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姓氏歌》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3644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姓氏歌》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版《姓氏歌》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版《姓氏歌》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编版《姓氏歌》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编版《姓氏歌》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姓氏歌》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

《部编版《姓氏歌》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姓氏歌》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姓氏歌》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

部编版《姓氏歌》公开课教学设计1

姓氏歌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儿歌,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你知道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吗?

指名学生回答。

师生共同板书课题,学写“姓”字。

二、读文识字

1.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出示课文图片,提出自读要求:

大声朗读课文,产圈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情况。

(3)老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停顿(句号、逗号、顿号的停顿)。

(4)多种形式朗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读、拍手读等)。

2.多种形式识字,渗透方法。

(1)课件出示前4行,采用多种形式读。

你姓什么?

我姓李。

什么李?

木字李。

“李”组字。

他姓什么?

他姓张。

什么张?

弓长张。

“张”组词。

(2)课件出示5、6行。

注意:

吴、胡的声母不同;许、徐的声调不同。

(3)识记“李、张、吴”三个字,用加一加的方法。

“古”字结合课本上的题目《古诗二首》识记,或用组词的方法识记。

(4)识记偏旁“弓字旁”。

出示弓的图片及字的演变过程。

(5)引导学生发现介绍姓氏的方法:

拆分部件和说偏旁。

3.继续认读生字,了解复姓。

(1)课件出示后5行,采用多种形式读(指名读、同桌互读、男女生互读)。

(2)识记“赵、钱”两个字,并认识“走之旁、金字旁”,整合带有“金字旁”的字,如“铅、银”。

(3)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单姓和复姓的不同,并联系历史或故事中的著名人称,如:

司马光、诸葛亮、欧阳修等,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复姓。

(4)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背诵儿歌。

4.介绍自己的姓氏。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介绍姓氏的方法,课件出示课后题,让学生读一读两组对话,发现另一种介绍姓氏的方法:

用组词的方法介绍姓氏。

(2)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式介绍自己的姓氏。

三、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每个生字,找一找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的笔画。

3.教师指导要点。

4.教师范写,弄清笔顺。

5.学生描红、临写。

6.展示。

四、整合阅读图书《春天的歌》中的《姓氏问答歌》

1.出示读书要求:

(1)借助拼音自己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圈出你认识的新姓氏。

2.学生交流。

(1)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2)说一说你认识的姓氏。

板书设计

2姓氏歌

方法

拆分部件弓

说偏旁走

……

《姓氏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2课时

学情分析:

本课选编内容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童谣的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适合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积累。

因此,在教学中,要巧妙地借助学生姓名生活资源,从学生自身的姓氏说起,通过比较读音相近的姓氏来区别不同字形,同时可以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适当拓展一些姓氏的有趣的知识,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中国姓氏文化的魅力所在。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与适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姓名识字,从而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2、有节奏、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中国姓氏文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有关姓氏的小故事。

学生:

制作写有自己姓名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旧导入

1、自.由读文,注意停顿。

2、点名读文

二、出示字卡,复习识字

三、重读课文,寻找识字方法

1、同学们再来读读第一小节,告诉老师是怎么介绍姓氏的?

2、我们来看黑板,木子李,弓长张,这是什么方法?

3、原来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式介绍姓氏,来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吧,老师来问,你来答。

什么李?

木子李。

什么张?

弓长张。

什么胡?

古月胡……

4、同学们,老师还带了两个姓氏宝宝它们是:

徐和许。

谁能来告诉老师怎么区分它们。

我们一起到文章里找一找。

双人徐,言午许

5、同学们,来看看课文后的小儿歌,读完之后告诉老师,和咱们课文比你发了什么?

对,原来我们还可以用组词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姓氏呢

四、游戏互动,巩固识字

做游戏:

师生互动,说姓氏

例:

你姓什么?

我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方法。

说说你还知道什么姓?

五、读第二小节

1、自.由读文

2、指名读文

3、介绍百家姓

4、给黑板上的字按《百家姓》排序

六、指导书写生字

(4)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王、方”引导学生观察结构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书写要领、描红、临写、扩词

(5)出示“国”,回顾结构、部首并组词

七、有感情、拍手节奏地朗诵并试着背诵课文。

作业布置:

课后和你的朋友们一起玩姓氏歌的小游戏,并试着在《百家姓》里找一找你的姓氏。

板书设计:

《姓氏歌》

张、李、胡、吴

徐、许

单姓:

赵、钱、孙、李······

复姓: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姓氏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生字。

3、学生展示诵读《姓氏歌》的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激发学生对中国姓氏文化的兴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出示生字词,检查复习情况。

2.把拼音去掉,来进行一个摘苹果的游戏。

3.教师过渡: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讲过,我们中国的姓氏有很多。

古人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

里面收集了常见的姓氏。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的内容。

现在请你来跟老师一起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师范读,生跟读。

2.学生再次朗读第一小节,找找这里提到了几个姓氏呢?

