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初步顺序结构》教学设计.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39027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程序设计初步顺序结构》教学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程序设计初步顺序结构》教学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程序设计初步顺序结构》教学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程序设计初步顺序结构》教学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程序设计初步顺序结构》教学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程序设计初步顺序结构》教学设计.ppt

《《程序设计初步顺序结构》教学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程序设计初步顺序结构》教学设计.ppt(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程序设计初步顺序结构》教学设计.ppt

程序设计初步程序设计初步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广州市萝岗区镇龙第二中学池顺颜一、一、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分析本校学生是农村地区生源,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学习过计算机,虽然初一对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有了一定接触,但认识与实践能力还是非常薄弱。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

初二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认知特点还是以识记为主,缺乏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程序设计的学习造成非常大的障碍。

程序设计初步这部分内容涉及语法、结构等符号化的知识,对学生来说非常抽象和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与接受,并容易造成抵触心理,较丰富多彩的幻灯片制作缺乏兴趣。

在本节内容前学生已学习了VB程序设计环境、变量、赋值语句、算术表达式等知识,为本节课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初中教材第二册第二章第四节课内容。

本节课在整个程序设计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前”是对语句、语法使用的深化认识,“后”是程序结构学习的一个基础,因此,本教案设计的目的以强化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法、学会使用基本的函数、懂得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为主,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画圆程序的基础上理解程序中顺序结构的含义,并了解画圆语句circle的功能、inputbox函数的使用方法。

(一)教学重点:

(1)画圆语句circle和常用函数inputbox的格式及其含义;

(2)程序顺序结构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

(1)常用函数inputbox的格式及其使用方法;

(2)对顺序结构的理解及应用。

三、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画圆语句和inputbox函数的功能和格式;2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的特点;3了解常用数学函数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体验、领悟画圆语句和常用函数在程序设计中的作用,以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实践验证问题的方式,进而领悟顺序程序结构的特点。

以任务驱动式结合小组协作式,让学生在紧凑而又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计算机的知识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2培养学生初步的程序设计思维。

五、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四、教学策略四、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掌握方法解决问题。

以任务驱动、分组探讨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l

(一)引入新课题的话题比较平淡,学生的兴趣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

个别学生课后跟我说:

“老师,为什么不使用画图软件画圆,而非要VB画圆呀?

”侧面也反映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明确和对新知识心理上的抗拒。

但是在本节课中,一开始没有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抗拒,以致减弱了学生探索的激情。

六、六、教学反思教学反思l

(二)对学生赋予了太高的期望,迫切地希望他们能够尽快地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但忽略了这是一节新授课,学生使用VB上机操作的时间很短,认知水平和操作水平也十分有限,任务的安排不宜一刀切。

应该把大任务设置为若干个小任务,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对任务的引导要充分,使学生明确“要干什么”,边观察学生的操作边引导学生要注意相关问题,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

l(三)没有很好地发挥演示演练的功能,对学生个别群体的关注度不够高。

基础较差的同学学习步伐比较慢,需要教师的详细演示,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演示操作相对比较简单,不够详尽。

事实上,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操作后,教师应重点讲解个别操作难点,使学生逐个攻破难点,建立对VB学习的信心。

l(四)对教材的选取欠缺成熟,inputbox函数的讲解过于深入,不符合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

事实上,inputbox函数讲解的部分可以邀请学生演示操作,教师讲解的方式,让全部同学观察程序的运行结果,从而明白:

inputbox的作用就是产生一个对话框,提高程序的交互性,不需要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内,把内容安排得满满当当,使得学生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教师拥有对教材选取的权力,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使课堂富于实务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度”要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学生能完整掌握这节课的内容,那就是教师最大的收获。

l(五)思考问题的提出没有有效地打开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对问题的接受程度有限,由于学生的基础不牢固,思维的飞跃性与教师的节奏不一致,以致探究活动的组织不太协调。

l(六)学生操作水平十分有限,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

在日常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打字训练,并且建立一套跟踪机制,为不同学生定制不同的学习方案,跟踪各学生的学习进度。

约束学生的无目的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农村学生的迅速提高计算机水平,快速成长。

培训心得l一、城乡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十分薄弱。

我们一定要正视差距,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

l二、重视提高自身的素养,坚持不懈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农村教学情况相结合。

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取长补短,学会合理使用教材,注重教法的灵活性。

在培训期间,我们观摩和学习了多位骨干教师的实例教学,他们的教法非常灵活多变,对教材的处理和对知识点的延伸十分到位,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很高。

使我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在培训中,老师带领我们从多角度,多层面对教学课例研究讨论,使我们想到了一些从未想过的问题,对原有的教育理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很多需要思考的问题,由于城乡学生基础差距较大,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不能照搬,如何把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农村教学融合在一起,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尝试,而不能安于旧有的模式停滞不前。

l三、珍惜结对子的机会,与结对子教师加强沟通交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我们一定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整合教学资源并有效利用。

在这次培训中,“结对子”活动对我的影响和帮助是非常大的。

在这次“一课两讲”活动中,我的结对子老师八十六中谢老师她多次与我联系,她会根据我的问题给我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法,她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给我很多不同的意见。

她主动的把她私人珍藏的素材给我参考,并根据我校学生的情况给予我非常中肯的意见,使我的教学设计不断的完善。

在课后,她还适时的给予我明确的指点,使我不断的进步。

“结对子”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相信:

加强与结对子老师的交流,我们将会获得更多,走得更远。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