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媒体总论重点复习.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7128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媒体总论重点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现代媒体总论重点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现代媒体总论重点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现代媒体总论重点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现代媒体总论重点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媒体总论重点复习.docx

《现代媒体总论重点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媒体总论重点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媒体总论重点复习.docx

现代媒体总论重点复习

现代媒体总论重点复习.

自考《现代媒体总论》考前复习

绪论

01、物质实体是传播媒介得以存在的首要因素;是构成传播媒介的前提条件。

(P4)

02、符号是传播媒介与其它普通物质实体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P4)

03、传播媒介的基本性能:

实体性、中介性、承载性、还原性、扩散性。

(P6)

04、媒体的基本类型:

书写媒体、印刷媒体、电子媒体、互动媒体。

(P6)

05、媒介的基本功能:

个体功能、组织功能和社会功能。

(P8)

06、媒介的社会功能,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P9)

①政治功能:

媒介能服务和参与政治;

②经济功能:

媒介是经济发展的“推动者”;

③教育功能:

重视教育、传播知识;

④文化功能:

传承文明、繁荣文化。

意义:

各个功能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能提高传播者水平、增强传播效果。

07、“媒介生态”一词最早是由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

(P11)

08、波兹曼是首位将媒介生态命名为媒介研究中一块正式学术领域的学者。

(P11)

第一章媒介演进与人类社会

09、口语媒介仍是我们使用频率最多,也是最有效的媒介。

(P17)

10、最早的现代报刊(P21)和最早的定期报纸(P39)产生于德国。

11、在广播普及之前,杂志成为最具有影响的全国性媒体。

(P21)

12、第一个开办了商业广播电台的国家是美国。

(P25)

13、最早研制成功移动电话的国家是美国。

(P29)

14、拥有世界上最多移动通信用户的国家是中国。

(P29)

15、互动媒体的传播特点是:

(P29)

①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

②多媒体化;

③媒介功能融合;

④媒介资源丰富化;

⑤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增强,管制程度降低。

16、媒介形态变化遵循的原则:

(P31)

①共同演化与共同生存的原则;

②形态变化原则;

③增殖原则;

④生存原则;

⑤机遇和需要法则;

⑥延时使用。

17、媒介形态变化的前提条件是技术进步。

(P32)

第二章报纸

18、被称为“历史上的第一份官方的报纸”是《罗马公报》。

(P38)

19、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太阳报》。

(P39)

20、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个报纸是《昭文新报》。

(P40)

)P43(、报纸的传播特点或优势是:

21.

《现代媒体总论》考前复习公本39班李建平

①报纸是强视觉平面媒体;

②较强的阅读自由度;

③可保存性强;

④长于深度传达信息;

22、报纸的传播劣势:

时效性较差、读者范围的局限性较强、感染力相对较弱。

(P44)

23、报纸编辑部门采编合一制的弊端:

(P46)

①容易形成个人包版制,出现版面质量下滑;

②编辑会顾及记者的要求,导致其把关人的作用不突出,也不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

③编采合一效率较低,不太适合日报。

24、报纸内容制作的基本业务:

采访、写作、编辑、评论。

(P47)

25、按信息重要程度递减的顺序排列事实的新闻写作结构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P48)

26、报社编辑的智能有:

统筹决策、整体把关、产品再创作。

(P49)

27、编辑的具体工作有:

(P49)

①制定编辑方针;

②策划报道;

③组织处理稿件;

④将稿件落实到版面上。

28、横排报纸的版位中,最具强势的是上左区。

(P50)

29、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

(P50)

30、我国报纸中最重要的评论是社论。

(P51)

31、在我国的报纸中,规格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是本报评论员文章。

(P51)

32、报纸印刷的质量要求是:

易读性、真实性、美观性。

(P52)

第三章广播

33、中国第一座民办广播电台建立于上海。

(P56)

34、广播主要依靠声音符号传递信息;语言是广播表情达意的最主要手段。

(P59)

35、自然音响包括:

自然环境声响、动物声音、机器工具音响、人的动作发出的各种声响。

(P60)

36、广播媒体运营机制:

商业型、国有型、公共事业型。

(P74)

37、广播节目的播出方式:

直播、录播、转播。

(P77)

38、广播传输设备主要有电缆、光缆、微波、卫星。

(P78)

