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操作流程819.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8108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课堂操作流程81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效课堂操作流程81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效课堂操作流程81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效课堂操作流程81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效课堂操作流程81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操作流程819.docx

《高效课堂操作流程8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课堂操作流程819.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效课堂操作流程819.docx

高效课堂操作流程819

高效课堂操作流程

高效课堂理解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预习为前提,以导学案为纽带,以小组学习为载体,以教师指导下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展示为基本学习形式的过程

1、高效课堂所秉持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学定教”的理念,构架起“预习、展示、反馈”的教学基本模式,高效课堂是课改理念与教学实践的融合剂,高效课堂是解决目前课堂教学现实问题,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2、是把“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在行为层面上加以较好地阐释和发展,使之形成“看得见、可操作、能检测”的客观存在。

具体来讲,在课堂环节上“落地”为“预习、展示、反馈”,在学习方式上转化为“独学、对学、群学”。

3、高效课堂与课改关系。

一脉相承。

A、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了“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

B、围绕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

C、诠释的是“师”与“生”的关系。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实现师生相长。

D、教书育人的完美体现。

高效课堂的基本流程

板块一:

预习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导入)

2、出示学习目标

3、学生自学、对子对学、小组群学(合学)

板块二{

4、展示(个展、组展、班展)

5、学生点评、教师点拨

6、小结、拓展、提升(盘点)

板块三:

7、反馈检测

8、(小组个人自我反思)

记忆方法:

(序:

导入)出示学习目标——实施学习目标(3学3展2点1评)——检测学习目标(尾:

反思);环节核心学——展——点——结——测(先学再展后点(教),当堂检测练。

板块一:

预习

流程一: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导入)

1、复习提问导入或课前检测导入

2、预备知识导入

3、提出一类问题解决思路导入

4、创设认知冲突导入

注意事项:

1、时间不超过3分钟;不提问、不讲解、不展示、不点评。

2、忌教师展示文采

流程二:

出示学习目标

1、破题(从类或从题目)引出学习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

3、教师解读学习目标(包括重点)及学习流程。

注意事项:

1、不能把教学目标当作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学习目标行为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模糊、不可检测;学习目标要将原行为动词转化为具体、可测学生明白动词;教学目标缺少行为条件,而学习目标首先要补充学习条件。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维度教学目标广泛(类似教育目的,一节课完不成,不可检测)。

2、学习目标叙述要规范:

叙述一个完整学习目标必须包含四个核心元素: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和行为标准。

即:

谁(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在什么条件下。

目标制定要适度、具体、可测、分层。

 

表1 编写认知学习目标可供选用的动词表

学习目标层次

特征

可参考选用的动词

知道

对信息的回忆

为……下定义、列举、说出(写出)……的名称、复述、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明、指明

领会

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

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预测

应用

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运用、计算、示范、改变、阐述、解释、说明、修改、订出……计划、制定……方案、解答

分析

将知识分解,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图示、区别、检查、指出、评析

综合

将知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

编写、写作、创造、设计、提出、组织、计划、综合、归纳、总结

评价

根据一定标准做出价值判断

鉴别、比较、评定、判断、总结、证明、说出……价值

 

表2 编写动作技能学习目标可供选用的动词表

学习目标层次

特征

可参考选用的动词

感知能力

根据环境刺激作出调节

旋转、屈身、保持平衡、接住(某物体)、踢、移动

体力

基本素质的提高

提高耐力、迅速反映、举重?

技能动作

进行复杂的动作

演奏、使用、装配、操作、调节

有意交流

传递情感的动作

用动作、手势、眼神或脸色表达……感情、用一段舞蹈表达……思想情感

流程三:

学生自学、对子对学、小组群学

1、独学的流程:

读(学案、课本)与画——思与记——做——标疑惑;独学的方法:

裸学——助学——记学——量学。

方法:

对照导学案,了解本节课的学习思路,然后通读教材熟悉内容(圈点勾画批注),进而自主解决问题【应尽量“裸读”:

可以借助(查询)工具书,不要依赖教参或教辅】;经过独学悬而未决的问题以及重点,用双色笔做好标注,带入“合探”中解决、强化。

(独学环节完成后,组员及时告知组长,然后由组长向老师报告自学进展情况,便于教师掌握时间及进程;习惯养成后,便可自我控制)

此时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巡视,参与到组,把握学情(投入、进度、效果),并据此:

督导个别生(尤其学困生)认真阅读并思考,做好即时性点评;重在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做好必要的问题记录;监控学习进程,适时转入“合探”环节;在独学环节完成时,就学习状态对各组作点评。

