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03633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数相乘的口算算理,掌握其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填空:

  

(1)6个十是(),12个十是(),12个百是().

  

(2)40是()个十,800是()个百.

  (3)表示(),结果得().

  3.师列式,,同时问:

这几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是整十、整百数同一位数相乘)师明确: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的乘法口算.(出示课题)

  二、学习新知.

  1.主动参与学习例1.

  

(1)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书,问: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猜猜得多少?

说说你怎样想的?

  问:

我们用小棒来验证一下,这个答案是否正确.

  教师出示1捆小棒,说:

这是10根小棒扎成的一捆,表示几个十?

(1个十)

  师:

怎样表示呢?

请你们动手试一试.

  学生分组,动手摆小棒,然后汇报:

表示3个20是多少,用小棒表示就是两捆小棒为一份,摆这样的3份,共6捆.

  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动画“口算乘法(例1)”.

  问:

看图说说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还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

  说明:

表示把3个20合并在一起,就是6个十,所以得60.

  师板书:

2个十个十

  齐读算式及结果:

20乘3等于60.

  

(2)尝试讨论,掌握算法.

  ①读算式,写得数,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②出示:

  要求全班动笔把得数填在书上.再观察讨论:

分别观察每组题中因数和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口算算法:

当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乘时,只要用一位数乘“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中国共产党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

请你用这一方法,口算,,.

  2.迁移类推学习例2.

  

(1)看图列式并口算得数.

  出示动画“口算乘法(例2)”.问:

这幅图表示什么?

该怎样列式?

(表示4个300是多少,列式为).板书:

  问:

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

3个百×4=12个百=1200

  追问:

还有更快的方法算出得数吗?

(先算出的积,因为300的3后有两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2)巩固算法.

  ①读算式说得数.

  ②出示:

  讨论:

怎样做题迅速而准确地写出得数?

(每组都先算好第一题的得数,后两道题的积添上相应的数的“0”;

  ③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要求学生独立填写)

  三、巩固练习:

  1.看卡片写得数,比比谁最棒.

  2.填空:

  

(1)读作()乘(),想:

()个()乘7是()个(),是().

  

(2)3乘600得()个百,就是().

  3.列式解答下面各题.

  

(1)幼儿园买来6箱水果,每箱30千克.一共买来水果多少千克?

  

(2)果园里栽了40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在8倍.梨树有多少棵?

  4.游戏:

小猴摘桃(详见探究活动).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是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怎样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

还有什么问题?

  五、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节课是在表内乘法和万以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过实物演示、动手操作、观察讨论来理解算式的含义和算理,再通过巩固练习来使学生领悟算法.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并发现规律,探索得出简便算法并加以运用.

  教师注意以基本概念为核心,抓住新旧知识联系、运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掌握新知识.

  教学中,还注意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尤其是口算算理的推导过程.为学生探求问题创设了宽松愉悦的氛围.

  探究活动

  放爆竹

  活动目的

  使学生熟练口算乘法,进一步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率.

  活动准备

  教师将口算卡片制作成爆竹形状.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抢答或指名说出得数.

  2.全班同学做裁判,答对了就发出“叮、嘡——”的爆竹声,答错了就发出“喇”的声音,然后一起修改答案.

  小小邮递员

  活动目的

  使学生熟练口算乘法,进一步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率.

  活动准备

  1.用纸盒做成信箱模样,前后两面都标上数字即算式的结果.

  2.制作若干卡片(信),上面写着一些算式.

  活动过程

  1.请4至6名同学到前边,每人手里拿一个信箱.其它同学每人各拿一封或几封信.

  2.游戏开始,学生找算式所对应的得数投入收信箱,双方互查互动.

  3.教师可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或错误加以点拨,指导他们讨论,辨析,交流.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会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二、教学过程:

  1、创设学习情境,提出相应的问题。

  2、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对所提问题小组讨论。

  4、交流结果,小组一:

12+12+......+12=288(24个12相加)

  小组二:

12x4x6=288

  小组三:

12x3x8=288

  小组四:

12x20+12x4=288

  小组五:

用竖式计算

  5、方法归类:

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连加,第二类连成,第三类是把其中的一个乘数拆成两数的和或差。

  6、总结出方法

  7、研究笔算方法

  8、巩固法则

  9、总结所学内容,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3

  “加强估算”是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来的一项明确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估算教学教什么?

怎么样教?

在一次数学教学经验交流会上,我有幸听了一节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估算》。

课堂教学实录如下:

  师:

你们二年级经历过估算吗?

  师:

这节课,咱们一起学习估算知识。

(板书:

估算)

  师:

在学习估算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1:

怎么去估算?

  生2:

估算注意些什么?