39、负责对广播节目的整体把关工作,负责各个节目和栏目之间的协调和整体运作的是总编室。

(P81)

40、负责与听众沟通、维持联系的是听联部。

(P82)

41、广播剧属于一般型节目。

(P87)

42、构建节目系统首先要从定位开始。

(P89)

43、节目推广是节目系统构建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P91)

44、节目系统的构建原则:

(P98)

①坚持以新闻广播节目为中心的原则:

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基础;新闻节目的质量决定着这个节目系统的健康运行,决定了新闻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主体和骨干地位。

构建节目系统时坚持以新闻广播节目为中心,任何频道的节目系统都少不了新闻节目的贯穿。

新闻节目的质量是衡量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媒介的竞争首先在于新闻节目的竞争。

②坚持节目本位的原则:

节目是构成节目系统的重要元素,因此在构建节目系统时要坚持以节目为本,以节目为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要重视打造精品节目,以精品节目去带动其它节目。

《现代媒体总论》考前复习公本39班李建平

③有利于开发拓展黄金时段的原则:

在构建节目系统时,应该事先有针对对受众个人条件的调查,再锁定目标听众做出充分的定位判断,设置各类适当的节目,充分开拓各类节目的黄金时段。

在充分利用既有的黄金时段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某些黄金时段。

变非黄金时段为黄金时段,提高节目系统的组合优化程度。

④坚持节目系统开发性原则。

节目系统要开放、创新。

第四章电视

45、中国第一座电视台是北京电视台。

(P106)

46、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播出于1979年。

(P109)

47、电视的功能属性:

(P110)

①诉诸直观感受;

②提供大众娱乐;

③参与政治生活;

④发挥经济作用;

⑤创造试听文化。

48、电视是集图像、声音、文字等符号为一体的传播工具;被称为“第九艺术”。

(P113)

49、电视传播的优势:

(P115)

①表现力强,最具现场感;

②纪实性强,带来真实感;

③交流性强,激发参与感。

50、我国电视的体制是公有国营制。

(P120)

51、电视台的专业人员有:

制片人、导演、主持人、摄像师、节目制作技术人员。

(P122)

52、制片人是集体创作的负责人。

(P122)

53、电子现场(外景)制作方式的简称是EFP;电子演播室(内景)制作方式的简称是

ESP。

(P128)

54、ENG电子新闻采集,指由便携式摄像机和便携式录像机组成的现场采录系统。

它能满足新闻采集的运动性、灵活性和时效性,而且能同期录像和录音,声画合一,便于进行现场采访和报道。

(P128)

第五章网络媒体

55、最初的Internet是出于军事的目的建立的。

(P131)

56、Internet在中国最早是出于科研的目的被引入。

(P133)

57、诞生在报刊、广播、电视三种大众传播媒体之后,被形象地称做“第四媒体”的是网络媒体。

(P135)

58、网络媒体是将国际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平台,以电脑、电视机以及移动电话等为终端,传播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多媒体形式的数字化新闻信息的传播工具。

(P136)

59、世界上第一家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报纸是美国加州的《圣何塞信使报》。

(P139)

60、标志着国内第一家日报将新闻信息发布到国际互联网的是《中国贸易报》。

(P140)

61、报刊、无线广播、无线电视的拓扑结构都是星型。

(P144)

62、星型结构网络的特点:

(P145)

①中心节点是传播网络中信息的唯一来源,其它节点不能发送信息;

②信息是单向流动的;

③信息是批量复制的,所有终端节点所接收到的信息都是相同的;

④网络内各终端节点之间是孤立的,不能直接发生联系,只有通过中心节点才能进行信息交流;

⑤终端节点只与中心节点发生关系,网络易于扩展。

《现代媒体总论》考前复习公本39班李建平

63、网络媒介的传播拓扑结构是环型。

(P146)

64、网络媒体的特征:

容量大、速度快、超地域、超链接、可检索。

(P151)

65、门户网站:

是指网络大门、停泊站或入口,网站经营者都希望用户一打开浏览器就登陆到自己的网站,从而使网站拥有较高的访问量,以吸引更多的广告和寻求更多的商贸机会。

(P155)

66、国内典型的门户网站有新浪、搜狐、网易等。

(P155)

第六章其它媒体

67、杂志的传播特点:

可读性强、传播质量高、使用价值大。

(P164)

