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3322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管理办法

第一条总则

(一)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克服工程质量通病,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开发项目的所有新建工程。

第二条职责

(一)项目部负责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落实。

(二)设计部负责与设计院沟通,在防治质量通病上,从设计上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三)品质部负责检查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考核。

第三条阶段管理措施

(一)开工准备阶段

1、项目部门分别向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下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将该工程分解的质量目标明确在合同中,并明确该任务书和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的奖惩。

2、在图纸答疑时,设计部组织设计单位将设计图纸中通病防治及重点部位的技术要求及相关措施向项目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交底。

3、针对所施工工程,施工单位认真编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及施工措施》。

4、监理单位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及施工措施》,审查后总监签字认可,并盖监理项目部章。

5、监理单位编写《质量通病防治监理细则》,并结合《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在监理规划中明确质量通病的控制目标,在单项工程和整个项目竣工后,项目部分别评价监理的工作情况,并进行奖惩。

6、项目部门批准经监理单位审定的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和监理单位提交的《质量通病防治监理细则》。

(二)工程实施阶段

1、监理月报中必须含有当月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

2、每次验收,施工单位自检报告和监理单位的评估报告中要求涉及质量通病防治检查的相关内容。

3、项目部检查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质量通病防治上的执行与督促情况,并留下记录。

(三)工程竣工阶段

1、施工单位拟制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情况汇报材料,并提交监理公司批准。

2、监理单位拟制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评估报告,连同施工单位的汇报材料一并提交项目部门批准。

3、项目部将批准的质量通病防治汇报材料和评估报告进行备案。

第四条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相关要求详见《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以下所列项目为在施工单位编写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及施工措施》和监理单位编写的《质量通病防治监理细则》中必须包含的项目。

(一)墙体防裂

在进行主体竣工验收前,监理公司要根据设计情况对锚拉筋、构造柱的施工情况进行检查,每层形成一个记录表格,项目部对检查结果确认后,方能组织主体竣工验收;在抹灰之前项目部以层为单位进行钢丝网片或纤维网的隐蔽验收,并留下记录;企业管理部根据记录进行抽查。

(二)防渗漏

1、厨、卫、外墙及屋面的防水控制按公司下发的《防水控制管理办法》执行。

2、门窗边、幕墙等防渗具体措施和要求在编制方案中明确,监理公司和项目部根据方案进行检查。

3、安装管网及设备穿墙孔洞的封堵措施。

(三)轴线、标高及几何尺寸的控制

1、主体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需及时弹出标高和轴线的控制线,准确测量,认真记录,并确保现场控制线标识清楚。

2、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1.5-2m2范围内宜设置一处。

3、装修阶段应严格按所弹出的标高和轴线控制线施工,发现超标时及时处理。

4、按检验批进行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测量。

测量后,认真填写《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楼板厚度测量记录》;室内标高、轴线位置的检测数量,每检验批按10%的房间数且不少于5间进行抽查;楼板厚度的检测,住宅楼按楼层划分检验批,每检验批抽查自然间总数≥10%且不少于5块板,被抽查自然间前应先检测平整度。

(四)抹灰层空鼓

(五)预制板楼面顺板裂纹的防治

(六)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

第五条相关程序

《防水过程控制管理办法》

后附《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第六条相关记录

《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楼板厚度测量记录》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

 

编制部门

编制人

审核

批准

工程部

 

附件: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第一篇

一、装配式混凝土楼板顶棚的顺板裂缝

1、酿成原因:

(1)预制楼板安装时没有坐湿浆,板缝过小,安装不够稳固、安装不平;

(2)暗敷了电线管的板缝未处理好;

(3)板缝灌后即承受了荷载或楼板受到震动;

(4)板缝内的油污、灰尘、杂物等清理不干净,灌缝前对混凝土板缝浇水湿润不够,细石混凝土灌缝捣固不密实、养护不够。

2、预防措施:

(1)预制板安装前圈梁混凝土应先找平,安板时要用湿浆坐实、搁平、安放平稳,排板时板缝保证底宽不小于20mm,板缝大于40mm的按设计规定配置钢筋;

(2)暗敷电线管的板缝,应先灌部分混凝土,后放电线管,再灌混凝土,保证电线管在混凝土的中间;

(3)板面上运输时应防止集中荷载或冲击震动破坏板的整体性,可采取隔层灌缝,样板开路;

