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03399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

《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docx

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

21化石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清是个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学习现代诗歌

   掌握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感情,把握诗歌内容。

   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进行诗歌意象的再现,从而深入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

1、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体会是个节奏、韵律、语言之美。

3、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难点:

1、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体会是个节奏、韵律、语言之美。

   教学突破

   联系学生生物课上所学内容(如鱼类进化、鸟类进化、两栖类祖先等知识),让学生先理解诗中所写的内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朗读,感受诗中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学习诗歌以诗的形式写科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沧海桑田:

晋代葛洪《神仙传·王远》中写道:

“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

在地球的历史上,真的如此吗?

如果真的这样,何以为证呢?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这就叫化石。

展示化石图片(鱼、始祖鸟、恐龙等)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是什么原因使这石头一样的东西令作者张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乃至要为之写下一道诗呢?

听读课文,感受诗的大体内容。

注意节奏、重音。

   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意。

cōnglóng()zhuóyuè()

   guǒ()藏奇huàn()

   万载()骸骨()腐朽()潜行()猛犸()

   卓越()躯壳()档案()悄然()

   三、整体感知诗歌

   1.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感受其中对自然高妙的赞叹和节奏韵律之美。

(提示学生注意朗读时的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缓急,语调的高低以及重音的把握。

   2.让学生自由朗读。

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全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并且以第二人称来称呼化石,亲切自然。

诵读中要仔细体会语气语调的变化。

   3.齐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本诗可以分为几层,试概括每层的大意。

   诗歌分为三层:

   第一层:

(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第二层:

(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第三层:

(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四、研读探讨

   《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他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研读、赏析这首诗歌,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

   

(1)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

诗人是怎样打开读者思维闸门的?

   诗歌1、2节以一连串的问句开篇,引发读者的想像。

连续不断的问句(排比),增强语势,富有强烈的节奏感,表现出富有孩子气的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2)诗歌以四个问句开篇却并未作答,但已暗含了生物进化的历程,诗行中提到的几个“最早的”生物依次指什么?

   依次指无颌鱼类、鸟类的祖先,两栖类的祖先和被子植物。

   体会第3节中“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在行文中的作用。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是紧承问句之后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3节中的“你”具体指代什么?

能否改成“他”,为什么?

   “你”指代苏醒的化石,用第二人称,显得亲切自然。

   5.应如何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古代的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已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些深埋在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衍不断的。

在这些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6.“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不是写人。

这一节中作者的思绪飞向那远古洪流,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物转星移,无论多久远,无论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级向高级演化。

“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

   7.诗中4、5、6小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请举例说明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比喻

   “时光在你的脸上刻下道道皱纹”——拟人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比喻

   8.请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明确: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照应“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这样写,有放有收,前后照应,使全诗结构完整。

   五、课堂小结

   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

诗人张锋以一首科学诗《化石吟》,饱含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

遐思之余,我想,如何尽可能地去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而不是让后世的人们在博物馆去慨叹、遐思,这需要全人类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秀水蓝天、花红草绿。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能吟,能唱,琅琅上口,又便于记忆等优点。

作为说明文的一种表述形式的科学诗是借助诗歌向人们传播知识和信息,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又焕发了艺术性。

本诗前后呼应,节奏鲜明,音乐性强,易于诵读,在朗读中能体会诗人的感情。

请同学们多朗读,多体会。

   六作业:

   1.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

猛犸时,你有何感想?

 教后反思:

   

   

22看云识天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云与天气关系的相关知识2.掌握阅读说明文的一些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默读把握内容2.通过讨论掌握阅读说明文的一些方法3.通过朗读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云和天气关系的科普知识2.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突破难点方法:

通过引导分析课文归结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生字。

   【教学过程】

导入:

   天气状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同学们平时是怎么预知天气情况的?

很多同学都是依据天气预报了解未来天气状况的。

国家气象局发布的天气预报是根据风云二号卫星传回来的云图做出的判断。

其实,根据云的状况判断天气我国民间也早已总结了许多谚语,如: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那么,如何看云识天气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些相关的知识。

学生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教师检查默读结果。

请准确读出屏幕上划线生字的字音。

(先指名读,再齐读两遍)

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再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辨识图片上云的名称。

   

(一)1.卷云2.卷积云3.积云4.高积云5.卷层云6.雨层云7.积雨云8.积雨云9.高层云

提问:

为什么能够根据文字就能准确辨识云的类型呢?

   归结:

1.作者抓住了云的特征(板书:

抓住特征)2.运用比喻、拟人方法(板书:

打比方)

   四、阅读课文第二段到第六段,完成下列表格。

   根据以上所填内容,梳理全文结构

   归结:

说明文有根据一定的思路安排材料(板书:

思路清楚)

   欣赏云图

   请学生配乐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请学生仿照第一段句式和修辞描述一下自己眼中的云的形象。

教后反思:

   

   

   

   

   

   

   

   

23绿色蝈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蝈蝈的生活习性。

〖能力目标〗

  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

  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绿色蝈蝈》是一篇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文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妙趣横生,在反复诵读中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如拟人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

  2、研讨点拨法:

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因其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自由探究的积极性,为深层把握文意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

教师适当点拨、归结,如文章突出的写作特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猜谜:

(课件展示)谜一:

“小小诸葛亮,稳坐中军帐;布下八卦阵,捉拿飞来将。

”谜二:

“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谜三:

“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别看胆小又怕事,要论寿命大无边。

”(学生猜谜后课件展示动物的画面)

  大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把谜底给猜出来的呢?

(引导得出结论:

根据谜语中讲的特点以及自己平时的观察)对,介绍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

今天,我们来学习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绿色蝈蝈》,看看他是如何发现蝈蝈特点的,他又是如何来介绍蝈蝈这些特点的。

   二、资料助读

  提问:

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作者法布尔的情况和大家进行交流?

