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逼仓案例分析近XXXX国内外案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372957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品期货逼仓案例分析近XXXX国内外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商品期货逼仓案例分析近XXXX国内外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商品期货逼仓案例分析近XXXX国内外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商品期货逼仓案例分析近XXXX国内外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商品期货逼仓案例分析近XXXX国内外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品期货逼仓案例分析近XXXX国内外案例.docx

《商品期货逼仓案例分析近XXXX国内外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期货逼仓案例分析近XXXX国内外案例.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品期货逼仓案例分析近XXXX国内外案例.docx

商品期货逼仓案例分析近XXXX国内外案例

商品期货逼仓案例分析(近XXXX国内外案例)

逼仓案例分析

(一)1996年天胶608合约“多逼空”事件

椰岛狂飙卷天胶早在1996年的R608合约上,已演绎过一场“多逼空”行情,主要表现为投机多头利用东南亚产胶国及国内天然橡胶主产区出现的自然灾害进行逼仓。

而R708事件却是在市场供给过剩的情况下发生的。

1997年初,在R703合约上,多头逆市拉抬期市胶价,使得海南中商所定点库所存的天然橡胶仓单开始增加。

到R708逼空行情出现之前,注册仓单已达4万多吨。

R708事件的导火线应是东京天胶于110日元/公斤一线企稳后大幅反弹。

国内一大批投机商本欲借机在R706合约上做文章,但由于受到以当地现货商为首的空头主力凭借实盘入市打压,再加上时间不充足,不得不放弃该合约,并主动平多翻空。

于是,胶价全线崩盘,连续四天跌停,创下新低9715元/吨。

但市场中的多头并不甘心失败,反调集雄厚的后备资金卷土重来。

他们在R708上悄然建多,在1997年5月份的下半月将胶价由10000点水平拉至11300点以上。

而空头也不示弱,从国内现货市场上调入了大批天然胶现货进入中商所仓库,并声称手中已掌握了10万多吨现货仓单,准备以实盘交割相见。

多头主力是上海、江浙一带的投机大户,他们诈称准备接完库存胶去扩充上海市场,以此来吸引中小散户加盟。

多空大战在6月底至7月初再次升级,双方在11XXXX年6月推出后,短时间内吸引了众多投机商和现货保值者的积极参与,交易一度十分活跃,但少数经纪商和投机大户企图操纵籼米期市以牟取暴利,遂演变出一幕在期市大品种上的“多逼空”闹剧。

这次“籼米事件”又称“金创事件”,是中国期货市场上一次过度投机,大户联手交易,操纵市场的重大风险事件。

一、“籼米事件”的起因与经过

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自1995年6月12日正式推出籼米期货交易后,期价一路飙升,其中9511和9601两个合约,分别由开始的2640元/吨和2610元/吨上升到7月上旬的3063元/吨和32XXXX年夏季遭严重洪涝灾害,面临稻米减产形势;其二是籼米期货实物交割中存在着增值税问题,据此估算当时的期价偏低。

空方则认为,籼米作为大宗农产品,其价格受国家宏观调控,而且当时的籼米现货价格在2600元/吨左右,远低于期价。

随着夏粮丰收、交易所出台特别保证金制度,到10月,9511合约已回落到2

750元/吨附近,致使多头牢牢被套。

10月中旬,以广东金创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为主的多头联合广东省南方金融服务总公司基金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总公司、上海大陆期货经纪公司等会员大举进驻广联籼米期市,利用交易所宣布本地注册仓单仅XXXX年硬麦309事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WT309合约虽然已经于9月22日退出我们的交易屏幕,但是其影响却余犹未尽,仿佛就发生于昨日。

其实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场面并不亚于金戈铁马,万马奔腾的叱咤拼杀的战场。

XXXX年年初至今,我国期货市场蓬勃发展,从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今年上半年期货市场的交易数据显示,仅上半年中国期货交易量就达到12189·335万手,成交金额超过4万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交易额。

这也是最近6年来期货交易增长最快的一年。

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今年全年的交易量将有希望冲击1995年黄金时期的10万亿元。

