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docx
《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第二十七章 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本章考点:
1.概念及分类
2.免疫增生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
3.常见免疫球蛋白增殖病
4.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常用的免疫检测
第一节 免疫增殖性疾病的概念及分类
免疫增殖性疾病(IPD),主要是指因免疫器官,免疫组织或免疫细胞(淋巴和单核-巨噬细胞)异常增生(包括良性或恶性)所致的一组疾病,表现出免疫功能异常或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
一、概念
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性疾病是指由于浆细胞的异常增殖所致的Ig异常增生造成机体病理损伤的一组疾病。
二、分类
1.IPD包括良性和恶性增殖两大类。
2.目前主要是按增殖细胞表面标志分类:
分为T细胞(多为血液疾病)、B细胞(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轻链病、淀粉样变性等)、裸细胞、组织单核和其他5类。
3.IPD按其异常增高的Ig性质可分为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和多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可分为三类:
原发性恶性、原发性良性、继发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多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是指血清中两个克隆以上的浆细胞同时增生,体内多种Ig异常增高和/或尿中出现游离轻链或重链的病理现象。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是由单株浆细胞异常增殖所引起的理化性质十分均一的Ig增高所致的疾病。
第二节 免疫增殖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
免疫细胞异常增殖主要造成免疫系统的直接损害或通过其分泌有关物质进一步损伤正常的免疫细胞和其他正常组织,引起疾病。
一、浆细胞异常增殖
浆细胞异常增殖常指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并伴有单克隆Ig或其多肽链亚单位合成的异常。
1.内因和外因两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内因:
遗传;HLA抗原;染色体变异等。
外因:
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因素。
2.浆细胞瘤的浸润性生长和分泌的异常蛋白对免疫系统和骨髓细胞产生直接和间接的损害而致病。
二、正常体液免疫抑制
正常的体液免疫是B细胞增殖分化并产生效应,细胞因子可有序地启动、调节B细胞的这一过程,以发挥正常的体液免疫。
IL-4:
启动休止期B细胞进入DNA合成期;IL-5:
促进B细胞继续增殖;IL-6:
促进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
如IL-6异常↑,直接效应是抑制了IL-4的正常产生,抑制了体液免疫反应的过程而致病。
无活性的Ig可起到封闭这些细胞的结合部位,影响对其他生物信息的接收,阻断B细胞增生、发育和影响Ag提呈。
三、异常Ig增生所致造成的病理损伤
主要是无活性的Ig或其片段,又无正常的免疫功能,其含量异常↑,可直接或间接损害免疫系统和正常组织,产生病理损害。
四、溶骨性病变
主要是由于骨质形成细胞调节功能紊乱(如IL-6的异常增高,可使破骨C增高和功能亢进),而使骨质发生溶骨性改变,与瘤向骨髓中浸润生长直接破坏也可能有关。
第三节 常见免疫球蛋白增殖病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病是指患者体内存在异常增多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一类疾病。
又称丙种球蛋白增殖病,主要是由于Ig电泳位置在球蛋白区域(丙种球蛋白)。
特点是:
单克隆细胞增生,Ig理化性质十分均一,无活性和正常的免疫功能,所以又称副蛋白,也称M蛋白。
