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0307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31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2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2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2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2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施工组织设计.docx

《2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施工组织设计.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施工组织设计.docx

2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序号

标准代号

名称

工程设计文件

工程勘察报告

工程招标文件

工程答疑文件

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和标准

0

JGJ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1

GB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2

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3

GB50068-2008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4

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5

GB50068-200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6

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7

GB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8

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9

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

10

GB50003-201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11

GB/T50476-200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12

GB/T-50001-2010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13

GB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图

14

GB50222-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5

GB50222-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16

GB50368-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17

GB50368-2005

住宅建筑规范

18

GB50096-1999

住宅设计规范

19

GB/T50353-2005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20

GB50015-2003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21

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2

GB-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23

GB/T50349-2005

室外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24

GB5013-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25

GB5014-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26

JGJ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27

GB6067-2010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28

GB50034-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29

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0

JGJ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31

GB/T50236-2001

建筑工程项目规范

32

GB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33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34

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法规、法令

35

招标单位可提供的施工现场条件

36

企业标准

37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38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39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40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作业指导书》

4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其他作业文件》

公司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公司综合施工能力及同类工程经验

(二)、工程简介

江华双龙·幸福城三期23#.24#楼项目位于江华县瑶都大道东侧,总建筑面积28000m²,结构类型:

框剪结构。

建筑主体高度为72.85m.独栋建筑面积23#楼为14320.91㎡.24#楼为13679.09m²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6度,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由浙江新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江华双龙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浙江新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湖南中昊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湖南春城建设有限公司

(三)、地质情况

1、本工程根据湖南核工业岩石工程设计研究院2015年10月所提供的《江华县双龙幸福城15#、20#、23#楼岩土勘察报告》本工程基础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基底标高为根据实地情况而定,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为200KPa。

2、现场条件

2.1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已经完成,现场地上障碍物已拆除完毕。

2.2现场施工所需临时设施需根据业主统一部署方能进行,现场办公及生产大临布置根据业主要求进行,办公室采用两层钢彩板房。

二、施工部署

(一)、组织机构

1、管理体制

1.1将该工程列为公司的重点工程,在人、财、物方面作出精心组织和合理安排,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以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施工进度确保工程顺利竣工。

1.2组建项目经理部:

根据合同文件的要求以及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我公司自身施工技术力量,以合格工程为目标,以项目法施工为原则组建“工程项目经理部”,组织经验丰富、精干的管理人员及施工队伍,以项目经理为首,全面负责本工程的施工生产、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成本等的控制和管理,一心一意地为业主做好服务,全面履行我方承诺的质量、工期目标,优质高速完成本工程。

2、项目部组织机构详见组织机构图。

 

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图

公司

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项目副经理

综合部

生产部

物资部

经营部

安质部

土方专业队

 

3、项目部门机构的职责

经营部:

合同管理、材料计划、进度报表、工程决算、财务管理、成本核算、收支来往结算。

生产部:

施工准备、生产调度、施工管理、图纸审核、施工方案编制、测量放线、技术交底与培训、检测试验、计划、统计、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安质部:

质量检查监督、评定、验收,安全监督与文明施工管理。

物资部:

材料采购、管理、发放,设备调度、保养、维修。

综合部:

医疗、食堂管理、生活设施、文件、信函收发、对外关系协调、接待、生活办公用品及用具。

4、工程资金管理制度:

工程款一律汇入本公司帐户,确保工程款专款专用;工程用款严格执行审批制度,由项目部上报资金计划,经公司审批后,财务部门将及时合理调配资金,确保工程施工所需。

5、“竭诚为业主服务,一切为用户着想”是我公司的服务宗旨。

施工过程中加强同有关部门的联系,做到积极、主动和热情。

各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就施工工艺、材料质量标准等积极与监理配合,与业主协商,征求各方的意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业主、监理方协调一致处理,工程竣工后向业主提交《工程质量保证书》和《工程使用说明书》,做到定期回访和在保修阶段设专门维修人员蹲守现场及时保修。

6、积极开发引进新技术,进行规范化管理,项目部运用计算机进行工程施工管理,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预决算。

实施科技示范工程战略,大力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二)、施工管理目标

1、质量目标:

满足业主要求,工程质量达到国家及行业现行质量验评合格标准。

2、工期目标:

严格按照业主要求的进度组织施工,本工程开工日期为-年月日,竣工日期为年月日,总日历工程为两年。

3、安全目标:

按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杜绝死亡、重大安全、交通、设备、火灾和中毒事故,千人负伤率控制在0.67‰以下。

职业健康监护率100%。

4、文明施工目标:

严格遵照标准化工地建设有关规定,达到文明施工工地标准。

5、环境保护目标:

有效控制和管理有毒、有害废弃物,环境污染控制达标率100%,噪声污水排放控制在达标范围内。

6、服务目标:

尊重业主方及监理方的意见,在施工中严格执行ISO9001-2008质量标准,使业主满意。

按国务院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与业主签定《工程质量保修协议》的有关规定执行,确保业主无后顾之忧。

(三)、施工准备

1、思想准备

全体施工人员要以业主满意为宗旨,做到质量过硬,安全工作到位,不断提高思想意识,优质高效建设好该工程。

2、技术准备

2.1技术部门与业主、设计院、监理紧密配合,熟悉图纸,进行图纸会审,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特殊过程施工工艺和质量计划。

2.2对该工程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培训,采用考核合格上岗制度,尤其对特种作业人员和检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严格资格审核,建立健全技术岗位责任制。

3、现场准备

3.1在业主交付的“三通一平”的基础上,根据经审定的施工平面布置图等,对临时道路和生产场地进行硬化处理,作好施工用水、电(含消防设施)和生产设施的布置。

3.2根据施工机具需用计划,落实施工机械设备,并及时组织进场,满足现场需要。

4、物资、机具、劳动力准备

4.1提出主要材料用量计划,落实供货渠道及进场时间,制定设备、周转材料需用、进场计划,做好钢筋下料、翻样、模板加工制作等工作。

4.2确定塔吊、砂浆搅拌站的位置。

4.3组建信誉好、能力强的施工队伍,对各施工队伍进行安全、专业技术的教育。

(四)、施工程序和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程序

本工程主要施工项目按别墅类型划分,分为五个模块。

2、主要施工方法

2.1土方开挖支护:

主要采用自然放坡机械大开挖,对于开挖深较大且无大放坡空间的基坑采用坡脚处砌石、垒砂袋护脚或土钉墙作为支护结构。

2.2降排水方式:

作业层表面水采用明沟、集水井的方式处理,保证在无水干燥的条件下开挖土方和进行基础施工。

2.3混凝土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泵送。

(五)、主要机具选择

砼:

采用商品砼,现场选用3套HBT60型砼输送泵。

砌筑抹灰采用3台JZ350和灰机。

钢筋机械:

现场设1个钢筋加工车间,各配备1套钢筋加工设备,每套加工设备配备一台切断机、一台调直机、一台弯曲机和一台对焊机。

木工机械:

现场设置木工加工车间,配备6套木工加工设备。

垂直运输机械:

现场配备2台塔吊,个别地方采用16T或25T汽车吊配合。

(六)、施工协调管理

本工程工期短、任务量较大,我方将加强施工协调管理,积极配合保证按期、按质完成任务。

1、与设计单位的协调

1.1我方在与设计的沟通上,能透彻、有创意地理解设计方、业主意图及要求,能就此提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施工实施方案。

1.2主持施工图审查,协助业主会同设计方协商提出建议,完善设计内容和设备物资选型。

1.3对施工中出现的情况,除按驻场监理的要求及时处理外,还应积极修正可能出现的设计错误,并会同业主、设计方按照施工图纸与整体效果要求,进行分部验收、中途质量验收、竣工验收等。

1.4协调在施工中需要与设计方协商解决的问题,协助解决不可预测因素引起的其他变化。

2、与监理工程师的协调

2.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经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质量管理。

在各专业施工队“自检”和公司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对出现的问题,按照监理要求予以整改。

2.2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并据此对各专业施工队予以监控,确保产品达到标准。

坚决杜绝现场施工不服从监理安排的不正常现象发生,使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得到全面执行。

2.3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相应资料,对按规定使用前需进行物理化学试验检测的材料,主动递交检测结果报告,确保工程所用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2.4施工中,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原则,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开展工作。

当出现与监理工程师意见不一的情况下,遵循“先执行,后磋商”的原则,在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中,维护好监理的权威性。

