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六中学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三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1036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六中学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六中学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六中学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六中学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六中学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六中学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三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六中学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三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六中学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三Word版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六中学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三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六中学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三Word版含答案

时量: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与连篇累()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

然而,令专家如()在喉、遭观众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

梳理这些细节,无论是将死后()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件等,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

只要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1、下列汉字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牍梗gěng砍谥yìB渎鲠gèng侃缢yì

C渎梗gèng砍缢shìD牍鲠gěng侃谥shì

2、依次填入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多一些检查环节,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B多一些检查环节,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C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D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

3、桃花因颜色鲜艳美丽,故诗人常藉以比喻美丽的女子。

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不具此喻意的选项是

A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

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B每坐台前见玉容,今朝不与昨朝同。

良人一夜出门宿,减却桃花一半红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

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4、《中庸》中言: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下列选项与此句意旨相同的是

A.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淮南子•说山训》

B.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C.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D.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留侯论

(宋)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其事甚怪。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世人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获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

何哉?

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故曰:

“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庄王曰:

“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呜呼!

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选自《古文观止》卷十)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平居无罪夷灭者 平居:

平日

B.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轻:

轻率。

C.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敝:

通“弊”,弊端。

D.卒然临之而不惊 卒:

通“猝”,突然。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项籍之所以败者古之学者必有师

B而归臣妾于吴者泉涓涓而始流

C匹夫见辱,拔剑而起图穷而匕首见

D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B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C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D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张良“圯上受书”之说,作者大胆“翻案”;一是除去“圯上老人”身上的神奇诡异之气,二是指出老人“其意不在书”,而在折其刚锐之气,使张良能忍小忿而就大谋。

B..张良一生可写可论者甚多,作者只选取圯上受书和辅佐高祖两桩,前者说明张良之“忍”的难能可贵,后者强调张良之“忍”的巨大作用,选材紧扣题旨,行文不枝不蔓。

C.这篇散文言简意赅,分析透彻,作者广征史实,不仅引用勾践卧薪尝胆等善于隐忍的正面典型,而且引用项羽等不善于隐忍的反面典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

D.本文开篇亮出中心论点,即“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并以此为基础,指出有匹夫之勇与天下大勇之分。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

(3分)

(2)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3分)

(3)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4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7分)

上李邕①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②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③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①李邕:

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

有才华,性倜傥,唐玄宗时任北海(今山东益都县)太守,书法、文章都有名,世称李北海。

②簸却:

激扬。

③宣父:

即孔子,唐太宗贞观年间诏尊孔子为宣父。

(1)诗的后四句,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答,“宣父犹能畏后生”一句运用《论语•子罕》中说:

“子曰:

”之典,对李邕又是揄揶,又是讽刺,也是对李邕轻慢态度的回敬,态度相当桀骜,显示出少年锐气。

(2分)

(2)请就诗歌前四句中“大鹏”这一形象进行赏析。

(5分)

11、古诗文默写。

(6分,每空1分)

(1)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

(《诗经•氓》)

(2)谨庠序之教,,。

(《寡人之于国也》)

(3),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

(《滕王阁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

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围棋与东方智慧

围棋的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

棋子是圆的,所谓“天圆而动”;棋盘是方的,所谓“地方而静”。

围棋棋盘有361个交叉点,表示农历的361天。

棋盘分为四部分,就是四季;每一个部分都有90个交叉点,代表一个季度三个月的90天。

棋盘的中央是太极,棋子的黑白两色表示阴阳。

围棋的这些形式都有非常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

围棋别名很多,也体现出中国的文化和智慧。

古代称围棋作“弈”,现在下围棋还叫对弈。

人们还根据围棋的形态给它起了个方圆的别名。

根据棋子的颜色,围棋还叫黑白、乌鹭。

鹭鸶是白颜色的鸟,乌鸦是黑颜色的鸟,这样的名字很文雅。

下围棋还叫手谈——通过手来交流来沟通,而非用语言交流,这层次就更高了。

围棋也叫坐隐,这是特别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名字——住在深山老林做隐士,寄居棋局之中。

围棋又叫忘忧,下棋可以忘怀忧虑,这一点围棋爱好者一定都能理解。

围棋还叫烂柯,这是个神话故事:

东晋的时候,有个樵夫在山上打柴,回家路上看见两个童子在下围棋,于是樵夫就在旁边观看。

当樵夫想离开的时候,他身旁砍柴斧子的木柄都烂掉了。

等樵夫回到家,已过了很多代。

围棋还叫木野狐,仿佛是木头的野狐狸,人一旦迷住就逃不了了。

围棋的胜负也体现了中国文化。

其他棋类的胜负都是斩尽杀绝,把“老将”杀死,把“帝王”抓走才算胜。

但围棋赢十目也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不是斩尽杀绝,甚至能和平共处。

这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

中国唐代把琴棋书画看作“四艺”,围棋作为精神层面的艺术,必然有虚幻、模糊、抽象的内容,体现出中国的审美。

有的画家说围棋的黑白交融就像一幅水墨画。

  我想,没有任何东西能像围棋这样充分体现出中国的特色、思想、文化内涵。

大家知道中国有四大发明,但我想如果中国没有这些发明,世界其他国家可能早晚也把它们发明出来。

但是,如果中国不发明围棋,那世界上就永远不会有围棋。

  围棋子一黑一白,没有任何文字,黑白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色彩;围棋盘横竖各十几道线,像地球上的经纬线,都很朴素简单。

围棋尽管变化最复杂,但是规则反而最简单。

把棋子放在交叉点上,四个子围一个子,就可以下起来了,比赛中裁判也不用解决什么技术纠纷。

围棋又最能体现自由和平等。

其他棋类项目的棋子都有大小之分,围棋的每个子都是平等的,只有放下去时才一指千钧,妙手臭棋立显。

所以围棋遇到一个局势,棋手最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361个交叉点下出一个最理想的天地来。

这里没有骑士,没有将帅,子子平等,最能发挥个性。

围棋很容易被任何国家和任何民族所接受,所以围棋又是最世界的。

(取材自《新华文摘》2007年第15期,有删节)

12、围棋的胜负在和两个方面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和谐、中庸的思想”。

(4分)

13、以下对围棋具有“中国的特色、思想、文化内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围棋棋盘和棋子的形状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动静相映的内涵。

B、围棋棋盘巧妙的设置体现了古代中国传统农历历法的特点。

C、围棋棋子的黑白颜色表达了阴阳调和对立统一的哲学理念。

D、作为“四艺”之一的围棋,可以表现水墨画的虚幻和模糊。

14、对围棋“别名”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方圆”和“黑白”“鹭乌”是从外形和颜色特点上为围棋起的别名。

B、变语言交流为更高层次的以“手”来交流沟通,使下围棋有了别名“手谈”

C、“坐隐”是从围棋具有的文化底蕴的角度产生出的称谓。

D、“烂柯”和“木野狐”体现了围棋能带给人们的无限想象力。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叶

朱成玉

①立秋了,眼前的一切就都变成了夏天的遗骸。

它们齐刷刷地排列在你的视野里,令你无力躲闪。

比如树上那些坚守到最后的果实,健康地存活下来,把完美的心一直留到晚年。

这已经是个奇迹,我们还有必要担心它晚节不保吗?

深秋的葡萄像含冤的眼睛,虽然被秋霜凌辱,却依旧鲜亮,晶莹剔透,闪着不肯谢幕的光。

②阳光不再蹦蹦跳跳,像顽皮的孩子一下子变成了少年,一下子就有了心事。

阳光开始为那些在秋天里哀愁着的人工作了,为他们摊开伤心的绿,晾晒着寂寞的红。

③其实天气还没变,一如往昔,艳阳高照,心却不知不觉间有了丝丝凉意。

因为叶子落了,曾经的青春不复存在,流行歌曲里照旧挥霍着用之不竭的情感,但任凭沙哑的歌喉怎样声嘶力竭地挽留,青春都不再回头,你能做的,只有默默地清扫这满地狼藉。

④也有不知愁的叶儿们,它们调皮地打着旋儿,姿态优雅,把生命中的大去当成一次惬意的旅行。

⑤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秋天的叶子。

⑥叶子上错综复杂的脉络,像极了祖母的皱纹,但祖母并不悲伤,祖母的额头经常是金光闪闪,阳光喜欢在那里安营扎寨,那令人愉快的微笑常常使她的皱纹像是在跳舞。

⑦在我的记忆里,祖母总是拿着扫把,试图把所有的哀怨清扫干净,只留给我们无忧无虑的鸟鸣。

⑧祖母在那些落叶里不停地翻检,把中意的握在手心。

祖母喜欢收藏落叶,这个习惯终生未曾改变。

这个习惯让我感觉到,祖母永远不会衰老下去。

⑨我在祖母的书里看到过那些落叶。

祖母喜欢看书,她的书里总是夹着各种各样的落叶,仿佛是她为自己的青春留下的标记。

每一段青春,都是一片叶子,那些青春的遗骸,无法言说的旧日时光,成了书签,丈量着一本书的里程,时刻提醒着你,哪些句子需要再一次的爱抚,哪些情节需要重温。

⑩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父亲告诉我,祖父和祖母结婚一年后就去从军了,再也没有回来。