  (提示:

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

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

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

《昆虫记》共20卷,谈到的虫子有100多种,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少量带科普知识性的文字。

做这件事耗费了他的一生,但这些可能是一般人一辈子也无法亲眼目睹的虫子生活细节。

1915年11月的一天,这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逝世。

三、速读概括,感知文章

  1、对照幻灯片,学生解决疑难字音:

    篝(gōu)火   喧嚣(xiāo)  狩(shòu)猎  篡(cuàn)夺

    窸(xī)窣(sū) 气氛(fēn)  吮(shǔn)吸  静谧(mì)

    喑(yīn)哑(yǎ) 螽(zhōng)斯  莴(wō)苣(jù)

    颚(è)      喙(huì)   嗉(sù)

  2、速读课文,感知以下内容:

   ⑴ 快速阅读全文,找找看:

文章介绍了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

     (外表、叫声、习性)

   ⑵ 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⑶ 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

从第4段到结尾,这是文章的主体,其中8、9、10三段是对蝈蝈食性的补充说明。

11段是写蝈蝈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一起,从不争吵。

  3、交流讨论,编写谜语:

  教师再次用课件展示蝈蝈图片,学生4人一组进行交流、讨论:

请根据蝈蝈外形、色彩、声音、食性等方面的特点合作编写一个以“蝈蝈”为谜底的谜语。

   四、品析语言,体悟情感

  主问题:

鲁迅称法布尔为“讲昆虫故事的楷模”,“没有哪位昆虫学家具备如此高明的文学表达才能”。

你能从文中看出这样的特点吗?

(独立研读、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交流研讨重点:

  1、不断变换对蝈蝈的称呼:

    夜间捕蝉的蝈蝈──夜间狂热的狩猎者

    入夜鸣唱的蝈蝈──夜晚的艺术家 歌手

    入笼喂养的蝈蝈──“我”笼里的囚犯

    饱餐蝉肉的蝈蝈──蝉的屠夫

  2、用拟人手法倾注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⑴ 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⑵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⑶ 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⑷ 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

  ⑸ 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抓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者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

  3、通过比较来写蝈蝈:

  比如在写蝈蝈的叫声时,拿蝉的叫声来作比较;写它喜欢吃肉食时,拿螽斯来作比较;写它追捕蝉时,拿鹰来作比较;写它同类相食时,拿螳螂来作比较。

这些比较,既突出了蝈蝈的习性,又说明了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五、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看,你从这篇课文学到了什么?

   六、小结

  热爱生活的人应该看《昆虫记》,因为可以更加了解世界,也让自己充满爱心。

不热爱生活的人也可以看看,就算你厌烦了人事,对虫子也可能心怀好感,通过对它们的认识来唤回热情。

   七、布置作业

  1、课外选读法布尔《昆虫记》中的文章。

  2、请同学们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并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

   24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

 【学习重点、难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背景解读】

   人类自从1957年进入太空时代后,对太阳系的研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人类不再满足于用望远镜观察,更希望能够亲自去看看。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组织实施了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

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施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的探测进行技术准备。

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

在解决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之后,1966年美国开始正式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并于1969年7月20日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创举,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也由此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学法指导】

   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内容。

小组合作,解决疑难。

   【自主学习】

   一、整体把握

   1.给加点的字注意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áng()首挺立轨道()椭圆形()

   小心yìyì()()铁锹()狭zhǎi()

   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2)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3、速读课文,思考: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按什么顺序写的?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时、地、人、事)。

   4.跳读课文,圈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填表

   时间   事件

   二、合作探究

   1、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

   3、.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

(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三、质疑探究

   四、自悟自得

   通过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可以从语言积累、写作方法、情感体验等方面谈)

   五、课堂小结

   这篇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的一种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略2,

(1)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2)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3,时间:

1969年7月16日

   地点:

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人物:

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发生的事件:

探索月球的过程

   4,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

   火箭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进入梦乡

   19日晚8点33分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19日晚9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20日上午7点32分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

   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22日0点15分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飞船进入大气层

   合作探究

   1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时间顺序

   2,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3).树立登月纪念碑(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5).插上美国国旗

   3,(提示,最后一段)

教后反思:

 

25河中石兽

   学习目标

   1.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3.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难点:

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课时划分二课时

   教学投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熟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圮(pǐ)募(mù)棹(zhào)柿(fèi)湮(yān)啮(niè)溯(sù)欤(yù)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语

   俗话说: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

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

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

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三、正课

   1.交流作家作品资料。

   作者纪昀,字晓岚。

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

学部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

因获罪遗戍乌鲁木齐。

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上学上贡献很大。

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料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2.朗读课文。

   3.就课文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现在小组内质疑小组不有解决的交全班讨论。

   四、课堂小结

   1.古今异义

   井古义:

一起二石兽并沉焉。

今义:

并列

   阅古义:

代词这是非木柿今义:

阅读

   是古义:

经历阅十余今义:

判断词是

   盖古义:

发语词盖石性坚重今义:

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古义:

只但矢其一今义:

表转折但是,却

   2.一词多义

   去:

岂有为暴涨携之去(离去)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为: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成为)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是)为其来也(在)

   3.词性活用

   棹名词用为动词划船

   4.汉字通假同“癫”,疯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第三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1.朗读课文,复习上节课内容。

2.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有条件的同学制作相关演示课件。

3.就课文不理解出质疑。

   二、导语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质疑:

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讨论并归纳:

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3.质疑:

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

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讨论并归纳: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支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

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

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

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

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4.质疑:

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

概括各层次大意。

   讨论并归纳:

可分四层:

   第一层:

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

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

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

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5.质疑:

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

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讨论并归纳:

   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6.质疑:

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