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修养.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57709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9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修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修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修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修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修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修养.docx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修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修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修养.docx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修养

(一)教师职业道德理论基础

一、道德、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

1、道德。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属上层建筑,是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人们共同生活,必须以法律来维护稳定的秩序,即以强制性的手段约束和协调人们的行为、人际的关系。

而在法律之外,必须辅以舆论、传统和内心信念,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维持人们的行为规范。

这样一些行为规范的总和,就是道德。

道德在不同社会中表现为不同的行为原则、规范、准则,但它们往往有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一些共同部分,并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

道德与政治、法律一样,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手段之一。

道德不同于政治、法律之处,在于它依赖于人们的行为自觉,而不带有强制性。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讲究“正心”、“修身”、“慎独”、“吾日三省吾身”,都是强调道德的内在感悟和静修养成。

今天实施素质教育,要造就一代“四有”新人,“四有”之一,就是“有道德”。

2、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

职业,是人们由于社会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职务的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劳动)。

通常说的“三百六十行”,泛指各种职业。

中国古代把职业分为“劳心者”和“劳力者”两大类。

如孟子说:

“或劳心,或劳力: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天下之通义也。

”从善恶标准看,可分为正当职业和不正当职业。

正当职业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所说的职业道德,指正当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岗位上同社会中的其他成员发生联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职业道德种类繁多,因职业不同而不同,但都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稳定性、连续性,一般都比较简明具体,容易实行,而且有很强的行业针对性和功利性、服务性(为社会经济生活服务)。

职业道德受阶级道德影响,体现阶级道德的要求;同时,又受社会公共道德约束,体现社会公德的要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现“为人民服务”精神、集体主义原则和“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要求。

在此基本要求之下,各行各业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公约、守则、责任制等形式,促使职工忠于职守,钻研业务(技术),遵守纪律(秩序),服从指挥(安排),团结协作,以推动本职业的发展。

3、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社会、集体、工作等关系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由于所在岗位的特殊性,教师道德行为比别的职业显得更直观、更具体、更全面、更高尚。

因为教师面对的不是流动的顾客和任意的观众,而是相对固定的社会群体(学生),不仅长期置于这个群体的注视之下,而且还会影响这个群体的健康成长。

在这个群体的背后,还站着另一个更庞大的群体(家长),他们对教师抱有极高的期望,要求教师能成为子女成长的楷模。

在今天,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还影响到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道德素质水准,不仅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加强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教育性:

教师职业道德有明确的育人指向性,以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培养造就学生健全人格为目的,不同于司机的职业道德(为了行车安全而不是为了教育行人),或售货员的职业道德(为了更好地销售商品而不是为了教育顾客),等等。

2、示范性:

教师的高尚言行、完美品德,是学生直接模仿和接受感化的来源。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唱出了教师正确思想、模范言行、完善人格,对学生成长的示范导向作用。

这种示范与效仿的关系,不同于售货员的优质服务使得顾客满意,演员的高超技艺深受观众赞赏,等等,因为前者的行为,目的不在示范;后者的反应,也不在于学习、效法。

3、创造性:

教师职业直接服务于一个个性格、教养、心理、体魄各不相同的学生,要了解他们,开发他们的潜能,预测他们的发展,就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付出创造性劳动。

这样的劳动,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做保证,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规范》修订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

二、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三、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四、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

五、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规范》

  《规范》的基本内容是在继承优秀师德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教师职业特定的责任与义务做出的,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最基本要求。

《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规范》的许多内容是《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相关条文的具体化。

但《规范》不是强制性的法律,而是教师行业性的纪律,是倡导性的要求,但同时具有广泛性、针对性和现实性。

如新《规范》中写入“保护学生安全”,这是由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自我保护能力弱的儿童和少年。

对于未成年人群体,教师应当负有保护的必要责任。

  《规范》中的“禁行规定”是针对当前教师职业行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也是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而提出的,如“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等,但“禁行规定”也并非包括了教师职业行为中存在的所有问题。

一个阶段提出一些阶段性的、可操作的、具体化的要求,能够使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明确要求,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不断提高促进师德水平。

  贯彻落实《规范》需要强调什么问题

  一、与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相结合。

在把师德摆在首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的同时,需要从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加大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表彰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多方共同努力,互相配合。

师德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贯彻落实《规范》也需要多方整体参与,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齐抓共管,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社会有效监督的良好工作局面。

  三、在“实”字上下功夫。

要制定实实在在的实施办法,形成制度、完善机制。

四、强调自律。

谈教师的职业精神

细看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感触颇多,它的每一条内容,是对教师职业精神最完美的引领。

