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 阅读与写作2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8073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开 阅读与写作2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开 阅读与写作2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开 阅读与写作2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开 阅读与写作2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开 阅读与写作2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开 阅读与写作2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docx

《国开 阅读与写作2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开 阅读与写作2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开 阅读与写作2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docx

国开阅读与写作2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专科小学教育专业

阅读与写作

(2)

形成性考核作业册

姓名:

学号:

班级:

分校、学习中心:

 

2020年秋季启用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

学习测验(100分)

1、论述题(任选1题,共40分)

1.比较消息和通讯的异同。

相同点:

在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时,都要求真实、典型和具有实效性。

不同点:

第一、在篇幅上,消息一般都是简要地报道事实,篇幅较短,情节难以展开;通讯可以而且要求对内容作详细、深入的报道,篇幅较长。

第二,在表达方式上,消息多侧重于叙述和描写,不做议论和抒情;通讯则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可以自由灵活地穿插议论和抒情,灵活多变,生动自由。

第三,在人称称谓上,消息一般只用第三人称,以显示其客观真实,作者隐身其后;通讯则可以自由灵活地使用第一或第三人称的口吻表述,显得既真实又亲切。

第四,在语言上,消息比较朴素简洁,而通讯则比较生动形象。

第五,在时效上,消息较快,通讯相对较慢一些。

2.谈谈文章修改的意义。

答:

修改定稿对于文章及文章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修改定稿可以保证和提高文章质量。

经过修改定稿,不仅会去掉文章的毛病,而且会大大改善作品,使文章更趋完善,从而保证和提高文章的质量。

第二、修改是提高写作技能的重要途径。

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作者的写作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第三、修改也是向读者负责。

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文章的价值也要通过读者阅读来实现,因此,好的作者应用拿给读者最上乘的成品,而决不把残次品、不成熟的作品拿给读者看。

2、阅读《凝视崇高》一文,根据读后感的要求,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认识或感受文章。

(60分)

凝视崇高

文学浮动于金钱与卑微之中,躯体已被淹没,只剩下一颗苍老的头颅。

这是一个崇尚“轻”的时代,从太太的体重到人生的信仰,从历史的评说到音乐的节奏,以“轻”为美已成为风范。

究其原因,我们的共和国虽说年轻,也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战争的瘢痕上已开满了鲜花,关于火与血的故事已羽化为神话。

世界上两大阵营的消弥,使我们在瞬间模糊了某种长期划定的界限。

当人们发现以往的沉重已无处附丽,调转头来寻觅久已遗失的“轻松”,是反叛也是回归。

更不要说文化大革命中的样板戏的“高、大、全”,让许多人以为那就是崇高。

人心世道发生了大变化,人们在一个充满阴霾的早上发现金钱是那么可爱。

中国人喜欢矫枉过正,因为我们的人口多,大家同时发现了一个真理,同心协力人多力量大的结果就是把它逼近谬误。

一位研究历史的长者对我说,这一次金钱大潮对知识分子信仰冲击的力度,甚于以往历次政治运动。

那时是别人看不起你,这一回是叫你自己看不起自己……于是蔑视崇高成为一种“时髦”。

人们不谈信仰,不谈友谊,不谈爱情,不谈永远。

人欲横流,物欲横流被视为正常,大马路上出现了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人们可以理解小偷,却要把救人者当作异端……文学家们(请原谅我把一切舞文弄墨的人都归入其内)便有了自己的选择。

于是我们的文学里有了那么多的卑微。

文学家们用生花妙笔殚精竭虑地传达卑微,读者们心有灵犀浅吟低唱他领略卑微。

卑微像一盆温暖而浑浊的水,每个人都快活地在里面打了一个滚儿。

我们在水中荡涤了自身的污垢,然后披着更多的灰尘回到太阳底下。

这种阅读使我们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原来世界已一片混饨,我们不必批判自身的瘰疬,比起书中的人物,我们还要清洁得多哩!

