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练习第四章学习动机.docx
《教育心理学练习第四章学习动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练习第四章学习动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练习第四章学习动机
第四章学习动机
一、单选题
1.口渴会使个体做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A.导向功能B.激活功能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D.强化功能
2.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3.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A.25%%%%
4.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
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D.
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5.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
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
6.最重要和最良好的学习动机是(
)。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理想
C.教师期待和远大理想D.教师期待和家长期待
7.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自己的一贯努力,其归因是()。
A.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人的最高级的需要是()。
A.生理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
9.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
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
C.
自我强化
D.
替代性强化
10.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后是令其(
)。
A.产生成就感B.观察榜样
C.
相信自己
D.
认识自己
11.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
A.线性关系型关系C.
倒
U型关系
D.
平行关系
12.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思维卷入过多、需要定创造性的学习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B.低C.一样D.因个体差异而不同
13.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学习动机C.高尚动机D.交往动机
14.布鲁纳认为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是()。
A.兴趣爱好B.外部奖励C.内部动机D.避免惩罚
15.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是()。
A.班杜拉B.奥苏伯尔C.桑代克D.布鲁纳
16.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属于不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因素是()。
A.外界环境B.努力C.任务难度D.能力
17.一般来说,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交往动机D.无意识动机
18.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
利用()这一途径主要应考虑的就
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19.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间接性动机
C.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D.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21.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
22.某学生在考场产生了“怯场”现象,这是该生动机水平()。
A.过弱B中等C.过强D.无所谓强弱
23.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交往内驱力
24.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适合的安排是
33.成就动机可区分为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是()。
A.高B•低C.与避免失败者一样D.与学习无关
34.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可维持和调整活动,这是指动机的()功能。
A.激活功能B.强化功能C.指向功能D.激励功能
3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性内部动机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D.远景性外部动机
36.维纳认为,学生将学习成功或失败归因于()更可能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
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度37.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学习动机D.学习态度
38.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身心状态归因,这种归因属于()归因。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B.外部、可控和稳定
C.内部、不可控和不稳定D.内部、可控和不稳定
我们称这
39.学生在得知自己考试成绩后,往往喜欢解释自己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种现象为()。
A.自我效能感B.结果效能感C.归因D.自我安慰40.在学生失败后,容易使学生对未来失去信心的归因方式是()归因。
A.能力B.努力C.运气D.任务难度
41.一般而言,对学习动机激励作用最大的的是将学习成败归因于()。
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
42.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叫()。
A.意志B.动机C.需要D.兴趣
43.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叫()。
A.认识动机B.赞许动机C.成就动机D.交往动机
44.下列情况代表内在动机发生作用的情景是()。
A.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做作业B.王老师对张华的测试成绩表示满意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D.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
45.学习动机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
A.认知主义者B.行为一一认知主义者C.行为主义者D.建构主义者
46.把动机分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是()。
A.维纳B.班杜拉C•阿特金森D.奥苏伯尔
47.归因研究者分析行为原因时,不包括的维度是()。
A.内外B.强弱C.稳定不稳定D.可控不可控
48.小红为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辛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求知欲
49.需要层次理论是()提出的。
A.罗杰斯B.班杜拉C.奥苏泊尔D.马斯洛
50.成就动机由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组成,这是()的理论。
A.罗杰斯B.班杜拉C.奥苏泊尔D.阿特金森
二.多选题
1.动机一般具有()三种功能。
A.强化B.激活C.指向D.期待
2.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A.奖学金B.对成绩的认可C.表扬D.改善学习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3.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的学习动机。
A.低级B.高级C.外部D.内部E.远景的间接性
4.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动机分为()。
A.内在动机B.外在动机B.生理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E.主导动机
5.维纳把行为结果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即()。
A.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B.内部归因与稳定归因
C.稳定归因与不稳定归因D.可控归因与稳定归因
E.可控归因与不可控归因
6.
