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息观修持法要.docx
《出入息观修持法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入息观修持法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出入息观修持法要
出入息观修持法要
泰国佛使比丘著述
“出入息观”(又称安那般那念)的修持,全程完全在呼吸上修行,不用作任何变更及移动,从始至终运行呼吸一直达到涅盘境界为止,是最方便不过的一种修法,不必依靠外物,如遍处轮与尸体之类,再者其法温柔,不激烈,不紧张,不可怕。
不如“不净观”一般的难为。
所以没有害处,绝对不会伤及身体。
问题只在能够修行与否﹖如果不能修行便不能修行,伤害绝没有。
如果有人说修持出入息观会引起发狂,那是无稽之谈,说这话的人也许误认旁门别教的出入息观,以为是本佛教的出入息观,那并不是佛世尊宣说而记载于巴利圣典上的真正佛法,如本书所根据讲解的一般。
本门出入息观绝对无害,如果修行的人真的发狂的话,那个人必定先有狂病,而动用心神时抵触神经发作。
另一个原因便是其人修行的目的并不在断灭烦恼,而只妄求神通法力,希图财利,这是会引起狂病的。
所以发狂的原因有二:
一乃居心不正,违反修行定止正法,妄修旁门“利欲邪法”,导致邪魔附体;一乃其人已经有狂病在先,习法时动用“心神”而引起狂病发作。
至于普通的人【注一】修行真正佛门出入息观,是不会发生狂病的。
这是习法的人所必须知道的一般情形。
现在,再来研究出入息观十六阶的内容,本佛门出入息观一定要有十六阶,无论载在那一部经典都是一样,也许有其它不同方式的出入息观,但那并不是佛世尊所传,是属于旁门别教的,真正出于巴利圣典的出入息一定有十六阶。
学者必须知道这十六阶的内容,究竟修的是什么﹖第一段最初四阶是修心使达到禅定,在这四阶上学习调节呼吸,平衡气息,结果进入禅定,这是第一段初四阶的概况。
接下第二段四阶,是观察由禅定而生的“喜乐”感受,使其知道这些都是思想的来源,促使心情荡动不安,而明白什么在支配着心,其有四阶,即第五阶至第八阶,成为一段。
至于第三段乃观察心的变化,而试行御心达到种种所需的意境,也有四阶为一段,即第九阶至第十二阶。
到了最末的第四段,乃观无常,属于慧而不止于定,要用智能观察无常,直至心生厌念,离贪欲,结果得到解脱。
这是最后一段的概况。
至于详细内容解释如下:
第一段:
身观念处
第一段调节呼吸亦即调节身体,使心平定,称为“身行定止”而达到“三摩地”(禅定)。
因身行定止而达到禅定,便立刻得到安乐之果,但是暂时性的,其课程分阶如下:
一、认识长呼吸为一阶。
二、认识短呼吸为一阶。
三、认识呼吸支配身体为一阶。
四、调节呼吸使其逐渐平息,而结果达到禅定为一阶。
必须根据这四阶要点学习修行,一直达到闭眼即得的地步。
即第一阶要学习观察长呼吸每一角度的一切详情,如什么是长呼吸﹖发生时有什么感觉﹖对身体有什么影响﹖等等。
这是第一阶应学的课程。
第二阶同样的观察短呼吸的一切详情,在运气、感觉及对身体的影响等方面,与长呼吸作一番比较。
两种呼吸反复运行,互相比较,结果便会洞识呼吸,明了呼吸,知道呼吸的因,知道呼吸的果,知道呼吸的影响力,必须如此认识呼吸。
因为眼前我们对呼吸认识还不够,所以应该和它打交道,与它混熟。
第一阶便是和长呼吸混熟,第二阶也和短呼吸混熟。
及至第三阶,便观察这两种呼吸对身体的关系,称为“身行”即身体的支配者,与身体有连带关系。
如果呼吸粗急,身体也跟着粗急即局促不安;如果呼吸温柔,身体也跟着温柔,即寂静安定。
呼吸长是正常的表现,故长呼吸能助身体进入正常;呼吸短是不正常的表现,当身体不正常如发怒、疲劳、心情冲动时,呼吸便跟着短促,反之呼吸短促不正常,身体也跟着不正常,知道这些呼吸一直支配着身体的秘密,为第三阶应学课程。
巴利圣典称为“知道一切身”,便是知道呼吸支配身体的一切情形与原理。
肉体称为身,呼吸也称为身,两者不能分开,必须知道两种身的一切,才可称为“知道一切身”。