(1)说说发现了什么。

(通过把字拆开和说偏旁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课后的第二题照样子做问答游戏。

(3)出示几个姓,尝试拆解。

如:

你姓什么?

我姓吕,什么吕?

双口吕。

你姓什么?

我姓张,什么张?

立早章。

你姓什么?

我姓钱,什么钱?

金钱的钱。

你姓什么?

我姓杨,什么杨?

杨柳的杨

三、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

(1)学生再次朗读第二小节,画出其中的姓氏,再读一读。

(2)指名学生交流第二小节中出现了哪些姓氏呢?

2、了解单姓和复姓。

(1)指名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都属于单姓,而诸葛、东方、上官、欧阳都是复姓,那么什么是复姓呢?

有两个字组成的姓氏就是复姓啦。

3、小结

(1)按照单姓和复姓给姓氏进行分类。

(2)伴随音乐,练习背诵《姓氏歌》。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第二小节要求会写的字:

国、王、方。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笔顺,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教师范写讲解

五、课堂小结

1、师:

我们通过诵读姓氏歌,了解了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知道了我们的国家有这么多的姓氏,这多有趣啊!

希望同学们课余的时候再去搜集搜集其他的姓氏吧!

2:

巩固练习:

加一加,写出合适的汉字。

六、课后作业

请你说一说图片当中都找到了哪些姓氏呢?

看看谁找到的最多。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姓氏歌》识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李、张、姓、氏、古、吴、等生字。

2.能正确流利,熟读课文。

3.能运用加一加识字法,识记姓氏汉字的方法。

4.会写“姓”、“双”两个生字。

教学重点:

1.认识“李、张、姓、氏、古、吴、等生字。

2.正确、美观书写“姓”、“双”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

运用合适的识字方法认识有关姓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视.频、音频、微课。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激发乐趣。

1.谈一谈自己的姓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

2.播放《百家姓》儿歌激趣导入。

3.引出课题《姓氏歌》。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百家姓》儿歌视.频,让学生对姓氏有所了解,贴近学生生活】。

二、初读课文,听准字音。

1.整体认知,运用多媒体播放课文内容,学生听读课文。

2.学生边听边动手画出课文中姓氏。

3.与教师对照,加深认识。

4.深入学习课文,继续了解内容。

【设计意图: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动脑、动手能力,通过眼看、耳听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走进文本,随文识字。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读课文一、二两句。

找出句子中有关的信息,引导认识“李”字,“李”的识记方法:

上下结构,木加子。

以及“李”字构造、组词。

2.读课文三、四两句。

找出句子中有关的信息,引导认识“张”字,以及“张”字构造、组词。

3.重点介绍“弓”偏旁,通过笔画演示加深认识。

4.运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学习“胡”、“吴”、“许”、“徐”等姓氏,巩固学习方法(加一加识字法)。

5.适当拓展,激发兴趣,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的姓氏有很多,拓展学生的识字量。

【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效率,让孩子可学、乐学,落实提高学生识字能力,注意识字方式趣味性。

四、指导生字书写。

1.指导生字“姓”的书写:

左右结构,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

视.频书写,学生观察,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

“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2.指导生字“双”的书写:

左右结构,左小右大,第三笔是长点,最后一笔是捺。

【设计意图:

养成书写好习惯,分享写字要领,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五、总结学习方法

1.我们初步了解了《百家姓》,知道中国姓氏有很多。

2.学会运用加一加的识字方法认识姓氏,会写“姓”、“双”两个生字。

花样诵读,随文识字

———《姓氏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朗读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

古人云: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叶圣陶先生说:

“阅读教学总得读。

”于永正老师说:

“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

”新课标也指出,要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的能力”,“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对小学各年段朗读的要求都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因此,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二、设计思路

本课是识字教学,识字是本课的重点。

在设计时,我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力图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来让学生在背诵课文的同时达到识字的目的。

在写字教学方面,我将随文写字和集中写字相结合,写字主要根据字形结构等分三组呈现,避免写字教学过分分散,影响整体课堂教学的流畅性。

同时,在写字教学中,在指导字形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三、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识字课《姓氏歌》是一篇新增课文。

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琅琅上口的儿歌之中。

全文共两小节,第一小节前4行采用一问一答,分别以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和“张”,后两行采用三字一句的形式介绍了两组音近姓氏“胡、吴”“徐、许”。

第二小节列举了《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八个姓氏,以及“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四个复姓,说明中国姓氏之多,以及中国姓氏的多样性。

全文读起来节奏明快,易于理解和背诵。

本课渗透了中国传统姓氏文化,介绍的姓氏大多以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称说,主要有分解部件和偏旁称说两种方法,体现了合体字的特点。

课后练习中还提到了以组词来介绍姓氏的方法。

教学时,要借助介绍姓氏达到识字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四、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

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

他们对能引起自己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注意力就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

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不考虑事物的意义。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第一课时识字11个,写字5个,认识部首“弓”);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难点:

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百家姓》资料;每个人准备自己的姓氏牌子,并想好如何用一句话介绍自己的姓氏。

(如我姓李,木子李,我姓方,方向的方。

八、教学过程

(一)聊天导入,亲切自然。

1、聊天导入,认识“张”字。

师:

大家平时见到老师是怎么称呼问好的?

