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院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82867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专院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大专院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大专院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大专院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大专院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专院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docx

《大专院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专院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专院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docx

大专院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580402)

一、专业名称

汽车运用技术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

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

专科。

三、入学条件

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四、学制

全日制三年。

五、职业面向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职业面向:

(一)汽车生产装配与调试。

(二)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

(三)汽车4S店的车辆销售与服务。

(四)交通运输和车辆管理部门的车辆检测与管理。

(五)汽车美容与装饰。

六、工作任务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工作任务:

(一)从事汽车生产装配与调试。

(二)从事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

(三)从事汽车4S店的车辆销售与售后服务。

(四)从事交通运输和车辆管理部门的车辆检测与管理。

(五)从事汽车美容与装饰。

七、能力要求

(一)通用能力

1、具有基本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能借助工具书阅译本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的能力,以及工作岗位所要求具备的简单的英语运用能力;

4、培养一定的体育爱好,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5、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能力;

6、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职业能力

1、职业基础能力

(1)具有汽车零部件构造的识认能力。

(2)具有汽车电气设备与电气线路的识读能力。

(3)具有汽车维修工具与维修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力。

(4)具有汽车主要零部件的拆装能力。

(5)具有汽车销售与服务能力。

(6)具有汽车驾驶能力。

(7)具有汽车美容与装饰能力

2、岗位核心能力

(1)具有整车零部件装配与调试能力。

(2)具有整车故障综合诊断与维修能力。

八、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既有科学人文素养,又熟悉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汽车生产装配调试、故障检测维修、美容装饰、汽车驾驶、营销与服务能力等职业岗位技能,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满足上述能力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具备以下素质:

1、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团体意识;

2、科学文化素质

具有一定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方向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健康的审美意识和科学的世界观;

3、身心健康素质

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4、职业素质

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作风踏实、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主动适应社会、不怕挫折、敢于立业创业的品质。

九、职业岗位相关证书要求

(一)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二)技能等级证书要求:

1、汽车维修电工(中级)证书

2、汽车维修工(中级)证书

十、培养措施

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总体要求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构建并完善“以校园文化为底色,以‘3+3’课程模块为主体,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为延伸,培养既有科学人文素养,又有职业岗位技能,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本专业特点,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脚点放在专业建设的平台上,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教学模式。

(一)能力本位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清晰地梳理出职业能力与课程设置的逻辑支撑关系。

强调以能力为本位,紧紧围绕通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这个关键,构建并形成能力本位课程体系。

具有我院特色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由“3+3”模块化构成。

“3+3”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前“3”个课程模块是主体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和“职业岗位核心课程”。

主体模块的主要作用是达到按专业群进行通用能力和职业基础能力培养,分专业进行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

“3+3”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后“3”课程模块是辅助模块,包括“素质拓展课程”、“职业证书达标课程”和“就业方向课程”。

辅助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强化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获取“双证书”能力和有就业的适应能力。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通用能力。

主要包含: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体育》等课程。

“职业技术基础课程模块”主要支撑对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工作领域所要求的职业基础能力的培养。

“职业岗位核心课程模块”主要支撑对学生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

“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主要作用是拓展学生科学人文素养。

在院级统一开设的素质拓展课程平台中,要求每个学生在前四个学期中,至少选修4门素质拓展课程,总学时不少于40个。

“职业证书达标课程模块”主要作用是对其它课程培养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教学成效的检讨和补充,加强学生获取与职业有关证书的能力。

“就业方向课程模块”是一个动态模块,主要作用是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就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二)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系统建设,打造和积淀校园文化底色,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耳濡目染,切身感受,潜移默化。

使学生在充满校园文化的大环境下得到陶冶,熏心启智。

为学生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健全人格的养成,发挥重要作用。

(三)大学生素质拓展

把大学生素质拓展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通过开设素质拓展课程、在课堂教学之外实施素质拓展系列活动(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精细化的管理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

进一步细化我院素质拓展体系中的活动模块、课程模块、管理模块以及素质拓展认证平台,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

(四)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向

在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积极探索符合本专业教学特点的教学模式。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努力营造“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情境,充分发挥校内外专业教学资源的作用,努力将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相互渗透,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互渗透,教学管理与职场管理相互渗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

积极开发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培育和凝炼本专业“以项目化为载体,教学过程分段实施,能力与岗位对接,理实一体的教学做学习情境”的专业教学模式。

十一、主干课程设置

(一)职业能力与课程设置支撑关系表

表一:

职业能力与课程设置支撑关系表

职业能力

课程

汽车装配与调试能力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现代汽车电控技术、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汽车销售与服务能力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汽车工程材料、汽车机械基础、汽车营销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护能力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使用与维护技术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现代汽车电控技术

(二)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与课程设置支撑关系表

表二:

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与课程设置支撑关系表

证书名称

课程

汽车维修电工(中级)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现代汽车电控技术、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

汽车维修工(中级)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现代汽车电控技术、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