而且每一种身中又分出种种相,必须每一项都详观明察,直到明白开悟这两种身同属一体的真谛。
在每一呼每一吸上运行观察,完成第三阶课程。
至此便可继续修持第四阶禅定。
第四阶之所谓“身行定止”,便是调节呼吸使其逐渐逐渐的平息,在每一呼每一吸上用功修行,呼吸逐渐平息,身体也跟着逐渐静定,心因此而达到禅定。
这一阶藏有秘诀比别阶殊异。
第四阶修行方法也可称为秘诀或善巧,亦即现代之所谓技术,乃用技巧而使呼吸逐渐逐渐地平息。
其法便是在开始运行长短呼吸时,对它慎密地监视,好象在跟随着它走一样,知觉一直紧跟着气息上下奔走不离。
设定两个距点,上方在于鼻端,下方在于肚脐,这只是假定而已。
我们吸气进时气息从鼻端进入一直达到肚脐,以此为终点别处不管,呼气出时气息又从肚脐开始走出鼻端,以气息上下奔走摩擦所得的感觉作为追踪的目标。
这样便可得到两点知识,即吸气以何处为起点何处为终点,呼气又以何处为起点何处为终点。
这样坐观一段时间,好象追走一样。
气息走进时知觉也跟着从鼻端走到肚脐,气息走出时知觉也跟着从肚脐走到鼻端,假定有一条空管从鼻端通到肚脐,气息在这条空管里来回奔走,知觉也紧跟着气息来回奔走,这样设想就不会感到困倦。
开始学习的人大都会用力呼吸,起初发出“嘶!
嘶!
”的声音,及后声音慢慢减低,最后只剩丝微鼻声而已,在旁的人可以听到,其息如何均匀。
这可以辨别工夫之深浅,凡属行家都会这样。
这叫作“跟走”,即知觉观注着气息一呼一吸的来回奔走,好象紧跟着随走一般。
如果能修到知觉紧跟着气息不放,坚定不移,不会走失,便算是完成了“跟走”的一步。
接下来一步叫作“守观”,即知觉不再跟着气息上下奔走了,只坚守在一个适当的地点观望。
这个适当的地点就是鼻端或鼻门,知觉在鼻门守观,气息走进鼻门时便立刻知道,但并不跟着走,坐着观望而已。
气息由肚脐走出鼻门时,也同样守在鼻门观望,不跟着走。
如此知觉也不会走失,只要守观得定。
不过有一段时间必须注意,便是在气息走进鼻门到终点而还没有呼出之前,有一个停顿时间必须提高警惕,以防知觉走失,呼气时也一样。
不过在“跟走”的一步锻炼得好便无问题。
如果第一步锻炼不好,下一步也跟着不好。
所以最要关键在于每一阶每一段都要循次熟练,不可马虎,才能获得良好功果。
这是学者所极需知道的。
现在已经停止跟走,只在鼻门守观,应如守门人严坐执行职守一般,瞪眼观察出入门户的人,瞬眼不离。
气息运行时,粗也知其粗,细也知其细,进也知其进,出也知其出,这便是守观。
第一步“跟走”。
第二步“守观”。
如此分步已够。
如果要再详细的分析也可以。
不过不需要。
守观的一步练习纯熟了,便可继续修持观照相境。
以内眼观视鼻端。
不过以前观察的是气息,现在心已经坚定了,在鼻端逐渐浮现出相境,代替气息的存在。
但这相境只是幻相而已,有的如珠球,有的如日月,只要能够凝构容易观察,什么相体【注二】都可以。
而且这些相境随人而异,有如闭着眼睛时所见到的光影一般,有种种的形色,有的好象一粒日光下的露珠,有的好象一面光网,有的好象一片白云,有的好象一轮月亮,不一而足。
这些都是心造的幻境,并不是实体,作用在于训练心的定力。
如果修到了这个阶段,表示气息已经十分柔微,身体也更加定静。
试从头作一番比较,当我们修“跟走”一步,知觉跟着气息走,心已经定静了一个程度,再修“守观”的一步,知觉集中在一点,心身更加定止高一级,现在能够凝构相境,那便愈更定止了。
这就是秘诀或技巧,引导心逐步逐步的定止,而达到了“取相”【注三】的阶段。
接下去便是运心变化相境,达到随心现化的地步,称为“似相”【注四】。
及后再运心变化所得相境,使它作种种需要的形体,这也叫“似相”。
御心达到“似相”境界的方法,便是由内观所见到的相体,在每一呼每一吸上逐步运心修练,其有四步课程。
如果修完了这四步课程,便等于完成了御心、御身及御气的工夫,原来调节呼吸其效果连及于身,身受调节其效果连及于心,心、身、气同时齐被调节。
所以到了这个阶段,气平息了,身也平息,心也平息了,一切都平息了。
余下的唯有修持禅定而已。
达到禅定的先决条件便是先要习熟“似相”,能变化相境操纵自如,然后摄念定观在一个明晰的化相上,修到了这个地步,可说一切已经齐备,就此可以提觉禅支了,这就是说我们的心已经锻炼到十分精纯,达到能够控制自如的程度,可以开始提观地五种感觉,术语叫作“寻、伺、喜、乐、一境性”五禅支。