教师的职业精神是教师应该具有的一种职业意识、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是对现实自我的自觉超越。

具体地说,教师的职业精神是以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为背景,以丰富的人类文化为渊源,以促进学生和教师自身素质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趋美向善,修身正己,探理求知,奉献示范,向着理想化的教育目标执著追求的精神。

其价值取向是更加重视全体学生,包括教师自身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向高层次提高。

教师职业精神的核心是“师之范”精神。

教师的职业精神实质上是教师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执着追求的反映,是对教师职业道德实践过程中的精神升华。

那么,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职业精神呢?

一、爱国主义精神

新修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爱国守法”放在了第一条,而早在2002年教师节时,温州市教育局颁布的《温州市人民教师誓词》第一句就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都说明了教师同其他职业的从业人员一样,应当首先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教育事业是培养和造就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献身祖国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事业,是“谋全民幸福”的事业,这样的重任完全落在了教师的肩上。

教师的好坏“简直可影响到国家的存亡和世运之治乱”(陶行知语)。

因此,教师必须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让学生在深刻了解祖国的基础上,产生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付诸报国之行。

这是区别其他职业的最大特点之一。

列宁说过: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是我们民族的性格和精神支柱。

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是历史上最高形式的爱国主义,它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体现,集中表现为祖国的荣誉、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爱国主义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教师就是要以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主义圣火一代代传下去。

二、爱岗敬业精神

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有自己的岗位,都应坚守自己的岗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教育事业是培养和塑造青少年一代,以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需要的事业。

作为教师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做好教育工作,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的心血,甚至对个人利益作出重大牺牲,用自己的先进思想和高度责任感影响和感染学生。

既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又要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树立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辛勤浇灌桃李的爱岗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它凝聚着教师的多种精神;然而,“爱岗”就要有务实精神,“敬业”就要有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服务精神、牺牲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它体现了教师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态度,是教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

目前,教师的地位虽然空前提高,但是,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教师的经济收入还不能大幅度提高,如果缺乏奉献精神,就不会热爱自己的职业、坚守自己的岗位,就不可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更不能“甘为人梯”,把自己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无怨无悔。

可见,奉献精神要求教师要献身祖国的教育事业,因为它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兴衰。

我们提倡奉献精神是因为它是教师职业道德先进性的集中表现,但这决不意味着“超越索取”,更不是“毫无索取”的同义词。

如果教师的生活与安全得不到保障,如果分配不合理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要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开拓创新精神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教育改革的艰巨性,不仅要求教师追求新知,不断进取,而且还要有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和革新精神。

这种精神要求教师要在教育的全过程中,敢于冲破影响教育和科技发展的旧观念的束缚,“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发的边疆”(陶行知语),这是教育与科技发展的生命。

教师不能满足于当个“教书匠”,要“有魄、讲科学、敢开拓、勤实践,把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地发现出来”(陶行知语),教师自身必须具有执着地追求真理、诚挚地热爱真理、勇敢地悍卫真理、不懈地传播真理的精神。

这种精神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中,即为求真知、说真话、付真行、做(育)真人,站在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前列,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及其规律,善于实践和追求真理,走前人未走过的路,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

要积极探索如何按照“十七大”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把教育纳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轨道。

要敢于到“老少边穷”地区从事教育工作。

要按第三次全教会的精神,创造性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努力争取做名教师、特级教师,并培养出一批批“值得自己崇拜”的人才,“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陶行知语)。

四、廉洁自律精神

学校历来被称为“清水衙门”,然而,近几年新闻媒体披露了许多“清水衙门水不清”的现象,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

因此,《规范》中特别强调教师要树立廉洁自律精神,这无疑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觉追求更高的治学境界和高层次人生境界的精神。

这也是教师劳动全面性特点决定的。

因此,教师必须坚持“清正廉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做到严格自律,不做违背党和国家利益的事;决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坚决按教育政策办事,真正做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愧为人师,努力担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之大任。

廉洁自律精神就是要“以人为镜”,“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

只有以贤为镜,才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只有以不贤者为镜,才能坚定矫正缺点和失误的决心。

五、团结协作精神

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教育效果的滞后性,不仅要求每位教师要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特别强调教师要有团结协作精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人们公平竞争,也倡导团结协作,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更应是群体协作的结果。