M蛋白可通过肾小球滤过从尿中排出(轻链),因轻链分子量小(45000),在尿中测出轻链故又称之为本周蛋白,它是1847年由Bence-Jones在尿中检出轻链而命名。
一、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单株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亦称浆细胞瘤。
1.发病机制:
不明,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与遗传因素有关。
(2)细胞因子异常。
(3)与粘附分子、IL-6等信号传递受体和Bcl-2等抑制凋亡的受体高表达有关,这些物质可使恶变的浆细胞定植于骨髓,还与myc、ras等原癌基因的异常启动有关,从而直接或间接损伤骨髓细胞和免疫系统。
(4)造血干细胞异常
(5)外因如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可引起发病。
2.临床特征
(1)骨质破坏:
骨髓瘤细胞增生、浸润破坏骨组织→骨质疏松、溶骨改变→骨痛、骨折。
(2)贫血:
骨髓损害→贫血、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出血。
(3)感染。
(4)肾功能损害。
(5)其他组织损害,如神经系统。
(6)预后不良,第(3)和(4)常为本病的死因。
3.免疫学特征
(1)血清中有大量的M蛋白,IgG≥30g/L、IgA≥10g/L、IgM≥10g/L、IgD≥2.0g/L、IgE≥2.0g/L或尿中有本周蛋白(>2.0g/24h尿);
(2)骨髓中有大量不成熟的浆细胞(>15%),组织活检证实有浆细胞瘤;(3)正常的Ig水平明显下降。
4.诊断标准:
免疫学特征3项中具备2项即可诊断;但IgM或IgD除具备免疫学特征
(1)、
(2)项外,还须有多处溶骨性损害。
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后,还要进一步作免疫学检查分型。
5.MM不同类型特征:
发生率IgG型最常见(>50%)、IgA型次之(约20%~25%)、IgD型少见(约1%~2%)、IgE型、IgM型罕见。
注意:
浆细胞白血病:
为MM变异型,其恶性浆细胞不仅在骨髓中可见,在血液中也可见。
可与一般的骨髓瘤相鉴别。
二、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以分泌IgM的浆细胞恶性增殖为病理基础的疾病,多见于老年男性。
1.病因不明:
可能与遗传因素和慢性抗原刺激及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2.临床特征:
①淋巴结-肝-脾肿大为其特征;②老年发病;③有不明原因贫血及出血倾向;④有中枢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症状;⑤有雷诺现象;⑥有视力障碍。
3.免疫学特征:
①血清中有单克隆IgM含量↑,一般>10g/L,为其特点;②红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③骨髓中有淋巴细胞样浆细胞浸润;④血清相对粘度↑;⑤本周蛋白尿(10%~30%患者可有,常为κ)。
三、重链病
重链病:
由于浆细胞发生突变和异常增殖,合成功能障碍,只产生Ig的重链或有缺陷的重链,致使血清和尿中出现大量的游离的无免疫功能的Ig重链所致的疾病。
1.原因和发病机制不明:
可能与①重链基因群改变及RNA转录后拼接异常有关;②慢性感染(病毒等)有关。
2.根据重链的类别分为四型:
IgG(γ)、IgA(α)、IgM(μ)和IgD(δ),后一种罕见。
3.临床及免疫学特征:
见有关章节。
四、轻链病
轻链病是由于浆细胞发生突变和异常增殖,产生大量的轻链,血浆中轻链含量异常增加,经肾脏从尿中排出,由此导致的疾病。
临床特点:
①发病的年龄轻;②以发热、贫血,严重肾功能损害(λ型)为特点;③多数有溶骨性损害;④有淀粉样变性。
免疫学特征:
①血清中异常轻链水平升高,正常Ig水平下降或明显下降;②尿中和血清中可检出同类型的轻链片段;③本周蛋白尿。
五、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病
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是指血清中出现高水平Ig和M蛋白(低水平,IgG常见),不呈进行性增加,不伴有浆细胞恶性增殖的疾病,正常老年人群中可见。
特点是:
①血中M蛋白水平不高;②血和尿中无游离的轻链和重链;③血中有高水平Ig,但通常低于恶性浆细胞病,IgG<30g/L、IgA<20g/L、IgM不定,其他Ig大多正常或轻度减少。