这些名词有的人能记得,有的人过目即忘,不能记得的也不要紧,只要知其义便算。
“寻”的解义是心观注于所缘的感觉,如眼前心正在注视着所凝构相境上,相境是所缘,心系于所缘便是“寻”。
心渗透于所缘叫作伺。
在同一时间,又会发生欢喜的感觉,有如作事成功时觉得十分满意的情境一样,随人而异,有的喜在心头,有的喜露于形色;这叫作“喜”。
同时又因定静而感觉到安乐,心旷神怡,这叫作“乐”。
这时心集中在一处,坚定不移,不动不摇,这叫作“一境性”。
观见“寻、伺、喜、乐、一境性”五种感觉,一齐而生,表示心已经定止,达到初禅或第一禅的境界,心系于所缘也知道,心渗透于所缘也知道,喜也知道、乐也知道,心集中于一境也知道,五种禅支完全感觉到,这便是第一禅地的特征。
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观察修持,这一阶最难修,因为太过精微,如果有杂事纷扰便修不成;但也不一定,关键在于修持的人耐性如何,有忍耐力的不妨埋头苦修,便是在家也好,只要有空便可找比较安静的地方修练。
有私室的人更妙,不过太嘈杂的地方便不适合,因为这种修持适合于山林幽静的地方,故最好有特设的静室或园林为标准。
如果达到这个初禅境界,便等于完成了“身行定止”阶段,亦即平息呼吸的最后目标。
达到初禅时,会感觉到又喜又乐,一心集中在所缘,并透澈了知,这里必须分别清楚,心攀于所缘是一件事,心透澈了知所缘是另一件事,修行达到成功了便感觉到喜慰与快乐,心神完全集中在所行的事业上,这便是寻、伺、喜、乐、一境性,五种禅分的解义,学者必须知晓,第四阶课程到此为止,由修行身行定止而进入初禅的境地得到了正定。
【第一段复习提要】再从头复习一次,第一阶观察长呼吸,直到与其混熟,洞识长呼吸的一切情形。
第二阶观察短呼吸,作同样的修法。
第三阶观察呼吸支配身体的关系,同粗同细,同动同静,知道这两种身乃属一体的原理。
第四阶调节呼吸使其逐渐平息,以跟走、守观、取相、似相的技巧引心达到初禅境地,观觉禅分而得到正定。
这便是第一段“身观念处”的课程,共有四阶。
有什么疑问,不妨试行探讨。
若要继续修持第二禅、第三禅,乃至第四禅,并不困难,乃枝节问题,只要循次减低禅支分量,便可如愿以偿,用不着累述。
第一段“身观念处”到此为止。
为什么要称为“身观念处”呢﹖因为呼吸气息与肉身同体,肉体称为身,气息也称为身,两者有不能分开的关系,现在我们已经平定了气息,身体也跟着平定,知觉便十分圆满,第一段也就此圆满。
第二段:
受观念处
现在继续修持第二段,称为“受观念处”,这一段也分四阶,完全与“受”(感觉)搞在一起。
“受”从何而来﹖这里的“受”便是指禅定里的喜、乐感受而言,大家谅必记得,当我们修习“身行定止”的气功而达到初禅地时,发生寻、伺、喜、乐、一境性,五种感受,便是以其中喜、乐两种感受作本段修持的基础,到了这第二段,什么都不管,只要在喜、乐的感受上着手,在每一呼每一吸上观察“喜”发生的情形,熟识其面目,有如上段洞识呼吸的一切一样,知道什么叫作“喜”﹖其状态如何﹖为什么会发生,有什么威力﹖这便是第五阶的课程。
乃全部的第五阶,亦即第二段的第一阶,以下皆以全部阶数称。
第五阶观察“喜”纯熟了,便移观第六阶的“乐”受。
喜受性粗,乐受性柔。
必须分别清楚,喜与乐并不相同,当我们作事成功时,会欢喜得肉跳,有时更会高呼踊跃,表现出各种激烈的举动,这便是“喜”。
到了第六阶,极喜之后必生安乐。
必须抛开喜念,以便露出乐念,易于分别观察。
乐念比较温柔定静,更加舒适,心旷神怡。
这一阶便是观察这种乐受,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详细观察,直至纯熟洞识,知道什么叫作乐,其状态如何﹖因何而生﹖有何结果﹖有什么威力﹖正如我们洞识长短呼吸一样,洞识了第五阶的“喜”和第六阶的“乐”。
现在再继续修第七阶“心行”,“心行”即心的支配者,亦即“喜”与“乐”,这两种感觉称为“受”。
