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香教宗每日一练.docx
《山香教宗每日一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香教宗每日一练.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香教宗每日一练
山香教宗每日一练
教育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几个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
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
C.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实践、自主性学习
D.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2.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
3.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公务员试题每日一练
A.孔子B.孟子
C.许慎D.朱熹
4.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
A.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B.复习已学过的教材,预习将要学的内容
C.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D.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
5.“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④
二、填空题
1.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每门课程都对三个目标进行了有机整合。
这三个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________。
2.教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目标的________。
3.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________的结构主义理论、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4.______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5.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______、讲授新教材、______、布置课外作业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B3.B4.A5.C
二、填空题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基本途径
3.布鲁纳
4.教材
5.检查复习巩固新教材
7.25
1.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认知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
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是()
A.二因素理论B.三维结构理论
C.三元智力理论D.多元智能理论
3.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
这属于()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D.精加工策略
4.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并被其他成员所认可。
这种动机属于()
A.工作动机B.成就动机
C.交往动机D.生理动机
5.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二、填空题
1.欧洲封建社会曾出现过教会教育和________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2.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自觉性、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________原则。
4.保持的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定义、公式、定理的记忆是______。
5.情绪的基本分类有快乐、悲哀、愤怒和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D3.B4.C5.C
二、填空题
1.骑士
2.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3.因材施教
4.逻辑记忆
5.恐惧
【每日一练】教育基础知识
2015-07-24
一、单项选择题
1.动机产生依赖于需要,请问下列哪项属于需要()
A.水B.饥渴
C.寻求水源D.喝水
2.“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的是()
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整体性D.知觉的恒常性
3.小学生有错误行为时,家长便限制他看动画片,不让其从事有趣的活动,属于()
A.正强化B.负强化
C.惩罚D.消退
4.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效果的创造性训练方法是()
A.发散思维训练B.头脑风暴训练
C.推测与假设训练D.自我设计训练
5.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模式属于()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二、简答题
1.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2.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C4.B5.A
二、简答题
1.
(1)班杜拉总结了影响学习的三类因素:
环境(资源、行动结果、他人与物理条件)、个体(信念、期望、态度与知识)和行为(个体行动、选择和言语表述)。
他认为这三类因素互为因果,每两者之间都具有双向的互动和决定关系,因此,这一理论又被称为三元交互作用论。
(2)班杜拉把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3)班杜拉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4)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
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其关于学习的基本思路,即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
班杜拉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2.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5)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6)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每日一练】教育基础知识
2015-07-23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A.妈妈教孩子洗衣服
B.初生婴儿吸奶
C.成人学开车
D.木匠教徒弟手艺
2.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A.时教必有正业
B.君子之教,喻也
C.藏息相辅
D.不陵节而施
3.“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喝水。
”这句话隐喻学生具有()
A.主体性B.客体性
C.被动性D.强制性
4.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
5.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的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
这项工作是()
A.建立学生档案B.工作总结
C.工作计划D.操行评定
二、论述题
试述在学习过程中影响学生知识掌握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D3.A4.B5.D
二、论述题
传统教育心理学将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应用。
(1)知识的理解。
知识的理解主要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
它是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中心环节。
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有:
①客观因素。
主要包括:
第一,学习材料的内容;第二,学习材料的形式;第三,教师言语的提示与指导。
②主观因素。
主要包括:
第一,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影响;第二,学生的能力水平;第三,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
(2)知识的巩固。
知识的巩固对知识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知识积累的前提。
知识的巩固指知识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持久记忆,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四个过程。
其中,识记与保持是再认和重现的前提,再认与重现是识记与保持的结果,识记与保持在知识的巩固中占主导地位。
(3)知识的应用。
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有:
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②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③课题的性质。
一、单项选择题
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这句话出自()
A.《学记》B.四书五经
C.《论语》D.《说文解字》
2.()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
3.下列选项中属于班级管理常用的模式的是()
A.随机管理B.权威管理