68、《星球大战》标志世界电影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

(P173)

69、有线电视发展的最初阶段是共用天线阶段。

(P177)

70、我国第一个有线电视广播系统1976年在北京建立。

(P177)

71、有线电视的传播特点:

(P178)

①节目容量大;

②节目质量高;

③具有双向传播的可能;

④可提供多种服务;

⑤可成为普通公众上网的工具之一。

72、数字音频广播首先出现在欧洲;1995年,英国率先使用数字音频广播播出。

(P185)

73、我国首先开通数字音频广播的城市是佛山。

(P186)

74、数字电视:

是指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编辑、播出、传输、接收的全过程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

(P188)

75、交互电视:

是在数字电视技术的基础上,以提供服务为目的、允许观众与之进行一定的交互活动的一种功能电视;这种交互进行的方式不仅仅是控制对频道的选择及录像带的处理,还包括从电影资料库中选择电影并观看、参与游戏、投票以及通过电视连线进行其它形式的回馈。

(P190)

76、网络广播的特点:

异步性、窄播化、互动性。

(P192)

77、英国率先在电视节目中试验播送插入文字的图像。

(P194)

78、手机短信在新闻传播实践中的功能作用?

(P195)

手机短信为新闻传播带来新途径,开始被人们称为“第五媒体”。

①从2001年起,各大门户网站率先推出手机短信新闻服务,提供重大时事、热点新闻、娱乐财经等重大新闻或强时效性新闻;

②网站不再是简单而孤立的媒体。

采用手机短信向用户提供突发新闻的报道,可以使网站新闻的覆盖空前扩大;

③手机短信的广泛使用,为广播电视媒体与受众的互动与交流提供了一种极为便捷的通道;

④目前不少广播电视的节目都已导入这种互动方式,以吸引观众更主动地参与。

第七章媒介组织

79、媒介组织:

是指在国家法律制度许可范围内,按照特定的规则程序建立起来的,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职业化社会机构或单位,如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和新闻网站等。

(P197)

80、媒介组织的特点:

(P197)

①媒介组织的性质特征:

事业性与企业性的双重定位;

②媒介组织的内部构成特点:

采编与经营互动;

③媒介组织的功能特点: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现代媒体总论》考前复习公本39班李建平

④媒介组织的资源特征:

优势互补。

81、广播电视台经营管理的要素是:

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网、受众、广告客户。

(P202)

82、媒介组织的内部管理有:

编务、人事、财务、物质技术设备、生产管理等。

(P204)

83、媒介组织的经营必要性:

(P205)

①新闻媒介的经营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②只有通过组织经营才能合理使用国家为其投入的建设资金,对社会有所贡献;

③是新闻媒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84、媒介组织经营的主要内容:

广告、发行、印刷、节目、多种经营等。

(P208)

85、报纸的盈利来源有发行和广告经营两个方面。

(P209)

86、广播经营的领域主要有:

节目经营、广告经营、技术经营、外延经营。

(P211)

87、节目经营是广播经营重点中的重点。

(P212)

88、广告经营是电视产业中出现最早的经营项目。

(P213)

89、大洋网是国内第一个具有明显电子商务性质的新闻媒体网站。

(P216)

90、媒介组织的外部公众分类:

(P220)

①媒介的受众:

是最重要的外部公众;

②广告客户;

③与媒介组织有直接或间接业务往来的社会组织或企业个人;

④媒介组织的主管部门和经常接触的上级部门以及有关人员;

⑤其它媒介组织。

91、媒介组织外部公关活动的主要方式有:

(P220)

①举办大型的公关活动;

②开展媒介产品展销活动;

③与供销商、代销商、主要广告客户的联谊活动;

④与有影响、有社会地位的各界人士保持经常的接触;

⑤积极参与各种社区活动;

⑥协调解决媒介组织与公众之间发生的纠纷和争端;

⑦策划和参与与媒介业务有关的活动。

第八章媒体规范

92、英国学者麦奎尔提出的媒介规范理论有:

(P223)

①极权主义理论;

②自由主义理论;

③社会责任理论;

④前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

⑤民主参与的媒介规范;

⑥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

93、社会责任理论由美国学者提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责任和

义务的理论。

(P225)

94、把关人的理论是由卢因提出。

(P229)