3、与业主的配合

3.1各专业管理人员,应主动与业主代表密切配合,工作中应主动争取和业主的支持和指导。

3.2业主供应的材料设备,由业主按施工进度计划及时供货到场,设备到场后应开箱检查,弄清设备状况,以防止因设备原因而延误工期。

3.3业主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进行监督。

关键地方、重要部位邀请业主人员参加并验收。

三、主要施工方法

1、土建工程重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1.1土方工程

1.1.1地下管线的保护及地下障碍物的清除

基坑开挖前与甲方充分沟通,查明各类管线的分布情况,根据业主的要求对管线进行移位或相应防护措施。

1.1.2排水措施

本工程地势较为平坦,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下4.5-7.8M,15#、20#楼高程为234.1M,23#楼高程为231.6M,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分布于上腹图层中的孔隙水。

由于场地面积大,又跨雨季施工,地表容易积水;施工时采取以下有效的排水措施,防止基坑内带水作业,保证开挖区域的正常施工。

开挖前在基坑外设置截水沟及外排水沟,做好雨水等其它地表水的排放措施,基坑开挖好完成后,基坑内采用明沟、集水井的方式进行降排水。

1.1.2.1坑内集水井明排水:

基坑内明沟加集水井排水系统采用污水泵抽排与坡顶排水沟、截水沟及场地总排水管沟连接,排入场地总排水系统内。

同时注意引导地表水的流向,使之不流入基坑内。

1.1.3土方开挖

1.1.3.1本工程土质为二类土,采用机械坑外开挖,开挖采用放坡开挖方式进行,一般取1:

0.75,底部增加500mm宽的作业面并设排水沟;个别较深的基础取1:

1,开挖时随挖随放坡,一般采用一级边坡,个别深度在4~6m的采用二级边坡,中间设2m左右宽平台。

边坡保护随土层开挖同步进行。

1.1.4土方回填

1.1.4.1回填要求

(1)土方回填在基础验收合格后,上部结构施工前进行。

必须确保外露基础尽快回填,严禁基础周边积水。

(2)回填前应将基槽内模板等建筑垃圾清理干净,坑内不得有积水。

(3)大面积采用振动夯实机打夯,顶板上覆土用装载机推平,轻型压路机碾压,小范围和局部边角部位采用小型电动打夯机人工辅助打夯。

(4)选用不含杂物的粘土进行基坑回填,使用前过筛,取土样实验确定最优含水量和相应的最大干密度。

(5)回填时沿基础两侧对称分层进行,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300mm,采用蛙式打夯机分层重叠夯实,每层至少夯打3遍。

土方回填后取土样试验,其密实度大于94%。

1.1.4.2施工方法

(1)土方回填、夯实

填土从基底开始在全范围分层向上回填和压实,在推平前要控制好标高。

基底回填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300mm,压力系料不小于0.94夯实填土的施工缝各层应错开搭接,在施工缝的搭接处,应适当增加夯实次数。

(2)回填土的质量控制与检验

每层回填土施工完后,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取样测定土的压实度,当检验结果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土。

基坑回填每20m~50m取样一组,每层不少于一组,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

1.1.5土方工程施工措施

1.1.5.1下雨时要重点作好边坡防护工作,边坡失稳而发生塌方事故是工程常见问题,必须安排专人对边坡进行巡视。

1.1.5.2下雨时严禁在坡下作业,发现险情应及时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

1.1.5.3填土施工要严格控制填土含水率,在实施分层填筑中,每层表面应做成2%~4%的排水坡度。

1.2地基处理

当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未达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时通知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方法一:

级配砂石逐级分层夯实换填。

方法二:

采用C15抛石砼浇注至基础底。

2、土建一般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2.1测量工程

2.1.1施工测量依据

2.1.1.1业主提供的平面测量控制点和高程测量控制点。

2.1.1.2设计单位提供的总平面图、施工图等有关设计资料。

2.1.2测量定位放线

2.1.2.1复核测量

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必要的复核测量。

包括控制点间平面位置的检测,利用控制点对总平面图上各坐标点进行复测以及两个以上高程控制点间高差的复核等。

2.1.2.2测量放线定位

按照从总体到局部的测量控制原则,平面放线采用直角坐标法与极坐标法结合的方法施测。

根据业主和设计方给定的坐标,先用全站仪测出主要轴线,再用经纬仪测出辅助轴线,再将各轴线投测至控制桩上,控制桩用砼封闭并设围栏保护好。

利用控制点放出各轴线,然后在控制点附近搭设龙门架,将各轴线投设在龙门架上,作为基础放线、土方开挖的依据。

轴线传递采用经纬仪斜测投影法,以建筑物或设置的半永久性控制轴线为准,逐层投影。

2.1.3高程控制

2.1.3.1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基点,用水准仪从水准基点引测出3个标高基准点,作为整个工程标高的控制依据。