“受”乃心的支配者,驱使心作种种的妄想,想要这样,想要那样;乐受发生时,便生爱念,想要占有,结果造成烦恼与痛苦。
我们便是观察这种“受”支配心的情形。
受即是心行,是心的真正支配者。
乐受有乐受支配心的一种方式;苦受有苦受支配心的另一种方式。
总之凡名为受,都是心的支配者。
在这第七阶上,唯一观受支配心的情境,喜与乐对心的一切感应都要完全透视,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修行观察,以备作第八阶抑制心行的力量。
第八阶亦即第二段最末的一阶,控制心行以达定止。
其法在于消退心行的力量,不令其自行支配于心,如乐受发生时,引起烦恼与执着,我们便控制其支配心的力量,思维乐乃属无常,虚伪欺诈,不执着于它,乐念便会自然而退。
盖心的本性不喜欢虚伪欺诈,如果不思惟观察,便易受骗,但若明白那是烦恼与痛苦的祸源,不受其支配,心行力量便会消退。
故知道思想乃烦恼的真谛,其结果使我们能够控制心行执着的力量。
圣典曰“于出入息间学习抑止(息止)心行”。
这便是第八阶课程,到此为止,现在已经完成了第二段受观念处的修持,共有四阶,连前合共八阶,亦即修完了两段。
第三段:
心观念处
第三段称为“心观念处”,直接修行御心。
从第九阶开始至第十二阶,共有四阶;第三段的第一阶,亦即全部的第九阶,以下作第九阶称。
第九阶在每一呼吸之间观察心的现状:
眼前心正处在什么情形﹖是喜还是乐﹖有贪还是不贪﹖纷乱还是静定﹖污秽还是清净﹖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都要完全观透,是非善恶好坏完全知道。
如此坐观明察,便是第九阶修行的课程。
直至了然纯熟,便可移上第十阶。
“呵!
现在我要控制你了!
”第十阶便是控制心使其生极喜。
处在喜悦的情境中。
圣典曰“于出入息间学习心生极喜”必须学习到控制自如,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全心都沉浸在极喜的感觉中。
这一阶也许比较难修,但锻炼纯熟了心便被降伏,受我们控制。
这是第十阶课程,御心生极喜。
第十一阶控制心使静定。
心由极喜转为静定,不再喜乐了。
圣典曰“于出入息间学习心静定。
”必须学习到想喜即喜,想定即定的地步,不用依靠禅定,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御心停定,控制成功了,便算是完成了这一阶。
接下第十二阶令心解脱,圣典曰“于出入息间学习心解脱。
”即令心清净,了无一物,解放一切杂念。
也可说解放心脱出杂念。
有什么染着于心,便把它解除去,或者将心拔出染着,两种说法都行得通。
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解放心脱离染着,便是第十二阶课程。
亦即第三段最末一阶,这里称为第十二阶。
再复习第三段课程:
第九阶观心各种形态。
第十阶御心令其生极喜,第十一阶御心令其定止。
第十二阶御心令其解脱,这一段称为“心观念处”,看出了吗﹖知觉一直控制着心,故有心观念处之称,第三段到此为止。
第四段:
法观念处
第四段“法观念处”,乃观察法的演变,共有四阶,本段的第一阶,亦即全部的第十三阶,包括第十三阶至第十六阶,成为一段。
第十三阶圣典曰“于出入息间学习观无常”,必须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观察诸行无常,直至透澈了悟为止。
要从什么地方观无常呢﹖本修法不于外境,不于外人,不于外物观无常,唯于修者本身观无常,详细观察自身内所有的一切,即从呼吸观起,长呼吸无常,短呼吸也无常,身行也无常,身行定止与心行定止都无常,禅定也无常,寻也无常,伺也无常,喜也无常,乐也无常,一境性也无常,凡属身体的一切都无常。
再观第二段的喜也无常、乐也无常,喜与乐支配身的情境也无常,就是心行定止了也能变化,同样的无常。
又再观第三段心的各种形态都无常,心生极喜也无常,心安泰也无常,心解脱也无常。
用不着观别的,只要观察我们正在练习的每一阶课程,都充满着无常的境相。
禅定也无常,那真是可笑!