张老师好,对,老师姓张,所以大家叫我张老师。

黑板上贴“张”字。

师:

张就是老师的姓氏。

板书“姓氏”。

【设计意图】通过聊天的形式导入,自然地进入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同时,完成板书的第一步。

2、老师来问几个同学,看他知道不知道他自己的姓氏是什么。

随机问几个同学。

师小结,我们今天上课的同学有40位,大家的姓氏都各不相同。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一篇非常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姓氏歌》,补充完成板书。

【设计意图】随机互动,学生初步用自己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姓氏,引出课题。

3、随文识字写字,认识“姓”、“氏”二字,会写“姓”字。

师:

汉字是特别懂得谦让的,大家看这个“姓”字,左边的“女”字在变成偏旁时,就发生变化了,最后一笔横变成了提,而且不超过右边的撇。

就像我们同桌两位同学,单独坐座位时,可以占据多一点的地方,但是如果两个人坐同桌,就要互相谦让才好。

今天我们要学写的生字中还有一个字也非常懂得谦让,那就是“双”字。

引出“双”字,“又”字的捺要变成点。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写字,在“姓”字的书写指导中,先出示错误的写法,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得出结论,原来写字的时候,左边和右边的笔画是要互相谦让的,这样字形才会美观,就像两人相处要互相谦让一样,在写字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同时,将本课要学的另一个生字“双”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呈现,避免随文识字太过分散,影响到课堂的流畅性。

(二)花样诵读,随文识字。

1、初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师:

请大家轻轻地打开课本,翻到第二课,自己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读快点,也可以读慢点,注意把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读得不通顺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要做到最基本的要求,即读正确读通顺,同时,提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可以大声读或小声读,可以读快点或读慢点,尽量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2、学习第一小节。

(1)默读课文,圈出姓氏。

师:

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小节,在文中找一找有哪些姓氏,并把它们圈出来轻轻地读一读。

课件突出显示文中出现的姓氏,师带读一遍,提示未圈完的同学补上;板贴姓氏,边贴边带读,带读可以以词语的形式出现,指一名学生带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大家学会默读课文,从课文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通过圈字的方式可以进一步认识这些姓氏,也达到认识二类字的目的。

同时,通过老师带读的方式,巩固有关姓氏的生字,指名学生带读,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请班里姓“李”和“张”的同学上台,举着自己的姓氏。

师问,“李”姓学生答,集体问,“李”姓学生答。

师问,“张”姓学生答,集体问,“张”姓学生答。

师问两个问题,“你姓什么?

”“他姓什么?

”,“李”姓学生答,集体问“李”姓学生两个问题,“你姓什么?

”“他姓什么?

”,问“李”姓学生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出现是课文内容的生活化呈现,课文内容的呈现不是直接打开课本从课本上抓取出来,而是通过生活中聊天的方式呈现出来,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更有趣更有吸引力。

通过几次老师问个别学生答,集体问个别学生回答,学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将课文读了四遍,为后面的熟读成诵做准备。

(3)师问其他同学:

刚才姓“李”和姓“张”的同学都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姓氏的?

小结介绍姓氏的方法一:

拆字法。

课件出示木+子=李,弓+长=张。

【设计意图】本节课要达成的目标之一便是让学生学会介绍自己的姓氏,在这里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总结出介绍姓氏的第一种方法,也就是拆字法,为学生后面自己介绍自己的姓氏做铺垫。

(4)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姓“胡”“吴”“徐”“许”的小朋友该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

师问“胡”姓学生,你姓什么?

“胡”姓学生自己举着牌子,自己介绍自己的姓氏。

师:

我发现咱们班没有姓“吴”、“徐”和“许”的同学,我们帮这三个姓氏的小朋友想一想可以怎样介绍自己的姓氏吧。

我们刚才总结了拆字法,看一下是不是可以用这个方法来介绍。

师举“吴”、“徐”、“许”三个姓氏生字卡,那么,“徐”姓小朋友该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呢?