④骨髓中浆细胞<10%,形态正常。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常用的免疫检测
包括定性和定量试验。
一、血清区带电泳
是测定M蛋白的一种定性试验,常用乙酸纤维素膜和琼脂糖电泳两种方法。
主要是以正常电泳图谱与标本图谱进行比较,可看出异常Ig的区带和位置。
M区带:
M区带多见于γ区或β区。
注意:
(1)溶血标本和类风湿因子的标本可出现类似M蛋白峰的区带,要作进一步检测分析判断;
(2)轻链病血中有时测不出M带,可进行本周蛋白的测定;(3)最后确定还需进行特异性抗体鉴定。
二、血清Ig的定量测定
1.单向免疫扩散法(RID):
设备简单,操作简便,适用于基层,但敏感性差,检测阈值仅30mg/L,时间长达48~72h,准确性受多因素影响。
2.免疫比浊法:
准确、快速、敏感、检测阈值可达0.1mg/L,可自动化,常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可测Ig和补体成分。
3.ELISA法:
敏感性高,检测阈值可达0.1mg/L,简便,可自动化,重复性好。
4.意义:
Ig定量测定①有利于丙球病的诊断;②可用于良性和恶性的鉴别、良性单克隆丙球时:
M蛋白<20mg/L,恶性单克隆丙球时:
M蛋白>30mg/L。
当M蛋白阳性时,宜进一步作亚型分析及轻链检测,轻链比重链之值有助于诊断,正常人血清中κ/λ为2:
1,当>4:
1或<1:
1时,应考虑κ型或λ型M蛋白血症。
三、免疫电泳(IFP)
免疫电泳是将区带电泳和免疫扩散结合起来的一种免疫学分析法。
血清标本先经区带电泳将各种蛋白成分分离开,继而用各种特异性抗血清进行免疫扩散,根据M蛋白在免疫电泳中所形成的特殊沉淀弧,观察其电泳转移位置与抗原特异性,可将M蛋白的免疫球蛋白类型和其轻链型加以鉴定。
IFP还不能完全进行M蛋白分类时,可用免疫固定电泳做补充鉴定。
注意:
①Ag与Ab比例要适当;②用游离轻链分析时,由于其分子量小,扩散快,故每隔10分钟观察一次结果;③有时M蛋白(IgA或IgM)的四级结构会影响轻链抗原决定簇与相应抗体结合,轻链不易检出,易误诊为重链病,因此,在血清中加入2-疏基乙醇(10μl/ml)作还原处理后,再作试验观察结果。
例1 某血清标本与某型Ig重链及某型轻链抗血清产生相同迁移度的特殊沉淀弧(与一般沉淀弧不同,呈特殊凸出的弓形或增宽现象),提示存在单克隆Ig(M蛋白),此现象多见于IgG,IgA骨髓瘤或巨球蛋白血症。
例2 该血清和尿液标本的免疫电泳,在同一抗轻链血清反应中,同时出现二条比邻的特殊沉淀弧,可能M蛋白外还存在游离轻链,偶尔也可能是两种M蛋白。
此时需要进一步用抗IgD和抗IgE抗血清做试验,还应同时测定尿本周蛋白。
例3 如果被测血清和尿液标本仅与IgG,IgA或IgM中的一种抗重链血清产生特殊沉淀弧。
但在两型抗轻链抗血清中无相应位置的特殊沉淀弧出现。
血清标本经2-硫基乙醇作还原处理后仍然如此,则提示可能为重链病,须进一步测定其分子量。
临床上诊断为骨髓瘤,但在免疫电泳中(包括使用IgD和IgE抗血清)无异常表现,可能是非分泌型骨髓型。
如果鉴定M蛋白类型还有问题,应选用免疫固定电泳和免疫选择电泳作为补充方法。
四、免疫固定电泳(IFE)
原理:
免疫区带电泳+免疫沉淀反应。
本法将血清或其他标本在琼脂平板上作区带电泳,分离后于其上覆盖含抗血清(分别含抗k或l轻链,或各类重链抗血清)的滤纸,当抗体与某区带中的单克隆Ig结合后,便形成免疫复合物沉淀(固定)下来,再通过漂洗与染色,呈现浓而窄的着色区带,即可判别单Ig的轻链和重链的类别。
评价:
比免疫电泳(IFP)简便、快速、结果清晰,整个试验仅需3h(IFP需24h),敏感性高。
五、尿中轻链蛋白检测
主要测尿中本周蛋白。
本周蛋白在pH5.0时,加热至40℃~60℃时出现沉淀,继续加热至90℃~100℃时又重新溶解,降温至56℃时又出现凝固,故为凝溶蛋白。
常用方法为直接定量测定,可对尿中κ和λ链作定量分析。
定性为加热沉淀法,为筛查试验,阳性者再作免疫电泳分析。
六、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性疾病的实验检测应用原则
检测方法很多,一般应采用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互相印证。
当临床上怀疑MM、巨球蛋白血症、重链、轻链病或其他浆C恶性病变时,按下列程序进行测定:
①血清区带电泳分析,发现异常球蛋白区带;②Ig定量检测或尿本周蛋白定性检测,为初筛试验;③对阳性者宜作免疫电泳或免疫固定电泳作分类鉴定;④进一步作Ig的亚型定量测定和血清及尿中轻链定量及比值计算等测定作为确证试验;⑤良性与恶性区别:
良性免疫球蛋白增生者,其轻链含量与重链一同增高,为l:
1,比值无明显异常;恶性增生者轻链与重链比不一致,不是1:
1,轻链比值也可发生异常改变;⑥还要结合骨髓和影像学、病理学检测作出正确诊断。