(三)主干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1)学时:

总学时120理论学时48,实践学时72。

(2)主要内容:

汽车发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汽车发动机各系统和机构的主要部件组成、结构与工作过程;汽车发动机各系统和机构的主要部件的检修、装配与维护知识。

(3)主要教学要求:

汽车发动机及部件的拆装;汽车零部件的检测;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专用或通用仪器、工具和设备的操作与使用。

2、课程名称: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

(1)学时:

总学时90理论学时50,实践学时40。

(2)教学内容:

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与功用;汽车主要电气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汽车电气系统基本电路及故障的检修与维护。

(3)主要教学要求:

汽车电气线路识图和绘图;汽车电气系统电子元件的检测;汽车电源系统的检修;汽车起动系的检修;汽车照明与信号系检修;汽车空调的检修;汽车整车电路的检修。

3、课程名称:

现代汽车电控技术

(1)学时:

总学时60理论学时40,实践学时20。

(2)教学内容:

现代汽车电控技术的概述;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底盘的电控技术;汽车电器设备的电控技术等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3)主要教学要求:

汽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检修;汽车电控点火系的检修;汽车辅助控制系统的检修;汽车ABS检修。

4、课程名称:

汽车使用与维护技术

(1)学时:

总学时90理论学时36,实践学时54。

(2)教学内容:

汽车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汽车发动机的使用技术与维护;汽车底盘的检查调试与维护;汽车电器设备与电路的使用维护。

(3)主要教学要求:

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汽车技术状况分析与评价;汽车日常工作维护;汽车二级维护;汽车保养和维护作业的规范操作等。

5、课程名称: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

(1)学时:

总学时120理论学时40,实践学时80。

(2)教学内容:

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与设备,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底盘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电器电路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3)主要教学要求:

汽车检测与诊断设备使用;汽车发动机故障的检测与诊断;汽车底盘故障检测与诊断;汽车电气系统故障的检测与诊断;整车检测与诊断;沟通与协调。

6、课程名称: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1)学时:

总学时120理论学时60,实践学时60。

(2)教学内容:

汽车底盘的概述,汽车传动系,汽车转向系,汽车制动系,汽车车桥、车架、悬架,汽车行走系等。

(3)主要教学要求:

汽车离合器的拆装与调试;汽车变速器的检查与装配;汽车车架与减振系统检查与装调;汽车转向、制动系统的故障检查与排除。

十二、教学进程计划表

表三:

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结构

课程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授课时间分配

考核

方式

每周授课时间分配

合计

其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理实一体化

考试

考查

公共基础课程

1

入学教育

必修

#15

2

国防教育:

军事技能(军训)、军事理论

必修

96

60

#2周

36

#18

#18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必修

30

28

2

2

24

22

2

2

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必修

36

32

4

2

36

32

4

2

5

形势与政策

必修

18

16

2

#4

#4

#6

#4

6

大学体育

必修

108

24

84

2

2

2

7

计算机文化基础

必修

30

12

18

3

8

大学英语

必修

128

64

64

4

4

9

高等数学

必修

30

30

2

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必修

38

38

#8

#8

#8

#14

11

大学生身心健康

必修

30

30

#15

#15

12

普通话

选修

36

18

18

职业技术基础课程

13

机械制图

必修

90

60

30

4

14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

必修

78

50

28

6

15

AutoCAD

必修

60

24

36

4

16

汽车机械基础

必修

78

58

20

6

17

汽车工程材料

必修

100

40

60

4

18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必修

120

48

72

6

19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必修

120

60

60

6

20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

必修

90

50

40

6

21

汽车营销技术

必修

40

30

10

4

22

汽车美容与装饰

必修

40

20

20

4

职业岗位核心课程

23

现代汽车电控技术

必修

60

40

20

4

24

汽车使用与维护技术

必修

90

36

54

8

25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

必修

120

40

80

8

素质拓展课程

26

必修

40

20

20

27

28

29

30

31

职业证书达标课程

32

选修

33

就业方向课程

模块一

模块二

毕业实习

540

总计

1766

958

808

23

28

24

22

说明:

(1)标注“#”的数字表示本学期该课程的总学时。

“※”符合表示理实一体化。

(2)机械制图、汽车工程材料、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和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分别有1周、2周、2周和2周的独立实践教学。

十三、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表

(一)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表

 

表四:

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模块

公共基础课程

职业技术基础课程

职业岗位核心课程

素质拓展课程

职业证书达标课程

就业方向课程

学时数

640

816

270

40

占总学时

比例

36.2%

46.2%

15.3%

2.3%

说明:

1、本表只计算前4学期课程比例,就业方向课程、毕业实习学时不计入总学时;2、素质拓展课程按40学时计入;3、职业证书达标课程按30学时计入。

(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时分配表

表五: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型

学时数

百分比

理论教学

958

54.2%

实践教学

808

45.8%

说明:

1、本表只计算前4学期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理论教学学时与实践教学学时之和应等于前4学期总学时;2、职业证书达标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中所占的实践学时按照4比6的比例计入。