因为没有哪一位教师精通所有学科知识,全面了解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

中小学各科教育教学单位都是结合体,每位教师都应当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靠教师个人奋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谋充分之协作”,克服“文人相轻”,反对教师之间的相互“封闭”;要树立大教育观念,努力谋求学校、家庭、社会团结协作,共同育人的教育网络。

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党交给我们的实施素质教育、共育良才的伟大事业。

六、民主法制精神

民主法制精神,包括民主与法制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是教师思想观念在新形势下不断更新的体现。

民主精神即承认个人价值,尊重学生人格。

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民主作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他们自学、自强、自治;善于向学生学习、向学生家长学习、向同行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要心底无私、胸怀博大,愿意听取逆耳之言,并坚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

众所周知,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公民。

我们教师要发扬教育民主,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让学生在民主生活中学会民主,学会生活,学会自治,学会做自己管理自己的人。

法制精神是指教师要学法、知法、守法,尤其要学好《教育法》、《教师法》,严格遵守教师的行为准则,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坚持依法执教。

另外,务实精神和勤俭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具备这些精神对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熏染”作用。

俄国教育家、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

“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这话正说明我们提倡教师的职业精神是教师为人师表的需要。

陶行知在谈到教师的职业精神这个问题时讲得更为具体明确。

他认为,教师职业精神的表率作用就是一种“熏染”。

他说:

“现今青年人所以不肯努力求学的缘故,是由于学校里缺少学问上熏染和督促的力量。

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更为重要。

好学是会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

就地位而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

想要有好学的学生,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而且还特别强调教师要培养“真人”,自己首先要求真知、讲真理、付真情,以培养出真正使自己崇拜的人才。

由此,为师者一定要修炼职业精神,树一代师表。

李树河(作者系温州市第十四中学校长)

严慈相济,教育好每一个中职学生

学习了刚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感受颇深。

特别是在“关爱学生”一栏中要求教师做到“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是新增加的内容,它不禁使我联想起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说的:

“如果有人问我怎样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教育经验本质时,我就回答说‘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句话集中体现了马卡连柯教育理论的本质,也是他的教育理论中最主要的教育原则。

其含义是:

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同时也对他们提出最严格的要求。

按照马卡连柯教育理论的观点,“慈”和“严”、尊重和要求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他说,“我们对个人所提出的要求,表现了对个人的力量和可能性的尊重;而在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表现出我们对个人的要求”。

也就是说,“慈”与“严”、尊重和要求是相互渗透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证明:

人只有在受尊重的情况下,在“有盼头”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努力,知识和技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时的要求才能奏效。

尊重一个人是满足人的高层次的需求,满足了高层次的需求才能提出高层次的要求,才会产生良好的社会行为。

因此,尊重具有心理和社会双重涵义。

近几年,随着温州教育的迅速发展,普及高中段教育已经势在必行。

但由于人们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及目前人才市场高消费现象的影响,绝大部分初中毕业生首选的是普通高中,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大多数学生都是出于无奈,不得已而为之。

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均属于中下水平,缺乏“阳光”照耀,每个学生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笔者自大学毕业就一直从事于职业教育,这几年我所教的班均为烹饪班,相对我们学校而言,就是所谓的慢班。

在与这些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渴望得到关爱,同时又是那么聪慧活泼。

我用心与他们交往,真正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其中有许多难忘的教学经历和对严慈相济的深刻认识。

以下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一、尊重学生是一个态度问题,也是一种能力

教师尊重学生是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态度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教师的世界观问题。

好学生需要尊重,待进生更需要尊重。

中职学生总体素质不高,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但是这些学生仍是花朵,只不过是受了一点虫害的花朵。

中职学生能否受到尊重,这是他们心灵深处最敏感的部位。

只有我们尊重学生,才能赢得他们的好感,才有一个成为他们良师益友的立足点。

与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情后,我们才可以根据“跳一跳、能摘桃”的教育规律,实事求是地给每个学生提出要求,工作上采用精耕细作、粗粮细做的方法。

从肯定学生开始,引领学生去体会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愉悦,达到教育的效果。

倘若教师相信学生会更出色、更聪明,学生就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便会调整自己最初设定的目标,不辜负教师的期望,甚至会有令人惊喜的结果,最起码会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建设者。

二、尊重和要求统一在集体形成中

培养良好的集体是实现尊重和要求一致性的根本途径。

通过教育形成集体,再依靠集体的力量教育人,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与此同时必须提出要求;而提出要求应该分阶段,一口吃不出个胖子。