作为军烈属的祖母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然而却没有人可以安抚她内心的苦痛。

祖母习惯在那些叶子上面写字,一句半句的,大多都是哀婉的宋词。

我想那是祖母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祖父吧。

每年清明的时候,我就会看到祖母去祖父的坟前,把那些写了字的叶子铺满坟头,景象灿烂而华丽。

这么多年,我没有见过祖母掉过一滴眼泪,但我知道,她的心就像是蓄了雨的云,轻轻的挤一下,就会泪雨滂沱,只是别人无法看见。

祖母的眼泪,只居住在她自己的云里。

⑪不管天气的好坏,祖母总是会大声爽朗地笑,祖母的苦难像一座山,把她的脊背压弯,却压不弯她热爱生活的心。

⑫在那些叶子上写字的时候,祖母是小心翼翼的,仿佛怕碰坏了一份念想。

写上了字的叶子,就如同被装上了灵魂,重新活了过来。

我想只有祖母懂得那些落叶,也只有那些落叶懂得祖母,她们惺惺相惜,彼此嘘寒问暖。

⑬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替那些果实遮过荫凉,从枝头跌落,背井离乡的叶子。

⑭祖母在秋天的离世毫无任何征兆,只是那一天刮了很大的风,院子里的那棵老柳树稀里哗啦地掉落了所有的叶子。

其实,也只有风能让叶子喘息或者感叹,在叶子的生命中,风往往扮演着接生婆和送行者的双重角色,所以叶子的心思只和风说,它只和风窃窃私语。

⑮落叶也有遗言吗?

在离开枝头的刹那,它和风都说了什么?

谁听过它们交代的后事?

⑯那些齐刷刷掉落的叶子们,是去陪祖母了吗?

⑰我想,如果祖母是落叶,那么风一定是祖父。

他们之间,有那么多缠绕不清的爱意。

⑱我的祖母,一片写满诗句的落叶,一片不知愁的落叶,把生命中的大去当作一场旅行。

⑲落叶从不惊叫,哪怕你踩到它的脊背。

不像雪,不论你走得多轻,都会在你的脚下呻吟,仿佛踩碎了它们的骨头。

落叶从不惊叫,哪怕再多的苦难,她都只是去和风窃窃私语。

⑳我似乎听到了落叶在说:

等我,来赴一个灿烂的约会。

在此之前,请好好生活,各自珍重!

(选自《读者》2009年第06期,文章有删改)

15、试分析文章第⑥段的语言特色。

(4分)

16、文章标题是“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叶”,请从文中找出祖母和落叶之间有哪些联系。

(5分)

17、文中两次提到“把生命的结束当做一次旅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

18、请具体分析文章末尾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6分)

六、选做题(12分,每小题6分)

注意:

选做题共3道小题,请任选其中2道作答。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6分)

意外

【美】弗尔敦•奥斯勒

  你就是前天我在地铁车厢里见过的那个留着红胡子的高个子男人吗?

如果是,那么我这篇小文章正是写给你看的。

但如果不是,那也不要紧,我讲的这件小事既有喜又有悲,兴许对你还有益。

  你熟悉地下铁道那情景——一长列车厢响着刺耳的丁当声穿过雾气腾腾的通道。

且说有节车厢里,坐着一位高个子的红胡子男人,他旁边是一个表情庄重、一本正经的小姑娘。

她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像是专门经过这种坐式训练;她双脚放得平平正正,像是怕把鞋子弄歪;她安安静静,像是什么也没看见。

  高个子男人在看一张折得方方正正的报纸,视力集中,嘴角严肃。

凭脸相,你不难认出他就是那小姑娘的爸爸。

  车到一站,上来了另一个爸爸,另一个女儿——当然还有另一张报纸。

这一对在那一对的对面坐下。

两个爸爸两个女儿面照面。

  火车启程赶下一站。

新来的小姑娘好奇地往四下里看,然后,大约她看不到有趣的东西,便伸手摸摸她爸爸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

