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丽萍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362402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丽萍开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曾丽萍开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曾丽萍开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曾丽萍开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曾丽萍开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曾丽萍开题报告.docx

《曾丽萍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丽萍开题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曾丽萍开题报告.docx

曾丽萍开题报告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材料

 

题目(中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英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职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师X学院教务处制

二〇年五月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任务起止日期

年月至年月

题目

一、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二、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此栏由指导教师填写)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阶段计划(分前期、中期、后期)

院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委员会主任(签章):

年月日

任务接受人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题目

“蚁族”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的关系调查研究

一、设计(论文)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参考文献等)

选题的背景:

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的发展,中国社会的人口结构和劳动力市场不断转型,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选择在大城市就业,伴随这样的浪潮,也产生了这样一个

“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社会上将该群体称为“蚁族”,指的是毕业后无

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

“弱小强者”———高智、弱小、聚居。

该群体具3个突出的特点:

受教育程度

高,均接受过大专以上国民教育;收入相对偏低及无社会保障、无组织管理;在大

城市周边地区呈聚居状态。

如今这个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

的关注。

以往大部分报道、调查强调了该群体的弱势地位和消极方面,认为他

们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而很少

有研究关注他们身上一些积极的心理品质,忽视了他们积极向上的一面和自我调

节力量,对蚁族内部存在的个体适应差异以及积极适应的个体方面也较少涉足。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使得大学生“蚁族”处在了一个新式的生活环境中,这里既

充满着新异事物又充满着压力挑战。

这些压力有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而积极的社会因素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带给人的负面作用,提高心理健

康水平。

心理弹性(Resilience)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后半期,国外研究者们对

心理弹性的定义各有偏重,大致可以归为三类:

①结果性定义:

重点从发展结果

上定义心理弹性,如MastenA.S.(2001)认为“心理弹性是即使在严重威胁下,仍

能产生适应较好或发展顺利等结果的一类现象”。

②能力性定义:

将心理弹性看

作是个体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WernerE.E.(1995)认为

“心理弹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

为的能力”;“心理弹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

环境的能力”。

③过程性定义:

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如

APAHelpCenter(2002)提出“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

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它意味着从困难经历中“恢复过

来”;“心理弹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心理弹性表示一

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

和成功应对的过程”。

其中过程性定义实际上涵盖了能力性定义和结果性定义的关键词,也强调个

体的良好适应能力和变化过程的结果,同时描述了危险性特征和保护性特征之间

的动态性,因而此后众多的研究资料多次引用这一定义,作为心理学研究领域

中对弹性概念的描述。

美国心理学会对它的定义是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

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

弹能力”,也是对该定义的认同。

选题的目的:

大学生“蚁族”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既要面对各种工作上的压力,又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然而并非所有的大学生“蚁族”在经历应激事件后都会产生心理问题,有的人能逐渐恢复并适应良好,这种应对压力、逆境并且能够使个体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便是心理弹性。

研究“蚁族”心理弹性的最终目的是探索个人生存和成长的力量源泉,使逆境对个体的消极影响最小化,使个体的适应和成长最大化,达到促进个体良好适应和心理健康的目的。

影响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主要有个人能力与人格特质、家庭支持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

在此,我们主要讨论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更积极地从社会支持系统中获得帮助,更好的处理各种压力,适应社会。

研究意义:

随着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沦为蚁族的群体人数不断扩大,这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他们不仅面对新的环境和群体,而且在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面临的竞争和冲击越来越大,这对个体的心理弹性造成较大挑战,使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甚至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而社会支持系统对他们这样一个群体的帮助该如何体现,以及体现在哪些方面,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1.理论意义:

许多研究得出蚁族的发展较为负面的结论,对蚁族内部存在的个体适应差异以及积极适应的个体方面却较少涉足。

所以本研究研究蚁族利用社会积极因素,自我调节,克服困难的方面,使蚁族和社会能更积极地协调,开展好工作。

2.实践意义: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考察大学生蚁族的心理弹性和受到社会支持的现状,并分析蚁族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通过本研究可以了解到社会支持对蚁族的心理弹性的具体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同时为社会支持系统的工作开展提供理论依据,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研究现状:

1.心理弹性的研究综述

心理弹性是在弹性力学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要心理学命题。

弹性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术语最早由EmmyWerner于1970年提出,而对心理弹性(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Rutter对母爱剥夺进行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

心理弹性的研究经历过三次浪潮,第一次关注特质,第二次关注过程,第三次关注干预。

早期的心理弹性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生活在有风险的群体或物理环境中的青少年,随着心理弹性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日益关注环境、动态变化,并从发展系统的视角解释心理弹性,关注心理弹性因素保护过程的发展机制和情境机制。

发展系统理论成为此阶段心理弹性研究的元理论。

研究者逐渐从传统关注个体转向关注家庭、社区等相关生态系统,注重从多水平、动态、交互作用层面进行研究设计和分析。

2.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

社会支持通常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个体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的系统。

国外早期研究社会支持者将社会支持看作是宽泛、统一的关系的整体。

随着研究的深人,一些研究者发现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提供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

目前学术界对社会支持的理解大致可以归结为两大类:

其一是客观、现实的可见的支持,实际社会支持,包括物质上的援助和直接服务;其二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支持,领悟社会支持,它指的是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

社会支持是一个多方位功能的社会体系。

它缓冲压力事

件对身心状况的消极影响,保持与提高个体的身心健康。

尽管已有研究比较深人地揭示了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但有关社会支持本身的特点以及在个体适应过程中的变化等许多重要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已有关于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类:

(1)黄敏红,乌阿茹娜(2009)从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角度研究了流浪儿童的救助问题,发现心理弹性高的儿童能获得更好的适应,其中社会支持是最重要的保护因子之一,来自家庭、同伴、社会的支持将有利于流浪儿童的适应与恢复。

(2)许松芽(2011)在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关系的调查研究也表明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3)任茜(2011)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同样表明社会支持是一个包括数量、质量和主观感知的多维因素,是影响个体心理弹

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4)胡金凤和X雪(2011)研究了压力对“蚁族”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讨论了希望的调节作用,表明“蚁族”群体的希望在中等偏上水平,通过社会支持系统的持续干预是可以提高的。

已有研究中涉及与心理弹性相关因素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人格特质:

包括自尊、自我效能感、内外向、幽默感等

(2)家庭因素:

研究表明,来自农村的人心理弹性要高于来自城市的人,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弹性高于独生子女。

Sackera等进行的追踪研究发现家庭资源能够促进弱势青年的心理弹性。

(3)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是一个包括数量、质量和主观感知的多维因素,是影响个体心理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了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而现代大学生蚁族面对来自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压力时势必会对他们的心理弹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作为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心理健康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对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研究还是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但是大多数都是针对大学生和特殊人群,比如留守儿童,对于目前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大学生蚁族”这样一个弱势群体的积极研究却很少。

虽然胡金凤和X雪等人的研究中有涉及用积极心理学的眼光分析蚁族的心理弹性,也指出了该群体积极向上的一面和自我调节力量,但是却忽视了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燕秋,X佳佳,黄健.大学生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

[2]许松芽.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关系的调查研究.集美大学学报.2011,7

[3]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华东师X大学学报

2008.26

(1)

[4]周军港,章望婧.对“蚁族”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81-84.

[5]席居哲,桑标,左志宏.心理弹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8(4):

995.