这一消息真让期货业人士深感振奋。

但是期货市场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屡屡发生了风险事件。

先是年初连豆大跌,后是沪胶大跌,随之而来的是WT309合约,连续暴跌了15个交易日才打开跌停板。

而应对这样走势所产生的风险,各期货交易所均有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

但当市场出现这样的风险时,交易所在实际执行时并没有按照原来制定的风险控制管理办法进行处理,而是采用了不同的灵活处理方式。

虽然国内3家期货交易所针对这种情况的风险处理办法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总的原则是在出现同方向连续3个涨跌停板后,交易所将进行强制平仓。

1)事发前兆,管理层并非没有察觉

事件的发生不是没有任何征兆,早在7月18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就发出《关于小麦期货交易风险提示的函》,函中写到:

鉴于WT309和WS309合约月份已临近交割月份且持仓较

大,希望全体会员提醒客户注意控制好市场风险,引导客户积极参与远期合约月份的交易。

当时的持仓为255176手,单边持仓高达127588手,而当时的注册仓单数量仅为12526张,期货价格为1495元。

从持仓情况来看,WT309合约自进入六月份以来,持仓压力就越来越明显,持仓量基本维持在23万到26万手之间徘徊,其中增仓最多的是6月4日,日增仓量高达26938手。

最高持仓量261546手在6月25日出现。

主力多头的操作依据主要是郑商所小麦的库容有限以及近年来小麦减产的大背景。

然而随着仓单数量的增加,现有交割库已不满足套保者需求,交易所不得不增加交割库,在6月27日增加中谷集团浙江粮油有限公司、浙江嘉善银粮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为指定交割仓库以来,至8月份共计增加8个指定交割库,这样为仓单源源不断的涌入提供了前提条件。

2)高企的期价→导致仓单激增→多头弃盘

郑州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库存周报,显示硬冬白麦仓单数量品种:

硬冬白麦单位:

张日期数量本周增减库容剩余

XXXX年06月XXXX年07月04日122106669195XXXX年07月11日127575478400XXXX年07月18日12526-2313085XXXX年08月01日119102554400XXXX年08月15日1727623657745XXXX年08月22日XXXX年08月29日2232717157399XXXX年09月05日26924459713742XXXX年09月12日28553162917210XXXX年09月19日37450889718315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郑州商品交易所8月28日公布仓单数量显示,硬麦注册仓单为22327张,较上周增加1715张。

从历史数据上看,硬麦自进入8月份以来仓单数量开始大增,整个8月份共计增加仓单10417张。

应该看到,小麦期货价格的高企,是仓单大量注册的原动力。

WT309今年3月底至8月中旬,期价一直处于1450-1500区域震荡。

在此阶段,对新麦来说从收割完成,到入库注册成仓单来说,时间上可以说是十分充裕。

同时,新麦大量上市给小麦市场价格带来一定的季节性利空影响。

据了解,8月初以来,现货普通小麦价格基本保持在0.99元至1.02元/公斤,中等小麦价格为1.00-1.08元/公斤,优质小麦价格为1.10-1.14元/公斤。

硬麦收购并注册成仓单的成本价格总体维持1.30元/公斤左右,期现基差高达到0.15-0.XXXX年9月22日闭市后实行一次性交割。

9月22日买卖双方在交易时间均可在席位机上提出交割配对申请,根据《郑州商品交易所交割细则》规定的配对原则,闭市后进行一次性交割配对;9月23日领取交割通知单,买卖双方准备好仓单和交割货款;9月24日上午9:

00之前,买方须将所欠货款划入交易所账户,卖方须将《标准仓单持有凭证》交到交易所结算部。

9月24日上午9:

00开始在结

算部办理交割手续。

至此WT309合约终于于9.22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从而就面无愧色的成为我国期货史又一个\经典之作\被记入史册,又一个典范的案例,为期货同仁们深思。

(四)苏州“红小豆602事件

红小豆是一种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营养的小杂粮,在世界上种植面积比较少。

中国是世界上红小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国家,年产量一般为30万-40万吨,相当一部分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红小豆消费国,年消费量在10万-12万吨左右,而其年产量只有6万-9万吨,所进口的红小豆中绝大部分来自中国,进口量对国际市场红小豆的价格走势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红小豆的产量受自然条件、气候变化和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的影响较大,其价格波动也较为频繁。

