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9395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考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兰考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兰考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兰考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兰考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考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

《兰考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考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兰考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

兰考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1现状及规划背景

1.1现状概况

1.1.1地理位置

兰考县隶属开封市,位于豫东北部边缘,为开封、菏泽、商丘三地的交界地带。

地处北

纬34°45/-35°02/与东经114°41/-115°15/之间。

东西长55km,南北宽26.5km,总面积1094km2。

北、东部与山东省东明县、曹县毗邻,南部分别与民权县、杞县接壤,西陲开封县,西北部与封丘县、长垣县隔黄河相望。

黄河从兰考县西北部流过,距县城11km。

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日照--南阳高速公路及国道310、220和106线在县城交汇,县城西距郑州市110km,距开圭寸市45km,东距商丘市70km,东北距荷泽市90km。

1.1.2自然条件

1)气象

兰考县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雪。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29.7小时,日照率为57%。

据1949年一1990年气温资料,年平均气温为14.0C,极端最高气温为43.5~C(1966年7月),极端最低气

温为-16.3°C(1958年1月)。

七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为27.1C;—月份气温最低,一

—般为一1.O~C全年降雨678.2mm多集中于夏季,年际变化大,年最大降雨量

1014.9mm(1967年),最少降雨量31.8mm(1966年)。

2)地形地貌

兰考县位于黄河冲积扇平原南侧,地势西高东低,稍有倾斜。

地面坡降为1/5000,土

层深厚,海拨高程在57一75米之间。

最高点是三义寨乡杨圪挡村,最低点是南彰镇李家滩村。

在明

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改道,仗兰考县的地貌较为复杂。

县境内有两条明显的黄河故道横跨全境,几条故堤和无数埽坝遍布全县。

故道两侧分布着四条东西向的带状沙丘和沙垄。

故道和清故道的中心分布着槽型洼地,零星的蝶型洼地点缀在沙岗和沙丘之间。

全县有沙丘324个,沙垄17条,风口86个。

黄河流经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0公里。

奔腾咆哮的黄河在此完成了她那最后一弯,直奔大海。

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在此决口,形成多处沙丘沙岗、滩涂湿地、岛屿河湾,地形地貌起伏不平。

全县土质大部分由冲积和淤积的粉、细砂、亚砂土、亚粘土及部分淤土组成。

兰考县地质构造属东濮凹陷区,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3)水文

兰考县境内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径流总量3.1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约为4亿立方米。

地表水:

兰考县分属黄、淮两大流域,属黄河流域的而积126.2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

面积的11.54%;届淮河流域的面积967.8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8.46%。

黄河在兰考境内长度为20公里,年平均引水量为1.8亿立方米。

地下水:

全县浅层地下水分为富水区、中等富水区、贫水区。

在两部、中部和东北部为

富水区,总面积为681.14平方公里;东部地区为中等富水区,面积为304.87平方公里:

贫水区零星分布在高漫滩区,面积为107.99平方公里。

4)土壤

据1982年兰考县土壤普查结果,全县分潮土、船土、风沙土三个土类,续分为黄潮土、盐化潮土、潮盐土、冲积性风沙土四个亚类,八个土属。

潮土分布在全县大部分乡镇,面积为125.5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7.6%;盐土主要分布在三义寨、张君墓、仪封等低洼地,面积为1.23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0,9%;风沙土主要分布在城关、坝头、小末、红庙、仪封等乡镇,面积为1.6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5%。

5)动植物

兰考县处于黄河冲积平原,总的地形是平坦的。

由于黄河历代决口改道,原有的植被已破坏殆尽,但次生植被多种多样。

木本植物主要有:

大观杨、沙兰杨、北京杨、小叫•杨、刺槐、国槐、榆树、泡桐、杨柳等30多种,其中泡桐、毛白杨、沙兰柳、苹果、葡萄、刺槐是主要树种。

灌木主要有:

杞柳、白腊条、紫秘槐、怪柳等。

草本植被又分为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两类,栽培植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瓜菜等,野生植物共有33个科,147种(优良牧草14种、良种牧草55种、中等牧草36种、低等牧种29种、劣等牧草10种、有毒草3种主要有:

野燕麦、白羊草、虎尾草、狗牙根、止血马、星星草、茅草、苜蓿、荠荠菜等,多为草类,对发展畜牧业较为有利。

野生动物主要有:

黄鼠狼、獾、狐狸、刺猬、野兔、蛇、猫头鹰等300多种。

1.1.3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土壤以潮土为主,沙壤土、两合土占87%,还有少量风沙土和盐土。

全县土地总面积167.4万亩。

其中,已利用164.3万亩,利用率98.1%。

在已利用的土地中,耕地62.0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7.04%(全省平均水平为40.9%),人均耕地0.84亩(全省平均水平为1.09亩/人)。

2)矿产资源与风力资源

兰考县有一定的矿产资源。

据勘察表明,境内油气生成面积达75km2,已有少量油井

试产开采。

有良好的地热资源,地热水温度之高为河南之最。

有丰富的风力资源,是黄淮平原风力最大的地区。

3)旅游资源

兰考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特别是兰考县作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生前工作并为之献身的地方,是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

焦裕禄烈士陵园是全

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焦桐、焦林是焦裕禄当年带领人民治理风沙的见证,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连片成林。

再加上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黄河东坝头、黄河故道和三义寨引黄灌渠等人文、自然风光,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1.1.4历史沿革

1)兰考的历史沿革

兰考县是由古兰阳、仪封、考城三县分合演变而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兰阳,春秋时称户牖,战国置牖邑,属魏国。

秦改称户牖乡,属15口武县。

始皇帝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巡至此,恰值昏雾四塞,遂改名东昏。

汉初置东昏县,王莽时改为东明县,东汉复称东昏县。

三国时废,将东昏并入济阳,称东明镇。

公元963年重置东明县,属开封府。

金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曹州属县淹没,割东明隶之。

天兴元年(公元1232年),析黄河东明故地分设兰阳、仪封二县。

清道光五年(1825年)仪封并入兰阳县改称兰仪县。

宣统元年(1909年)为避帝讳,改名兰封县。

考城东周时为戴国,春秋时,郑取之,改为谷城,秦楚之际称甾县,届砀郡。

西汉属山阳郡,东汉改为考城县,“取光烈考武皇之义”,属

陈留郡。

北齐改为城安县,属齐郡,隋复考城县。

1954年,兰封、考城两县合并称兰考县,沿用至今。

2)兰考县城的历史沿革

由于河患严重,兰考县故地多次进行行政区划的变动和城市的迁移。

仅有据可查的时间内,兰阳和仪封三易其址,而考城竟五迁其址。

元朝1357年,黄河淹没兰阳城,县城迁到韩陵(今城关乡老韩陵村西),县属汴梁路。

明朝1368年,再迁于马村(今城址),明清属开封府。

仪封自金朝末年建县,县治位于通安堡。

1389年,仪封县城被黄河所淹,南迁到白楼村(今仪封乡政府所在地)。

清代仪封县仍属于开封府。

乾隆年间(1784年),由于黄河改

道,将其所属堌阳等七里划归考城,在坊等八里建仪封厅于黄河南岸的圈头集。

1390年,考城因为河患,县治迁到葵丘故地(今民权县北关镇)。

清朝,归属德府。

隆1778年葵丘再次被黄河淹没,仅存北关。

1784年,原仪封属堌阳等七里,划归考城,原考城黄河南岸之地归睢州。

考城县治迁到堌阳,属卫辉府。

1954年三县合并后,选定的县城为靠近开封的原兰封县城。

1.1.5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兰考县下辖5镇,11乡,420个行政村,总人口73.8万人,人口密度674人/平方公里。

土地面积16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97.4万亩,占总面积的59.37%;园地面积4.4万亩,占总面积2.7%;林地面积8.3万亩,占总面积4.08%;居民及工矿用地17.5万亩,占总面积的10.69%;交通用地5.9万亩,占总面积3.59%:

水域面积12.2万亩,占总面积4.5%;未利用土地7.5万亩,占总面积4.56%;其他10.8万亩,占总面积6.58%。

2001年,兰考县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增长。

据初步统计,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33.63亿

元,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1.13亿元,比上年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1.53亿元,比上年增长l2.8%;第三产业增加值10.97亿元,比上年增长

12.3%。

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10元,比上年增长8.2%,财政收入60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39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377元。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3.1%、

34.3%和32.6%。

市场物价运行平稳。

2001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定基比总指数为98.9%,同比为99.2%。

目前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是:

经济结构不合理矛盾依然存在,投资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强,工业运行总量有限和质量不高,失业和下岗职工人员增多,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增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趋缓,农村产品结构和传统的种植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

1.1.6人口

兰考县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统计结果显示,2001年11月1日应在兰考县内普查登记的总人口为717763人,其中登记时间人和户籍都在本乡镇的705010人,占总人口的98.2%。

1999年11月至2000年11月期间全县出生人口10759人,其中男性5631人,女性5128人,死亡人数4451人。

年度人口出生率15.0%o,人口死亡率6.2%o,人口自然增长率8.8%o.

男女的性别比为110:

100。

从应普查总人口的民族构成看,汉族人口为712792人,占总人

口的99.3%,其他民族人口4971人,占总人口的0.7%。

从年龄构成看,0—5岁人口54749人,占总人口的7.6%,6—14岁人口160371人,占总人口22.3%,15—64岁人口456949人,占总人口63.7%,65岁以上人口45694人,占总人数6.4%。

五普户籍人口比四普户籍人口总量增加71931人,增长10.9%,十年间人口增长率

10.4%。

,和1953年至1964年间的增长率10.5%。

基本相同,比1982年至1990年间年均增长率25.3%。

降低了14.4%。

,表明兰考人口增长已经步出近20年的生育高峰期。

1.3本次规划的背景

1.3.1外部竞争提出的挑战

1)国内、区域层面的竞争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日益扩大,生产要素更多的流向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地区。

包括河南在内的中西部地区在投资软硬环境方面都较东部地区差,作为

河南二十五个重点发展小城镇之一的兰考如何在后发的形势下实现自身的超常规发展,拉近

乃至赶上东部地区,在今天的中国无疑有着其现实意义。

2)我省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迫切要求

省政府2001年9月下发的《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实施意见》是本次规划调整的主要背景。

意见指出: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十五”时期我省优化城乡布局、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速现代化进程的重点战略举措。

“十五”期间,省政府对重点县(市)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创新体制、调整政策和资金引导,壮大城镇经济,实现经济和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吸引农村人口和专业人才加速向城镇转移,促进两个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

力争到“十五”末,把25个重点县(市)的城区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

1.3.2内部持续发展的要求

1)机制转换与加快城镇发展的客观需求

面对西部大开发和河南省大力推进城市化的历史机遇,以兰考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小城镇要想借着这一股东风,实现自身的超常规发展,就必须转换机制,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更多的产业创新、体制创新、策略创新、市场创新。

2)产业升级与重组

当代的产业组织,一方面大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与跨地投资成为新趋势;另一方面,发展创业投资与民营经济正成为新的动力,兰考要想实现自身的超常规发展,就必须充分调动区域内外各种有利因素,因此,根据区域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调整思路,把握时机,以有效的发展策略迅速推进城市化化进程,进一步优化城乡社会经济结构,是兰考市未来一段时期首要问题。

2规划依据和指导思想

2.1规划指导思想

1)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发挥区位优势、基础优势和资源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河南省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历史机遇,迎接挑战。

2)规划编排,既要立足现实,从兰考市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出发,针对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强调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又要解放思想,面向未来,预测二十一世纪发展的可能,按高起点,高标准进行合理引导,为未来持续发展留有充分余地。

3)根据兰考市特点和发展趋势合理安排城市各功能用地,协调组织城市各项活动,使城市稳步向前发展。

在传统的城市用地布局的基础上,在总体规划阶段,引入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手法,强化城市环境建设,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4)利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优势,全方位的研究城市问题,有效的利用政策杠杆和多种手段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