[6]黄敏红,乌阿茹娜,梁晗.从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看流浪儿童救助.当代教育科学.2009.9

[7]罗婷婷.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弹性研究的概述.硕士论文.2010.8

[8]胡金凤,X雪.孙娜娜.压力对“蚁族”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希望的调节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3

[9]X桂芬.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问题研究.学术论坛.2011.4

[10]全宏艳.社会支持研究综述.XX科技学院学报.2008.3

二、设计(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了解“蚁族”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

2、分析“蚁族”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在不同生活现状方面的差异;

维度:

男生组 — 女生组

城市组 — 农村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高心理弹性组——低心理弹性组

……

3、探讨“蚁族”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社会支持中的因素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

研究假设:

1.男生RSA的分值高于女生RSA的分值

2.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之间可能存在正相关;

3.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三、设计(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

研究被试:

预计调查XX市的大学生蚁族约200余名。

采用入户调查方式发放问卷,

本构成为:

年龄X围18~35岁(男、女),均接受过高等教育(专科、本科、

研究生)。

研究工具选取:

1、大学生蚁族生活现状调查表:

主要包括毕业学校、性别、年龄、是否独生、消费水平、减压方式等。

2、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esiliencescaleforadults,RSA):

本研究采用Friborg最初

编制的问卷,包括33个项目,从0“完全不是这样”到4“几乎总是这样”

进行5点计分。

该量表信度良好,其总体信度为0.87。

RSA的分值越高表示个体心

理弹性越好。

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肖水源编制,共10个条目,测量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

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查阅有关于蚁族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打下较完善的理论基础。

2、访谈法:

与不同毕业学校、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大学生蚁族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现状,形成本研究中的生活现状调查表。

3、问卷调查法:

问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大学生生活现状调查表,第二部分是成人心理弹性量表,第三部分是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主试将问卷面对面逐一发放,在被试填写之前简单的说明问卷的填写方法,然后正式开始填写问卷。

填写完成后统一收回,问卷完成大约需要30分钟的时间。

四、设计(论文)研究工作进展安排

(1)第7学期第1—4周:

选题、签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完成论文(设计)方案和开题报告。

(2)第7学期期末、寒假:

资料查阅、社会调查,写出论文(设计)提纲,交指

导老师审阅。

(3)第8学期第1—7周: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交指导老师审阅。

(4)第8学期第8—11周:

指导教师针对初稿问题进行详细指导,论文定稿、打

印、装订,论文的最终版本交指导教师。

(5)第8学期第11—14周:

指导老师评阅论文、学生毕业论文答辩。

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六、院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委员会意见

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名):

院系(盖章)年月日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记录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本科生毕业设计评审表(指导教师用)*

评分项目

分值

得分

工作

表现

10%

学习态度认真、遵守纪律、恪守学术规X,爱护公物与文明卫生

3

认真开展素材收集、调研工作,作品设计努力认真,数据真实可靠

4

虚心接受指导,认真求教,团结协作与钻研精神

3

选题

质量

10%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

4

选题难易度与工作量符合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3

选题与生产、科研和社会需求等实际的结合程度

3

能力水平

30%

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10

外语和计算机或辅助设计工具运用能力

5

撰写科研报告、论文、设计说明和表达、交流能力

5

有创新意识,或对前人的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设计有独到见解

10

50%

毕业设计规X化程度和设计栏目齐全合理

5

设计合理、计算正确、应用技术成熟可靠、工艺路线或制作程序可行

5

设计的理念、工艺的组合或艺术表达、技术的采用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创造性应用

10

内容完整,图纸清晰易读,手工图纸图面整洁、字体工整,或采用了计算机辅助制图,图纸的格式、绘制、表达符合规X,没有错误

10

对设计主题有较深刻的分析和表达,有独到见解,反映出作者很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设计作品充分反映作者对主题的驾驭能力和运用相关专业语言表现能力,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文字使用规X,行文流畅

15

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

5

毕业论文评阅总成绩

包含对设计的性质、难度、分量、综合训练等是否符合培养目标的目的等评价

 

是否建议参加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审表(指导教师用)