当我们修持达到禅定境界了,但回头一观,呀!
前后左右都属无常。
所以用不着外观,只要内观便得。
这便是第十三阶的课程,叫作无常观。
这一阶是全部最紧要的一阶,能不能脱身完全在这一阶上,如果不见无常便得不到道果;无常观越浓厚道果越深,无常观越详细道果越明显,为第十四阶修持离贪的先决条件。
“离贪观”即观见脱离贪着欲念。
如色染之消退,欲念层次之脱离。
由观见无常而脱离执着,这一阶便是坐着观察脱离执着的情形,故称为“离贪观”。
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明显的观见贪欲消退,这便是第十四阶的课程,观见脱离贪欲。
第十四阶脱离贪欲之果,乃得自第十三阶观见无常之因。
故第十三阶修持火候如何精纯,第十四阶的道果也跟着同样的深厚。
亦即是说:
观见无常的程度如何,离贪的程度也跟着那样。
这里“离贪”的解义,离即是渐次消灭,贪即欲念,“离贪”就是渐次消灭烦恼欲念,渐次消灭执着,渐次消灭痛苦。
接下来第十五阶“灭尽观”,观见烦恼与痛苦消灭殆尽。
贪欲消灭,烦恼与痛苦便跟着消灭殆尽。
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观见欲望尽灭,称为“灭尽观”。
其实修完第十五阶便够了,已经达到最后的道果。
在第十四阶与第十五阶之间,由离而灭,离便是道,灭便是果。
但还有第十六阶在后,用以观察修行的成功,称为“舍弃观”,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观见舍弃的情境。
其情形正如已经断绝完尽了,断绝完尽了一切烦恼与痛苦,完全舍弃了。
第十六阶课程到此为止。
无常也好,离贪也好,灭尽也好,舍弃也好,都称为法,在这一段上观察四种法的演变,故称“法观念处”,是最末的一段。
修完了这一段便告功德圆满,因为烦恼已经灭尽了,痛苦也熄灭了。
本梵行因此也告终结了。
再从头回观一下:
第一段有四阶,完全处理呼吸与身体互相支配的关系,称为“身观念处”。
第二段观察喜受与乐受的生灭,称为“受观念处”(也有四阶)
第三段观心与御心作种种变化,称为“心观念处”(也分四阶)。
第四段观无常、离贪、灭尽、舍弃四种法的演变,称为“法观念处”(共有四阶)。
合共四段,称为“四念处”。
如果四念处修持圆满,便能得到灭苦之果,同时“七觉支”也随着圆满。
即在修持“四念处”时,“七觉支”跟着发生,“四念处”修持圆满了,“七觉支”便跟着圆满,有“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七种觉支全备,故佛世尊曰“修四念处圆满,七觉支也圆满。
七觉支圆满,一切智与解脱也圆满。
”智能圆满便能灭尽烦恼,烦恼灭了便能解脱痛苦,痛苦解脱了一切便完结。
所以修持十六阶出入息观,等于修持“四念处”与“七觉支”一样,结果皆能得到一切智与解脱。
看见了吗﹖这是多么的微妙与精细,恐怕有的人见了要退避三舍。
起初也许兴高釆烈,但见了内容便不敢尝试。
不过有兴趣的不妨一试,逐阶逐层的慢慢修练,一直修完十六阶为止,功德无量。
这便是正法“出入息观”十六阶全套内容,依经讲解以供学者研究。
一九八二年夏安居译于泰国萱木林寺哲智明陀比丘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