2.1.3.2基础施工阶段依据控制基准点用水准仪在承台位置上引测一固定标高,以此作为基础工程施工掌握高程的依据,其标高测量容差±10mm。

2.1.4沉降观测

2.1.4.1在施工区域建立2个以上稳固可靠的点作为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并组成水准网。

水准点与观测点距离不超过100m,水准点定期校核,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和精度。

对沉降观测用的水准点按我司成熟的经验进行监测。

2.1.4.2根据设计对基础沉降的要求、地质情况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在柱子基础、拟建建筑物各角点及变形逢位置标高1.2m上设立沉降观测点,设备基础的沉降点采用规范附录上基准点埋设,沉降观测点应便于观测。

2.1.4.3沉降观测应符合下列条件:

应对观测用的仪器严格进行检查,在基本相同的条件和环境下工作,采用相同的路线和观测方法以及固定的人员和测量设备。

2.1.4.4第一次沉降观测在基础施工完毕后进行首次观测,施工期间,一般在柱子、屋架等重大荷载前后进行观测。

沉降观测除应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做到每施工完一带观测一次。

每次观测应及时提出资料;在沉降异常情况下,应加密观测次数。

2.1.4.5在施工期间发生不均匀沉降、较大沉降或遇特殊问题时,应协同设计、监理、业主等单位共同分析原因,确定解决措施和方案。

2.1.4.6沉降观测工作必须及时、连续,有关点位埋设、观测周期、观测方法、使用及资料整理按施工测量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2.1.4.7资料提交:

工程竣工后,向业主提供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成果资料。

2.2.基础工程

2.2.1基础支模

(1)将各轴线投测至基坑垫层上,根据轴线弹出各独立柱承台的外轮廓线。

(2)模板采用木质模板,制作时将其编号使之相对应,并分类堆放,防止混乱。

施工时根据投测至垫层上的轴线弹好基础边框线,按边框线安装模板,模板支撑采用φ48钢管和50×100mm木枋联合使用。

基础上的短柱模板采用定型模板在现场组拼就位,柱箍采用φ48的钢管及配套扣件,间距600mm设置一道,第一道距基础面200mm。

模板接缝处采用阴阳榫连接并用胶带纸粘牢,防止漏浆。

2.2.2基础钢筋工程

2.2.2.1钢筋绑扎前,先将基础定位轴线投测到垫层上,根据轴线弹好边框边线,按边框线绑扎基础钢筋。

基础钢筋绑扎前应研究逐根钢筋的穿插就位顺序;并划线绑扎;顶层钢筋与预埋盒相遇时,应尽量将相遇钢筋移开绕盒而过,如无法绕过需要割断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对预埋留孔周围进行补偿。

2.2.2.5底层钢筋正确设置保护层垫块,钢筋绑扎完后,及时请业主、监理、设计、质监部门验收隐蔽。

2.2.3混凝土施工

2.2.3.1基础砼浇筑方法

基础不留设施工缝,基础承台采取一次性浇注完成。

2.3框架结构工程

2.3.1钢筋工程

2.3.1.1施工工艺流程图

不合格→退货→重新采购

钢筋采购→见证取样→试验→合格→加工→绑扎→验收。

2.3.1.2材料的控制与使用

(1)所有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或厂家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要有标牌,否则不许进场。

进场时,由监理人员、见证取样员、材料人员在场进行外观检查验收并见证取样送检,将检验资料存档。

钢筋外观检查首先检查标志、出厂质量证明或厂家试验报告单与实际是否相符,然后从每批抽取5%进行外观检查。

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高度。

(2)钢筋的复试

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

每批钢筋均由同一厂别、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的钢筋组成。

(3)钢筋的存放:

钢筋要堆放在现场指定的场地内,架空存放,钢筋原材料及半成品堆放必须进行挂牌标识,防止规格混乱而导致用料错误。

钢筋要分类进行堆放:

原材与半成品、盘条与直条、不同厂家的原材料必须分开堆放。

对经调直处理的钢筋如箍筋等,应搭设棚架集中码放,防雨淋锈蚀。

其它钢筋应架空分规格码放,其架空高度不小于100mm。

钢筋码放场地应平整,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4)钢筋除锈

钢筋表面应洁净,油渍、漆污、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对于红褐色锈斑清除,应采用手工(用钢丝刷刷或麻袋布擦)除锈。

2.3.1.3钢筋加工:

钢筋在现场加工成型,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5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8MM时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

2.3.1.4钢筋绑扎

(1)钢筋绑扎前先熟悉施工图及规范,核对钢筋料表和料牌,核对半成品钢筋和品种、规格、形状、尺寸及数量。

严格按设计图、规范、规程进行绑扎。

(2)钢筋绑扎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梁、板、柱的保护厚度,本工程根据各类构件不同的保护层厚度制作相应厚度的保护层垫块。

钢筋保护层采用工程塑料制作的保护层定位夹或定型生产的纤维砂浆块,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浇筑混凝土前,仔细检查定位夹或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紧固程度,确保钢筋不移位,提高混凝土保护层的施工质量。

(3)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必须与各专业工程紧密配合,做好各类管线、埋件的预埋工作,保证钢筋隐蔽工作顺利进行。

(4)柱插筋的留置及防雷接地

A、柱插筋:

在基础垫层平面弹出上部柱外框线,待基础承台钢筋绑扎完毕后,利用钢管搭设一较为稳固横跨基础顶面的钢支架,并以基础中心线为依据,按柱断面扣除保护层位置,四周扣接短钢管,形成插筋定位箍,然后竖立柱插筋,绑扎钢箍。

B、防雷接地连接:

钢筋绑扎完毕后,电气专业人员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接地网及防雷引下线连接,土建施工密切配合。

C、钢筋绑扎及防雷接地连接完毕,自检专检合格后即可履行钢筋隐蔽验收手续,验收合格并签字认可后方可浇捣砼。

(5)柱子钢筋绑扎

A、先焊接柱竖向钢筋,作好箍筋分档标记,再由下至上依次绑扎箍筋,箍筋开口方向应相互错开。

B、柱筋绑扎时,同时正确根据墙体平面布置留置砌体拉结钢筋。

C、在柱主筋上均布绑好保护层垫块。

(6)梁钢筋绑扎

A、梁柱交接处钢筋重叠,其绑扎顺序为“先梁底筋,再箍筋,最后面筋”。

B、纵横梁同时配合进行,在梁底模板上按图纸划好箍筋间距,再摆设梁主筋,然后依次进行绑扎。

C、梁端部箍筋加密区,其间距和加密区长度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D、梁主筋有多排时,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保证钢筋排间净距。

基础梁箍筋开口向下并错开,框架梁开口向上并必须错开,错开位置须符合规范规定。

E、梁主筋排列顺序:

首先排满第一排,大直径优先,其次第二排。

同一排内有不同直径时,大直径排外侧。

F、梁的上部通长钢筋应置于第一排,优先置于箍筋弯折位置。

(7)板钢筋绑扎

A、板钢筋绑扎按图纸网格布置,板钢筋摆放前,应先在模板上画好线。

在绑扎楼面负筋时必须按铺设方向拉通长直线,做到位置准确。

B、板面通长负筋在跨中搭接,板底钢筋在支座处搭接。

板筋施工时,先绑扎下层钢筋,在底层筋绑扎完后及时通知各专业工程配合进行设备预埋管线,然后再绑扎上层钢筋。

C、双向板的底部钢筋,短跨钢筋置下排,长跨钢筋置上排。

D、钢筋绑扎好后,为防止成品钢筋被踩乱、踩弯,及时搭设好操作平台和运输道,本工程拟采用可移动的钢管架凳作支撑,上铺竹架板,随浇筑随移动,确保绑扎好后的钢筋不被损坏。

2.3.1.5钢筋隐蔽验收

钢筋绑扎完毕后,立即进行自检、互检、专检程序,及时向监理单位进行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