【如果独学是在课前进行,要提前做好抽检,了解学情并组织各组做好课前互评和自评(增设“诚信”评价)】

自主预习6环节:

 预习是展示的前提,展示不好的课就是预习不到位,预习越充分,展示就越精彩。

① 读——读原文。

② 思——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疑难。

③ 查——广泛查找资料。

④ 标——标注重点、难点、疑问点,标注出自己对教材的见解和查阅到的信息。

⑤ 列——列出新知识、重点、难点、疑问点、新发现的问题。

⑥ 生成——通过对课本的挖掘,初步形成自己的作品、观点、方法,并通过唱、说、写、画等任何形式表现出来。

2、对学:

分享——求教——讨论——结论或疑惑;方法:

对议(共同商议)——对抗(争议问题辩论明晰)——对问——对查;

同质互学:

相同层次结对对照导学案,互教互学、互通互鉴(疑难相互讨论、重点相互提醒、收获相互借鉴),力求解决双方在独学中未能解决的部分或全部问题;经过互学悬而未决的问题,带入“群学”中解决。

(此环节有时可省略,也可在独学中进行)

3、群学:

帮学——合学——研学——提出班级讨论问题;(C-----B------A帮学);群学:

解决共性问题;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

组长组织组员(按层级安排中心发言人,以其为蓝本),对照导学案,有秩序地交流学习成果、讨论未解问题【出现分歧要说明理由(自有“请教或帮带”之意)】,取长补短,求同存异,获得共识,解决大部分甚至全部问题,达成基础目标。

结论:

独学是基础,对学是常态,群学是升华。

小组合学形式:

组长组织并选择适合本组形式。

(1)组长依次讲解,组员倾听、质疑;

(2)组长重点讲解,组员发问;(3)潜能生说,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4)中等生讲,优等生追问,潜能生提问;(5)独立思考,争议的讨论

注意事项:

1、小组合作交流,依由小到大的原则,即对子——分组——整组;对子交流:

把自己的观点或疑问与结对子的同学进行交流、解惑;小组交流:

把与自己结对子的同学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交流:

把与自己结对子的同学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交流时声音适度,以双方及组内,听清为准,切忌大喊大叫,小组交流起立时,不要拥挤;学生交流离座,要把凳子轻轻放入桌下,便于交流活动;交流时,鼓励畅所欲言、神采飞扬、各抒己见的积极表现,反对缄默不语、麻木迟钝、人云亦云的依赖心理;严禁假交流,随意交流,更不能借交流之机嘻戏、玩耍;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行动要迅速,切忌游手好闲。

2、三学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习探究(合作、互动)化。

板块二:

流程五:

(个展、组展、班展)

1、什么是展示

展示就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对导学案里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地探究,并将自己或本组的探究结果用简洁生动的方式展示出来,从而检验其自学的效果如何。

 

2、课堂展示类型

组内小展示。

——人人过关的同步展示。

在组长主持下,小组成员汇报学习成果(文科)或暴露问题(理科);通过集体合作,交锋协商,统一意见(或理清不同见解),拓展生成,初步达成目标,并最大限度地暴露“合探”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教师的作用:

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板书【或组长就学习成果或暴露问题所作汇报(与他组相同的不再重复)】,检索近共性的疑难问题、有价值的新生问题、有创意的成果,以便结合备展内容,经归类、整合后,化成任务,带入“大展示”集中解决或共享。

班内大展示

小组选派代表在班内展示带有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

展示时一般由B层、C层同学展示,由A层同学负责点评或拓展。

教师要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对课堂进行调控。

点评时,点评的内容则应该是具有针对性、拓展补充性。

对展示组的人员参与度、精彩度、准确度、团结协作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进行点评、打分。

每节课可任定一组为点评组,其他组为展示组。

(点评组和展示组可轮换担任)。

无论组内小展示或班内大展示都要明确,展示一定是“深化提升、拓展生成”,而绝不是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都会的不展示,都不会的更不展示,在大展示环节一般不展示比较基础的内容)。

展示要透过现象(问题)看本质;在知识的生发点、易错点、拓展点处实现知识的前挂后联、左顾右盼,达到“举三反一”(文)与“举一反三”(理)的目的;落脚点在于对知识的全面梳理,形成知识构架,归纳规律方法,达到提升的目的

3、展示方式

口头展示:

文本的分析【结合语句、语段、主旨等,发表个人见解(文本批判及个性解读)】;②文本的提升(结合文本的诵读、赏析、谈感受、小写作等,与文本联系密切的唱、演、画、舞等多种艺术手段的引入)。