50年代初日本就在世界上首先推出红小豆期货合约交易。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改造、补充和完善,东京谷物交易所的红小豆期货合约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红小豆期市品种。

我国自90年代以来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利用红小豆期货交易为生产和流通服务,先后有北京、上海、大连、长春、海南等8家交易所推出红小豆期货交易,其中以天津联交所和苏交所交易最为活跃。

天津红上市不久价格就逐级下滑,从5600元/吨下滑至503合约的3680元/吨。

507合约上市后由于现货市场持续低迷,期价一路下跌。

当其价格跌至3800元/吨左右时,多头主力一方面在现货市场上大量收购现货,另一方面在低位吸足筹码,逐步拉抬期价。

随着市场游资的加入,从5月中旬开始,507合约成交量、持仓量开始放大。

6月初多头主力开始发力,连拉两个涨停板,涨至5151元/吨。

为了抑制过度投机,交易所在6、7、8日连续发文要求提高交易保证金。

9日市场多头主力拉高期价至5000元和4980元,至9点30分,场内终端全部停机。

第二天,交易所宣布9日交易无效,507合约停市两天。

随后,交易所采取措施要求会员强制平仓。

这就是“天津红507事件”。

1995年6月-1996年1月苏州红期货后来居上。

苏州商品交易所于1995年6月1日正式推出红小豆期货合约的交易,其交易标的物为二等红小豆。

由于红小豆现货市场低迷,苏州红1995系列合约一上市就面临巨大实盘压力,仓库库存一直持续增加,致使期价连创新低,9511曾创下1640元/吨的低价。

期价的偏低和1995年红小豆减产等利多消息促使很多资金入市抄底,随着1996年诸合约的陆续上市,多头主力利用交易所交割条款的缺陷和持仓头寸的限制,利用利多消息的支持,蓄意在1996年系列合约上逼空。

9602合约期价于10月中旬以3380元/吨启动后至11月9日价格涨至4155元/吨的高位,随后回落整理,进入12月再入暴涨阶段。

12月15日,苏交所通知严禁陈豆、新豆掺杂交割,19日公布库存只有5450元/吨。

多头借机疯狂炒作,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价格从3690元/吨涨至5325元/吨。

空头主力损失惨重,同时拉爆了很多套期者。

1996年1月8日,中国证监会认为苏州红小豆合约和交易规则不完善,要求各持仓合约头寸减仓和不得开出9608以后的远期合约,1月9日、10日,苏州红开盘不入即告跌停,又使在高位建仓的多头头寸面临爆仓和巨大亏损的风险。

之后,苏交所推出一系列强制平仓的措施,期价大幅回调。

3月8日证监会发布通知停止苏交所红小豆期货合约交易。

(五)1994年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粳米期货多逼空事件粳米期货交易因具备发达的现货基础、市场流通量大而一度表现十分活跃,在早期的粮食期货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994年上海“粳米事件”发生后,监管部门暂停了粳米期货交易。

时至今日,众多业内人士在谈到恢复与开发大品种期货交易时总要提到粳米。

因此,对上海“粳米事件”作一个全面回顾与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一、事件起因与经过

粳米期货交易从1993年6月30日由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首次推出到1994年10月底被暂停交易,价格出现过三次明显上涨:

第一次,1993年第四季度,在南方大米现货价大幅上涨的带动下,粳米期货从1400元/吨上升至1660元/吨;第二次,1994年春节前后,受国家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影响,期价从1900元/吨涨到2XXXX年6月下旬至8月底,在南涝北旱自然灾害预期减产的心理作用下,期货价格从XXXX年粳米现货价格上涨迅猛,原因是现货市场供求矛盾失衡,呈货紧价升态势。

反过来看,在停止粳米期货交易后现货价并未下降,仍持续上涨,到11月下旬全国大多数粮食市场粳米价格已迅速升至2800—2900元/吨。

自上海“粳米事件”后,国家加大了对整个期货市场的治理整顿力度,对一些粮油交易所的有关品种影响很大,粮食期货市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出现萎缩。