2.2修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8年12月26日)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14号)

3)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1991年7月13日)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国标GBJ137——90)

5)《兰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年远景纲要》(草案)

6)兰考历次城市总体规划资料

8)兰考市“十五”城镇化发展规划

9)兰考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3本次规划修编的重点

1)论证城市发展目标,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兰考市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和大力推进城市化的历史性转折时期,作为河南省的二十五个重点扶持的小城镇之一,规划将进一步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充分分析城市发展的外部条件和自身优劣条件,结合兰考市的十五计划和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确定城市的发展性质和发展方向,以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向着正确、科学、可行的方向不断前进。

2)确定城市发展规模,拓展城市空间。

按照建设部和省建设厅的要求,根据国家现行政策和兰考的实际状况,从经济发展、资源条件、城市特征等方面,对兰考未来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合理的人口与用地发展目标和指标。

3)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为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及城市职能的完善打下基础。

现状城市空间结构不尽合理,影响了城市职能作用的发挥,而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正面临着一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职能完善的任务,以充分发挥其中心城的职能作用,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4)运用城市经营手段,有效保障总体规划的实施

传统的城市规划主要侧重于对城市发展蓝图的远景预测,而在现实的城市发展中,如何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突出城市整体运作上的高效性和增值性,如何形成层次明晰的功能区域,优化城市空间经济结构,这就要求作为目标的总体规划和作为手段的城市经营二者必须取得协调和一致。

兰考的城市化战略

3.1发达地区的赶超战略以城市化为先导

3.1.1传统的城镇发展道路

传统的城市发展往往是从发展工业开始逐步实现工业化所需的原始积累,而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对土地使用和信息的集聚的强烈要求,就必然促进工业生产的集聚和物流中心的形成,从而产生对城市化的现实需求。

城市化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二者共同推进了整个城市的发展。

可以说传统的城市化动力来自于工业化,传统的城市发展是以工业化为先导的城市发展模式。

但是,从目前的城市发展实践来看,由于欠发达地区在资金、技术、体制改革、市场经

济观念等各方面落后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许多地方现时并不具备大规模发展工业的条

件。

在内部发展动力不足和外部竞争日趋激烈的双重压力下,欠发达地区难以完全依赖传统

的以工业化推进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

事实证明在工业化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强行从工业起

步,反而拉大了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和降低了欠发达地区的城市竞争力。

因此,在欠发达地

区以工业化为先导的城市发展模式不能被普遍运用。

再从传统的城市发展理论来看。

从城市经济学的这张城市的累积循环增长的示意图上我们也看到,传统的城市化理论往往强调以产业扩张和新产业的出现为城市发展的契机,并进

而推动一系列城市发展进程。

但是我们再深入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城市化和工业化

其实是一个螺旋式推进的发展进程,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命题。

们既可以通过产业的扩张,工业化的先导,推动城市化,进而推进整个城市的发展;同样也

可以通过城市空间的发展,城市化的先导,带动工业化,乃至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

而二者

城市的循环累积增长

道路的差别在于前者是通过工业的发展自身进行城市发展原始资本的积累。

而后者必须借助

于外力,通过外部资本带来原始资本的积累和相关要素的集聚。

3.1.2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

在当今全球化、区域整合、信息化和经济重构的过程中,经济的地域限制完全被打破,

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产权流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范围比过去大大拓宽,收集、

处理和传送信息的成本比过去大大减少,地区间的经济比较优势大大降低,而跨国,跨地区

的产业资本的作用比过去大大增强。

在全球化下的经济增长具有了明显的外诱变迁的性质,

其内部的创新和营造能力相对居于次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经济增长的初级阶段更是如此。

由于经济发展的跳跃性和投资的市场选择性很大,地区与地区

间,城市与城市间不再是具体产品与产业的竞争,而是在对资本的吸引能力层面上展开竞争。

而在吸引外部投资和产业布局的过程中,除了资源交通等条件外,更多的考虑的是城市的环境,城市的品质,城市的吸引力。

这就必然要求城市在发展中要更加注重城市化的先导作用。

美国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表明,在欠发达地区实施赶超战略时完全可以发挥城市化的先导作用。