消除自卑感常用的方法包括(
A.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认知
E.用激将法刺激学生,让他们通过逆反心理产生正面的动力
7.以下关于学习中成就动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组成
B.自我提高内驱力属于内部动力
C.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比重最为突出
D.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交往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是比较稳定的
8.青年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社会发展的内驱力
E.学习的内驱力
9.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即()。
A.直接转变B.间接转化C.直接发生D.间接改变E.自然形成
10.学习需要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愿望或学习意向,它包括()。
A.学习兴趣B.学习动机C.学习的信念D.学习的爱好
11.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中的成就动机由()方面组成。
A.学习驱力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
1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主要有()。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13.在()阶段,儿童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逐渐
替代了对长者的依附。
A.
儿童早期B.
儿童后期
C.
少年期D.
青年期
14.
根据学习动机的内容的社会意义,
动机可分为()。
A.
内部动机B.
外部动机
C
.高尚的动机D.
低级的动机
15.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可分为()。
A.
近景的直接
性动机
B.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
高尚的动机
D.
低级的动机
16.
根据学习动机的来源,
动机可分为
(
)。
A.
内部动机
B.
外部动机
C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D.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7.以下关于学习动机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行为主义者以强化来解释动机的产生
B.根据需要层次理论,教师除了学习还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
C.无论好生还是差生,将学业失败归因于主观方面均是有利的
D.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18.奥苏伯尔认为,()是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A.学习驱力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
)。
1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
A.尊重的需要B.认知需要C.审美需要D.创造的需要
20.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成()。
A.力求成功的动机B.自我效能感C.习的无助感D.避免失败的动机
21.以下()属于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E.不打无把握之仗25.要使学生学习上的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关键在于()。
A.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B.使他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
C.改变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D.弥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
26.根据需要层次理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马斯洛
B.生理需要是缺失需要,必须得到满足
C..基本需要的层次划分的顺序是固定的
D.低级需要必须得到充分满足,较高级的需要才可能出现
27.教师通过评分来保持学生学习上的成功感,应注意()
A.课题难度适当B.内容应由易到难
C.注意学生成败感的个别差异D.在原来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功感
28.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会
随着()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A.年龄B.文化背景C.性别D.社会地位E.个性特征
32.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和()
A.机遇好坏B.动机水平C.外界环境D.身心状态
33.以下关于归因理论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的论述正确的是()。
A.有助于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
B.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
C.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D.有助于增强个体自我效能感
34.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影响
A.行为的结果因素B.行为的可控因素C.行为的归因D.行为的先行因素
35.()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使恶性循环变成良性循环的关键,也是获得真正成功感的先决条件。
A.找出学习上的关键问题B.填补知识技能方面的空缺
C.树立学业自信D.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6.
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有利于培养新的学习需要,所以教师应()
38.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
A.利用动机的直接发生途径与间接转化途径B.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C.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D.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39.
来自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能产生明显影响的原因是基于学习者可根据反馈信
C•学习动机由学习期待和诱因构成D.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始终保持着一致关系
42.以下关于动机种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部、外部动机的划分是唯一得到心理学界公认的
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前途相联的
C.根据动力来源,动机可分为高尚的、低级的动机
D.外部动机可表现为学习兴趣、老师的表扬、家长的奖励
43.班杜拉认为,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形成了对下一强化的期待,期待包括()。
A.过程期待E.结果期待C.效能期待D.目标期待
44.以下()属于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
A.求知欲B.成功的愿望C.学习兴趣D.喜欢教师的生动讲解45.根据班杜拉的研究,自我效能感能对个体行为产生以下()作用。
A.决定人对活动的选择B影响对活动的坚持性
C.影响人对困难的态度D影响活动的情绪
46.以下关于自我效能感理论的说法中,()是正确的。
A.自我效能感最早由奥苏伯尔提出
B.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C.归因方式也会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D.影响自我效能感最主要的因素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47.维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
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任务难易D.身心状态E.运气
48.
)。
行为目标
个体的学习需要
学生的抱负水平
学生的遗传因素)。
保持学生合理的期待合理应用外部强化
学生学习动机产生的条件有(
A.取得的学习成绩B.
C.智力水平D.
49.影响学生成就动机的主观因素()
A.学生的年龄特征B.
C.学生的个性特点D.
50.成就动机培养与激发的一般原则是(
A.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B.
C.以内部动机为主,外部动机为辅D.