作为大宗粮食品种,粳米期货交易一度吸引了众多生产者和经营者,使得粳米远期价格得到较充分的体现。

另外,粳米流通性强,价格波动大,客观上有大规模的套保需求。

由于粳米期货市场规模大,投资者众多,形成价格合理。

从粳米期货价格、现货价格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二者是吻合的,这也有利于粮食生产、储备和加工企业等从事套期保值交易。

当时暂停粳米期货交易,是出于稳定市场、抑制过度投机的目的,实际上完全可以通过完善交易规则、结算、交割制度等来控制风险,发挥其大品种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以利于期货市场的长远建设和发展。

3.从上海“粳米事件”发生的全过程看,交易所的规则制度缺乏连续性、公正性和科学性,打击了投资者的参与信心,妨碍了市场的正常运作。

当时上海粮交所在粳米期价大幅上升之际出台了一些具体措施,包括多空双方要限期减仓、新客户暂不允许进行粳米期货交易等,之后又规定了粳米期货价格的最高限价,以期短时间内令期价回落到一定水平。

但在1994年9月中旬,当上海粳米期价受政策面影响而出现暴跌时,上粮所又取消了最高限价的规定,并将粳米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额缩至10元,导致粳米期价再次以连续涨停的方式快速上升。

交易所方面出台的不同文件

4.从“粳米事件”可以总结出的又一个教训是:

不论是片面否定期货市场的功能还是主观夸大商品期货市场作用的做法,都将影响到一个期货品种本身的健康发展,甚至有使之消亡的危险,同时会挫伤期货业内各方面人士的信心,不利于中国期货市场的长远建设和稳定发展。

事实证明,随着粳米期货交易的活跃,市场容量越来越大,期价走势除短时受政策面影响出现回调外,大部分时间都由市场供求矛盾这一个基本因素决定了价格连续上涨,而有关方面认为是粳米期货价格带动了现货价格的强劲上扬、助长了众多消费者的“预期涨价心理”,导致暂停了粳米期货交易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忽视了粳米期货交易的基本功能,轻易地暂停了粳米交易,使得后来许多粮食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希望通过期货市场发现价格以指导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动以及在期市上进行套期保值以回避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时,却无法实现愿望。

随着期货市场上投资群体的逐渐稳定乃至壮大,期货市场的功能正在被更多的人士认识并接受,于是恢复粳米等大品种期货交易的呼声越来越高。

这一点尤其值得业内有识之士反思。

(六)1995年海南棕榈油M506事件

棕榈油作为国内期市较早推出的大品种,一度成为期货市场的热门炒作对象,吸引了大量的投机者和套期保值者参与,市场容量相当大。

但由于M506合约上的过度投机和监管不力,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棕榈油这个品种在此事件之后,参与者越来越少,直到最后退出期货市场。

一、M506事件的起因与经过

这是一个由于过度投机、监管不力而导致品种最后消亡的典型事件。

1早期国内外棕榈油市场由于供求不平衡,全球植物油产量下降,而同期需求却持续旺盛,导致棕榈油的价格不断上涨。

但到了1995年,国内外棕榈油市场行情却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棕榈油价格在达到高峰后,逐渐形成回落趋势。

2M506合约多空对峙的起因:

1995年第一季度海南棕榈油期价一直于9300元/吨以上横盘,但在M506合约上,市场投机者组成的多头阵营仍想凭资金实力拉抬期价。

而此时又遇到了一批来自以进口商为主的空头势力,在国内外棕榈油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以现货抛

售套利,由此点燃了M506合约上的多空战火。

3M506合约行情的走势及最后结果:

1995年3月以后,多空的激烈争夺令M506合约上的成交量和持仓量急剧放大,3月28日持仓一度达到47944手的历史最高位。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发出了期货监管工作必须紧密围绕抑制通货膨胀,抑制过度投机,加大监管力度,促使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

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不允许原料价格上涨过猛,对粮油价格的重视程度也可想而知。

这就给期货市场上的投机商发出了明确的信号,而此时,M506合约上的多空争夺硝烟正浓。

多头在来自管理层监控及国内外棕榈油价格下跌双重打压下匆忙撤身,而空方则借助有利之势乘机打压?

钩龅檬撇蝗娜说男缀凡僮魇址ǎ?

