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docx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党和国家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很显然,党和国家把提高整个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
原国家教委明确规定:
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看作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风和意志风格。
德育需要集中教育,但更多的应该是渗透。
人的道德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结合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一点点渗透,反复教学,这样形成的道德才是稳固的。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三个方面的发展:
1、知识和技能。
2、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下面谈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我是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
一、利用化学史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化学教科书中有关化学史教学地方虽然不多,但我却不失时机地利用有限的篇幅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上涉及到化学史的课之前的,我就给学生布置任务,要他们在网上找到相关的科学家的简介,在上课的时候,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交流,如学生们在课堂上交流了他们在网上看到的一些科学家的简史中有:
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史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最后自学成才。
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顽强的学习精神,刻苦钻研,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
他追求真理,顽强不屈。
如氟单质的制取,从1813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开始对氟进行研究到1886年由法国科学家莫瓦桑制得单质氟,其间有不少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很多人中毒,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然而科学家们还是前仆后继,毫不退缩。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全面研究了燃烧现象,彻底推翻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
而英国化学家瑞利和拉姆基在测量气体的密度时,发现由亚硝酸铵制得的氮气和由空气分离所得的氮气密度不同,但是仅几毫克的差别。
对这些,别人是容易忽略的,而他们却认真地分析研究,进一步地分离测量,最后发现了稀有气体。
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博士,从小热爱祖国、学习勤奋,留美8年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
“七?
七”事变后,天津沦陷,日本鬼子威逼永利合作时,侯德榜断然拒绝,后率众入川,筹建了川厂。
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次的摸索和试验,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丹麦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在二战时期被迫离开被德国占领的祖国。
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他把诺贝尔金质奖章溶于王水隐藏起来。
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而那瓶溶有奖章的王水溶液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
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诺贝尔奖章。
重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把自己的艰辛努力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
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的故事,语言激昂顿挫,不由得让人受到鼓舞,我也趁势引导学生:
要学习科学家们顽强拼搏、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要学习科学家们追求科学、永不放弃、为了真理甚至于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精神,要学习科学家们热爱祖国、用科研成果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
二、通过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目标正确确立的前提条件。
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我备课过程中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
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所采用的激发学习化学兴趣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创景激趣法
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
在创设学习情景时,应该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
如在教二氧化碳性质时,我首先“变”了一个小魔术――“清水变牛奶”,即用一根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结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
这一小小的魔术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勾了出来,使他们产生了想要学习本节知识的强烈的愿望。
2、实验激趣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如果一个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只是凭借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话,即使讲得再深透,语言再动听也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课本要求的学生实验我一个不漏地让学生动手做了,不仅如此,我还努力改进课本实验,把一些演示实验也改成了学生实验,通过人人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特别注重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
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最有利的途径。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要完成一个化学实验,就要先准确选择实验仪器、实验所用的化学药品,然后是如何正确地组装实验装置,加化学药品,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根据实验结果如何正确地作出实验结论。
为了使学生能很好地完成这一列的实验过程,我要求学生分组合作、相互协调,完成实验装置的组装的正确操作顺序,完成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讨论研究得出实验结论。
这样,使学生在合作探究实验过程中品偿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计算的教学是最枯燥无味的教学,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在化学计算的学习中因无味而开始厌倦化学学科的学习。
如何使学生在有趣的学习中掌握化学计算呢?
我采用了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首先让学生看课本的例题,然后通过好、中、差的组合,进行对例题的研究讨论,然后把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讨论完毕后,小组推荐组长汇报存在的不懂问题,最后由教师统一解决问题,这样,通过讨论产生问题,使存在问题的学生产生了要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被动的接受化学计算的教学变成了主动接受的教学。
教师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所以,在课堂上我选择问题集中的地方进行解答,但下课时我提出让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可以单独进行解答,这样,让教师高高在上不可接触的印象在学生心里得到了解除,使他们主动来和我接触,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从而间接地进行了德育渗透:
师生彼此尊重,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通过环境教学,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当今世界上最关注的问题是:
人口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能源问题。
作为一个化学老师有责任教育学生形成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初中的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地方涉及到了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了这一有利的教材,对学生进行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教育。
如初中化学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中,有关空气的教学中,涉及了空气的污染和防治的教学,在第三章第一节中,关于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在第六章中金属的腐蚀等内容的教学中,我举出的大量的实例,对学生进行环境教学,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将会产生“温室效应”,根据科学家研究:
二氧化碳加倍以后将使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增加2-3℃,极地海冰融化,全球海面大幅上升,降水过程也将增加,而且分布并不均匀,随之而来的全球生态系统也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主要是与人口增多、工业生产排放、地球绿色植被减少有关,如果当今社会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不解决,将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从而让学生懂得了控制人口增长、处理工业废气排放、进行环境绿化的重要性。
五、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又必须服务于实践。
所以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从而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
化学来源于实践又必须服务于实践。
化学是一门实用科学,如何让学生能学以至用是教师教学中应特别关注的环节。
如:
在氧气的制取、性质和用途的教学中,我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氧气的实验室和工业制法,懂得氧气的性质,更让学生明白了氧气的用途。
通过播放教学录像让学生在观看录像中,一一领会了氧气的作用,氧气的作用无处不在。
又如在学习甲烷这一课时,涉及了沼气的运用,我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后,我专门举行了一次参观本地一个文明村的沼气池建设及沼气的运用实况,让学生通过参观学习,进一步感受了沼气的运用的好处。
从而产生了努力学习化学,今后服务于生产生活的志向。
六、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唯物主义精神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由于许多学生急于求成,形成了人云亦云的不好学习习惯。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氢气的燃烧实验现象,很多同学实验后都写出了“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其实实验过程中同学看到的不是这个现象。
问他们:
“同学们看到的真是淡蓝色火焰吗?
”回答都是否定的。
可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回答是书上说的。
为了教育学生,我告诉学生要尊重实验事实,实事求是地把自己看到的现象真实的记录下来。
然后再进一步说明书上为什么说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的原因。
其实学生学习浮躁的现象普遍存在,表现在抄袭作业、考试舞弊等现象上,这一系列行为都表现出了学生有虚荣心、不踏实。
因此,在平常教学中,我很重视对学生实事求是的教育,从实验的记录到作业的完成,以至于到考试,我都严格要求学生。
学习就好比做人,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我首先以身作则,我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做演示实验有时也有失败的地方,我从不敷衍学生,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自己失败的原因,并向学生致歉;在平常的教学中,有时由于粗心或心急,写错字,讲错词是难免的,学生就会给我指出来,我对学生指出的错误虚心接受并改正,坚持错就是错对就是对,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工作作风,从而产生了对老师的敬仰而效仿老师的为人,从而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科学精神。
通过以上的德育教学,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学生不仅热爱学习化学,而且组织纪律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多数学生形成了刻苦学习的良好风气。
总之,德育教育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在教学中渗透。
这样,我们教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整个民族的素质才能得以真正的提高。
(作者单位:
416400湖南省花垣县麻栗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