评分项目

分值

得分

工作

表现

10%

学习态度端正、遵守纪律、恪守学术规X

3

认真开展实验、调研工作,能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4

虚心接受指导,主动请教,并能与同组学生主要交流,有团队意识

3

选题

质量

10%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

4

选题难易度与工作量达到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3

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3

能力水平

30%

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8

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

5

撰写科研报告、论文、设计说明和表达、交流能力

5

研究方案设计合理;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8

有创新意识或对前人的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论文(设计)有独到见解

4

50%

中文摘要能对全文进行简练的概括,语法正确,文句流畅,研究方法和研究的结论(结果)明确,英文摘要能与中文摘要一致,符合英语规X

5

能较全面的综述与本选题有关的主流学派,主要学术观点和成果,及其主要学术贡献和存在的不足,主要阅读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其中外文不少于3篇

5

文题相符,条理清晰,论点明确,论据确凿,篇幅符合相关要求,语言文字使用规X

5

对研究问题有深刻的分析或独到的见解,反映出作者较好地掌握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15

能较好运用本学科常规的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手段进行实验、实践并加工处理信息、总结信息

20

毕业论文评阅总成绩

包含对论文的性质、难度、分量、综合训练等是否达到培养方案要求等方面进行评价

是否建议参加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本科生毕业设计评审表(活页)*(评阅教师用)

院系:

学生XX:

学号:

项目

考核内容

满分

评定分

选题质量

20分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达到毕业设计综合训练的目的

10

选题难易度与工作量符合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10

设计说明40分

主题明确,素材收集充分,设计说明及观点正确,论据充分严密;有独特的见解或创新;语言文字使用规X

10

篇幅及写作规X程度

5

方案设计合理性

10

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5

外语与计算机或其它辅助设计工具应用

10

设计作品

40分

内容与形式结合,制作过程严谨;总体设计符合专业要求,设计图纸符合国家标准,作品充分体现作者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水平

25

作品结构完整、装框装裱

5

设计作品应用价值及前景

10

总分

 

评语:

是否建议参加答辩:

评阅教师(签名):

年月日

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审表(活页)*(评阅教师用)

院系:

学生XX:

学号:

项目

考核内容

满分

评定分

选题质量

20分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达到毕业论文综合训练的目的

10

选题难易度与工作量是否符合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

10

能力

水平

40分

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10

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

10

掌握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10

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

5

外文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5

论文质量

40分

文题相符程度;文理通畅,无语法错误;语言文字使用规X

10

论文观点正确,观点与材料统一,实事求是,无主观臆测及言过其实

15

论证逻辑严密,推理正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5

文体规X,符合学术论文的格式要求;中英文摘要重点突出,能对全文进行简练的概括

5

论文的理论或实际价值

5

总分

 

评语:

是否建议参加答辩:

评阅教师(签名):

年月日

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实物)验收单

院系:

学生XX:

学号:

作品形式

软件作品类□创作设计图纸类□实物类□

创作设计图纸类:

实物编号

存放地址

保存责任人

实物类:

实物编号

存放地址

保存责任人

软件类:

实物编号

存放地址

保存责任人

(备注:

此表毕业设计作品使用,毕业论文无需此表)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分表

(答辩小组用)

答辩评分标准

评审项目

评审具体要求

分值

评分

答辩成绩

课题陈述

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概念清楚,观点正确;分析归纳合理

30

答辩

能正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表述清楚,有理论根据

50

资料

资料齐全,符合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规X化要求

20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主任(签章):

年月日

(本页不足可另附页)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

学生介绍论文时间:

分钟问答时间:

分钟

答辩小组(学院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及学生的回答情况:

答辩小组成员及分值(签名):

秘书(签名):

答辩小组组长签名:

年月日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终审表

序号

项目

成绩

(百分制)

权重

总评成绩

1

指导教师评阅成绩

40%

2

评阅教师评阅成绩

30%

3

答辩成绩

30%

注:

总评成绩=指导教师评阅成绩×40%+评阅教师评阅成绩×30%+答辩成绩×30%

答辩委员会最终评定成绩:

院系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委员会审核意见:

 

院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委员会主任(签章):

年月日

XX师X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

中文题目:

外文题目:

学生XX

学号

院系专业

班级

学生承诺

我承诺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X,本人毕业设计(论文)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情况。

如有违规行为,我愿承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的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