5年4月,将期价由9500以上高位以连续跌停的方式打到7500一线。

而此时的海南中商所施行全面放开棕榈油合约上的涨跌停板限制,让市场在绝对自由的运动中寻求价格。

多头在此前期价暴跌之中亏损严重,此时那有还手之力。

这又给空方以可乘之机,利用手中的获利筹码继续打低期价,在M506临近现货月跌到了7XXXX年已难再有生机了。

二、对M506事件的反思

棕榈油经过火爆炒作、大量投机、发生风险、交易清淡,直到完全退出期货市场,其过程是发人深醒的。

不论是从该品种的合约设计上,还是从市场监管的力度上,都可以吸取许多经验和教训。

1品种设计不合理,缺乏现货生产基础。

棕榈油在世界范围内不论生产和消费方面均属大宗商品,其产量和出口量皆占世界植物油的第一位。

但在我国只有海南岛种植油棕,加工精炼的能力非常有限,需求基本上全部依赖进口。

我国的消费主要靠从东南亚各国进口,而东南亚国家的棕榈油作为其重要的出口产品,由于近年产业政策变动较大,同时受到国际需求、自然灾害、产量、库存等原因的影响,导致价格波动较大。

且我国市场汇率兑换不自由,现货贸易商很难在国内期市上实现套保及回避风险。

而我国由于缺乏棕榈油生产和现货基础支持,价格波动完全跟随国际市场。

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的棕榈油期货市场,终将导致最后的消亡结局。

2不完善的交割制度是棕榈油品种淡出市场的重要因素。

中商所宽松的交割制度使棕榈油期货市场类似现货市场。

在国际市场上,1995年之后棕榈油价格直线下滑,而期货市场上由于投机多头主力资金的介入,使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许多进口商甚至投机空头利用交易所宽松的交割制度,从国外以低价大量进口棕榈油,迅速入库注册,将大量仓单直接抛售在期货市场上。

他们将海南中商所的棕榈油期货市场视为最便捷的现货销售渠道,从而形成沉重的现货实盘压力。

进口商将期货市场看作现货市场,而期货市场又缺少真正的需求商介入,多方为单一的投机性买盘,最终导致了棕榈油的暴跌。

3过度投机也是导致棕榈油M506事件的重要原因。

1995年的国内期货市场正处于一轰而起的高峰时期,市场的不规范运行造就了一批疯狂的投机者。

他们以非理性的操作手法,完全脱离期货市场的基本规律,认为资金是左右期市价格的主要因素,全然不顾棕榈油现货市场的基本行情走势,盲目追多,企图通过以拉抬价格、逼爆空头的方式来取胜和获取暴利。

正是这种不顾基本面的疯狂投机心理,最终导致价格连连跌停,导致多头本身的纷纷爆仓。

事实充分证明,期货市场若因过度投机而使商品价格扭曲运行,最终结果必然是失败。

4期货交易所监管不力,对事件处理不当。

在M506从9500以上的高位以连续跌停的方式走到7500左右时,交易所没有采取积极的减仓措施来协调多空双方尖锐的矛盾,反而采取全面放开棕榈油合约涨跌停板限制,让市场完全处于失控状态。

从期价回归市场价值这个规律来考虑,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于一个持仓量巨大、处于暴跌过程、毫无信心支持的市场来说,这个紧急措施显得过于草率和匆忙。

这直接导致了价格的继续狂跌,使市场投机

多头损失惨重且无一幸免,严重打击了投机者的信心,从而彻底失去了投机者的支持,也使市场变得毫无生气、死水一潭。

海南棕榈油其后的交易正是处在这样一种市场环境中,直到渐渐消亡。

M506事件不仅对海南中商所棕榈油行情的走势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整个国内期货市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其教训应被后人引以为鉴(七)广联豆粕系列逼仓事件

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自1995年8月21日推出豆粕标准合约交易至1998年期货交易所结构调整,整整三年。

在这三年当中,广联豆粕在较短的时间内先后演绎出三次逼仓行情。

9601合约的强行逼仓

广联豆粕合约推出的时机较好,时值国家暂停国债、糖及石油等期货品种的交易,大量游资正在寻找新的投向,豆粕合约一经推出就受到这些资金的关注。

1995年11月初,“金创事件”将广联当时最活跃的品种——籼米推向了深渊,豆粕便理所当然地成了当时沉淀在广联所的巨额资金的追逐热点。

广联豆粕最初运行的是9511合约,其价格由最初的2100元/吨到摘牌时的3100元/吨,涨幅高达50%,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主力机构的多头思维。