(4)灌缝前先将板缝清理、冲洗干净,再刷素水泥浆;

(5)灌缝的细石混凝土中可掺微膨胀剂,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灌缝时,板底面缝应比两板凹进10mm,板面缝浇捣至离板面1mm,以增加天棚抹灰层、地面找平层与预制楼板的粘结力,灌缝应捣实并浇水养护。

二、墙体、窗户渗水

1、产生部位:

(1)围护墙渗水

(2)窗户与墙节点处渗水

(3)窗户渗水

2、酿成原因:

(1)砌体的砌筑砂浆不饱满、灰缝空缝,出现毛细通道形成虹吸作用;室内装饰面的材质质地松散,易将毛细孔中的水分散发;抹灰厚度不均匀,导致收水快慢不均匀,抹灰易发生裂缝;面砖分格缝的勾缝不密实有砂眼,造成墙身渗水。

(2)脚手眼及其它孔洞堵塞不当,造成墙身渗水。

(3)后塞口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使用了水泥砂浆嵌填,塑料门窗热胀冷缩使门窗框与洞口墙体间出现缝隙;

(4)窗楣未设鹰嘴和滴水槽,室外窗台板未作顺水坡,而导致倒水现象;

(5)外层推拉门窗下框的轨道根部没有设置排水孔,使下框槽内积水排不出去酿成渗水;

(6)塑料门窗制作时,横竖框的结合节点处接缝不严密,导致水密封性差,下雨时向室内渗水;

3、预防措施:

(1)组砌时严格控制砂浆饱满度,对组砌中形成的空头缝应在装饰抹灰前将空头缝采用勾缝方法修整;外装修前,要将外墙进行修补,特别是脚手眼及其它孔洞,须派专人用原设计的砌体材料按砌筑要求堵塞密实。

(2)对窗台、檐口、装饰线、雨篷、阳台和落水口等墙面凹凸部位,应采用防水和排水构造。

严格控制下框与窗台板的间隙,一般不小于50mm,使外窗台能放排水坡。

排水坡的坡根与下框节点处预留缩缝不小于5mm,用密封胶进行封闭,切忌密封胶掩埋框边,避免槽水积水无法排出;窗楣应设置鹰嘴和滴水槽。

(3)外墙面找平层至少要求两遍成活,并且注意养护,在粘贴外墙砖之前,先将基层空鼓、裂缝外理好,确保找平层的施工质量。

(4)找平层应具有独立的防水能力,可在找平层上涂刷一层结合层,以提高界面间的粘结力,也可兼封闭找平层上的残余裂纹和砂眼、气孔的作用。

找平层完成后、外墙砖粘贴前,外墙面可作淋水试验。

其方法是在房屋最顶层安装喷淋水管网,使水自顶层顺墙往下流淌,喷淋水时间不少于2h。

及早发现渗漏点,及早处理,使找平层具有独立的防水能力。

(5)外墙砖勾缝应饱满、密实,无裂缝,选用具有抗渗性能和收缩率小的村料勾缝,如采用商品水泥基料(内掺粉细砂及聚合物添加剂)的外墙砖专用勾缝材料。

(6)塑钢门窗框与洞口墙体间应采用闭孔泡沫塑料、发泡聚苯乙烯等弹性材料分层填塞,缝隙外侧应用嵌缝膏密封处理。

(7)外层推拉门窗下框的轨道两端应设置泄水孔,使积水及时排除;

(8)塑料门窗制作时,使用性能应符合气密性、水密封性及风压的要求。

四、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合格

1、产生部位

(1)住宅工程构造柱钢筋组装时,主筋上不设置保护层垫块。

(2)混凝土圈梁,框架结构的梁、板、柱露主筋。

(3)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的强度等级低于母体强度等级。

2、酿成原因

(1)构造柱钢筋组装不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或受施工荷载冲击时,会导致构造柱钢筋位移。

(2)混凝土圈梁和框架梁、板、柱的主筋上没有按规定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或者是垫块组装的不牢固,由于垫块产生位移,导致混凝土构件露主筋,或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小于规定。

3、预防措施:

(1)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

(2)用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垫块,其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达到母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对成型的垫块应认真养护,确保垫块强度达到要求。

(3)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所作的垫块,按1m左右的间距放置,绑扎在受力钢筋上。

(4)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组装应布置适宜,距离不得过大,必须与钢筋骨架主筋绑扎牢固,不许松动,不许产生位移和脱落。