  生3:

估算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4:

估算有什么用?

  生5:

估算用在哪里?

  师:

你们遇到过什么地方用估算,什么地方精确计算?

  课件:

  生:

选A。

  课件:

师:

你能估计出这头大象多重吗?

  一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生在本子上算

  汇报并板书:

  生1:

300×6=1800小估

  生2:

400×6=2400大估

  生3:

350×6=2100中估

  生4:

300×7=2100大小估

  生5:

300×6+300=2100凑、调估

  生6:

330+350+300+380+400+350=2130四舍五入估

  问:

生1你是怎么想的?

  生1:

这六个数都是三百多,就都看成整三百乘六。

  师:

你都是往小里估的,你把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

  生:

小估。

  生哈哈乐。

  师:

小估就小估吧,小估你请坐。

同时在算式的后面板书:

小估。

  问:

生2你是怎么想的?

  生2:

我都看成了四百。

  师:

你是往大里估的,对不对,你也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

  生2:

大估。

  师:

大估你请坐,同时在算式的后面板书:

大估。

  问:

生3你是怎么想的?

  生3:

都是三百多,就都看成了三百五十。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3分钟计时,学生在口算卡上完成20道口算题。

  2、计算。

  教师板书下列各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1)集体完成。

  

(2)指名学生板演。

  (3)说一说,各自是怎样计算,如何验算的。

  (4)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指导。

  (5)表扬算理清楚,计算正确及有进步的同学。

  3、计算比赛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29页例8.

  出示主题图。

  师:

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跟同伴说一说。

  问:

“大约”是什么意思?

  师: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估算267÷3时,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然后应用乘法口诀,估出商是多少。

在这道算式中,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也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且300和270都是3的倍数。

  指名学生板演。

  方法一:

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

  267÷3≈100(元)

  (300)

  答:

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

  方法二:

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

  267÷3≈90(元)

  (270)

  答:

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

  2、学习教材第30页例9.

  出示主题图。

  师:

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跟同伴说一说。

  师: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求出18个箱子大约能装下多少个菠萝。

因为18接近20,可以把18看成20,算得20个箱子能装下160个菠萝,182>160,所,18只纸箱肯定装不下182个菠萝;还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算出装完这些菠萝至少需要多少个纸箱。

菠萝的总数为182,接近180,180除以8得数大于20,所以,18个纸箱肯定装不下所有的菠萝。

  指名学生板书。

  方法一:

18≈20

  20×8=160(个)

  方法二:

182≈180

  182÷8>20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天传递了816千米。

平均每天传递多少千米?

  

(1)出示题。

  

(2)读题,理解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4)列式解答。

  (5)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有530把椅子,分5次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把?

如果分4次运呢?

  

(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

  

(2)估算一下,把530平均分成5份或平均分成4份,每份大约是多少。

  (3)精确计算。

  (4)交流计算结果。

  3、现有643盆花摆进花坛,平均放进5个花坛中,每个花坛放多少盆,还剩多少盆?

  

(1)出示题。

  

(2)理解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4)独立列式解答。

  (5)提问:

怎样理解还剩多少盆?

(余数就是还剩多少盆)

  4、3位教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已知成人票价10元,学生票价5元,10人以上的团体票价为6元,怎样买票合算?

  

(1)创设情景。

教师边讲边出示相关信息。

  

(2)营造解题氛围。

  (3)分组合作,尝试多种解答方法。

  (4)比一比,哪小组既解答合理又方法多样。

  (5)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师生分开购票是合算的?

在什么情况下购买团体票合算?

  (6)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时间和空间。

  四、思维训练

  如果同一节目每月播出的时间相同,每个节目每月各播出多长时间?

  

(1)出示题,讲述题意。

  

(2)解读图意。

  (3)理解题目中所提的问题。

  (4)直观看图,正确解答。

  (5)交流解题思路。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5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这是上学期学习的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的逆解题,也可以用两中方法解决,即可以用连除的方法,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生活中一些问题可以用连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来解决。

  2、能通过题中的图或文字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从题中找全信息,找到合适的解答方法;说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

掌握用连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光盘或者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发作业本,这件事天天做,大家熟悉吗?

  为了使计算的方便,我们假设现在我们每组都是正好有10个同学。

  (老师拿一叠本子,做要发的样子),这里应该有多少本?

  仔细听老师准备这么发:

我先发给4个组长,再请4个组长发给每个同学。

  大家想一想,要求每人发到几本本子,你可以怎么列式?