9601合约正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中走上逼仓之路的。

1995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主力开始在2350-2450元/吨的区域内吸收筹码,随着成交的日益活跃以及持仓量的不断扩大,跟风做多者十分踊跃,价格很快爬上2700元/吨台阶。

此时,9601合约投机气氛十分浓厚,日成交量甚至突破了8万手。

在多头浩大的攻势面前,主力空头开始溃退。

据说广州本地一机构原本是空头主力,眼看多头攻势甚猛,期价一上2700元/吨便止损空单,并立即反手建多,期价在很短的时间内飚上2900元/吨。

该机构继续在2950-3050元/吨区域大举建多仓。

该机构的疯狂举措导致市场内人心慌慌,众交易商不知所措。

当时期价已高出现货价格500元/吨。

巨大的基差让很大一部分卖方套期保值者垂涎三尺,纷纷入市抛售。

此举正合该机构之下怀,用不足半个月的时间吸足了筹码,12月中旬便开始发力上攻,以极其凶悍的手法使期价一路破关斩将,直逼3600元/吨。

此时逼仓之态昭然若揭。

其后尽管再遭卖期套保的狙击,期价在3XXXX年1月12日曾经创下了3689元/吨的历史高位。

随后,9601合约逐步减仓回落,最后交易日以3028元/吨价位结束了其使命,最终以多头接下10万吨实盘而告终。

9601合约的逼仓以及10万吨的现货对广联豆粕期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随后的9603、9605合约上。

10万吨现货的沉重压力,使得9603、9605合约的主力均不敢有所动作,明显地抑制了豆粕合约的活跃。

9607合约的投机取巧

9601合约逼仓的结果是大量现货进入广联注册仓库。

沉重的现货压力使得广联豆粕交易归于沉寂。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广联在促使豆粕库存从现货渠道消化的同时又着手修订有关交割规则。

1996年4月,广联公布修订过的关于交割及标准仓单管理的规定,其中关于入库申请和仓容的规定引起了某些机构的关注。

这为9607合约的逼仓埋下了隐患。

1996年5月底至6月初,主力机构开始在9607合约上作文章。

随着成交量及持仓量的同步放大,9607合约很快成为龙头合约浮出水面,此时价位在3100-3200元/吨之间横盘。

由于当时广联交割贴水及费用较高,以当时的价格水平,套保卖方极少有人愿意入市。

因此,当时参与交易者几乎全为投机商。

此时的主力机构一时难以找到实力相当的对手,只好借助双向开仓交易方式在3100元/吨左右筑成底部,并于6月14日开始发力,短短的三天内便将期价拉至3350元/吨左右。

此时套保空头观念略有改变,认为在此价格水平入市抛售应该有较可观的利润,于是纷纷入市做卖空套保。

多头主力机构为引诱更多空头入市,亦顺势

打压。

随着顶部形态的形成,一时间投机做空气氛浓厚。

多头主力机构在3XXXX年春节过后,9708合约创下新低2646元/吨。

由于当时基本面有利于多头,部分主力机构见此价格明显偏低,便入市做多,没费什么劲儿就将期价推上3XXXX年多,有了一定的基础。

大商所在重新设计豆粕标准合约时可参考广联豆粕的成功之处,对其不足与缺陷应尽量避免或加以完善,力求制定均势的合约条款,给广大投资者提供一个真正公正的期货品种。

二、从广联豆粕的经验来看,在期货合约运行之中修改某些条款时必须先进行科学研究,反复论证,本着公平的原则,把握好均势的“度”,以免被市场某方所趋,从而引发风险事件。

三、广联豆粕的最大教训是,必须重视实物交割这一环节。

广联豆粕的多次逼仓,甚至国内期货市场的多次风险事件均是因为交割这一环节出了纰漏。

豆粕质量弹性较大,质量要求放得太松,数量巨大的现货将涌向交易所注册仓库,巨大的现货压力将使广大投机投资者驻足观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