十四、专业教师要求

1、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具有汽车类专业的学士、硕士学位;具有本专业的中、高级技术职称;具有从事汽车专业教学工作经历或实践工作经验。

2、实践指导教师应具有汽车专业大专或本科学历;或具有汽车维修职业资格中、高级证书和工作经验。

3、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4、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端庄。

十五、实践教学要求

1、具有校内实训基地

为达到本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训练,必须具备以下实践教学条件:

(1)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室

(2)汽车发动机电控实训室

(3)汽车底盘实训室

(4)汽车电气系统实训室

(5)汽车维修仿真实训室

(6)汽车整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室

2、具有校外实训基地

为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本专业与区域内地方汽车企业紧密合作,先后与六安大江汽车维修中心、六安市汽车东站检测中心、六安汽车工贸公司等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更好地满足本专业学生实现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十六、专业教学建议

1、要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调研和论证,推进职业技术基础课程、职业岗位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使教学内容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贴近;课程的设置与整合要突出职业面向,突出学生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努力使专业课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贴近。

2、继续推进课程考核改革工作,不断修缮《考核指南》;要将课程考核改革中的成果和经验应用到教学大纲的修订、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等环节之中,并将改革成果向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延伸,革新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

3、要重视教材的建设,努力使各门教材选用国家规划教材、部优教材。

要结合本专业的精品课程建设,开发校本教材,鼓励本专业教师编写或参编省级以上规划教材,要重视编写具有专业自己特色的就业方向课程教材。

4、继续加大教学投入,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专业建设和学院的发展,有针对性地依托、吸收、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加强和完善本专业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特别是就业与实习一体化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实训实习条件,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580405)

一、专业名称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

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

专科。

三、入学条件

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四、学制

全日制三年。

五、职业面向

(一)、从事汽车检测、诊断、维护与修复等技术服务工作。

(二)、从事汽车及相关产品的推销,市场分析、市场推广等基本的汽车营销业务工作。

(三)、从事汽车美容与装饰工作。

(四)、从事前台维修客户接待、汽车技术咨询、代办保险与保险索赔业务、二手车评估等汽车售后服务工作。

(五)从事汽车配件管理、客户管理、车辆维修管理等汽车企业内部管理工作。

六、工作任务

(一)现代汽车的检测、诊断、维护与修复。

(二)汽车营销。

(三)汽车美容与装饰。

(四)汽车售后服务。

(五)汽车企业内部管理。

七、能力要求

(一)通用能力

1、具有基本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能借助工具书阅译本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的能力,以及工作岗位所要求具备的简单的英语运用能力;

4、培养一定的体育爱好,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5、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能力;

6、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职业能力

1、职业基础能力

(1)具备汽车驾驶能力;

(2)具备机械识图、计算机绘图能力;

(3)具备熟悉机械原理、了解汽车文化,掌握现代汽车构造的能力

(4)具备正确使用各类工具对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进行拆装和调试的能力;

(5)具备初级钳工和初级焊工的操作能力;

(6)具备汽车美容与改装能力;

2、岗位核心能力

(1)具备汽车整车营销与策划能力;

(2)具备汽车检测、诊断、维护与修复能力;

(3)具备汽车售后服务能力;

八、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既有科学人文素养,又具有能进行汽车检测、诊断、维护与修复,汽车营销策划、汽车售后服务和汽车维修企业内部管理等良好职业岗位技能,且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满足上述能力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具备以下素质:

1、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团体意识;

2、科学文化素质

具有一定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方向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健康的审美意识和科学的世界观;

3、身心健康素质

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4、职业素质

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作风踏实、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主动适应社会、不怕挫折、敢于立业创业的品质。

九、职业岗位相关证书要求

(一)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汽车营销师(中级)

(二)技能等级证书要求

汽车维修工(中级)、汽车维修电工(中级)、汽车驾驶证C证

十、培养措施

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总体要求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构建并完善“以校园文化为底色,以‘3+3’课程模块为主体,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为延伸,培养既有科学人文素养,又有职业岗位技能,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本专业特点,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脚点放在专业建设的平台上,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教学模式。

(一)能力本位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清晰地梳理出职业能力与课程设置的逻辑支撑关系。

强调以能力为本位,紧紧围绕通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这个关键,构建并形成能力本位课程体系。

具有我院特色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由“3+3”模块化构成。

“3+3”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前“3”个课程模块是主体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和“职业岗位核心课程”。

主体模块的主要作用是达到按专业群进行通用能力和职业基础能力培养,分专业进行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

“3+3”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后“3”课程模块是辅助模块,包括“素质拓展课程”、“职业证书达标课程”和“就业方向课程”。

辅助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强化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获取“双证书”能力和有就业的适应能力。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通用能力。

主要包含: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体育》等课程。

“职业技术基础课程模块”主要支撑对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工作领域所要求的职业基础能力的培养。

“职业岗位核心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