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学讲义1.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40208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5.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猪学讲义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养猪学讲义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养猪学讲义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养猪学讲义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养猪学讲义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猪学讲义1.ppt

《养猪学讲义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猪学讲义1.ppt(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养猪学讲义1.ppt

南皮职教中心养猪学讲义郑玉华第一讲第一讲猪的品种猪的品种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猪的经济类型:

一、猪的经济类型:

1.脂肪型脂肪型2.瘦肉型瘦肉型3.兼用型兼用型二、我国猪种的分类:

二、我国猪种的分类:

1.地方品种地方品种2.培育品种培育品种3.引进品种引进品种一、猪的经济类型一、猪的经济类型兼用型,这类猪的外形特点,介于瘦肉型和脂肪型之间,胴体中肉和脂肪的比例是肉稍多于脂肪,胴体中瘦肉率在45%55%。

我国培育的大多数猪种属于兼用型猪种。

猪的经济类型可分为脂肪型、兼用型、瘦肉型脂肪型,又称脂用型,这类猪的胴体脂肪多,瘦肉少。

背膘厚46cm,胴体瘦肉率45%以下。

外形特点是体躯宽、深而短,全身肥满。

头、颈较重,四肢短,体长与胸围相等或相差23cm。

我国的绝大多数地区品种属于脂肪型。

瘦肉型,又称肉用型。

这类猪的胴体瘦肉多,一般瘦肉率在55%以上,背膘薄,厚度1.53cm。

外形特点与脂肪相反,头颈较轻,体躯长,四肢高,前后肢间距宽,腿臀发达,肌肉丰满,胸腹肉发达。

体长比胸围长15cm以上。

外国引进的长白猪、大约克夏、杜洛克猪和汉普夏猪,以及我国培育的三江白猪和湖北白猪均属这个类型。

巴克夏

(一)、脂肪型

(一)、脂肪型两广小花猪海南猪宁乡猪

(二)、瘦肉型

(二)、瘦肉型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皮特兰(三)、兼用型北京黑猪上海白猪二二我国猪种的分类我国猪种的分类我国猪种资源比较丰富,根据来源可分类三大类:

地方猪种培育品种引入品种

(一)、地方猪种

(一)、地方猪种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有着悠久的养猪历史,经自然或人为的选育形成了许多优良猪种。

1.民猪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及河北、内蒙古的部分地区。

分为大民、二民和荷包猪。

全身被毛黑色,猪鬃发达,面直长,耳大、下垂。

窝产仔数13.5头。

抗寒能力强,耐粗饲,是很好的杂交母本,与大白、长白、杜洛克、汉普夏杂交优势明显。

2.太湖猪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的江苏、浙江和上海交界的太湖流域,是梅山猪,枫泾猪,嘉兴猪,二花脸猪,礁溪猪的统称。

太湖猪特性之一是繁殖性能高。

太湖猪高产性能蜚声世界,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猪种中繁殖力最强,产仔数量最多的优良品种之一,尤以二花脸、梅山猪最高。

初产平均12头,经产母猪平均16头以上,三胎以上,每胎可产20头,优秀母猪窝产仔数达26头,最高纪录产过42头。

太湖猪性成熟早,公猪4-5月龄精子的品质即达成年猪水平。

母猪两月龄即出现发情。

据报道75日龄母猪即可受胎产下正常仔猪。

太湖猪护仔性强,泌乳力高,起卧谨慎,能减少仔猪被压。

仔猪哺育率及育成率较高。

特性之二是杂交优势强。

太湖猪遗传性能较稳定,与瘦肉型猪种结合杂交优势强。

最宜作杂交母体。

目前太湖猪常用作长太母本(长白公猪与太湖母猪杂交的第一代母猪)开展三元杂交。

实践证明,在杂交过程中,杜长太或约长太等三元杂交组合类型保持了亲本产仔数多、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

由于太湖猪具有高繁殖力,世界许多国家都引入太湖猪与其本国猪种进行杂交,以提高其本国猪种的繁殖力。

特性之三是肉质鲜美独特。

太湖猪早熟易肥,胴体瘦肉率38.8%45%,肌肉pH值为6.55,肉色评分接近3分。

肌蛋白含量23%左右,氨基酸含量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蛋氨酸及苏氨酸比其它品种高,肌间脂肪含量为1.37%左右,肌肉大理石纹评分3分为保存和开发太湖猪这一宝贵资源,太湖猪育种中心于1984年5月在苏州成立。