我们可以根据集体发展的状况,不断给学生提出要求,但切莫操之过急。

例如学生不交作业在中职学校里是最令教师头痛的一件事,而一个学生交或不交作业可以说是他学或不学这门学科的重要信号。

为纠正多数学生在初中期间就养成的不交作业的习惯,我在高一就与学生达成一条不成文的“游戏规则”:

无论你当天的作业会做或不会做第二天都要交。

为了顺利执行这条规则,在开始阶段,允许底子较差的学生抄指定辅导他的成绩较好学生的作业,但要求一定要“抄”懂;而对于水平中等的学生规定其不能抄别人的作业,不会做的题目抄在作业本上,我利用课外时间对他们进行面对面指导。

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一定要交作业的习惯,那些经常“抄”别人作业的学生自尊心也被渐渐地唤醒,上课认真听讲了,“抄”作业的现象也就慢慢减少了,最主要的是使全体学生增强了学好课程知识的信心。

三、要尊重学生,教师要有自控力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某些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质较差,这是客观现实,有些教师动辄训斥、挖苦,使学生对学习产生自卑心理、丧失信心,并与教师处于对立的位置。

因此,教师一定要冷静,要有教育家的风格。

对学生的过错既应严格要求,又要学会谅解和宽容,抑制内心的激动情绪,切不可大动肝火,出语伤人。

也就是说:

尊重学生并不拒绝批评,但要“慎言”。

由于我们面对的是自卑心较强且又极敏感、脆弱的职校学生,一不小心批评不当,就会雪上加霜。

所以,对学生不良的言行进行批评时一定要“慎言”。

我的心得是:

一要在不损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批评;二是要注意区分场合,区别对待;三是批评时对事不对人。

四、创造多种尊重学生的具体方法

创造多种尊重学生的具体方法关键在转变教育理念,因为具体方法是从属理念的。

例如让学生写自己的优点、为改正错误的学生鼓掌、为待进生设奖、借机“夸张”表扬、用点滴胜利的消息激发学生要求进步的热情、为学生的未来前程“说大话”等;对犯错误的学生要求唱支歌表示歉意、去做一件好事给予补偿、要求写一份说明书等方法都是可以借鉴的。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教师,笔者有一个观点就是:

教师应有“医者”的心态。

因为作为医生不会因为病人的病症轻或重而去埋怨或厌恶病人,医生惟一要做的事是去细致地了解病人的发病原因,要求病人作各类检查,然后潜心地研究病症,对症下药,最终治愈病人。

中职学校学生入学成绩普遍较差,行为习惯问题较多,作为一名中职教师你不能怨天尤人,你可以把他们看成是“病人”,但是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渴望成功的心理要求,这就像每个病人都希冀自己能够健康一样。

因此,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深入学习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严慈相济,一定能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蒋黎明(作者系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

以责任为伞

“请你告诉我,哪里的天空不下雨……”总有这样的一首歌在很无助的时候走进你的心田,其实哪里的天空都会下雨,你所渴盼的只是一把伞,撑住你守望的视线,让你静静地欣赏雨景,又不至你浑身湿透,厌世尤人。

这样的一把伞,你能拥有吗?

尤其对于教师这样的一个饱受煎熬的职业来说,能护住自己的伞在何方撑起?

多少年了,在教师这一职业故事中,有多少感人的伞在为学生撑起?

汶川大地震,更是对人性的最大检验。

在生与死的边缘,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用自己的双臂护住了4个学生,而自己却献出了生命;汶川县映秀镇小学教师张米亚,用双臂护住两名学生而牺牲;还有瞿万容、杜正香、何代英、向倩、袁文婷……无数个教师,为了保卫学生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诗篇。

当地壳中积蓄千年的力量突然迸发,山崩地裂,房屋倾塌,当时老师所处的讲台位置离生的门槛最近,他们完全有机会逃生。

但我们的老师却表现出了一种职业本能救护那些在惊恐中不知所措的孩子们。

是什么让我们的教师在危难时刻做出那样的抉择?

是职业精神,是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赋予的一种精神和力量,使他们在生死瞬间选择了学生。

教师是付出,有时甚至付出的是生命。

碾碎的粉笔,书写完教师最后的使命;压断的教鞭,指向了学生逃生的方向。

许多教师,以生命的代价实践着对学生的真诚的爱。

可是,我们也不无悲哀地看到,范跑跑以拙笨的跑姿挑战着教师固守的道德,杨不管用无奈的离开落寞着教师的悲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再予修订,“保护学生安全”这一条写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切都在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加上了新的定义。

可是又有谁来保障教师的安全,谁为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