从19世纪后期以来,美国西部开发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大致经过三个时期交错进行:

淘金热及采矿业的兴盛;横贯大陆铁路的铺设;城市多种经济的形成与大规模农业垦殖的全面展开。

在这一自西向东的开发过程中,始终是以城市为主导和发展依托的,城市化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与传统的先行农业垦殖而后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循序渐进式开发模式截然不同。

直到最近70年代更由于西部地区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的创新,美国的西部城市成为了全国经济增长的先导,美国经济的重心已经由东部转移到西部。

正如美国城市史学家卡尔.艾博特所说:

“美国是以城市为依托,进入西部、开发西部、规划西部的。

3.1.3对城市化内涵的再认识

城市化在形式上是指经济要素在一定机制的引导下,在某一区位中集中化配置的过程,而在实质上则是通过追求集聚效益而改变社会和经济结构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形成一种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充满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有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环境。

我们必须认识到城市化和工业化一样也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推力,并无孰先孰后,孰主孰次之分。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城市化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力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帝格力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新经济是推动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

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由于历史、自然和文化因素的长期历史积淀,错过了工业化的有利时机,薄弱的内生经济实力难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如果再不改变其相对滞后的城市化水平,不为外向经济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势必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反而言之,跨国跨地区资本对资源、劳动力和投资环境的需求使得中国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处于一个相对接近的起跑线上。

欠发达地区如果能够以城市化为契机,营建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氛围,再凭借自身的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必然能够缩小乃至赶超发达地区。

3.1.4结论:

因此,培育中心城区,建设小城镇,发挥城市化的先导作用是欠发达地区建立起能够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秩序,改善和提高

经济发展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施赶超战略的必由之路。

3.2

兰考的现实需求--以城市化为切入点

3.2.1城市化是兰考解决城市发展瓶颈的现实选择目前兰考在其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三大瓶颈:

1)经济基础薄弱兰考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其总体经济实力在省内小城镇中处于低位水平,2000年兰考县人均GDP为4127.7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444元,位于河南省“十五”期间重点扶持发展的25个市县中的第19位。

从产业结构来看,以附加值较低的资源初加工业为主,技术含量低,产品区域性强,销售空间有限,部分曾经有很强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逐渐衰退失去竞争力。

第三产业近年来虽有稳步的增长,但内部构成仍以传统行业商业、交通、邮电

为主,而金融、房地产、信息服务等新兴行业发展较慢。

2)发展资金不足兰考目前的发展还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模式,经济和产业发展主要还是依靠政府财政,但是兰考原有经济基础的薄弱使得政府财政呈现典型的“吃饭财政”特点,政府并没有更多的

资金用于公共建设和扩大再生产,主要项目的投资还要依赖于省里的专款,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屡屡遭遇资金的瓶颈。

3)对外吸引力有限

兰考县城规模较小,且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由于工业化进程滞后和服务业发展缓慢,造成城镇综合实力较弱,影响了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进程,进而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缺乏城镇人口集聚力,削弱了经济增长的能力,经济增长缓慢,更无法增加对人和资本的吸引。

以兰考目前的情况,遵循老路,走工业化道路显然缺乏足够的发展基础。

兰考的工业化必须借助于外来投资,走内外结合的道路。

因此,政府应当适时的转变职能,把工作的中心转移到城市化上,通过良好的投资环境的营建,从而吸引外来投资,撬动民间资本,实现城市经济总量的提升。

由于兰考自身缺乏足够的资本积累,必须依赖于外部资金,和当地的民间闲散资金。

因此如何创造一个积极的吸引外部资金的条件是首要条件。

城市化使得政府将有限的财力集中的在中心城区进行公共投入,强化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从而吸引外来投资,

撬动民间资本,即实现了发展资金的增值循环更促进了整个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

3.2.2城市化是实现兰考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先导和保障

1)兰考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