C.定性管理D.目标管理
4.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是()
A.说服法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D.实践锻炼法
5.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权威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B.指导型
C.民主型D.溺爱型
二、判断题
1.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
2.“尊师重道”的师生关系在今天的新课程改革中受到责难,新课改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交往对话的平等关系。
()
3.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
4.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D3.D4.C5.C
二、判断题
1.正确2.错误3.正确4.错误
一、单项选择题
1.()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本质。
A.职业道德理想B.职业道德知识
C.职业道德情感D.职业道德情感
2.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
A.校园物质文化B.校园组织文化
C.校园精神文化D.校园制度文化
3.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
A.感知B.应用
C.理解D.巩固
4.儿童早期心理发展存在的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短暂时期是()
A.关键期B.成熟期
C.青春期D.发展期
5.用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称为()
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
C.抽象思维D.模仿思维
二、填空题
1.具有教学技能训练单一集中,针对性强的教学技能的训练方法是。
2.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是:
法定条件、行为准则。
3.布卢姆的教育目标是:
认知、情感和。
4.课程现代化的典型代表人物是赞科夫、________和________。
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体现的德育原则是________。
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
职权影响力和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C3.B4.A5.B
二、填空题
1.微格教学
2.行为后果
3.动作技能
4.布鲁纳瓦·根舍因
5.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
6.个性影响力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学生有错误行为时,家长便限制她看动画片,不让其从事有趣的活动,属于()
A.正强化B.负强化
C.惩罚D.消退
2.动作技能练习到一定阶段时,会出现进步暂时停止或下降,难以有所提高的现象是()
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
C.退步现象D.高原现象
3.体现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D.1951年学制
4.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指标应包括()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情感目标
D.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B.班主任
C.级任导师D.班委会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D.行政责任
二、判断题
1.创造力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
()
2.认知方式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有好坏之分。
()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收者和吸收者。
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
4.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对班集体的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
()
5.条件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形成的反射,如“谈虎色变”“蜘蛛结网”等。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A4.D5.B6.B
二、判断题
1.正确2.错误3.错误4.正确5.错误
一、单项选择题
1.著有《普通教育学》并被西方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A.亚里士多德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D.杜威
2.“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又追求教育的自由化”体现的教育特点是()
A.教育全民化B.教育终身化
C.教育多元化D.教育民主化
3.指导学生使用“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等正向的自我对话以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是()
A.全身松弛训练法B.系统脱敏法
C.肯定性训练法D.改善认知法
4.动作技能练习到一定阶段时,会出现进步暂时停止或下降难以有所提高的现象是()
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
C.退步现象D.高原现象
5.具体规定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关系的是()
A.学制B.培养目标
C.教育方针D.课程计划
6.某生认为,自己的作文水平跟前一学期相比有明显提高。
这种评价类型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D.诊断性评价
7.“严慈相济”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B.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D.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8.教师在课外活动中处于辅助地位,说明课外活动具有()
A.自愿性B.自主性
C.灵活性D.实践性
二、名词解释
1.顺应
2.最近发展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D4.D5.A6.C7.B8.B
二、名词解释
1.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2.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一、单项选择题
1.少年期的主导思维是()
A.形象思维B.经验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D.辩证逻辑思维
2.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这属于()
A.发散思维训练B.头脑风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D.推测与假设训练
3.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各方面的差异很大,为了使教学不脱离实际,就补充必要乡土教材。
这贯彻的教学原则()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这一现象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
C.不均衡性D.互补性
5.我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于()
A.2006年B.1995年
C.2001年D.2004年
二、填空题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是________。
2.“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________提出的。
3.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
4.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均衡性、综合性和______。
5.教师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德育方法是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D4.D5.A
二、填空题
1.“慎独”
2.巴班斯基
3.品德行为
4.选择性
5.榜样示范法
一、单项选择题
1.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B.蔡元培
C.潘菽D.廖世承
2.原本乘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后来乘船、乘火车等也有类似的反应。
这是因为()
A.条件反射的消退B.条件反射的泛化
C.条件反射的分化D.条件反射的习得
3.“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这是()推崇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
C.形式化教育D.非形式化教育
4.孔夫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
A.走路时身体一定要端正
B.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C.自己做好了,不需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
5.“那个人长什么样我不记得了,但是再见面时我能认出她的模样。
”这属于()
A.回忆B.再认
C.想象D.联想
二、简答题
1.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2.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B3.A4.D5.B
二、简答题
1.