E.教学与教育相结合三、判断题
1、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成正比。
()
2、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惑。
()
3、学习者如果把学习成败归因于自身内在因素,则学习结果不会对其自我意象产生太大影
响。
()
4、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
5、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
6、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推动作用,因此应多用。
()
7、内驱力也是一种需要,但它是动态的。
()
8、按照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数学中的勾股定律的学习,属于概念学习。
()
9、为当三好学生而学习是一种内部动机。
()
10、记忆中的倒摄抑制是一种学习迁移现象。
()
11、如果学习者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败的期望。
()
12、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
()
13、从需要的内容上看,学习需要即为学习的内驱力。
()
14、学习目的是学习期待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
15、学习期待就其作用而言就是学习的诱因。
()
16、积极诱因促使个体趋近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促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回避某一目标。
()
17.学习期待是动态的,学习诱因是静态的,它将期待转化成目标。
()
18.从某种意义上讲,外在的学习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力。
()
19.学习需要也是学习驱力。
()
20.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是绝对的。
()
2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直接的。
()
2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
()
23.教师应一方面逐渐使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使学生已形成的内部动机处于持续的激起状态。
()
24.学习行为除受学习动机的影响,还要受到一系列的主观因素的制约。
()
25.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
()
26.强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相应的学习行为,但也有可能消除学习者的内部学
习动机,所以应慎用。
()
27.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最高级的需要则是尊重的需要。
28.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激励个体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驱力。
()
29.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维纳。
()
30.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避免失败者最有可能的选择。
()
31.当力求成功者面对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其动机水平会下降。
()
32在教育实践中,应对力求成功者以新颖而有一定难度的任务、竞争的情境的方式来激起学习动机。
()
33.在教育实践中,应对力求成功者以适当宽松的评分标准,并对其取得的成功及时表扬予以强化,并力求避免公开指责其错误。
()
34.效能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
()
35.班杜拉认为,影响自我效能感最主要的因素是个体对成败的归因方式。
()
36.个体如果把成功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运气、任务难度等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
()
37.学习动机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
()
38.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影响学习效果。
()
39.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
40.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培养学习动机,主要应考虑通过各种活动满足学生的课余兴趣与爱好。
()
41.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
()
42.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
43.学习内容越是难度大,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44.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
45.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任务难度成正比。
()
46.影响自我效能感最主要的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
47.在学习较容易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
48.在学习较复杂困难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
()
49.一般而言,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
50.适当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所以教学中要多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
()
四、案例分析
1.小王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
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
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请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
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
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2.现在的小学生十分聪明,但他们往往对学习一点不感兴趣,而对玩情有独钟,甚至到如痴如醉的忘我境界,导致学习成绩相当不如意,而这正是当前小学教师所会遇到的情况。
如果你是一名小学老师,你认为应如何去培养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3.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童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象换了个人。
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
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
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
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请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该老师的教育举措产生效果的原因。
4.国家教委早在1990年提出“推广‘愉快教育'经验,深化小学教育改革”时,即明确提出:
“在小学开展愉快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特点,符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突出了小学教育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原则”。
也就是说,在实现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愉快教育”是一种既体现了基础教育的共同规律,又突出反映了小学教育特点的教育模式。
请分析为什么“愉快教育”对激发与养成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较好的作用。
1.某学生数学成绩一向很好,但近两次测验不理想,以至于对数学丧失信心。
如何帮助其正确归因,激发学习动机。
6.“仓廪实,乃知礼节”、“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是我们熟悉的社会现象,试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解释以上现象。
2.某教师上“中位数”一课,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一个学生某次考数学得了78分,全班的平均分是77分。
于是,他回去跟妈妈说这次数学成绩处于班上的中上水平。
问题:
这个同学说的话是否属实?
叫同学们讨论。
结果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属实。
当教师把全班同学的分数(1个100分、4个90分、22个80分、1个78分、1个77分、1个10分、1个2分)公布后,大家大吃一惊,都错了。
在同学们吃惊之时,教师启发学生总结出“原来平均数不可靠”的观点。
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学习“中位数”的知识,这样来引起学生对学习“中位数”知识的强烈期待。
请分析教师这一做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