小结介绍姓氏的方法二:

偏旁法。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来引出第一小节的第二部分,同时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介绍自己姓氏的第二种方法,也就是偏旁法。

(5)第一小节连读。

前两句问答由姓李的同学回答,其他同学问,后两句集体读。

(6)师生对读;男女生读;大组对读。

(7)集体拍手读,同桌拍手读。

(8)看板书读,师示范,然后先指一名学生读,再集体读。

(9)背诵。

【设计意图】这几个环节的设计就是通过花样诵读的方式让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通过师生对读、男女生读、大组对读、集体拍手读和同桌拍手读和看板书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快快乐乐的诵读中不断巩固课文内容,达到熟读成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3、学习第二小节。

(1)读课文第二小节,圈出姓氏。

板贴姓氏。

【设计意图】直接引出第二小节的内容,通过圈字的方式可以认识姓氏。

同时,完成板书的主体内容。

(2)随文写字“王”、“国”、“方”。

学习“王”。

注意三横的顺序与长短。

同理学习“国”,强调笔顺。

学习“方”。

注意笔顺。

【设计意图】随文写字,“王”和“国”先后呈现,因为“国”字中的“玉”字的书写与“王”相近,一方面,强调并巩固了三横的顺序和长短,另一方面,学生也从两个字的对比中发现了字与字组合的时候需要做一些调整,也可以说笔画与笔画之间要互相谦让,再次渗透德育教育。

(3)简单说明单姓与复姓,并说明单姓和复姓的读法。

师带读,生带读。

举几个复姓的名人。

(诸葛亮、司马光)简单解释顿号和省略号。

板书“多”。

【设计意图】让学生简单了解姓氏的读法和单姓复姓,同时,完成本节课的板书。

(4)看板书读,指一名学生读,集体读。

4、两小节连起来读,看板书读,男女生读。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熟读成诵,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自编儿歌,介绍姓氏。

1、除了课文中的姓氏,生活中还有很多常用的姓氏。

想不想试着介绍一下自己的姓氏?

那么,老师先再教一种介绍姓氏的方法吧!

出示:

“你姓什么?

我姓方。

什么方?

方向的方。

”小结介绍姓氏的方法三:

组词法。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教材中课后练习,让学生自己发现介绍姓氏的第三种方法,也就是组词法,为下一环节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姓氏做准备。

2、小组介绍姓氏。

可以试着用句式“你姓什么,我姓……。

什么……,……”

【设计意图】在前面的环节中,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三种介绍姓氏的方法,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介绍自己的姓氏,体会应用的乐趣。

3、接龙游戏。

班内自己介绍姓氏并问别人的姓氏,进行接龙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再次巩固介绍姓氏的方法。

4、出示《姓氏歌》原版,读一读。

【设计意图】朗朗上口的儿歌读起来让大家觉得趣味十足。

(四)课外延伸,触摸国学。

1、出示《百家姓》,介绍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

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

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

介绍“赵钱孙李”居前四位的原因,介绍“张”姓起源,课件展示张字图解。

2、推荐经典国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师:

除了《百家姓》之外,古代还有很多经典的内容值得我们去读一读。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设计是为了给学生推荐经典国学,让大家在课外走近国学,多多积累。

(五)趣味作业,巩固知识。

1、给父母或者朋友介绍自己的姓氏。

看看你们家人中,你和谁的姓一样。

看看你的朋友中,谁和你的姓一样,试着把这些姓氏编成儿歌。

2、课下诵读《百家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课下了解更多关于姓氏的知识与文化。

九、板书设计

姓氏歌

单姓

李张胡吴徐许姓双

复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王国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方

……

【设计意图】板书的设计分为两个板块,左边主体部分为课文内容的板书,主要是文中出现的所有的姓氏,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识字,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看板书来背诵课文内容。

右边为写字示范板书,三行分别为三组,也就是三次随文写字,第一次学习“姓”、“双”,两个字均需要左右谦让。

第二组为“王”、“国”,两个字都有三横,且长短、顺序一样。

第三组为“方”,因笔顺易错,单独呈现。

板书的设计在呈现课文线索和写字指导的基础上,力求简单明了。

 

十、教学反思

(一)课前反思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有意识地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花样诵读,加深记忆。

前两年,听了不少王崧舟老师的课并做了详细的笔记,通过多次听课,发现了王崧舟老师的几大“法宝”,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创设情境反复读”,王老师的课总是在不经意间就带着学生读了几遍甚至十几遍,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感情得到了升华。

在听课时,总是到最后才发现王老师一直都是在创设情境,且每次的情境都不相同。

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有意识地让学生多读。

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简单的重复可能不足以时刻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需要换着花样读,边读边动起来,这样,才能够保证朗读的效果。

2、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渗透德育教育。

在识字写字教学方面,我试图把随文识字写字和集中识字写字相结合,识字主要是通过课文内容来呈现,并通过师生带读的方式朗读巩固,写字主要根据字形结构等分三组呈现,避免写字教学过分分散,影响整体课堂教学的流畅性。

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