概念的形成、现象的描述等这些内容丰富,容量大的内容

书面展示:

定理的证明,推理、探究的过程、题例的解答等

表演肢体语言展示:

展示的同学用手势、用表情、用姿态,帮助其说明,增加他表达讲说的内容效果,有作为口头语言的补充。

实物模型展示:

学习空间图形内容可以提前让学生制作,通过学生的展示、比较,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4、展示内容

展示内容贵在“精”,必须是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都要明确展示是提升,绝不是各小组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统一答案。

(在实践教学中,有的老师在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就让学生分组或自荐按照顺序把学习任务中的内容一个一个都展示出来,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不能抓住重难点;也有的老师只注重学习任务的展示,认为只要把学习任务中安排的内容完成,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忽略了课堂内容的适当拓展和延伸。

) 哪些题目适合展示?

一是开放性题目;二是拓展性题目;三是难点、疑点且在学案中出现较多错误的题目。

它们要突出展示的三大特性:

a问题性:

也就是说展示内容应是组内或全班带有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

(展示并不是把导学案上的内容照搬到黑板上,展示应该展示本单元的重难点。

而一些内容简单易懂其实展示的必要不大。

b互动性:

针对展示的方式来讲,展示时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流,可以是疑难求助、对话交流、质疑对抗等多种形式。

c创生性:

引导学生重点展示自己独特的思考、发现的一些规律,包括学习方法总结、学习的新发现、新感悟等。

(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况,也体现了展示环节的必要性。

展示层次:

读——背——用自己的话说——演;写、说答案——说答案怎么得来的——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思考的甚至中间遇到挫折、困惑(思维过程)。

例如习题展示流程:

1、题中条件是什么?

是否存在隐含条件?

2、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3、解题的思路是什么?

4、破题的首选切入点在哪里?

5、解此题的关键何在?

6、题目有何规律?

是否可推广成一类题型?

7、这个问题改变设问角度,还会变成什么问题?

8、还有更好的方法吗9、命题者有什么意图?

题目巧妙出在什么地方?

5、展示指导

站姿的要求:

发言的学生假如需用板书协助说明观点时,一定要侧身而立,不要挡住旁边同学的视线。

语言的要求:

发言时声音要洪亮;语言尽量简洁;节奏不要太快,注意用语文明礼貌,例如:

大家请看这一题,请听我讲,我的想法是这样,大家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有没有同学要补充,对提出建议的同学说谢谢等。

发言顺序:

组内发言,由小组长制定。

组间展示,一般按照问题的顺序进行,也可由教师根据情况来制定。

6、在课堂展示过程中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展示课堂“三允许”:

即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看法;允许学生向教师质疑、提意见。

展示课堂“四不讲”:

即学生能说的不讲;学生能研究出来的不讲;学生能自己操

作的不讲;学生能自己得出的结论不讲。

展示课堂“五转移”:

即由过去的讲明白向现在的学生自悟明白转移;由教师提问为主向学生提问为主转移;由强制性课堂管理向科学自主开放式管理转移;由过去教师演示向现在的学生自己参与教学实验转移。

展示课堂“六让”:

即书本让学生看;思路让学生讲;问题让学生提;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想;实验让学生做。

以上在课堂上的做法可以简单的称其为“三、四、五、六”教学行为。

课堂展示是一个难点,组织不好就可能会出现“失控”局面,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比如,展示散漫、耽误时间;优等生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受冷落;不展示的学生不关心展示,课堂气氛冷寂;等等。

怎样才能使课堂展示精彩,有序、高效呢?

小组成员都会了才可以展示;

组长只允许补充,不允许展示;

不同的小组成员展示得分值(或星数)不同,A类最低,C类最高,B类居中;

一个小组展示时,其他组要积极思考,勇于挑错,谁挑出错误或提出有价值的疑问,给谁的小组加分(或奖星);

别的组提的疑问或错误,由提问题的小组指定展示小组的某位成员回答;

其他组展示过的内容,以后就不再重复展示。

展示原则:

选择有价值问题展示;展错不展对;不重复展示;潜能生能展示的尽量不叫优等生展示;提倡采用对抗、辩论、质疑等动态展示、同步展示;不要零性展示要系统展示;小展示能完成的就不要用大展示;不要只有示没有展。

为节省时间可以把合学与展示同步进行。

展示所学要7看:

展示既是预习成果的展现交流,又是对学习内容理解的进一步提升。

展示是课堂中最生动、最富有合作与创造的环节。

展示应做到“快节奏、大容量、重实际、高效率”。

① 看参与质量:

小组每个成员对本组所要展示的问题进行认真研讨,充分准备,争取在展示中为小组赢得荣誉。

 

② 看语言表达:

声音洪亮,精确流畅,概括性强,避免口头语,脱稿。

③ 看态度积极:

积极主动起立回答问题,或到讲台前讲解或表演,同组同学随时补充,其他组同学随时切磋、纠正乃至批驳讲解者的破绽。

(此时,学生是主角,不怕出错,就怕不做;不怕提问,就怕不问。

教师是导演,负责点拨、追问、总结、点评,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成果。

④ 看情感投入:

置身于所学内容的情境中,敢爱、敢恨、敢讲、敢做。

⑤ 看板演工整:

字迹工整,大小适中,结构匀称,间距均衡,位置合理。

⑥ 看有无自己的观点:

形成一题多解,举一反三,使知识由一条线变成立体式的网络。

⑦ 看有无新的问题生成:

在分享成果时,受到启发,从而生成更深层次的问题,共同探究。

流程五:

学生点评、教师点拨

点评层次:

外在形式(声音、站姿、普通话、分工)——对内容——归纳、质疑、补充、联想、创新。

点拨形式:

同步点拨——总结点拨----提升点拨。

点拨作用:

画龙点睛、拨云见日。

拨云见日——拨云,释疑开悟;介入,贯通思维;妙用,纠正错误;巧借,引领争辩。

点石成金——说话,纵向深入(及时点,把握整体;恰当点,透视本质;顺势点,由例及类);拓展,横向展开(巧妙点,发散思维;灵活点,展示应用。

注意事项:

听展者在补充评价时,要用第二人称,目视被评价者,切忌将征询的目光投向老师;不做重复、无意义评价,要积极发现优点,中肯指出不足,语言规范、简明扼要;被点评同学要认真对待他人评价,及时改进。

流程六:

小结、拓展、提升(盘点)

小结不是重复说一遍;拓展要在本学科范围内拓展;提升要在最近发展区。

重点整理内容如下:

(1)、记录生成:

A预设性生成:

疑难问题,或错误修补(往往在独学时产生,而又在合探展示中解决了的)。

B即时性生成:

在课堂学习情境对话交流中动态拓展创生的、与主题紧密相连的知识。

(2)、知识要点:

课时重点、个性难点、关键点、易错点等。

(3)、绘出知识(思维)导图。

按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将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网,整体建构并回归于其上位系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呈现形式可结合知识结构本身特点,绘成知识树、概念图、纲目、图表、框架等。

也可鼓励学生创造,发挥想象和联想绘制,按自己的方式构建。

(4)、总结规律,提炼方法。

对于课时内容偏多、难点集中的课堂,或者单元反馈课,教师有必要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课堂全面的小结。

板块三

流程七:

反馈检测

语文多为说收获,谈心得,口头或书面表达。

数学多为变式训练题目检测。

(注意体现变式练习和层次性设计,特别强调的是要精心选编习题,决不能搞题海战术)

①选题要有针对性(课时目标)和典型性。

(也可临时添加题目)

②题型要多样,题量要适中,题目按照易中难5:

3:

2比例设置,以5分钟左右完成为宜。

还可以是:

①问答、检查、自助式作业、开放式作业、实践性作业。

②自主反思:

留有一定的空白,学生对学习的内容、问题、方法、行为表现及启示、经验、感悟等反思,以免宝贵的“再生资源”丧失。

反思不能面面俱到,要对照目标,突出主题、问题,有实质内容,哪怕反思一个点,也要点点入地,不能假大空。

③拓展性作业(包括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归纳整理、动手操作、一题多解、手工制作、设计创新等类型)、研究性学习或综合实践活动(视情况而定)。

流程八:

练习.达标.反馈.提高:

这一环节需要学生梳理“展示环节”中的所得,查漏补缺。

由学生小结-归纳-梳理本节课知识要点,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彩色笔,划出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通过投影仪在全班展示知识图,建立起牢固的知识框架与知识联系;反思评价,修正,巩固和提高。

预习、展示、反馈”三个模块(小循环或大循环),可以是三个环节,或每两个环节为一个课型。

究竟如何确定,要视课堂内容与学情、学时而定。

在课堂上也不一定每节课都执行这些环节的,根据需要也可做相应调整。

②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暴露生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为主线。

 

在高效课堂的自学、合学、展示、点评、达标检测环节,教师、组长、组员各自的职责(角色分工)