崇高的侧面可以是平凡,绝不是卑微。

福克纳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曾说,诗人和作家的特殊光荣就是“提醒人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自豪、同情、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这些是人类昔日的骄傲。

为此,人类将永垂不朽。

这就是伟大作家的良知。

面对卑微,我们可以投降,向一股股浊流顶礼膜拜。

写媚俗的文字,趋炎的文字,将大众欣赏的口味再向负面拉扯。

一边交上粗劣甚或有毒的稗谷,换了高价沾沾自喜,一边羞羞答答地说一句“著书只为稻粱谋”。

其实若单单为了换钱,以写字做商品是最慢而且利益菲薄。

总觉得稿费的低廉未尝不是好事,在饿瘦了真正的文学家的同时,也饿跑了为数不少的混混儿,起到了某种清理阶级队伍的作用。

其实卑微并不是我们的新发现,它是祖先遗传给我们的精神财产,你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伴随我们整个历史。

在文学作品中,它也始终存在,只是从未做过主角。

好比鲁迅先生鞭挞过的“二丑艺术”,就是一种形象的卑微。

二丑什么都明白,表面上唯唯喏喏,背后里指点江山,但他依旧为虎作伥。

对抗卑微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人是一种构造精细又孱弱无比的生物,对大自然和对其它强大生物的惧怕,使人类渴望崇高。

我很小的时候到西藏当兵,面对广漠的冰川与荒原,我体验到个人的无比渺小。

那里的冷寂使你怀疑自身的存在是否真实,我想地球最初凝结成固体的时候大概就是这样。

山川日月都僵死一团,唯有人,虽然幼小,却在不停地蠕动,给整个大地带来活泼的生气。

我突然在心底涌动奇异的感觉——我虽然草芥一般,却不会屈服,我一定会爬上那座最高的山。

当我真的站在那座山的主峰之上时,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崇高。

它其实是一种发源于恐惧的感情,是一种战胜了恐惧之后的豪迈。

也许是青年时代给我的感受太深,也许我的血管里始终涌动军人的血液,我对于伟大的和威严的事物,有特殊的热爱。

我在生活中寻找捕捉蕴涵时代和生命本质的东西,因为“崇高”感情的激发,有赖于事物一定的数量与质量。

我们面对一条清淡的小河,可以赞叹它的清纯宁澈,却与崇高不搭界的。

但你面对大海的时候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它的澎湃会激起你命运的沧桑感。

我这里丝毫不是鄙薄小河的宁静,只是它属于另一个叫做“优美”的范畴。

我常常将我的主人公置于急迫的矛盾变幻之中。

换一句话说,就是把人物逼近某种绝境,使他面临选择的两难困惑之间。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都会遭遇无数次的选择。

人们选择的标准一般是遵循道德习惯与法律的准则,但有的时候,情势像张开的剪刀刈刻着神经,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置眼前的窘境。

在这种犹疑彷徨中,时代的风貌与人的性格就凸现出来。

人们迟疑的最大顾虑是害怕选择错了的后果,所以说到底,还是内在的恐惧最使人悲哀。

假如人能够战胜自身的恐惧,做出合乎历史顺乎人性的抉择,我以为他就达到了崇高。

日新月异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层出不穷的“选择”场地,这是我们这一代作家的幸运。

我常常在作品里写到死亡。

这不单是因为我做过多年的医生,面对死亡简直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因为崇高这块燧石在死亡之锤的击打下,易于迸溅灿烂的火花。

死亡使一切结束,它不允许反悔。

无论选择是正确还是谬误,死亡都强化了它的力量。

尤其是死亡之前,大好大恶,大美大善,大彻大悟,大悲大喜,都有极淋漓的宣,成为人生最后的定格。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就是说人临死前,爱说真话,死亡是对人的大考验。

是死到临头还不说真话,那这人也极有性格,挖掘他的心理,也是文学难得的材料。

我常常满腔热情地注视着生活,探询我不懂的事物,对世界充满好奇。

我并不拒绝描写生活中的黑暗与冷酷,只是我不认为它有资格成为主导。

生活本身是善恶不分的,但文学家是有善恶的,胸膛里该跳动温暖的良心。

在文学术语里,它被优雅地称为“审美”。

现如今有了一个“审丑”的词,丑可以“审”(审问的审),却不可赞扬。

当年我好不容易爬上那座冰山,在感觉崇高的同时,极目远眺,看到无数耸立的高峰,那是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界的地方。

凝视远方,崇高给予我们勇气,也使我们更感觉自身的微不足道。

因为山是没有穷尽的。

要求:

1.主题明确,有自己要表达的基本思想观点。

2.思路清晰,全文要浑然一体。

3.材料充实,要力争真实经历的事情,而不拾人牙慧。

4.表达清楚,语言流畅。

5.议论要要素齐备。

读《凝视崇高》有感

《凝视崇高》开头写道:

文学浮动于金钱与卑微之中,躯体已被淹没,只剩下一颗苍老的头颅。

但苍老的头颅永远不会被淹没,因为它有思想。

思想改变行动,行动改变文学命运。

面对金钱,面对卑微,文学家们包括一切舞文弄墨的人该思想些什么呢?