立刻,那爸爸好像着了魔,他胡乱把报纸塞进衣袋,便朝女儿伸出大拇指摇晃。

小姑娘伸手捉拇指,拇指逃得快,忽闪一下躲进拳头。

火车赶了好几里,拇指还是没捉着。

父女俩就这么一心一意玩,好像没旁人。

后来小姑娘总算把大拇指捉住了。

爸爸吻了她一下,还奇迹般地从衣袋里摸出一块糖赏她。

  “我这结婚戒指如今派了新用场,”这爸爸向身旁并排坐着的一个人解释说,“只要她想跟我玩,摸一摸戒指,我便尽可能停了手头事逗她玩一阵。

  车又到一站,捉拇指的小姑娘下车了。

正襟危坐的小姑娘目送她走得老远,然后想了好一阵心思:

不错,她爸爸也有戒指。

她抬头看着爸爸的脸色,小心翼翼伸出手,也把戒指摸了摸。

她爸爸觉察了,立刻放下报纸,盯着她厉声喝道:

  “别这么烦人!

我跟你说过多少回了,女孩子就该像女孩子!

  所以你瞧,我是多么希望这位高个子红胡子爸爸听我讲这段往事呀!

我想让他知道:

他的小女儿脑子里想了些什么,以及心灵上感到了些什么!

                  ——选自《读者文摘》

请用第一人称视角,描述高个子红胡子爸爸的女儿在受到爸爸呵斥后的心理活动。

(100字左右)

答: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6分)

①子游问孝。

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②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

”(《论语•为政》)

③“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万章篇上》)

④"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孝经•开宗明义章》

请联系当前生活实际谈谈传统“孝道文化”的现实意义。

(150字左右)

答: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6分)

人的天性中不是生香卉,便是长野草。

所以要适时地给前者浇水,将后者铲除。

(弗兰西斯•培根《谈人的天性》)

你说:

“不值得作什么努力:

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完善。

”但是要知道,你的使命不在于达到完善,而只在于越来越近地走向完善。

(列夫•托尔斯泰《生活之路》)

两则材料都谈了个人修身实践,请比较分析它们侧重点的不同,并就其中一则谈谈你的认识。

答:

七、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一块庙里的石地板,对香客膜拜、香火不断的石像愤愤不平:

“你我同是石头,来自同一座山,为什么你能高高在上,享受千人朝拜,万人供奉?

”佛像略一沉思后微笑道:

“贤弟,在你出山之前,师傅只是几下子便把你劈得方方正正,然后简单包装就送出山去。

而在你走后的3年中,师傅却精雕细琢,对我砍呀,凿呀,刻呀,磨呀,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我才成了今天的样子。

既然出山前我们的历练不同,今天的境遇又有什么不公平的呢?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015年高考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3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2、C(3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3、D(3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析语境中词语的能力。

4、A(3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旨的能力。

5、C疲敝,困乏(3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6、D(3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7、A(3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8、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成大事者,必有忍辱负重的品质。

(3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9

(1)在那时,张良没有被擒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

(;盖,句首发语词。

危,危险)(3分)

(2)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向人低头的,这是普通人的刚强罢了。

(3分)

(且夫,再说。

下,向人低头。

也,表判断。

(3)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脾气,(如果)不是张良,难道谁能够成全他的大业呢?

(全:

成全。

非:

不是。

其,语气副词,表反诘,难道。

)(4分)

【参考译文】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

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

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

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

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

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

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

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

  在韩国已灭亡时,秦国正很强盛,秦王嬴政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

就是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没有再施展本领的机会了。

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气势是不可以凭借的(连上句意思是:

在锋芒之势上,是没有可乘之机的)。

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

  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

张良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而只学荆轲、聂政行刺的下策,侥幸所以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

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借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

“这个年幼的人可以教育了。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

庄王说:

“国君能够对人谦让,委屈自己,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

”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

越王勾践在会稽陷於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

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的,这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

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

为什么这样说呢?

老人和张良并没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本是秦始皇所不能惊惧他和项羽所不能激怒他的原因。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

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但是随随便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

汉高祖能忍耐,保持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力,等到对方疲敝。

这是张良教他的。

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

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

啊!

外柔内刚,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吧(言外之意:

正因为张良有能忍之大度,所以,尽管他状貌如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