  学生可能会说:

40÷4=10(本),10÷10=1(本)

  4times;10=10(人),40÷40=1(人)

  先交流第一种解答方法:

指名说说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指出:

发本子有2次平均分的过程,先是老师把40本平均分成4份,再由组长把10本本子平均分给了10个学生,所以对应的我们就可以列出2个连续除的算式。

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合起来写,写成:

40÷4÷10=1(本)

  学生读一读该算式,联想:

我们前面学习过有关连除的计算,回忆一下,你可以想起这类算式还可以怎么变化?

  交流第二种解法:

指名说说这乘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注意单位名称为什么是“人”而不是“本”?

指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正确确定单位名称,写错了,也就说明你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还不能理解。

  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有的'时候这类题还可以用先乘再除的方法来解决。

但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算,你要清楚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并正确写出单位名称。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书上的例题,请学生看题后说说看到的信息。

  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找信息的时候,要从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两个方面找。

  文字信息:

224本书。

图片:

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

  注意观察2个书架有什么特点,要让学生发现:

两个书架非常的相似,都有4层,每层放的书都差不多。

  指出:

放得这么整齐,才能说成是“平均分”,才能问“平均每个书架上每层放多少本?

  现在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交流算法,注意要让学生说清楚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可能的方法:

224÷2=112(本),112÷4=28(本)

  2times;4=8(本),224÷8=28(本)

  如果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请该学生说一说,但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

学生如果能清楚地说,那就可以认可;如果说得非常的勉强,大多数同学都不为接受,那没有必要刻意地去找出更多的方法。

  2、练习

  

(1)(p.11第1题)让同学分别从题中找到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然后再交流各自不同的解答方法。

  

(2)(p.11第2题)方法基本同上,但要注意一点,学生可能读完题后,能感觉这是一道连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加上题中出示信息的顺序,估计会有学生列式为:

150÷3=50,50÷2=25(天)

  如果真有,要问学生第一个算式究竟表示什么意思?

如果根本没学生能说个明白,那就要让学生选择更有把握的解法。

  三、思考题:

  商的十位可能是几?

被除数的百位可能是几?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布置作业:

  p.12第3~7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结果都等于0。

  2、经历探索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问:

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算式怎样列?

  平均每只猴能摘到几个桃,可以怎样列式?

  2、结合旧知,解决问题

  三只小猴摘桃,可树上一个桃也没有,那你觉得每只小猴能摘到几个桃呢?

  一个都摘不到那么03等于多少呢?

  如果是4只小猴摘桃结果会怎样?

5只呢?

9只呢?

算式怎么列?

结果呢?

  问:

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得出: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二、巩固练习

  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

  小结:

0除以或乘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都等于0。

  三、教学例2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题图,问:

你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问:

要求前3天平均每天生产鸡蛋多少千克怎样列算式?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谈话:

3063等于多少?

先估算,再算一算。

  了解学生的方法,有选择地请学生把他们的方法写在黑板上。

  问:

3063的商大约是多少?

你是怎么估算的?

  重点学习笔算的方法及书写格式。

  分析引导:

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因为0除以3得0),这个0能不写吗?

为什么?

让学生明确0有占位的作用。

  讲解书写格式。

  问:

对比笔算的结果和估算的结果你觉得怎么样?

如果漏写了商中间的0呢?

  四、完成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商是几位数。

  2、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4、如果学生写出的竖式不够简便可以进行引导分析:

最后一步的竖式计算能否省略?

如果省略,商的个位上的0要不要写?

还要在哪里写0表示除完?

  5、小结:

如果被除数的个位上是0,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完,可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

  五、全课总结

  比较例题和试一试的题目,你认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小结:

如果被除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除到0前边的一位正好除完,就直接对齐被除数里的0,在商里写0。

  六、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2

  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每题的商是几位数。

  再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选两题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2、想想做做3

  独立找出3题的错因,并改正,再指名回答。

  七、作业

  想想做做4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7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教材简析:

《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这一单元具体包括:

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

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

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说前测: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学生知道些什么呢?

对三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前测结果统计表明:

  关于面积,87%的学生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一词,13%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5%的学生对“面积”的含义有错误认识,56%的学生认为“面积”和物体的大小有关,2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关于面积单位,69%的学生表示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单位一词”,31%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0%的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含义有错误认识,47%的学生认为面积单位和物体的大小有关,43%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据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________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难点: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说教学准备:

  

(1)教具:

多媒体课件;米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8

  1、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2、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100以内数的巩固与提高。

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与计算起来铺垫的作用。

本单元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之间的练习,体会数学算法的多样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方面

  能正确口算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加、减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数学思考方面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解决问题方面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4、情感与态度方面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口算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加、减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安排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2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1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

口算练习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

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

想好了明天与大伙分享。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课前三分钟

  26+3048+2049—2056+328—9

  24+935—2046—798—9078+9

  2、在()里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