竖向钢筋采用预埋有铁丝的垫块,绑在钢筋骨架外侧的主筋上,其垫块的厚度必须满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并要控制好构件成型后的几何尺寸,振捣混凝土时,严防振动器撞击钢筋,导致绑扣松动和垫块位移。

五、厨房、卫生间地面渗漏

1、产生部位:

浴厕间地面常有积水,顶棚表面经常潮湿。

沿管边渗漏或管道接头处渗漏滴水。

2、酿成原因:

(1)设计图纸要求不明确,如地面标高、地面坡度、地漏形式、防水要求等未作具体说明,对此,施工人员未认真进行图纸审查和研究,盲目凭经验施工,造成差错;

(2)楼板中穿越给水管道时未设置套管,不便于管道的维修和更换;

(3)预埋套管高出地面尺寸太小或套管内径与管道外径的环隙未处理好,导致从环隙向下渗水;

(4)厨房、卫生间地面防水施工前的基层未处理干净,防水层厚度不够;在地面阴角

处等薄弱部位的防水未做加强处理。

(5)土建施工对浴厕间楼面混凝土浇筑质量不够重视。

管道预留孔位置不正确,上下错位,致使安装管道时斩凿地面,增大预留孔洞尺寸。

浇补管道四周空洞部分混凝土时,清洗不干净,浇捣不密实,浇捣后不重视养护,致使混凝土质量低劣或有干缩裂缝等。

地面坡度设置不妥,防水层施工不认真等。

(6)安装坐便器、浴盆等的排水口预留标高不准,方向歪斜,上下接口不严,管道内掉入异物,管道支(托)架固定不牢,地漏设置粗糙等。

3、预防措施

(1)认真审查设计图纸,应针对工程使用特点,在图纸上明确质量要求;

①浴厕间楼地面标高应比一般地面低20-50mm;

②浴厕间楼地面结构四周的边梁应向上翻起,高度不小于200mm,防止水从四周墙角处向外渗漏;

③浴厕间楼地面应有2%-3%的坡度坡向地漏;

④管道支(托)架应注明用料规格、间距和固定方式;

⑤横向排水管应有2%-3%的坡度,以排水畅通,防止涌水上冒;

⑥竖向排水管每层应设置清扫口,一旦发生堵塞,便于及时清扫;

⑦地漏应设有防水托盘,防止地面污水沿地漏四周向上渗漏;

⑧管道安装好后,必须进行注水试压(上水管)和注水试验(下水管)。

(2)土建施工应作好以下各点:

①重视浴厕间楼地面结构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振捣密实,认真养护:

②楼面上预留的管道孔洞上下位置应一致,防止出现较大误差:

③管道安装好后,穿板管周边二次浇灌混凝土时,应将洞口凿毛冲洗干净并刷素水泥浆,二次浇灌洞口时,宜用细石混凝土认真补浇管道四周洞口,混凝土强度应比楼面结构的混凝土提高一级,并认真做好养护:

④认真做好防水层施工,防水施工前,厨房、卫生间地面的基层一定要处理干净,防水层的厚度要随机抽样检查,严格控制。

阴角处在做防水涂料时加铺玻璃丝纤维布,并保证阴角处防水层返起高度≥200mm。

施工结束后应作蓄水试验(蓄水20-30mm,24h不渗漏为合格),合格后方可铺设地面面层。

⑤铺设地面前,应检查找坡方向和坡度是否正确,保证地面排水通畅。

(3)安装施工应作好以下各点:

①坐便器在楼板上的排水预留口应高出地面(建筑标高)100mm,切不可歪斜或低于楼面。

②浴盆在楼板上的排水预留口应高出地面(建筑标高)100mm,浴盆的排水铜管插入排水管内不应少于50mm。

③给水管穿楼板的套管高出装修后的地面不应小于20mm,其套管内径与管道外径的环隙应做油麻封闭。

④排水管道应用吊筋或支(托)架固定牢固,排水横管的坡度应符合要求,使排水畅通。

⑤安装过程中凡敞口的管口,应用临时堵盖随手封严,防止杂物掉入管膛内。

⑥管道安装后,应及时进行注水试压(用于上水管)和注水试验(用于下水管)。

⑦地漏安装标高应正确,地漏接口安装好地漏防水托盘后,仍应低于地面20mm,以保证满足地面排水坡度。

六、涂膜防水屋面渗漏

1、产生部位:

天沟、檐沟、檐口、变形缝、泛水、穿透防水基层的管道或突出屋面连接处等

2、酿成原因:

(1)基层不平,屋面积水;基层找平层疏松、起砂、起皮、清理不净,导致涂膜防水层与基层结合不牢;

(2)设计构造不合理;

(3)屋面基层结构变形较大、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引起防水层开裂;

(4)细部构造封固不严,涂膜有开缝、脱落等现象;

(5)涂布方法不当,涂料成膜厚度不足,且有露胎体、皱皮等现象;

(6)使用不合格的防水涂料。

(7)双组分涂料施工时,配合比计量不正确,搅拌不充分。

3、预防措施

(1)屋面基层必须做到平整、坚实、光滑、无起砂、起皮及开裂等缺陷,且屋面基层应干燥,要求防水层与基层紧密相连且粘结牢固。

水泥砂浆作保护层时,表面应抹平压光,并按规范规定设分格缝,控制好基层和找平层的施工质量,找平层表面应压实平整,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层时,水泥砂浆抹平收水后应二次压光,充分养护,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

(2)因为涂膜防水层一般较薄,长期泡在水中,会发生粘结力降低,丧失防水性能等现象。

水乳型涂料自然蒸发成膜后,如长期泡水还会出现溶胀起鼓、涂膜脱落等质量问题。

所以,屋面应有合理的分水和排水设计,所有檐口、檐沟、天沟、水落口等应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并切实做到封口严密,排水通畅。

(3)天沟、檐沟、檐口、变形缝、泛水、穿透防水基层的管道或突出屋面连接处等,均应加铺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

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毫米,水落口周围与屋面交接处,应作密封处理,并加铺两层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

涂膜伸入水落口的深度不得小于50mm。

在细部构造的收头处,施工中应精心操作,并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

(4)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防水涂料。

在施工前必须在现场进行抽样并送检,并应注意保管方法与使用期限。

(5)应视防水涂料的品种及成膜方法,选择合理的施工工法,并须遵守有关操作工艺。

(6)防水涂膜应分层分遍涂布。

待先涂的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布后一遍涂料。

(7)涂膜防水层施工时应做到厚薄均匀,表面平整。

屋面转角及立面的涂层,应薄涂多遍,不得有流淌、堆积现象。

如涂膜中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宜边涂边铺胎体。

铺设时应将胎体材料刮平排除气泡,此时既不宜拉伸过紧,但也不得过松,能使上下涂层粘结牢固为度。

另外,在施工时应将涂料浸透胎体,覆盖完全,不得发生胎体外露现象。

(8)涂膜厚度对防水质量有直接影响,也是施工中最易出现偷工减料的环节。

施工时应根据涂料的固体物含量(重量百分比)、涂料密度(g/cm3),再加适量合理损耗,计算出屋面单位面积上所需的涂料用量,这样才能确保施工中达到规定的设计涂膜厚度。

(9)涂层之间不能采取连续作业法,两道涂层的相隔时间与涂膜的干燥程度有关,且应通过试验确定。

一般春秋季应间隔10h以上,3d以内;夏季间隔5h以上,2d以内;冬季间隔15h以上,5d以内。

(10)必须注意,在涂第一道涂层时要用力进行搓涂,但涂二道和后续涂层时,则应按规定的涂膜厚度均匀、细致地涂刷;同时在后续涂层施工时,涂抹方向应与前道涂层的涂抹方向相垂直,以使涂料在收缩时,各个方向受力均匀。

(11)如果屋面面积过大,一次涂刷有困难时,则应划分施工流水段,此时防水层的接缝部位可用砂纸打磨,再用稀释剂恢复涂膜表面的粘性,然后方可继续涂刷新的防水层;防水层接缝的宽度应在100mm以上。

七、门窗污染

1、酿成原因:

酿成门窗污染主要是装饰前未对门窗进行防护或防护不力,致使水泥浆、白灰膏、涂料、胶液等飞溅门窗上污染了门窗表面。

2、预防措施:

(1)门框安装应安排在地面、墙(内、外)面湿作业完成之后。

(2)门窗框应认真做好防护工作;可采用防护胶带遮盖保护,以防窗框被水泥砂浆等污染。

(3)门窗框四周嵌防水密封胶时,操作应仔细,不得污染门窗框。

(4)墙面涂刷、喷涂、裱糊时,应用塑料薄膜封严门窗,严防胶液和涂料污染门窗。

(5)在施工过程中,如有水泥浆、白灰浆、涂料、胶液粘在门窗表面时,必须在初凝之前用搽布或棉纱清理搽拭干净。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第二篇