中国人爱追赶潮流。

一听说喇叭裤正流行,明儿一街的喇叭裤;一听说染金发时髦,明儿大街上全是金发俊男美女。

若再加上一旁有人鼓噪,就更加趋之若骛了。

那些鼓噪者是否该反思一下自己呢?

若他们不是一味地迎合,而是适时地泼以冷水,那就不会把真理逼近谬误了。

我们的文学里有太多的卑微了。

这该也是一种鼓噪吧。

这些所谓的作家们,“写媚俗的文字,趋炎的文字,将大众欣赏的口味再向负面拉扯”.......作家毕淑敏的话不就是对那些借口“著书只为稻粱谋”的“作家”们的真实写照吗?

在那些人的内心深处,有“崇高”的位置吗?

生花妙笔把卑微刻画得淋漓尽致,不能说这些刻画没有正面的意义,不能说他们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需要。

但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文学者,是否能多倡导社会的主流呢?

是否能端出一盆温暖而清洁的水为人们荡涤自身的污垢呢?

是否能给读者们一个阳光灿烂的世界呢?

毕竟人是需要阳光来照亮前进的道路。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是平常人,可能这一生都不会有什么崇高的举动。

是的,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在朝九晚五中度过了春秋冬夏,都是在柴米油盐中早生了华发,似乎一生都与崇高无缘。

但这丝毫也不妨碍我们做一个崇高的人——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崇高的心!

崇高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崇高也可以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

为什么有的人没有一颗崇高之心?

是因为他在心中颠倒了崇高与卑微的位置:

他们在权贵之下感到卑微,在弱者面前却深感“崇高”。

那么,是不是崇高的人就不应该有卑微的心理?

不是的。

当一个人在高山大川之间感到了自己的卑微,在滚滚东逝的江水面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恰恰说明他是一个懂得什么是崇高的人。

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崇高的人。

退一万步说,即使我们不敢说已经做到了崇高,至少我们可以凝视崇高,可以选择平凡——崇高的侧面是平凡。

 

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任务

学习测验:

写作理论与实践思考(100分)。

要求:

1.根据下编:

写作论第七章《文章写作过程》教学内容作思考论述。

2.篇幅不低于500字.

3.同班或同学习小组的同学不可选择相同题目的文章,更不可有相同的分析文字,否则均无分数。

答:

本章以写作的自然进程为依据,将文章写作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并分别论述之。

第--节讲写前准备,讲了三个问题:

--是材料准备,掌握充分的信息资料,材料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还可以用刻录机制成光盘,永久保存:

二是思想准备,考虑作者生活的积累和思想修养,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挖掘生活,驾驭题材,探究主题,写出更有价值的文章作品:

三是情绪准备,进入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保持最佳心态。

其中前两个比较重要,它们是一切写作的基础。

第二节艺术构思和第三节执笔行文是本章的重点。

在这一阶段中,文章实际上已经基本成型,只是还存在于作者的头脑里,没有落实到纸面上,但几个写作基本要素——主题、文体、结构、表达方式、读者对象和语言都已经确定了,提纲也拟定完毕,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按照拟定的提纲撰写。

在执笔写作阶段,需要注意的主要是语言和文脉,文脉实际上可以看作是结构层次、内容逻辑关系的另一种说法,它决定思维的流畅,语言则决定行文的质量。

同时本节还介绍了起草方法和文面的基本要求及做法。

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任务

专题讨论(100分)

(1)讨论题目

1.谈谈你的写作经历。

2.谈谈你对记叙类、议论类和说明类文体在教学和生活实践中运用的理解。

3.谈谈你对日常应用文作用和意义的理解。

4.谈谈你对电脑写作的地位、作用以及未来发展的意义的理解。

5.谈谈你对本门课程如何开展实践教学的想法。

6.你是如何进行写作(作文)教学的?