习题119 某种免疫球蛋白异常增高伴浆细胞增生,其免疫球蛋白增生属于
A.非克隆
B.单克隆
C.多克隆
D.双克隆
E.克隆
[答疑编号500734270201]
『正确答案』B
习题120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的首选检测是
A.免疫电泳
B.测血清Ig水平
C.骨髓检查
D.血清蛋白电泳
E.本周蛋白检测
[答疑编号500734270202]
『正确答案』D
习题121 测定Ig定量试验中免疫比浊法最常用的是
A.透射免疫比浊法
B.定时免疫散射比浊法
C.终点免疫散射比浊法
D.速率免疫散射比浊法
E.免疫胶乳法
[答疑编号50073427020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免疫比浊法分透射免疫比浊和散射免疫比浊,又可分为终点法、定时法和速率法。
测定Ig定量试验中免疫比浊法最常用的是速率免疫散射比浊法。
习题122 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性疾病最常用和简单的过筛试验是
A.尿本周蛋白定性检测
B.血清免疫电泳
C.血清和尿免疫固定电泳
D.血清Ig测定
E.骨髓检查
[答疑编号50073427020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Ig定量检测或尿本周蛋白定性检测,为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性疾病初筛试验,进一步作Ig的亚型定量测定和血清及尿中轻链定量及比值计算等测定作为确证试验。
习题123 尿本周蛋白检查的初筛试验方法是
A.免疫电泳法
B.免疫固定电泳法
C.免疫透射比浊法
D.加热沉淀法
E.免疫散射比浊法
[答疑编号500734270205]
『正确答案』D
习题124 轻链病患者本周蛋白检测时应考虑到
A.化学法敏感
B.化学法操作繁琐
C.血标本的检出率不如尿标本
D.免疫学法常用的是ELISA
E.化学法可确定轻链的类型
[答疑编号50073427020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轻链病时,由于本周蛋白分子量小,可迅速自肾脏排出,尿液中容易检出。
第二十八章 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本章考点:
1.概述
2.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和特点
3.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4.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5.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6.免疫缺陷病的实验室检测
第一节 概述
概念:
由遗传或其他原因造成免疫系统先天发育障碍或后天损伤而致的免疫功能不全称为免疫缺陷,由此而引起的各种临床综合征称为免疫缺陷病(IDD)。
主要是出现免疫系统发育、分化增生、调节和代谢异常,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
临床表现为:
反复、严重、持续感染,继发自身免疫病和肿瘤。
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和特点。
一、免疫缺陷病的分类
按病因分为两大类:
(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D)
(2)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IDD)
按损伤的免疫成分分为5类:
(1)B细胞免疫缺陷(抗体)。
(2)T细胞免疫缺陷(细胞)。
(3)联合细胞免疫缺陷(B、T)。
(4)吞噬细胞免疫缺陷。
(5)补体免疫缺陷。
二、免疫缺陷病的特点
IDD的共同临床特点:
1.反复、严重、难治性感染
(1)体液免疫、吞噬细胞、补体缺陷患者:
以细菌感染,尤以化脓菌感染。
(2)细胞免疫缺陷患者:
以病毒、真菌、原虫等胞内菌感染。
(3)病原体感染也可影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如HIV感染致AIDS。
2.易继发自身免疫病和恶性肿瘤。
3.临床症状、病理损伤多样。
PIDD与SIDD不同点:
PIDD:
(1)常由于遗传因素或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不良而引起。
(2)常发生在小儿,发病年龄越小,病情越重。
(3)治疗效果差。
SIDD:
(1)是后天因素,继发因素。
(2)可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的患者。
(3)可针对病因治疗,治疗效果好。
三、常见发病原因
1.遗传基因异常
(1)性染色体隐性遗传(XL)。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
2.中枢免疫器官发育障碍:
可因遗传缺陷所致。
3.免疫细胞内在缺陷:
多由先天酶缺陷引起,如ADA(腺苷脱氨酶)、PNP(嘌呤核苷磷酸化酶)、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缺乏。
4.免疫细胞间调控机制异常:
调控机制异常,如辅助不足或抑制过剩,均可导致免疫缺陷。
5.继发性免疫缺陷:
常因感染、物理、化学等因素而引起。
第二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PIDD:
由于遗传因素、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不良造成免疫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称为PIDD。
发生机制:
1.免疫系统遗传基因异常: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或X连锁隐性遗传(XL),引起抗体和淋巴细胞功能异常。
2.吞噬细胞、补体成分缺陷致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
一、原发性B细胞免疫缺陷病
原发性B细胞免疫缺陷病:
是由于B细胞发育缺陷或B细胞对T细胞传导的信号无法产生有效的应答所致的抗体形成障碍,主要为体内Ig水平下降或缺失。
Ig缺陷有三种主要临床表现:
①全部5类Ig缺陷;②或某一Ig缺陷,或某些Ig的亚类缺陷(选择性Ig);③Ig正常,但对Ag刺激无免疫应答。
如成人IgG血清中<6g/L为低丙种蛋白血症。
患者外周血B细胞减少,<2g/L为无丙种蛋白血症。
T细胞数目正常。
主要临床特征为反复细菌化脓菌感染。
常见疾病:
1.X-LA(α连锁婴幼儿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又名Bruton综合征。
最常见的B细胞IDD。
男婴>女婴。
主要临床特征:
外周血B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组织中没有浆细胞或减少。
各类Ig均减少或缺乏,易发生化脓性感染。
2.选择性IgA缺陷:
最常见,①IgA减少,<50mg/L,sIgA含量减少。
②细胞免疫功能正常。
主要反复感染,常可伴自身免疫病。
(SLE,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疾病。
3.伴IgM增多的免疫球蛋白缺陷病:
又称IgM增高综合征,主要免疫异常为:
①B细胞应答能力正常,仅产生IgM类抗体;②血清IgM↑(>11g/L),其他类型Ig减少或缺失;③SmIgM+和SmIgD+B细胞总数正常,但SmIgG+和SmIgA+B细胞缺乏;④常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
⑤易发生细菌感染。
4.选择性IgG亚类缺陷:
IgG1-4亚型缺陷,IgG总量正常,某亚类缺陷而减少。
二、原发性T细胞免疫缺陷病
原发性T细胞IDD是由于T细胞的遗传性缺陷,涉及T细胞前体和T细胞的发生、发育、分化和功能障碍。
最常见的DiGeorge综合征(先天胸腺发育不良)。
据病情程度和症状,可分为:
①单纯的T细胞缺陷;②伴有其他缺陷;③严重联合ID;④其他。
1.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综合征:
即DiGeorge综合征,主要为T细胞IDD,同时伴有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一组综合征。
为典型的T细胞IDD。
发病机制:
主要为多种胚胎缺陷,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主要免疫学及临床特点:
①T细胞ID、T细胞功能缺陷、外周血T细胞减少,也可正常。
②血Ca2+减少,手足抽搐。
③心脏大血管和颜面畸形。
④反复感染(病毒、真菌、原虫等)。
2.特发性CD4+T细胞减少症:
病因发病机制不明。
主要特征:
①CD4+T细胞数量减少(绝对值<0.3×109/L);②无HIV感染的血清学证据;③无明确的其他免疫缺陷症或用药情况,出现严重持久的细胞ID;④存在一种或多种提示细胞免疫缺陷的病;⑤易患机会性感染,Ig可减少。
3.T细胞活化及功能缺陷:
主要特点是患者外周血T细胞数目正常,但细胞活化及功能障碍,可能与T细胞表面某种受体及膜蛋白表达异常或缺失有关。
发生机制:
①TCR/CD3分子表达缺失;②TCR/CD3复合物信号传导异常;③协同刺激分子(如B7分子)表达缺失;④细胞因子(IL-2、IL-4、IL-5、IFN-γ)缺失;⑤细胞因子受体(IL-lR、IL-2R等)表达缺失。
4.伴有其他疾病的免疫缺陷病:
如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主要机制是:
CD43缺陷,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缺陷,XL(性连隐性遗传)。
表现:
IgM减少,对多糖特异性Ab减少;外周血T细胞逐渐减少。
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CID):
主要由于先天性T、B细胞发育不全,导致T、B细胞缺乏和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复杂,免疫治疗效果不佳。
1.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
SCID是一组胸腺、淋巴组织发育不全及Ig缺失的遗传性疾病,机制是不能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常可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或X连锁隐性遗传(XL)。
性连重症联合IDD:
1)X-SCID:
主要病理表现为:
①T细胞缺乏或显著减少;②B细胞数目正常但功能异常,导致Ig生成减少和类别转换障碍;③B细胞表面可表达Pre-B细胞的特异性标志p120抗原,表明B细胞存在成熟障碍;④反复感染。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SCID,又称AR性SCID无淋巴细胞瘤。
主要机制为:
T细胞与B细胞成熟障碍,为AR。
2.腺苷酸脱氨酶缺陷症:
细胞内在酶基因缺陷。
主要表现:
严重感染。
血清Ig减少,外周血B细胞、T细胞可减少。
3.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缺陷症:
主要表现为尿酸减少,主要为细胞免疫减弱,反复出现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
血清Ig正常或减少,外周血T细胞减少,B细胞可能正常。
4.MHC-Ⅱ类分子表达缺陷病:
又称裸淋巴细胞综合征,极罕见的原发性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
临床特征:
①外周血T细胞数目正常,但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CD4+T细胞减少,②血清Ig减少,③迟发型超敏反应减弱,④对TD抗原的抗体应答缺失,⑤对各种微生物易感染。
三、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
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是由于遗传或先天原因使吞噬细胞先天缺陷,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最常见。
机制:
1.吞噬细胞趋化和粘附功能降低。
2.吞噬和杀菌活性障碍。
3.单核吞噬细胞的特殊异常。
如IgGFc受体缺陷。
常见疾病:
1.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慢性肉芽肿(CGD)。
3.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4.LAD(白细胞粘附功能缺陷)。
5.CHS(Chediak-Higashi综合征)。
6.髓过氧化物酶缺陷。
四、原发性补体缺陷
是由于先天性补体免疫缺陷。
包括①补体固有成分Cl~C9,②调节蛋白(C抑制物、C4结合蛋白、备解素、H因子和I因子),③膜结合调节蛋白发生遗传性缺陷。
第三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SIDD是指发生在其他疾病基础上或某些理化,生物等因素所致的免疫功能障碍。
最常见的诱因有:
①浸润性和血液系统疾病。
②肿瘤。
③感染性疾病。
④遗传性疾病。
⑤外科手术创伤。
⑥特殊器官系统功能不全及消耗性疾病。
⑦免疫抑制疗法。
⑧营养障碍(不良)。
⑨衰老。
⑩其他。
第四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