一、填充墙与混凝土柱、梁、墙连接不良

1、现象

填充墙与柱、梁、墙连接处出现裂缝,严重的受冲撞时倒塌。

2、原因分析

(1)混凝土柱、墙、梁未按规定预埋拉结筋,或偏位、规格不符。

(2)砌填充墙时未将拉结筋调直或未放在灰缝中,影响钢筋的拉结能力。

(3)钢筋混凝土梁、板与填充墙之间未楔紧,或没有用砂浆嵌填密实。

3、预防措施

(1)加气砌块填充墙与柱和承重墙交接处应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设置拉接筋。

(2)填充墙砌至拉接筋部位时,将拉接筋调直,平铺在墙身上,然后铺灰砌墙;严禁把拉接筋折断或未进入墙体灰缝中。

(3)填充墙砌完后,砌体还将有一定的变形,因此要求填充墙砌到梁、板底留一定的孔隙,在抹灰前再用侧砖、立砖或预制混凝土块斜砌挤紧,其倾斜度为60度左右,砌筑砂浆要饱满。

另外,在填充墙与柱、梁板结合处须用砂浆嵌缝,这样使填充墙与梁、板、柱结合紧密,不易开裂。

二、墙面抹灰裂缝、起壳

1、现象

室内外抹面随砌体灰缝中裂缝;柱、梁、板、承重墙结合处裂缝而出现相应的裂缝;墙面抹灰出现干缩和起壳,严重的引起墙面渗漏。

2、原因分析

(1)与柱、梁、板连接处未嵌实或未采取加强措施,由于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柱、梁、板、墙的干缩和温度收缩不一致,容易在连接处产生裂缝。

(2)砌块存在缺陷,如砌块表面酥松、蜂窝、麻面和裂缝,或砌块收缩值过大,都会影响砌体的防水能力,从而引起墙面渗水。

(3)填充墙的水平灰缝和垂直灰缝不密实或有空头缝。

3、预防措施

(1)抹灰前,对砌体墙面的污斑、油渍、尘土等污物,应用钢丝刷、扫帚或其它工具清理干净;加气块应在抹灰前提前1-2天浇水使其湿润,抹灰时再浇水湿润一遍。

(2)抹灰前对雨水侵蚀较多的部位、砌筑砂浆密实较差的部位或抹灰前出现裂缝的部位,应用水泥砂浆勾缝,并应检查墙面平整度,尤其是加气块,应把凸出墙面较大处铲平,修补脚手眼和其它孔洞,镶嵌密实;凹进墙面较大处,砌块缺损部位或深度过大的缝隙,应提前用水泥砂浆分层修补平整,以免局部抹灰过厚,造成干缩或局部起壳。

(3)加气砌块宜用强度不高的1:

3石灰砂浆或1:

1:

6混合砂浆抹灰;除护角线、踢脚线、勒脚、局部墙裙外,不宜做大面积水泥砂浆抹灰。

(4)砌块墙面不宜帖挂重量较大的饰面材料。

(5)填充墙与梁、柱、板和承重墙连接处在抹灰前要用砂浆嵌缝,并且骑缝加钉钢丝网片或胶粘丹强丝网片等材料。

(6)在加气砌块内墙面、外墙身两面,不得同时满做不透气饰面。

4、治理方法

对于结构问题引起墙面抹灰起壳、裂缝和渗水的,应先结构采取措施后,再对抹灰进行处理。

处理时,一般应铲出起壳部分,清理、湿润后重新分层抹灰。

对于抹灰层裂缝一般应沿裂缝凿成V形槽,清洗后用水泥砂浆分层嵌补或用油膏嵌缝,然后分成修补抹灰层。

因砌块本身材料问题而引起的渗漏,应铲出该部位抹灰层,然后将砌块酥松或裂缝部分凿除,用水泥砂浆修补,达到一定强度后重新抹灰。

因抹灰层太薄而造成渗水的墙面,可在表面凿毛,认真清理、湿润以后,加做一层抹灰。

有条件时,可在抹灰层外涂防水层,如憎水剂等。

三、地面起砂

1、现象

地面表面粗糙、光洁度差、颜色发白、不坚实。

随着走动次数的增多,砂粒逐步松动或有成片水泥硬壳剥落,露出松散的水泥和砂子。

2、原因分析

(1)水泥砂浆拌合物的水灰比过大。

水灰比与水泥砂浆强度成反比,如施工时用水量过多,将会大大降低面层砂浆的强度,同时,施工中还将造成砂浆泌水,进一步降低地面的表面强度,完工后一经走动磨损就会起灰。

(2)不了解水泥硬化的基本原理,压光工序安排不适当,以及底层过干或过湿,造成地面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大大降低面层砂浆的强度和抗磨能力。