(2)要求

1.从上述6个问题中选择其中2—3个题目发言。

2.不许照抄教材,否则为零分。

3.网上进行,教师以下载的讨论发言文字为准评定成绩。

答:

小时候最先开始写的作文应该是看图说话,或许是想象力不够,记得那时绞尽脑汁都编不出几句话。

之后,慢慢地写起了记叙文,那样的平济,总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毕意不是每天的生活都会充满乐趣,生活也一如它的平淡无奇。

为了解决这样的情况在老师的建议下,我到书店买了几本作文书。

从此,我不怕写作文了,因为我有作文书。

我背下了好词好句,研究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进行仿写。

我还对写作文做了小结:

开头要能吸引该者:

结尾或点明中心,或引人思索;主要内容中应用上修辞手法,使句子生动形象,还要用上成语之类的好词;中心思想必须表达爱国爱家乡,弘扬真善美,要有真情实感。

当然,总是仿写也不会进步,还得创新,有自己的特色。

好作文离不开好字,这也是我写作经历中的-一个感悟。

念初中那时有一-次期中考,30分的作文我考了27分,心里有几分得意。

不料得知有一同学竟得了28分,于是心里失衡,问了语文老师,老师说他作文写的也就-般,但字写得太好了,忍不住就给了28分。

这件事深深印在我的心底,直至今日还记忆犹新。

于是我不甘示弱,买了几本字帖,临摹起来。

虽说念书那会儿也曾经参加过作文竞赛,也在学生会自创的文学报上发表过文章,但至今我的作文还是不怎么样,肯定也当不了作家但我爱看书爱买书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家里的那些书最后还受益了我的孩子。

 

第四次形成性考核任务

小组学习

要求:

由学生组成3人以上的学习小组,经过讨论形成个人学习总结

(1000字左右)。

(100分)

答: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名词被广泛应用,它好像是能适应任何--门学科的一种学习风格,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种既流行又有效的学习方法。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着自身的优点。

例如:

分组学习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我认为,小组学习最大的优点在于,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具备了合作完成问题的能力。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在人的发展中没有一种发展是与别人无关的。

从小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分组之后任何一位组内成员都有责任掌握教学内容,只有每位成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学生之间才能互相帮助,互相合作。

比如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大量的实际数据,如此大的工作量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只有分组,各负其责然后交流分享成果,才能共赢。

这种合作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学习本身。

另外,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有了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机会。

由于学生的好胜心理和集体荣誉感,所以在分配到任务后,他们都自发的积极的去完成。

在这期间,学生始终处于--种主动、积极的心态,使学生有原来的被动听讲变成了主动学习者、研究者、参与者,从而有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小组合作学习给他们提供一个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空间,更能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

小组合作学习固然有很多优点,然而在平时实际运用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处理,找出对策势必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甚至有负面的影响。

例如:

我们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均匀,这样,在一个组里学习水平势必参差不齐,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要多,部分学习水平低的学生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怕出错让同学笑话,长此以往学生的发展会极不平衡,出现社会上的贫富差距,而且会越来越大,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还有的同学会出现盲从,迷信学习好的学生,认为,他学习成绩好分析的肯定是对的,人云亦云。

另为。

由于分组教学广“泛流行,被很多教师当作每一节课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无论需要不需要,都要讨论,片面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这样有些不自律的学生借机玩要,没有养成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反而学会了课堂起哄,降低了学生对讨论的兴趣,更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度。

时间一长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难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

如果这样就失去了分组学习的初衷,我们本来想的是要“1+1”大于2,出现了上述问题,我们的分组合作学习就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了。

因此,电大分组合作学习,既有优点也存在不足之处,如何运用这--新兴的学习形式创造出最优的学习效果,使我们教师当前最应当思考的问题。

第五次形成性考核任务

学习记录(100分)

要求:

先由学生所在分部通过“电子文件夹”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后将学生一学期学习情况(包括:

学习态度、参加面授辅导情况、参加小组活动情况、参加网上学习讨论情况以及动笔写作情况等)登记在此存档。

评分标准:

任课教师按照如下情况给予评判:

1.面授辅导到课率占50%,需达到3次以上。

2.网上讨论占20%,需参加3次以上讨论。

3.作业完成情况较好占20%。

4.小组学习中起主导作用,学习态度积极占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