95、对全国的出版活动包括报刊实施监管的部门(P232)、创办报纸的审批机构(P233)是新闻出版总署。

96、我国创办报刊实行审查批准制。

(P233)

97、非法出版行为主要有:

未经批准擅自出版报刊;假冒报刊名称出版;转让刊号和出版权;盗印报刊。

(P234)

98、新闻政策和新闻法规的差异性:

功能不同、制定程序不同、作用机制不同、稳定程)P238(度不同。

《现代媒体总论》考前复习公本39班李建平

99、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

(P241)

100、新闻事业的职业道德原则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P241)

101、当前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现实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

(P244)

①原因:

新闻传播引入市场因素、实行市场运作之后,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加之自身放松要求,社会监管措施不到位。

②表现:

大体可以归纳为四大公害,即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侵权新闻和低俗新闻;加上虚假广告,统称为五大害。

虚假新闻的要害主要是造假;有偿新闻的要害是钱权交易;侵权新闻的要害是侵犯了别人的合法权益;低俗新闻的要害是不顾效果地迎合低级趣味,污染社会空气。

第九章媒体与受众

102、受众:

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

是一个集合概念,直观地体现为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信息接受者的社会人群,例如书籍、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或电影、电视的观众等。

(P247)

103、“电视人”和“容器人”理论由日本学者提出。

(P250)

104、从市场角度来看,受众与媒体的关系:

(P253)

把受众看做是市场或消费者的观点,是建立在以下几个基本认识之上的:

①大众传媒是一种经营组织,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以商品交换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出去。

②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

即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③传媒活动既然是市场活动,那么各传媒机构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而竞争的对象自然是消费者。

受众即市场的观点,反映了传播媒介所具有的经营性、商品性和竞争性的特点,也揭示了受众作为消费者的特点,但也存在几个问题:

①把复杂的社会传播关系简化为单纯的买卖关系;

②把商品的销售量——报纸的发行量和电视的收视率作为判断媒介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把社会效益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③把受众视为市场的观点只能是传媒一方的观点,而没有从受众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

因为受众不是单纯的消费者,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者。

105、报刊的读者年龄主要集中于中青年。

(P257)

106、拥有规模最大最强受众的媒体是电视。

(P261)

107、电视观众的主要特征:

(P261)

①观众的广泛性;

②与报纸广播的读者听众相比,电视观众更少受文化程度、年龄和性别的制约;

③一般都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收看;

④往往带着消遣娱乐、欣赏愉悦的心情收看电视;

⑤儿童与电视已结成亲密的伙伴关系。

108、电视观众的动机:

(P261)

①主人的心理;

②强烈的参与心理;

③渴求信息和知识的心理;

④消遣娱乐心理;

⑤选择性心理。

媒体传播效果第十章.

《现代媒体总论》考前复习公本39班李建平

109、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兴起的三个因素:

(P267)

①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

②社会环境的变化;

③社会科学研究工具的进步。

110、对传播流研究作出最大贡献的传播学者是美国学者。

(P268)

111、使用与满足理论:

从受众的角度研究他们对传播媒介及其内容使用情况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不是大众传播在影响受众,而是受众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在使用大众传播。

(P269)

112、受众研究的内容包括:

(P276)

①受众的智力水平对说服效果的影响;

②群体归属的影响;

③受众个性因素对可说服性的影响;

④对象是否主动参与;

⑤传播效果的持久性。

113、易受传播影响的人的个性有:

(P277)

①比较害羞;

②言谈中缺乏自信;

③在社交场合局促不安。

114、不易受传播影响的人的个性有:

(P277)

①对他人富于攻击性;

②有不喜欢社交、离群索居的倾向;

③有严重精神性神经症的困扰。

115、意见领袖:

大众传播的信息在社会的扩散过程中,一些比较活跃的,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人物。

(P281)

116、知识沟假说:

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

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P284)

117、对民意现象用现代的思路进行系统研究,始于李普曼。

(P288)

118、媒介议程由三个因素决定:

大众媒介的把关人、具有影响性的媒体、特定的新闻事件。

(P292)

119、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纽曼提出。

(P294)

第十一章媒体运用

120、如何处理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

(P322)

①利用新闻发布会及时公开传播真实的信息;

②了解新闻媒体的需要和报道节奏;营造出政府正在积极处理问题的舆论氛围;

③组织专业人员做好解释工作;

④正确对待负面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