(1)学习材料的特点;
(2)原有的认知结构;
(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
(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
(5)学习策略的水平;
(6)智力与能力;
(7)教师的指导。
2.
(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2)科学的智力观;
(3)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4)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
A.教育的科学属性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D.教育的艺术属性
2.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
C.物质前提D.无关因素
3.认知地图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
A.皮亚杰B.考夫卡
C.班杜拉D.托尔曼
4.当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判断时,如果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环境,而不易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这种人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
C.发散型D.辐合型
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二、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
2.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促进和阻碍作用。
()
3.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
4.“急中生智”是一种应激心理现象。
()
5.德育的对象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
()
6.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C3.D4.B5.B
二、判断题
1.正确2.正确3.错误4.正确5.正确6.错误
一、单项选择题
1.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
C.技术课程D.综合课程
2.《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说明教学工作应遵循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
A.顺序性B.互补性
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
3.按照归因理论,“努力”属于()因素。
A.内部—可控B.内部—不可控
C.外部—可控D.外部—不可控
4.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A.社会化人格B.社会适应
C.精神面貌D.精神状态
5.档案袋评价实际上属于()
A.诊断性评价B.过程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
6.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
A.孟子B.荀子
C.格塞尔D.威尔逊
7.孟禄认为“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这种关于教育起源论的观点属于()
A.生物起源论B.交往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D.劳动起源论
8.“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的出现,教育初步定型。
”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着学校教育制度进入()
A.前制度化教育阶段B.制度化教育阶段
C.非制度化教育阶段D.学校教育萌芽阶段
二、判断题
1.3-4岁的儿童容易学会世界各民族语言的发音,所以有人称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为“国际公民”。
()
2.效度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一致性。
()
3.态度与品德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
4.幼儿的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是一个此长彼消的过程。
()
5.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A4.B5.B6.B7.C8.A
二、判断题
1.正确2.错误3.正确4.错误5.正确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
那么这个孩子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A.前习俗水平B.后习俗水平
C.准习俗水平D.习俗水平
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16岁的孩子属于()阶段。
A.勤奋感对自卑感B.自主性对羞怯感
C.主动感对内疚感D.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6年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A.学会求知B.学会交往
C.学会思考D.学会学习
4.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方法B.教育内容
C.教育目的D.教育原则
5.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利用学习资料生成意义的过程。
这符合()
A.行为主义学习观B.人本主义学习观
C.新行为主义学习观D.建构主义学习观
二、填空题
1.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三步:
第一步称为讽刺,第二步叫作定义,第三步叫作______。
2.我国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是______。
3.课程改革的目标是“立足过程,______。
”
4.教师将懒惰的学生培养成勤奋的学生,说明学生具有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D3.A4.C5.D
二、填空题
1.助产术
2.癸卯学制
3.促进发展
4.可塑性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要有所选择”这是()的要求。
A.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B.教育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
C.教育受制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D.教育受制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
2.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教育的性质B.教育的任务
C.教育的内容D.教育的规律
3.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4.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5.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判断题
1.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应试能力的培养。
()
2.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
()
3.学校文化主要是指教育与学习的文化。
()
4.只有在民主、互动和相互关爱的氛围中,才能形成真正的合作学习。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A3.B4.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