20年来,育种中心建成了一个“国家重点种畜禽场”,育成了一个国家级的新猪种苏太猪。

20年后,育种中心为进一步保存太湖猪中部分已越来越少的猪种原种,计划建立一个太湖猪活体基因库。

目前,高产的二花脸猪和最具代表性的梅山猪已先期进入基因库隔离饲养。

在今后的十年内,基因库将在对太湖猪保种育种的同时,加以有效开发利用,争取再培育一个新猪种。

3.两广小花猪两广小花猪由陆川猪、福绵猪、公馆猪、黄塘猪、塘缀猪、中垌猪、桂墟猪归并,统称两广小花猪。

分布于广东、广西省(区)相邻的浔江、西江流域的南部,中心产区有陆川、玉林、合浦、高州、化州、吴川、郁南等地。

两广小花猪体短和腿矮为其特征,表现为头短、颈短、耳短、身短、脚短、尾短,故又称为六短猪,额较宽,有Y形或棱形皱纹,中有白斑三角星,耳小向外平伸,背腰宽而凹下,腹大多拖地,体长与胸围几乎相等,被毛稀疏,毛色均为黑白花,黑白交界处有45厘米宽的晕带,乳头67对。

肥育性能:

据广西资料,月巴育猪自11公斤87公斤,日增重309克,每公斤增重消耗混合料4.22公斤、青料3.42公斤。

体重75公斤屠宰,屠宰率67.72,胴体中肉占37.2,脂占45.2,皮占10.5,骨占7.1。

4.金华猪是中国猪的地方品种。

又称两头乌。

产于浙江东阳、义乌、金华等地。

体型中等,耳下垂,颈短粗,背微凹,臀倾斜、蹄质坚实。

全身被毛中间白,头颈、臀尾黑。

以早熟易肥、皮薄骨细、肉质优良、适于腌制火腿著称。

78月龄、体重7075千克时为屠宰适期,胴体瘦肉率4045。

以金华猪为母本与外来品种猪杂交所得杂种猪,瘦肉率明显提高

(1).

(1).繁殖力强繁殖力强产仔数高产仔数高,如太湖猪平均产仔如太湖猪平均产仔15.815.8头头排卵数多排卵数多太湖猪平均排卵数为太湖猪平均排卵数为28.1628.16个,比个,比其他地方猪种多其他地方猪种多6.586.58个,比国外猪种多个,比国外猪种多7.067.06个个胚胎死亡率低胚胎死亡率低太湖猪早期胚胎死亡率平均为太湖猪早期胚胎死亡率平均为19.99%19.99%,国外猪种则为,国外猪种则为28.40%-30.07%28.40%-30.07%性成熟早性成熟早初情期平均初情期平均98d98d,64d64d(二花脸)至(二花脸)至142d142d(民猪);平均体重(民猪);平均体重24kg24kg,12kg12kg(金华猪)(金华猪)至至40kg40kg(内江猪)。

而国外主要猪种在内江猪)。

而国外主要猪种在200200。

5.我国猪种的优良遗传特性我国猪种的优良遗传特性

(2).肉质优良肉质优良10个地方猪种肌肉品质的研究个地方猪种肌肉品质的研究表明:

表明:

肌肉颜色鲜红(没有肌肉颜色鲜红(没有PSE肉,即没有肉色灰白、肉,即没有肉色灰白、质地松软和渗水的劣质肉)质地松软和渗水的劣质肉)系水力强,肌肉大理石纹适中,肌内脂肪含量高系水力强,肌肉大理石纹适中,肌内脂肪含量高反映到口感上是反映到口感上是“肉嫩多汁,肉香味美肉嫩多汁,肉香味美”,而这,而这些是国外猪种无法与之相比的些是国外猪种无法与之相比的(3).抗逆性强抗逆性强通过对粗纤维利用能力、通过对粗纤维利用能力、抗寒性能、耐热性、体温调节机能、高温抗寒性能、耐热性、体温调节机能、高温高湿下的适应性、高海拔下的适应性、耐高湿下的适应性、高海拔下的适应性、耐饥饿及抗病力等饥饿及抗病力等8项内容的测定表明项内容的测定表明:

中国猪种具有高度的抗应激性和适应性,有些中国猪种具有高度的抗应激性和适应性,有些猪种对严寒(民猪等)、酷暑(华南型猪)和猪种对严寒(民猪等)、酷暑(华南型猪)和高海拔(藏猪和内江猪)有很强的适应性。

高海拔(藏猪和内江猪)有很强的适应性。

绝大多数中国猪种没有猪应激综合征(绝大多数中国猪种没有猪应激综合征(PSS)(4).矮小特性矮小特性贵州和广西的香猪、海南贵州和广西的香猪、海南的五指山猪、云南的版纳微型猪以及台湾的五指山猪、云南的版纳微型猪以及台湾的小耳猪,是我国特有的遗传资源的小耳猪,是我国特有的遗传资源成年体高在成年体高在3545cm,体重只有体重只有40kg左右左右具有性成熟早、体型小、耐粗饲、易饲养和肉具有性成熟早、体型小、耐粗饲、易饲养和肉质好等特性质好等特性是理想的医学实验动物模型,也是烤乳猪的最是理想的医学实验动物模型,也是烤乳猪的最佳原料,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佳原料,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国家级猪种资源保护品种国家级猪种资源保护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第662号号根据根据畜牧法畜牧法第十二的规定,我部确定八眉第十二的规定,我部确定八眉猪等猪等138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现予公告。

