的鞋,尽可能少地佩戴其他饰品,一则防止饰品损坏,另则防止对训练师及儿童本人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训练前,儿童还应该把大小便排泄干净,以防训练时内急。

在进行运动康复训练之前,如果儿童的体力允许的话,适当做一些热身运动,有利于接下来的运动康复训练。

(三)运动训练的开始时间

身体虚弱的儿童的运动康复训练应该安排在充足睡眠后进行,如上午9~10点间,下午2~3点后,晚上的7~8点间。

如儿童的睡眠时间发生改变,训练也要作相应的改变,否则效果不佳、没有效果甚至长生副作用,使后续的训练变得不易于实施等。

应避免醒后立即训练,因为在睡醒后的30~60分钟之内,身体的机能状态还未唤醒到最佳程度,有午休习惯的特殊儿童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四)关注儿童精神状态,调控唤醒水平

训练师要密切关注儿童训练前、期间及训练后精神状态(意识的清醒程度、思维的敏捷性、意志力及进取心等)。

当发现有异常精神状态,要给予及时心理支持,或调整训练时间,训练方式,训练强度等。

特别是当训练进行一段时间后,儿童对训练内容和方式产生一定疲劳时,会出现训练不下去的情况,即训练的平台期。

核心问题是训练者“思维”处于平台期,训练者主动改变自己的训练视角是突破平台的关键。

有关技术详见后文。

(五)训练人员体质健康要求

1.身高:

适应学龄前及学龄期12岁前儿童身高要求。

2.力量:

很好的力量素质,并长期保持或做好力量储备。

3.协调性:

基本的协调能力。

4.柔韧性:

躯干柔韧性好,无脊柱疾病。

5.耐力:

有足够的耐力。

6.感觉器官:

触觉、视觉无结构性缺陷,并具有良好的平衡能力。

6.健康:

无传染病、季节性过敏反应。

第二节运动训练体位及基本动作

训练活动是在一定体位下进行的,同样训练活动可以在不同体位下实现,且实现的难易度有一定的差别;同一体位又可以实现不同的训练活动。

训练体位事关训练活动的开展,并对训练的实施起到调节作用,是训练活动实现的基础。

训练体位不仅是运动康复训练中的基本问题,也是其他康复训练中也会涉及到体位问题,只不过其他康复训练活动多要求被训练者选择最舒适、最省力、最安全的体位。

一、体位

体位是指躯体各分区间保持静止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动作实现的预备状态和支持形式。

就运动康复训练而言,体位是动作完成的基础,动作是基于一定的体位下呈现的。

人体躯体分为头颈、躯干、上肢、下肢四大区域,四大区域间通过不同组合可以形成多种体位,每一种体位由于肢体见的相对位置关系形成多种变式。

运动康复训练常见体位有如下几种。

(一)体位类型及变式

1.立位:

指人体下肢、躯干及头颈呈竖直的姿势,分为:

立正:

按立正的姿势要求站立,脚跟相近,脚尖相离。

直立:

两脚并拢的立正姿势。

开立:

通常指两腿左右分开,距离约与肩同宽,上体正直的站立姿势。

若两腿前后开立,应指明哪一腿在前。

交叉立:

两腿成交叉状态的站立。

成交叉立时,应指出哪一腿在前。

倒立:

三点立、两点立和一点立(除艺术体操外,一般不用于残疾儿童的自主训练)。

2.蹲:

站立位基础上的屈膝,分为:

(1)半蹲和全蹲

半蹲:

蹲时大腿与小腿夹角接近900。

全蹲:

蹲时大腿与小腿接触。

(2)并脚蹲、分脚蹲和错位交叉蹲

(3)直体蹲和屈体蹲

上述上个维度的蹲可组合使用,形式多种蹲的变式。

3.坐位:

臀、腿支撑躯体为主、掌撑为辅,躯干以直立为主或有小角度倾斜的状态。

该体位有多种变式。

(1)平坐、屈膝坐、盘坐

平坐:

并腿直坐,分腿直坐(V形坐)、一屈一伸坐(P形坐)。

屈膝坐:

抱踝屈膝坐(N形坐)、掌后撑屈膝坐(M形坐)、脚掌相对坐

盘坐:

交叉盘坐、叠腿坐(叠盘)、掌后撑盘坐

(2)椅坐

臀位支持,躯干与大腿、大腿与小腿之间各呈90度左右的角度。

(3)掌撑坐

掌后撑坐

掌侧撑坐

4.跪:

膝和小腿前部撑地,两腿并拢或分开,分为:

(1)单膝跪和双膝跪。

(2)立跪和坐跪

5.撑:

手撑地面的姿势,并依腿与身体的姿势状况可分为:

(1)蹲撑:

下蹲、两手撑地的姿势。

(2)跪撑:

坐跪并两手撑地,上体与地面平行,两臂、大腿与支撑面成垂直姿势。

若有其它姿势应加以说明,如单膝跪撑(另一腿向后伸直)。

典型的是:

手足四撑,手膝四撑。

(3)俯撑:

两手和脚同时撑地,身体和两臂伸直,胸向地面的姿势

(4)仰撑:

两手和脚撑地,身体和两臂伸直,背向地面的姿势。

(5)侧撑:

一手和脚侧撑地,另一臂靠体侧,身体和支撑臂伸直侧向地面的姿势。

侧撑时必须指明左侧撑还是右侧撑。

6.卧:

人躺在支持面上的姿势,分为:

仰卧:

胸部向上,臀、躯干背部触地支持躯体。

该体位依据上肢、下肢的位置有多种变式,根据不同需要进行调整。

侧卧位:

臀、躯干侧部触地支持躯体。

由于身体出地面小,该体位稳定性较差,故需要训练对象抓握训练床等设施起固定作用,或由训练者提供支持。

俯卧:

面向下,以躯体胸部、腹部、盆部触地来支持躯体。

取该位时,头偏向一侧,训练中自行变化或定期变换;或在胸下垫一厚度适中,弹力强的垫。

婴儿、残疾儿童中有心血管疾病、颈椎关节畸形、肥胖以及婴儿一般不采取该体位,或在训练者的严密监视下短时间保持该体位。

7.悬空位:

躯体通过支持物悬空,躯体不接触基面。

分为正悬空位和倒悬空位。

(1)倒悬空位:

头向下,如双腘支持悬空、双踝牵引悬空、双脚支持悬空、倒立(三点撑,双掌及头顶部支撑,两点撑,一点撑(头撑)。

(2)正悬空位,头向上,如通常采取支持面提高身体重心(平衡木上站立、行走)、双手引体悬空、单手引体悬空。

(二)体位在训练中的作用

1、调整训练形式

2、调整训练难度和安全性

3、渗透认知教育

(三)训练中体位的选择

体位对训练中心理及技术表达有直接影响。

一般而言,特定体位的身体重心越低,越安全、舒适,动作也易于实现。

所以,选择动作表现的体位会对训练对象参加训练、训练师组织训练有一定的影响,有时会直接关系训练活动能否实现。

1.在安全体位下实现动作学习

一般而言,在训练初期,训练对象应该处于舒适、安全体位下进行,消除紧感、提高注意力,提高动作完成的准确性,确保训练成功。

2.借助不安全体位提高动作实现难度

随着儿童对低体位训练活动的适应,应该逐步提高训练体位的重心,提高训练难度,

3.变换体位消除训练疲劳

在不同体位下完成相同的训练内容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消除训练疲劳,确保训练强度。

二、动作(运动方式)

1.头颈动作

屈:

前屈、后屈、侧屈等。

转:

向左转、向右转。

绕环:

向左(右)绕环等。

2.上肢动作

举:

臂前举、臂上举、臂侧举、臂后举、臂前外举、臂前上举、臂前下举、臂侧上举、臂侧下举等。

振:

臂上举后振、臂胸前平屈后振、两臂经前向两侧后振等。

屈:

臂胸前平屈、臂肩侧屈、两手叉腰、两手抱头、两手握拳腰间侧屈等。

伸:

臂前伸、臂上伸、两臂侧伸等。

绕和绕环:

由两臂上举或下垂姿势开始,可做向前、向后、向内、向外、向左、向右的绕和绕环动作。

由两臂侧举姿势开始,可做向上,向下的绕和绕环动作由两臂前举姿势开始,可做向上、向下、向外径侧的绕和绕环动作等。

3.下肢动作

举:

腿前举、腿侧举、腿后举等。

踢:

向前踢腿、向侧踢腿、向后踢腿等。

屈:

前屈腿、侧屈腿、后屈腿等。

伸:

腿前伸、腿侧伸、腿后伸等。

绕环:

向前绕环,向后绕环。

弓步:

前弓步、侧弓步、斜弓步、后弓步。

跳:

单脚跳、双脚跳。

4.躯干动作

屈:

上体前、后屈,上体左、右屈等。

转:

上体向左、向右转。

绕环:

上体向左、向右绕环。

倾:

上体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倾等。

第三节放松训练

一、什么是放松训练

(一)放松训练的含义

广义的放松指的是肌肉放松和精神放松两种。

虽然与运动康复训练直接相关的放松技术是肌肉放松技术,但是在操作上,二者又相互影响,即精神紧张时、常伴随着肌肉的紧张,肌肉紧张时不可能有精神上的松弛和放松。

所以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进行放松练习,都要注意另一种放松练习。

所谓肌肉放松训练,就是在非药物的作用下,通过相应的活动形式使骨骼肌完全处于松弛无收缩的伸长状态。

(二)放松训练的作用和意义

肌肉放松训练既可以作为运动康复训练的一种独立形式对某些儿童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同时也可以作为运动康复训练的其他训练方式的辅助形式,或者与其他康复疗法结合使用。

放松训练的作用包括:

1.直接作用:

可以有效地缓解肌紧张或者肌痉挛,提高不同功能肌肉之间的协调性;肌肉放松训练还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当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时,肌肉时不时会发生血液循环障碍,使疼痛进一步加重,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2.间接作用:

改善自主神经及其支配下的心肌和平滑肌的功能状态。

尽管肌肉放松训练实际上指的是骨骼肌的放松训练,但是当骨骼肌得到有效的放松时,也会使自主神经的机能状态得到改善,它所支配下的心肌和平滑肌(血管、气管、胃肠道等)间接的产生了放松。

所以肌肉的放松训练对改善内脏器官的功能紊乱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所以,肌肉放松训练还可以对训练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神经官能症,精神或者躯体的过渡应激所引发的各种病症都有一定的疗效,对与消除不安,改善睡眠,调整机体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放松训练方法

运动康复训练中,肌肉放松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对比法、交替法、暗示法、下垂摆动、放松体操等。

(一)对比放松技术

当肌肉进行强力收缩后,同一肌肉可以产生相同强度的松弛。

根据这一原理,在训练时要求儿童从一个肌群向另一个肌群反复练习肌肉的收缩和松弛,以提高肌肉对收缩和松弛的感觉,经过反复多次的练习最终使全身逐渐进入松弛状态。

这种方法也称为渐进松弛训练法。

当肌肉处于收缩状态时,首先要求儿童积极的去感受肌肉收缩所产生的紧张感,紧接着去感受肌肉处于舒张状态时的松弛感。

训练期间,要求儿童尽可能的排除自我暗示,要具有很好的耐心,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够逐渐领会并掌握完全的肌肉松弛的方法。

具体操作可以按照如下四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

准备。

训练地方最好选择在安静的环境。

松解所有束缚身体的带子,包括皮带、手表、领带、围腰、眼镜等。

训练姿势取仰卧位和坐位,训练之初一般取仰卧位,身体自然平躺在床上,肘、腕、手指、膝各个关节采取稍屈曲位,双下肢稍微分开,足稍微外旋,为了让膝关节稍曲,最好将折叠的布卷放在膝下,枕头要厚,不要让颈部悬空;待熟悉一段时间以后,可以取坐位进行训练,儿童坐在有背靠和扶手的椅子上或沙发上,双下肢稍微分开,双上肢掌心向下内旋位伸直,并稍与身体分离,手和脚都不要交叉。

第二步:

局部肌肉放松训练。

首先让儿童在上述姿势下闭目安静休息3~4分钟。

接下来将腕关节保持背屈几分钟,前臂背侧肘关节感觉到一种模糊、部位不明确的紧张感,如果不能体会到这种肌肉的紧张感,就不能做到以后的松弛。

如果体会到紧张感后,一旦停止背屈,手就会自然下落(不是故意的下落),紧张感就会减弱。

这种紧张感的消失也就是肌肉松弛。

总之,肌肉放松不是在意识控制下的松弛,其结果应该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紧接着再一次强烈地背屈腕关节,再进行松弛练习;放松休息片刻继续进行同样的练习。

在第一天反复练习手腕背屈的基础上,在接下来的第二天还要进行腕关节掌屈,进一步体会屈肌的紧张,进行屈肌松弛训练。

局部肌肉放松训练的范围也可以扩展到左上肢,左下肢、右上肢、右下肢、胸部、颈部、面部等,相应的训练时间可以参考表5-1进行。

表4-1对比法训练程序表

部位右上肢左上肢右下肢左下肢躯干颈部前额眉眼睑眼球口唇舌语言肌

时间.天.66993211172123

第三步:

全身肌肉放松训练。

虽然局部肌肉训练也可以达到局部放松的目的,但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在运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肌肉的全身性放松训练,每次训练时间40分钟以上。

第四步:

确认放松效果。

完全放松的肌肉,在被动运动时完全没有阻力,比如,上肢完全放松,被动抬起后一旦松手,上肢就会自然下落;如果下肢完全放松,让儿童坐在床的边缘,下肢下垂,当推动下肢时,会像钟摆一样摆动。

(二)渐进放松技术

  被训练者取舒适的坐位或卧位,宽松衣服,去除眼镜,全身放松,肢体对称;闭目,注意呼吸,于呼气时放松,并默念“放松”;逐渐将注意力集中于身体的不同部位,逐渐放松全身的肌肉,一般从头开始,然后由颈至肩、臂、手、躯干、臀、腿和足;在被训练者呼气时可以重复单字、短语或声音以帮助被训练者排除杂念,或集中注意力于某一颜色、场地或物体(如烛光),也可以默念从10至1,反复进行。

在训练结束时缓慢睁开眼睛,休息数分钟,然后缓慢起身。

(三)自由摆动

 指上肢或下肢置于下垂位,利用重力进行放松摆动的训练方法。

在肢体远端可以施加0.5-1Kg重量以增强重力。

本法适用于肩关节和膝关节的放松。

(四)生物反馈

 指利用生物反馈仪将身体无法感觉生理活动转变成声、光或数字信号,使被训练者可以客观地了解自身生理功能的变化,从而逐渐控制自己的生理反应,包括使身体放松。

最常用的放松性生物反馈方式是肌电反馈。

先嘱被训练者安坐,在肌紧张部位置放表面电极,要求被训练者注意肌电声音的变化,掌握逐渐使自己的肌肉松弛的方法。

(五)气息导引

 气息导引(气功)是我国特有的民间锻炼方式,对于放松有独到的作用。

基本锻炼方法和要领是:

调身-调整体态,放松自然;调息-调整呼吸,柔和匀畅,以横隔呼吸为主;调心-调整神经、精神状态以诱导入静。

放松训练常采用静松功,即取卧位或坐位,呼吸采用自然呼吸法,把意念集中在身体的某一部分,若有若无地想着它,以排除杂念。

可沿着身体各部位进行依次思念。

例如,从头、颈、肩、臂、手、胸、腹、背、腰、大腿、小腿至足。

与此同时,相应地使该部的肌肉放松,如此反复。

吸气时意念静,呼气时放松相应部位肌肉,以至完全放松。

以后可意守丹田穴或膻中穴、命门穴、涌泉穴等。

第四节肌力训练

一、什么是肌力训练

(一)肌力和肌张力

1.肌力

肌力就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

肌力训练就是增强肌肉收缩力量的运动训练。

肌力训练主要针对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萎缩所导致的肌力下降。

通过对肌肉力量的训练,可以使肌肉的结构形态及功能发生适应性的变化,比如,可以使肌肉体积增大,肌纤维增粗,肌肉的功能系统处于良性运作状态等。

2.肌张力

肌张力是指肌肉静止状态时的紧张度,是维持肢体位置,支撑体重所必须的,也是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