流程

教师

组长

组员

1、设置好90%能通过自学解决的问题

2、说明自学的目标、方法、流程与要求。

3、出示答案,让学生自改、互改或小组长批改。

1、自己先完成学习任务,并督促本组成员圆满完成自学任务。

2、提醒违纪学生,不能打扰他人。

3、按老师要求,协助老师完成自学情况的检查工作。

1、不交头接耳,不互相讨论,独立思考,完成自学任务。

2、主动接受组长或对子对自学情况的检查

3、认真纠正自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记录下来,带入对学环节。

1、设置好有讨论价值的讨论题。

2、明确合作的内容、流程、方法与要求。

3、巡视合作过程,及时指导薄弱小组。

4、发现典型题或不同解决的小组,确定展示对象(小组或个人)。

1、保证全组所有成员认真参与合作讨论。

2、确定讨论形式及小组展示分工与展示排练。

3、选用自己讲或帮扶形式,确保讨论结束,让全员明白。

1、先独立思考,对讨论题有自己的初步想法(或答案)。

2、对自己不会或不明白的地方,用双色比做标记,合作时向对子或同组同学求助。

3、优等生讲,潜能生要认真听,不懂发问。

4、服从组长安排,做好展示准备工作。

展示

1、按照薄弱组优先的原则,确定展示小组,鼓励不同形式或有创意的展示。

2、对展示者可采用追问的形式让其讲明白,讲精确。

3、做好质疑、对抗的点火工作。

4、为小组展示好的加分。

1、选派展示或点评、选手。

2、鼓励潜能生大眼展示。

3、指导小组展示礼仪。

1、展示要面向同学;有适当的导入语,尽量采用较高层次的展示形式。

2、非展示者要认真倾听,发展问题及时质疑、补充。

3、展示者要虚心听取别人的评价意见。

点评者要先讲优点再说不足。

4、对有价值的展示内容,快速做好笔记。

点拨

1、针对展示者所展示内容,激发质疑、对抗。

2、进行必要的补充、完善、拓展、深化、升华与总结。

3、对展示错的要纠正,对的或有创新的要肯定与鼓励。

4、不做重复、无意义的评价,语言规范、

1、把本组共性问题反馈给老师,以便得到集体解答。

2、根据老师的点拨,改进与完善本组展示的成果。

1、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

2、及时质疑与发问。

3、认真思考通过老师点拨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困惑,及时向老师请教。

达标检测

1、课前拟好训练或检测的题目,题目要精选,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且检测目标要扣紧学习目标。

2、指导答题的方法与要求。

3、出示答案,指导学生自改、对改或组改,抽查与普查学习效果。

1、率先完成练习与检测任务。

2、协调老师作为抽查与普查工作。

3、发现共性与个性问题,及时向老师反馈本组学情。

1、不讨论,不看书与资料,独立完成练习或检测题目。

2、根据答案,自我订正,并接受同学或老师检查。

3、总结得失。

 

高效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

(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六)

1.树立一种教学理念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相信学生才是“师德”。

李炳亭认为,教育的立足点正是“相信学生”,假如选择了它的对立面上去立足,那就会仍然是把学生当做“受教者”,就会像开荒地一样地把他们的个性、习性和爱好“斩草除根”。

解放学生是教育的使命。

基础教育的使命是实现学生的“六个”解放:

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

利用学生是一切教育的智慧源头。

要利用好学生的前提是“研究”学生,研究学情和学法。

发展学生是教育的根本。

发展学生什么?

课堂的目标六个字:

兴趣、能力、知识。

2.重构两种教学关系

围绕上述“十六字”理念,重构“两惟”观,即“惟学”建构教学关系;“惟生”建构师生关系。

如何重构这两种教学关系?

一是改变学习状态:

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二是改变教学评价方式:

实现教的方式转变、学的方式转变、评的方式转变。

三是改变教学方法:

限制“讲”是为了保障“学”;教是为了不教,“放手”才能学会“走路”;模式是载体、是手段,目的是解脱学对教的依附。

3.寻求三步教学路径:

“临帖”—“入帖”—“破贴”。

我们主张“拿来主义”,创建高效课堂好比学写字样,要比照“帖子”,先临帖、再入帖,然后破帖。

学帖应先找到学的“帖子”,即名校的课改理念和先进教学模式。

学帖是为了破帖,形成自己的自主课堂教学特色。

4.强调四主教学

(1)学案主导:

“导学案”导学,重在“导”(导思、导练、导用、导归纳总结),围绕“学”,导是手段,学是目的。

(2)学习主动: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尊重思路,包容错误,鼓励创新,注重三开:

开放、开窍、开心。

开放才能解放,解放才能开窍,开窍才能开心,只有注重“三开”学生才能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