(3)养护不适当。

水泥地面完成后,不养护或养护天数不够;地面抹好后不到24h就浇水养护,也会导致大面积脱皮,砂粒外露,使用后起砂。

(4)水泥地面在尚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就上人走动或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容易导致地面起砂,气温低时尤为显著。

(5)冬季低温施工时,水泥地面容易受冻,强度将大幅度下降,也会起砂。

(6)原材料不合要求:

水泥强度等级低,或用过期结块水泥、受潮结块水泥,影响面层强度和耐磨性能;砂子粒度过细,拌合时需水量大,水灰比加大,强度降低;砂子含泥量过大,也会影响水泥与砂子的粘结力,容易造成地面起砂。

3、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水灰比,垫层事前要充分湿润。

(2)掌握好面层的压光时间,水泥地面的压光一般不应少于三遍。

(3)水泥地面压光后,应视气温情况,一般在一昼夜后进行洒水养护,或用草帘、锯末覆盖后洒水养护。

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泥地面,连续养护的时间不应少于7昼夜,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水泥地面,连续养护的时间不应少于10昼夜。

(4)合理安排施工流向,避免上人过早。

(5)在低温条件下抹水泥地面,应防止早期受冻。

(6)水泥宜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安定性要好。

过期结块或受潮结块的水泥不得使用;砂子宜采用粗、中砂,含

泥量不应大于3%。

4、治理方法

(1)小面积起砂且不严重时,可用磨石将起砂部分水磨,直至露出坚硬的表面。

(2)大面积起砂,可用108胶水泥浆修补。

(3)对于严重起砂的水泥地面,应作返修处理,将面层全面剔除掉,清除浮砂,用清水冲洗干净。

辅设面层前,凿毛的表面应保持湿润,并刷一道水灰比为0.4-0.5的素水泥浆,以增强其粘结力,然后用1:

2水泥浆另铺设一层面层,严格做到随刷辅设面层。

面层辅设后,应认真做好压光和养护工作。

四、地面空鼓、开裂

1、现象

地面空鼓多发生于面层和垫层之间,或垫层与基层之间,用小锤敲击有空敲声。

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开裂。

严重时大片剥落,破坏地面使用功能。

2、原因分析

(1)垫层(或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有浮灰、浆膜或其它污物。

(2)面层施工时,垫层(或基层)表面不浇水湿润或浇水不足,过于干燥。

(3)垫层(或基层)表面有积水,在铺设面层后,积水部分水灰比突然增大,影响面层与垫层之间的粘结,易使面层空鼓。

(4)为了增强面层与垫层(或垫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需涂刷水泥浆结合层。

但如果刷浆过早,所刷的水泥浆在铺设面层时已风干硬结,不但没有粘结力,反而起了隔离层的作用;如果采用先撒干水泥面后浇水(或先浇水后撒干水泥面)的扫浆方法,由于干水泥面不易撒匀,浇水也有多有少,容易造成干灰层、积水坑,成为日后面层空鼓的潜在隐患。

3、预防措施

(1)严格处理底层(垫层或基层)

①认真清理表面的浮灰、浆膜以及其它污物,并冲洗干净。

如底层表面过于光滑,则应凿毛。

②控制基层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其凹凸度不应大与10毫米,以保证面层厚度均匀一致,防止厚薄悬殊过大,造成凝结硬化时收缩不均而产生裂缝、空鼓。

③面层施工前1—2天,应对基层认真进行浇水湿润,使基层具有清洁、湿润、粗糙的表面。

(2)注意结合层施工质量

①素水泥浆结合层在调浆后应均匀涂刷,不宜采用先撒干水泥面后浇水的扫浆方法。

素水泥浆水灰比以0.4-0.5为宜。

②刷素水泥浆应与铺设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