品种,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二二00六年六月二日六年六月二日猪的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猪的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八眉猪、民猪、八眉猪、民猪、黄淮海黑猪(马身猪、淮猪、莱黄淮海黑猪(马身猪、淮猪、莱芜猪、河套大耳)、芜猪、河套大耳)、汉江黑猪、两广小花猪(陆汉江黑猪、两广小花猪(陆川猪)、粤东黑猪、滇南小耳猪、蓝塘猪川猪)、粤东黑猪、滇南小耳猪、蓝塘猪、香猪、香猪(含白香猪)、槐猪、五指山猪、华中两头乌猪(含白香猪)、槐猪、五指山猪、华中两头乌猪(通城猪)、宁乡猪、大花白猪(广东大花白猪)(通城猪)、宁乡猪、大花白猪(广东大花白猪)金华猪、嵊县黑猪、莆田猪、太湖猪(二花脸、金华猪、嵊县黑猪、莆田猪、太湖猪(二花脸、梅山猪)姜曲海猪、内江猪、荣昌猪梅山猪)姜曲海猪、内江猪、荣昌猪、关岭猪、关岭猪、乌金猪、里岔黑猪、清平猪、藏猪、浦东白猪、乌金猪、里岔黑猪、清平猪、藏猪、浦东白猪、撒坝猪、湘西黑猪、大蒲莲猪、巴马香猪、玉江撒坝猪、湘西黑猪、大蒲莲猪、巴马香猪、玉江猪、河西猪、安庆六白猪。

猪、河西猪、安庆六白猪。

培育品种是指利用从国外引入的猪种与地方品种培育品种是指利用从国外引入的猪种与地方品种杂交而育成的品种。

其形成过程基本可归纳三种杂交而育成的品种。

其形成过程基本可归纳三种方式:

方式:

1、利用原有血统不清的杂种猪群作基础,加、利用原有血统不清的杂种猪群作基础,加以整理选育,达到一定的选育目标。

以整理选育,达到一定的选育目标。

2、以原有杂种猪群为基础,再用一个或两个、以原有杂种猪群为基础,再用一个或两个外来品种杂交,获得满意的目标后,自群繁育,外来品种杂交,获得满意的目标后,自群繁育,固定性状。

固定性状。

3、按照事先拟定的育种计划和方案,有计划、按照事先拟定的育种计划和方案,有计划的选择亲本,杂交和自群繁育(如新淮、三江白的选择亲本,杂交和自群繁育(如新淮、三江白和湖北白等)。

和湖北白等)。

(二二)、培育品种、培育品种哈白猪哈白猪北京黑猪北京黑猪上海白猪上海白猪三江白猪三江白猪

(2)体质外貌三江白猪被毛全白、毛丛稍密,头轻嘴直、耳下垂,背腰宽平、腿臀丰满,四肢粗壮、蹄质坚实,乳头通常7对,排列整齐。

(3)生产性能成年三江白猪公猪体重近200千克、成年母猪体重近140千克。

初产母猪平均产仔10.2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2.4头,育肥期平均日增重666克,饲料转化率1:

3.51,90千克体重屠宰,背膘厚32.5毫米,眼肌面积近30平方厘米,胴体瘦肉率58.64%,肉质好。

(1)品种育成三江白猪是在东北三江平原地区(又称为北大荒)选育的我国第一个瘦肉型猪种,选用长白猪与东北民猪进行正、反杂交,从杂交后代中选择优秀的母猪,分别再与长白猪回交,从回交后代中按照选育目标选择留种开展自群繁育,历经56世代的横交和选择,到1982年末,核心群种猪的生产性能水平达到了育种指标。

1983年,由原农牧渔业部组织专家组进行验收,专家组经过认真审查、鉴定,认为选育的三江白猪符合品种要求,各项生产性能达到了育种指标的要求,宣布三江白猪为育成的肉用型新品种。

三江白猪主要分布在比较寒冷的东北黑龙江省东部合江地区,该地区冬季最冷时达零下30左右,三江白猪适应那里的环境条件,表现适应性好的特点。

1.三江白猪2.上海白猪

(2)生产性能上海白猪成年公猪体重258千克,成年母猪体重177千克。

初产母猪平均产仔9.43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2.93头,2090千克阶段平均日增重615克。

90千克体重屠宰,屠宰率70.55%,背膘厚36.9毫米,皮厚3.1毫米,瘦肉率52.49%。

(1)体质外貌上海白猪被毛白色,体质结实,体型中等偏大,头面平直或微凹,耳中等大略向前倾,背宽,腹稍大,腿臀较丰满,乳头细,平均乳头7对。

(3)品种育成19581959年,在上海市畜禽品种资源联合调查后,将产仔较多和生长较快的白色杂种猪群定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