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教学法小学数学.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37097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4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培训教学法小学数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教师培训教学法小学数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教师培训教学法小学数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教师培训教学法小学数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教师培训教学法小学数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培训教学法小学数学.ppt

《教师培训教学法小学数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培训教学法小学数学.ppt(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培训教学法小学数学.ppt

小学数学教学法绪论绪论小学数学教学概说小学数学教学概说o第一节第一节数学和数学教学改革数学和数学教学改革o1、什么是数学、什么是数学o数学是研究存在的(或称客观的、现实的)形式或关系的科学,即是对现实世界的研究;同时,数学还是研究思想的(或称主观的、先验的)形式或关系的科学,即是对思想世界的研究。

2、什么是数学教学、什么是数学教学o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学”有两层意思:

一是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以什么为本;二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有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第一节数学和数学教学改革o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主人,教师是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o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有如下含义:

o

(1)小学数学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o

(2)教师的角色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小学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必须给学生以更多地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

o3、中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中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六个时期六个时期第一节第一节数学和数学教学改革数学和数学教学改革o4、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o

(1)注重学生生活经验与社会实践。

o

(2)提倡学生“做数学”。

小学生学习数学应该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不应该是单纯地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和考数学的过程。

o(3)采用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

o(4)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突出个性化、差别化。

o(5)小学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要综合,这是今后数学教学改革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第二节第二节数学教学的任务数学教学的任务o1、数学教学的地位与作用、数学教学的地位与作用o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搜集、整理各种有用的信息,可以帮助人们用数学的思考对信息做出恰当判断和选择,它已经成为人们交流信息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o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第二节数学教学的任务数学教学的任务o2、数学教学的任务数学教学的任务o

(1)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

o数学基础知识是指数学学科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以及由它们构成的系统。

o

(2)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技能。

o数学的基本技能是指运用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和顺利完成某种数学活动的基本方式。

o(3)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的应用能力。

o“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学习过程可以看作是数学思维的过程及结果。

o(4)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二节第二节数学教学的任务数学教学的任务o3、数学教学的本质、数学教学的本质o数学教学是一种学生的数学认识活动,也是一种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活动。

o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包括:

(1)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具有数学情感;(3)知道数学的符号语言,能正确理解含有数学术语的信息,能运用数学的符号语言来表达和交流;(4)具有数学的思想方法,如在教学中渗透集合思想、对应思想、极限思想和统计思想;(5)具有数学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主要有分析与综合、观察与比较、抽象与概括、归纳演绎与类比等)(6)初步形成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

o数学的基本特征:

1、抽象性;2、严谨性;3、运用的广泛性第三节数学教学法和小学数学教学法新编的结构数学教学法和小学数学教学法新编的结构o1、数学教学法的形成和发展、数学教学法的形成和发展o2、小学数学教学法新编的结构、小学数学教学法新编的结构o小学数学教学概说、心目中的小学数学课程、数学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标准、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预设、数学教学实施的举措、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享受数学与专业发展。

第一章心目中的数学课程o第一节第一节数学课程的反思与展望数学课程的反思与展望o1、数学课程与数学教学的反思、数学课程与数学教学的反思o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强于基础,弱于创造。

(2)强于计算和推理,弱于动手操作。

(3)强于数学,弱于科学。

o2、数学课程的发展趋势、数学课程的发展趋势o

(1)关于数学课程目标)关于数学课程目标。

专家普遍认为,问题解决、数学应用、数学交流、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能力和自信心等教学目标在目前值得重视。

o

(2)关于数学教学内容)关于数学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改革主要表现在:

拓宽知识面,使学生尽早体会数学全貌;注重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重视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加强几何直观,特别是三维空间图形的认识,用现代数学思想处理几何问题;较早引入计算器、计算机,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探索数学、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第二节第二节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及作用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及作用o1、如何认识数学、如何认识数学课程标准从两个方面强调了数学的作用

(1)强调了数学对国家建设的作用;

(2)强多了数学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o2、如何认识数学课程、如何认识数学课程o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数学课程应该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核心理念是:

“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第二节第二节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及作用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及作用o3、如何认识数学学习、如何认识数学学习o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是:

“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o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第二节第二节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及作用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及作用o4、如何认识数学教学、如何认识数学教学o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o5、如何认识数学教育评价、如何认识数学教育评价o课程标准提出: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第二节第二节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及作用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及作用o6、如何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如何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作用中的作用o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o7、小学数学教学的几个核心概念、小学数学教学的几个核心概念o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能力。

第二节第二节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及作用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及作用o8、基本理念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基本理念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o

(1)基本理念指导建立新的数学课程观o

(2)基本理念指导教师建立新的教学观和学生建立新的学习观。

o(3)基本理念建构新的数学教学评价观。

o(4)基本理念指导教师和学生树立现代信息科技观。

第三节第三节数学课程标准的性质及任务数学课程标准的性质及任务o1、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课程的性质与任务o课程标准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他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o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三节第三节数学课程标准的性质及任务数学课程标准的性质及任务o2、数学课程标准的构架与特点、数学课程标准的构架与特点o数学课程标准从结构上看,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四大部分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看作附录)。

在课程目标的陈述上,包括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

o数学课程标准有一些主要特点:

o

(1)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数学课程标准之中。

(2)突破学科中心(3)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

(4)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5)数学课程标准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学创造性提供了空间。

第二章第二章数学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标准数学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标准o第一节第一节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o1、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o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生活经验)以及基本的属性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o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o(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o(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第一节第一节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o2、对一般性总体目标的分析与理解、对一般性总体目标的分析与理解o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初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o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o(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o(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二节第二节数学课程的各部分目标及其相互关系数学课程的各部分目标及其相互关系o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被具体细化为四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o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o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

课程标准认为要结合实际背景选择合理算法,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处理数据的能力、读懂数据的能力、读懂数据并根据数据所得结果做出推断的能力、对变化过程中变量之间变化规律的把握与运用的意识等。

第二节第二节数学课程的各部分目标及其相互关系数学课程的各部分目标及其相互关系o2、数学思考目标、数学思考目标o

(1)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像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o

(2)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o(3)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o(4)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二节第二节数学课程的各部分目标及其相互关系数学课程的各部分目标及其相互关系o3、解决问题目标、解决问题目标o

(1)在内容方面,无论什么类型的问题其核心都是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维成分的活动才能够解决。

o

(2)在具体内涵方面,一是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二是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o(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和结果。

o(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第二节第二节数学课程的各部分目标及其相互关系数学课程的各部分目标及其相互关系o4、情感与态度目标、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